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言无尽,意无穷
人皆道:“言有尽,意无穷。”都说言语有穷尽之时。可语言在生活中是何其丰富,又无处不在,故言无尽,意无穷。
有声?无尽
长辈的教诲是儿时最“惨痛”的经历,也是最不能忘怀的记忆。长辈严厉的训斥,短短几句话,却总能让人幡然醒悟。长辈的教诲,有声,无尽。
父亲的教导只是短短几句,可他表达出的意义又何止短短几句,那是千万的苦心与道理。千万字句融在数言之中。言有尽乎?不,言无尽。一生的道理,又怎能说是有尽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示儿》中如是写道。十四字写尽陆游忧国忧民之心。可那忧国之心,十四字又怎能描述得尽。陆游的千言万语,都藏在背后,无穷无尽。
长辈的教诲,常回响耳畔,言有声,言无尽。
无声?无尽
在一幅幅画前,你又能听到什么呢?那是画家无声的讲述。在那方寸之地,总能让人感到浓郁的或喜或悲的情绪。画笔尽洒,无声,无尽。
一幅画,四四方方,就在这一小片天地,却融入了画家所有的心思。他们挥笔,在纸上留下语言。终究将所思所想尽数凝在一幅画上。他们是感到失意,还是感到欣喜,画,都会告诉我们。我们便可以从中读出一切,那又何止数言。《星月夜》一画可谓是世界名作。梵高将他生前的最后一抹色彩涂在画布上,那画布,便包含了他的一生。每个前去欣赏的人都从中读出了无尽的意蕴,而我们所领悟到的,又只是其中冰山一角罢了。
一幅画作,反复观赏,言无声,言无尽。
有声!无尽
数言之间,数寸之地,你听到呐喊了吗,听到啜泣了吗。言有声,那是他想要告诉我们的一切。
一首《过零丁洋》令多少人为之动容,那是文天祥的呐喊,疾呼。诗有声,让我们听到了诗人的呼号。一幅《向日葵》又让多少人为之惊叹。那是梵高的感慨,低吟。画有声,让我们听到了画家的心声。一篇《祭十二郎文》又有多少人为之落泪,那是韩愈的痛哭,哀悼。文有声,让我们听到了作者的苦楚。
而这些又会随着时间流传下去,那是先辈们的教诲,他们一字一句告诉后辈他们所知道的道理。而后辈想知道的一切,都可以从中找出答案。言无尽,意无穷。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时空流转,积成一种过程。人类文明的枝干上,盛开着一朵奇异耀目的,流溢着异彩的鲜花——语言。语言是文明的沉淀,文明给予语言养分。语言是桥梁,连接着心灵的孤岛。语言是阳光,融化了心灵的坚冰。语言是缓缓流转的河流,贯通起沟通的海洋。
文字是语言的实像。今人阅览文字,就是倾听着古人的语言。语言,沟通起古代的智慧,收取沟通;着古今,生生不息地传承着文化。“北海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在那如梦似幻的物事中,领略到庄子的奇想与洒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那番豪言壮语,散发着曹操的雄心与气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在那悲苍伤忧的情景中,感受到杜甫的忧国患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那感怀凄凉的小调,感染着李清照的落泊与寂寞。古人的一丝丝言语,随着发黄的纸张流传下来。鸟飞兔走,洗刷着过往的记忆。语言,却留下来了,一如打磨不去的,是钻石;如熔融不去的,是真金。沟通了历史,穿越了时间。
语言,不仅能够沟通时间上的分隔,还能沟通空间上的距离。人在社会的群体中生存,自身却是孤独的个体。连系着的人的血脉的,是语言。依靠语言,人们寻找到自己的根基。所谓“他乡遇故知”,人们欣喜的是什么?是其语言又能重新唤起沟通的作用。亲人间的一句祝福,沟通起人身上的血液。陌生人的一句问好,沟通起往昔不曾拥有的友情。语言上的沟通,是黎明前的露珠,其闪烁着光照耀着每个使用它的人。
语言,还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法宝。歌声,唱出人对自然的敬意。诗章,颂扬人们对自然的感激。语言是自然偶尔施予人们的珍宝,人们就用这珍宝挥洒出绚丽的画面。
要不吝惜地使用语言沟通,那是造物主之无尽宝藏。
要谨慎地使用语言沟通,语言的威力犹如闪着寒光的双刃剑。
用更优美的语言,更好地沟通。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就大脑来说,语言分“脑语”和“嘴语”,脑语就是我们时时在大脑里产生称作“思考”或“思想”或“思维”的东西,脑语被嘴表达出来就叫“嘴语”。脑语和嘴语并不是一个东西,第一、脑语和嘴语在表达时失真;第二、嘴语不是脑语的唯一表达方式,因为脑语还可以通过肌肉群来表达:就是我们的行为。语言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表述部分。
语言
yǔyán
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言语
yányǔ
是说话者利用声带及各种发声器官发出语音,以传达意义使听话者了解的沟通历程。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脑语”和“嘴语”,就可以用语言与言语来替换的,最直接的说法就是,言语,是用嘴说出来的.而语言不单是用嘴说的.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全民的、概括的、有限的、静态的系统(知识);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无限的、动态的现象(话语)。具体地说:
1.语言具有全民性,言语具有个人性。
语言既然是存在于全体社会成员之中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它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就是全民的,无论是从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还是语言本身,语言都具有全民性。而言语则具有个人性,每个人说话都带有许多个人的特点,如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等,言语是个人对语言形式和规则的具体运用。
2.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语言是对同一集团所有人所说的话的抽象,它排除了一切个体差异,它只有作为语言而存在的共性。言语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因此,人们只能直接观察到言语(外部言语),语言学家只能对大量的言语素材进行抽象概括,才会从中发现语言的各种单位和规则。如前所说,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通常是从语言的具体现象开始的,人们所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或通过听觉或通过视觉,言语常常带有具体的特点。
3.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说话会完全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共同的语言规则而达到交流。言语就是说话,是一种行为动作及其结果,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要说多少话,要写多少东西,这是无法计算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每个人根据交际需要说出的话语的内容是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但是,就某一语言而言,所能资以辨别的语音是有限的,词的数量和构词规则是有限的,组词造句的规则也是有限的。在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一个词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而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这就告诉人们,我们人类每天面对的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说话和说出来的话,就是言语;一定的社会集团从这些具体的、无限的言语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些抽象的、有限的系统,就是语言。所以,语言是一个有限语言单位的集合,这些有限的语言单位都是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一个系统,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人们的一切言语活动在这个系统中运行。而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能说出的话语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份而使它变得更长。利用有限的符号及其规则说出无限的话来,这是言语活动的特点。
4.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
在人们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就人们运用的语言而言,语言的规则都是现存的,约定的,不允许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这是言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否则人类就无法交际,无法组织社会。因而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静止状态。当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语言的发展,语言也会出现适应性变化。所以,语言的静止是相对的,静中有动。而言语就不同了。言语活动总是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展开,从说到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言语交际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充当信息传递的代码。说话人通过语言来发送信息,听话人通过语言来接收信息,其间经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几个连续衔接的过程。
(二)语言和言语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不仅有区别,更有紧密的联系。
语言和言语是静态和动态的联系,概括和具体的联系,系统和形式(现象)的联系。“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就像“人”和“张三、李四”的关系。“人”是对“张三、李四”的抽象,我们说“人”有头、身躯、四肢,还有大脑、心脏,“人”能思考、有创造力等等,这些都是对“张三、李四”的特点的抽象。我们能看到的只能是“张三、李四”等一个个具体的人,谁也看不到抽象的“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听到的只能是人们嘴里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看到的也只能是书面上写着的一句一句的话。口头上说的话和书面上写的话都是“言语”。“语言”存在于“言语”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到的,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言语”。这就是说: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源于言语,语言的生命在于广大社会成员的运用,不被运用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语言就存在于你、我、他、我们大家的话语中。因为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我们只有通过言语才能认识语言和学会语言。无论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和讲授语言,都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
言语依赖于语言。言语要被人所理解,并产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有全社会共同的语言作基础,达成语言的共识,才能进行交际。语言作用于言语,在实际的交际中,表现得很明显。每个人说话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否则人们就无法交际。语言对言语有着强制性的规范作用。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因为它阐明了任何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这在一门科学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完全合理的和完全必要的,历史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语言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
语言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第一、语言的能产性(创造性);
第二、语言结构性;
第三、语言的意义性;
第四、语言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第五、语言的指代性(补充)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言语的过程和产物。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语言: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言语的过程和产物。
2、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有一规则性;同时,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中央气象台言语交际中抽像概括出来的,一经产生就有较大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同时,言语随军第二信号系统的产生而产生。
3、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是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交际的活动。
4、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期成绩,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期成绩的研究对象。
联系:
语言和言语又是密切联系的。言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稍大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一旦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终究要从社会上消失掉。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级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者通过书定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简单说来呢,言语是把语言符号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具体的内容的。
1,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2,言语(音元义)----北京的口语,即说话、打个招呼的意思。
3.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与区别:
人们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为下面三个方面:
(1)张口说话的动作,即“说话”的动作、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动作和言语行为。
(2)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说话所使用的词语、规则”。
(3)“说话”的结果,即所说的话语。
其中,(1)(3)就是言语,(2)就是语言。
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1)作文 语言上的巨人 行动上的矮子文案: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1.怎样准确的理解语言的定义?
当前国内外普遍接受、采用较多地语言的定义是: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任意的、有声的符号系统(Languageisasystemofarbitraryvocalsymbolsusedforhumancommunication)。
这个定义反映了语言的共同特征,看似简单,但却是字斟句酌,其中的每一个单词都容不得半点的改动和省略。在这个定义中,准确的理解系统、任意的、有声的、符号、人类的这五个关键词的涵义是理解该定义的关键之所在。
1)系统(system):所谓系统,指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规则存有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体现于词、短语和句子等不同层面。在词层面,语言的这个特征就解释了为什么“blk”不可能是一个英语单词,因为它违反了英语音位的排序规则;在句子层面,“Beenhewoundedhas”是一个不符合语法的句子,因为它违反了SVO的一般英语句序。一定的规则保证了该语言能够被一致的学习和使用。
2)任意的(arbitrary):指一个词的音和它的义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为什么一个词读这种音,这个音又能够用来指外界的某一类事物,这其间是没有任何原因的。例如“狗”这种动物,英语用“dog”表示,汉语用“狗”,法语用“chien”,德语用“hund”,而日语用“犬”表示。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但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当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它都指同一类动物。语言的任意性说明了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3)有声的(vocal):指语音相对于拼写系统来说是所有人类语言的第一重要媒介。不管一种语言的拼写系统今天有多么发达,但从历史上看,它的口头语一定出现在书面语之前。关于这个点,考察一下少数民族的语言就能够得到证实:很多美洲印第安土著部落只有口头语而没有书面语;中国南方也有部分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重要性的界定是有一定的背景和用意的。19世纪以前的历史语言学(又叫比较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作为研究对象,而现代语言学则强调以活的口头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同表明了现代语言学在语料选择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历史语言学采用的是一种规定的方法,而现代语言学则采用描写的方法。另外一层用意就是通过这个定义界定了现代语言学即将研究和忽略对象的界限。现代语言学将研究有声的语言的规律,不包括无声的(non-verbal)交际行为规律,如身势语等。
4)符号(symbols):指语言的词通过约定俗成与外界的物体、行为、思想相联系。语言的符号性在汉语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例如象形文字中的“山”、“日”、“月”等,都是通过外形的相似性直接和外部的“山”、“日”、“月”等客观事物相联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和外部的物体、行为、思想相联系的符号,其相似性水准不同,绝绝大部分语言的绝绝大部分词都是没有根据的,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实际上,语言的任意性和语言的符号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5)人类的(human):之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正因为语言的存有才把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类的语言不同于动物的交际系统。有的人可能会说,动物也能交流,为什么不能称为语言呢?动物的确有自己的交际系统,如蜜蜂跳舞,但那个系统只能称为交际信号(communicativesignals)而不能称为语言,因为它不具备语言的区别性特征。
2.语言的区别性\/甄别性特征
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features,又叫甄别性特征、结构性特征),指那些把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交际系统区别开来的本质性特征(Itreferstothedefiningpropertiesofhumanlanguagethatdistinguishitfromanyanimalsystemofcommunication)。这些特征是人类语言所独有的,也是判断任何动物交际系统能否被称为语言的标准。
1)任意性(Arbitrariness):指语言的语音\/符号和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逻辑的联系(Itmeansthereisnologicalconnectionbetweenmeaningandsounds)。为什么一个词读这种音,这个音又能够用来指外界的某一类事物,这其间是没有任何原因的。例如“狗”这种动物,英语用“dog”表示,汉语用“狗”,法语用“chien”,德语用“hund”,而日语用“犬”表示。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但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当人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他都指同一类动物。语言的任意性说明了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英国文豪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一朵玫瑰不管它叫什么名字,闻起来都是香的”就是语言具有任意性的极好例证。
语言中的拟声词似乎是语言任意性的一个强有力的反正。拟声词的意义建立在对某种声音的模仿上,但这种词在语言整个的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则是相当小的。所以这个小部分语音和意义之间存有逻辑联系的拟声词并不能否定语言的任意性本质。
2)结构的双重性\/二重性(Duality):指语言是一个由两层结构组成的系统,一层结构为低级结构的语音,另一层结构为高级结构的词(Itmeansthatlanguageisasystem,whichconsistsoftwolevelsofstructures,atthelowerlevelthereisthestructureofsounds;atthehigherlevelthereisthestructureofwords)。低级结构的个体,即孤立的音素是没有意义的,如[k],[],[t],单独来看,三个音素都没有任何意义,但是音素的组合却赋予了他们意义[k]cat。低级结构的组合产生词的读音,读音和词相对,词作为高一级的结构又能产生无数的句子,这就是人类语言结构双重性的作用。正因为双重性的存有,人类能够利用语言在阿的知识范围内表达任何他想表达东西。只有人类的语言具有双重性,动物的交际系统是没有的。
3)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语言具有让它的使用者生成和理解新句子的特性(Languageisproductiveinthatuserscanunderstandandproducenovelsentencesthattheyhaveneverheardbefore)。新句子包括说话者从未听说过和从未使用过的句子。例如:一只三只眼的白猴子在法国国王的床上酣然入睡。即使我们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句子,反应说这件事可能是不可能的,但依然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这就是语言的创造性使然。动物的交际信号系统没有创造性,因为其信号系统可用的信号是有限的,比如长臂猿的啼叫声。蜜蜂跳舞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但其交际信息仅仅限于食物源。蚂蚁也能够利用信号交流,但传递的信息也仅限于食物、生存危险之类的基本需求信息。我们绝不可能听到一只小蚂蚁对它的妈妈说:“妈妈,我长大后要做蚂蚁之王”。
4)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移位(Displacement):指语言可用来指发生在眼前的或不在眼前的,甚至遥远地方的,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可能发生,真实的或者想象的事情(languagecanbeusedtorefertothingsthatarenotpresent:realorimaginedmattersinthepast,present,offutureorinfarawayplaces)。换句话说,语言可用来指说话者所处的即时情景以外的各种情景。小蚂蚁谈理想的例子不可能发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动物的交际信号系统不具有此特征,只能涉及此时此刻发生在此地的事情。人类语言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使人类能够谈论各种各样的事情,完全不受时空因素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宇宙内外,在我们知识之内的都能够谈。
5)文化传承(Culturaltransmission):人类的语言通过教和学(特别是书写系统)一代一代传递下去的(Thisrefersto,ontheonehand,humanlanguagehasageneticbasis,inotherwords,wearebornwiththecapacitytoacquirehumanlanguage;ontheotherhand,thedetailsofanyhumanlanguagearepassedonfromonegenerationtothenextbyteachingandlearning,ratherthanbygene),而不像动物的鸣叫,仅仅依靠本能。人类的文化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传承既是语言的本质性特征之一,也只前几种特征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复杂性的存有,才把人类语言与动物交际信号区别开。这个事语言这种的人文现象的存有,人才得以成为人,动物永远是动物。
6)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指任何人语言信息的发出者又是接受者。譬如,一个老年人能够理解一个年轻人说的汉语(标准汉语),反之亦然;一个男人能够理解一个女人说的英语,反之亦然。这说明人类语言没有性别和年龄的障碍。但是有些雄性鸟类的鸣叫,雌性则没有,如公鸡的打鸣声和母鸡的咯咯声;有些鱼类也有交际的性别障碍。这就说明动物交际信号系统是没有互换性的。
3.语言的功能
布拉格学派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逊(Jakobson)在交际的六个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名的语言功能理论框架。他认为和交际的六大关键因素:说话者、听话者、语境、内容、接触、形式分别对应着情感的、意动的、概念的、诗学的、寒暄的和元语言的六大语言功能。
伦敦学派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1)信息功能(Informativefunction)
当语言被用来告知说话者的信念,提供公寓事实上的信息或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语言行使信息功能时常用宣告类的句子,并可实行真和假的判断(languageservesaninformativefunctionwhenitisusedtotellwhatthespeakersbelieves,togiveinformationaboutfacts,ortoreasonthingsout)。例如“水是在摄氏100度时沸腾”(正常气压下)。这句话就是真的。
2)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
人际功能是一个宽泛的功能范畴,常常写分成言语行为功能、情感功能、表达功能和寒暄功能。他们都行使着建立和维持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功能(Itismainlyconcernedwithinteractionbetweenthespeakerandhearerinthediscoursesituationandthespeaker’sattitudetowardswhathespeaksoforwrites)。当使用不同的二级具体功能名称则强调人际功能的不同方面。人际功能主要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在话语情境中的互动和说话者对他说\/写的事情的情感和态度。例如,称呼语,使用不同的称呼语表明了不同的关系定位。
3)言语行为功能(Performativefunction)
言语行为这个概念最早出自奥斯汀()和赛尔(Searle)实行的语言哲学研究,是当今语用学中的重要基础概念。所谓言语行为功能就是指语言也能够用来“做事”,履行行为(Itmeansthatspeechcanbeusedto“dothings”,performingacts)。比如,在结婚仪式上,主持人说:“现在我宣布某某跟某某正式结为夫妻”。这个句强有力的言语行为,在它之后这对夫妻将同舟共济,共同携手面对生活的甘饴和苦楚。其他的言语行为还包括对刑事罪犯的宣判、命名仪式上的命名,等等,每一句言语都带来一系列的行为。言语行为必须得到履行,否则,即使言语发出,行为也得不到成功履行。
有趣的在有些文化的传统中言语行为功能甚至被进一步延伸到某些宗教甚至迷信场所用来控制现实。这说明人们相信语言能够引发某些吉祥的行为同时能够阻止某些厄运的降临。例如,在中国除夕团圆饭时,不小心打碎了一直碗或盘,常常会说“碎碎(岁岁)平安”或“打发、打发,不打不发”来挽救局面。
4)情感功能(Emotivefunction)
情感功能就是指使用语言来透露说话者的情感或态度,或唤起听者的某种感情、娱乐、表示吃惊、愤怒、担忧或愉快,给予安慰(istoamuse,startle,anger,soothe,worryorplease)。如“天哪”,“Oh,myGod”之类的感叹语等等。
5)寒暄功能(Phaticfunction)
寒暄功能这个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的,主要是指语言被用来建立一种氛围或保持与别人之间的友好关系(Itreferstolanguageusedforestablishinganatmosphereormatance,greetings,farewells,talkingaboutweatherareallinstancesofphaticfunction)。例如,问候语、告别语、谈论天气都是语言寒暄功能的体现。寒暄语的重点不在语言内容本身,也不能完全按字面意思理解,如中国人见了面互相问候“你吃了吗”,英语国家的人士谈论天气,说话者并不是意在话题本身,其作用都相当于“你好”。寒暄有时有一定水准的言不由衷,这是能够接受的,因为其要旨是建立一种友好的社会关系。
6)娱乐功能(Recreationalfunction)
当语言被用来娱乐的时候,语言在形式娱乐功能(whenlanguageisusedtoamuselanguageisperformingrecreationalfunction)。例如幼儿含混不清的自言自语、儿童的语言游戏、歇后语、相声、对歌等。
7)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function)
当语言被用来谈论和研究语言本身时,语言行使元语言功能(whenlanguageisusedtotalkaboutandstudylanguageitselfisperformingrecreationalfunction)。
4.语言学
语言学是对语言的科学研究(Itisgenerallydefinedasthescientificstudyoflanguage)。要准确的理解这个定义,必须准确把握“语言”、“科学”、“研究”这三个关键词的内涵。第一个关键词“语言”,其前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指语言学是以所有人类的语言而非某一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关键词“科学”,作为科学的研究,通常必须满足四个原则:穷尽原则、一致原则、经济原则和客观原则。穷尽原则要求语言研究者要尽可能得收集所有相关语言的材料并给予充分的解释;一致原则要求语言研究者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前后表述力戒前后矛盾;经济原则就是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尽量使用经济、移动而不是冗长、灰色的表述;客观原则就是指语言研究者在描写和分析语言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避免个人偏见。第三个关键词“研究”,“研究”不同于“学习”,科学研究具有其内在规律,往往是一个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循环过程。
5.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把语言的各个分支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叫做普通语言学(Thestudyoflanguageasawholeiscalledgenerallinguistics)。普通语言学研究各分支语言学中通用的基本概念、理论、描写、模型和方法,与各具体分支语言学相对,如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也和各跨学科语言学相对,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
1)语音学(Phonetics):研究人类语言的特点,并提供语音描写、分类和标音方法的科学(itisthebranchoflinguisticswhichstudiesthecharacteristicsofspeechsoundsandprovidesmethodsfortheirdescription,classificationandtranscription)。
2)音系学\/音位学(Phonology):研究语言中出现的区别语音及其模式是如何形成语音系统来表达意义的语言学分支(itisthebranchoflinguisticswhichstudieshowsoundsareputtogetherandusedtoconveymeaningincommunication)。
3)形态学(Morphology):语法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itisthebranchoflinguisticswhichstudieshowthesmallestmeaningfulunitsinalanguagearearrangedtoformwords)。
4)句法学(Syntax):语言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研究词组成句子的规则(Thewordcombinationisrule-governed,thestudyoftheserulesiscalledsyntax)。
5)语义学(Semantics):研究意义的语言学分支(Thestudyofmeaningoflanguageisknownassemantics)。
6)语用学(Pragmatics):研究语境中的意义的语言学分支(Thebranchoflinguisticswhichstudiesthemeaninginthecontextofuseiscalledpragmatics)。
7)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对语言的各个社会方面的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itistheinterdisplinary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useandthestructureofsociety)。
8)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从心理学角度实行的任何关于语言的研究(itistheinterdisplinarystudywhichexamines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humanbrain)。
9)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产生、接收、分析和储存语言的神经机制,以及这个机制与语言的关系(itisabranchoflinguisticsconcernedinprinciplewithphysicalrepresentationoflanguageorlinguisticprocessesinthebrain)。
10)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Linguistics):指的是这样一门学科,它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来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水平的目的(Asabranch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itistheuseofcomputersandcomputertechniquestofurtherlinguisticresearchandspecificproblemsolving)。
11)人类语言学(AnthologicalLinguistics):又称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anthropology),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综合使用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结构、语言变化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关系,始于20世纪初期(itistheinvestigationthatusesthetheoriesandmethodsofanthropologytostudylanguagevariationandlanguageuseinrelationtohumanculturalpatternsandbeliefs)。
12)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广义上讲,任何关于如何应用语言研究成果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都可成为应用语言学;狭义上讲,应用语言学指如何把语言理论、语言原则应用到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AppliedLinguisticsisascholarlydisciplinedealingwiththeapplicationofinsightsfrombothlinguisticsandotherfieldssuchasanthropology,philosophy,psychology,sociology,oreducationtoanunderstandingofhowwelearn,store,anduseasecondlanguageorournativelanguage)。
第二章、语音学与音系学
1.语音学及其分类
语音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发音的特点,特别是言语语音特点、并对其实行描写、分类和撰写方法的科学(Itisthesciencethatstudiesthecharacteristicsofhumansound-making,especiallythosesoundsusedinspeech,andprovidesmethodsfortheirdescription,classificationandtranscription)。言语表达过程能够看做是语音从说话者经过空气传播到达听话者的一个过程,
说话者空气听话者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语言(1)》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1)》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语言(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