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2019-03-08 高二作文 类别:记叙文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虽英勇奋战一年,但仍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009年12月5日,父母调动三姑六婆,对我进行第五次全员说教大会。我的忍耐已达到最大限度,一怒之下,恶向胆边生,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大义凛然的站了起来。
脸上不知是谁的口水正在一圈阴影中瑟缩着,我咽了口口水,一脸视死如归的说:“不就是选理科么?有多难?选就选,who怕who?”说罢,便抓过纸,捏着笔将笔尖朝那个小框框送去。可是好久好久,我的笔还停驻在框框的上方,没有勇气直落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我慢慢的抬起头,弱弱的问了一句:“可不可以……”
“坚决不可以!”众人一脸防备的盯着我。
我长叹一声,便认命的扶稳跳舞的笔尖,在那个罪该万死的小框框中缓慢的打了个小勾。于是乎,我放弃了钟爱的文科,开始了我的理科长征。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一路上敌人没有停止围追堵截,红军则是英勇冲杀,虽然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胜利渡过湘江,但人员已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了。
2010年1月,我正坐在书桌前,一手抓着面包,一手抓着《高中物理必背》,目不斜视的盯着书。冥思苦想中,恍惚看见一个身着水袖的白衣女子在前面不远处翩然起舞。她的水袖轻挥,却无法挥开那淡淡的雾,那极具诱惑力的危险舞姿轻盈的落在一摞摞厚实的××书上……
什么?书?恍然间,从身体上传来一阵闷痛,我勉强睁开朦胧的睡眼。映入眼帘的是散落一地的书和已歪斜的板凳,不远处还剩大半的面包正委屈的躺在地上。
“砰”的一声,那本该死的物理书从高高的书桌上跳了下来,砸在我的头上。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对天长叹:“我将真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然后,认命的爬了起来,重新开始我的抗战生涯……
半月后,一张崭新的物理试卷带着残留的红墨水清香悠悠然的飘落在我的面前,我抱着宝贝试卷喜极而泣,捶胸顿足的嚎道:“苍天开眼啊!苍天开眼啊!”于是乎我的物理长征暂时胜利,但其它几门功课已损失过半。
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了博古等人在军事组织上的错误,撤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确定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地位。
2010年2月6日,父母在家召开考试总结会,意在为我总结我在上学期的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以及要补救的失误,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我诚惶诚恐的聆听着枯燥的刻板说词,脑子却在背记长蛇似的英语单词,同时心里还在祈祷圣母玛丽亚大发母性,将我快快解救……但嘴里还是应和着父母的话,一直嗯嗯噢噢个不停。终于,在夕阳满天时,会议结束。我垂着眼皮耸拉着脑袋朝书桌走去。于是乎,我的睡眠时间又打了一个折扣,全部奉献给了可怜兮兮的数学、化学、生物、英语……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2010年7月,我攥着成绩单傻呵呵的笑着。母亲轻轻的走过来,看了我一眼,又走过去了,留下一句轻叹:“这个傻闺女!呵呵,不过,那英语可要好好补补了……”我一愣,抬起头,却看着漫天的朝霞,沐浴着清晨绚丽的阳光,不由发自内心的笑了。看着天边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股荡气回肠的豪情冲荡在我的心间——红军胜利了,我也胜利了,虽然还不是最终的胜利,但好歹也小小的胜利了一下,呵呵。再说,离最终的胜利还有两年的时间,我还是可以奋斗的!那红军长征只用了两年,我可有三年的时间啊?难道,这学习,比那长征还难?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题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从“红色之旅”一路走来,我的耳畔总是回响起毛主席的这首《七律?长征》,我的灵魂深处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强烈的震撼。众所周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堪称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而爬雪山、过草地就是这部史诗中极其精彩的一幕。大雪山,名叫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渺无人烟。气候多变,时阴时晴,时雨时雪。当红军战士来到山下时,气温骤然下降,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木棍戳在地上发出咯咯的声响。战士们一鼓作气,爬上山腰。举目四望,险峻的情景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左边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立险要的雪壁,中间是光亮硬滑的积雪,一旦滑下雪岩,就会越陷越深。但他们没有恐惧没有放弃。他们的先头班用剌刀在雪山凿出踏脚孔,后面的战士就手拉手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小心翼翼的前进。如果有人掉进了雪洞,战士们立即用木棍、绑腿把掉下去的人救上来,然后再继续前进。狂风、暴雪、冰雹、缺氧……都丝毫阻止不了他们豪迈的步伐。红军是铁打的英雄汉,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硬把大雪山踩在了脚下,使它成为红军英雄气概的活生生的见证。翻越大雪山后,又一道天然难题摆在他们的面前――泥泞不堪、人迹罕至的草地。茫茫草地气候恶劣,变幻无常。草丛下,河沟交错,泥泞不堪,水质恶劣,不能饮用,而且随时都有陷进泥潭的危险。因此有不少同志身染疾病,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但他们以藐视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发扬吃大苦耐大劳、团结战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重重险阻,到达了胜利的彼岸。伟大的红军为什么能够演绎出如此雄壮的英雄史诗?就是因为他们心里记住了一条真理:北上抗日,救国救民,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是光荣的,是崇高的!如今,我们正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当我们迎着春风走向学校的时候,当我们沐浴着阳光漫步校园的时候,当我们端坐课堂专心求知的时候,当我们喝着牛奶吃着面包的时候……我们怎能忘记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吗?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作为青少年,怎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呢?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秉承他们的遗愿,沿着他们闪光的足迹,发扬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红军精神”,奋发图强,立志成才!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繁荣、更强盛。让我们发扬团结奋斗、合作创新的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让红色之旅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x周年了,在x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
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甚至有时他们在切割金属的时候与火接触,更是火上浇油。当他们的头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时,他们却从不喊苦,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份准备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坚持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国家领导人也继承了长征奋斗的精神,为我国人民考虑周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正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的多长,我们都会时刻紧记在心,将红军长征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 我与长征的故事文案:

在1936年10月,我国创下了一大历史性的奇迹,那就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那是解放军叔叔们为我们后一代人的幸福创下的奇迹啊!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为此,毛主席还写下了一首诗《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的经历,对《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我与红军共长征》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与红军共长征》,希望对大家写《我与红军共长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