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2019-03-07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木兰诗(翻译)
织布声一声接一声的传出,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女在叹息声。问木兰你这样叹息是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东市买好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长马鞭。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水流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皇上,皇上坐在朝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的财物。皇上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大官,只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在西边内房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士兵,同伍的士兵都很吃惊、忙乱: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子。
雄兔前脚常不停地爬动,雌兔双眼常细细眯起。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伤仲永(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别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让(他)作诗,(他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如同常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他那样天资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孙权劝学(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当权掌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情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现在。
7、当涂:当道;涂,道路
8、掌事:当道,当权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31、与:和。
32、论议:讨论议事。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7、非复:不再是。复:再。
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4、何:为什么。
45、见事:认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叹语气。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见。
49、别:离开。
50、为:成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 《伤仲永》《孙权劝学》对比阅读文案:

《孙权劝学》全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孙权劝学
——选自《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文章道理】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人物形象】
孙权作为江东的统治者,成熟稳重,对部下循循善诱、耐心劝导,同时很关心下属。有王者风范的吕蒙作为江东四大将之一,知错能改,有着豪爽的军人本性,谦虚好学,长进快。鲁肃为人真诚,是孙权最器重的谋士,善交有才者,敬才爱才。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有考异、目录各30卷,约300多万字。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给君王,先辈的错误为借鉴,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共1362年间的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诗事。
相关阅读:
初三年级文言文全集翻译
八年级文言文全文翻译
初一年级文言文翻译与赏析
中考备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精选汇编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希望在写《《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翻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