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2010年5月31日晚至6月1日上午8时,南丹县吾隘镇持续强降雨,降雨量竞达到260。2毫米,全镇受到严重的洪水灾害,丹峨二级路吾隘段塌方,被中断通行12小时,258户民房受损,5968亩农作物受灾,1015亩农田毁,22头大牲畜被洪水冲走……
面对严重灾情,身为吾隘镇纪委书记的韦荣斌牢记神圣使命,在抗洪救灾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精神,连续19个小时工作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普写了一曲“当群众贴心人”的动人之歌。
6月1日凌晨1时,吾隘中学后山地质突变,引发两处塌方,泥石流瞬间涌入校园,学生宿舍楼被黄泥水淹至一楼窗台,严重危及全校743名内宿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韦荣斌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的行动中,他与镇主要领导科学部署,全面监控学校两处地质灾害点险情,深入随时又发生泥石流的校园里,第一时间有序安全转移800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当最后一位老师转到安全位置时,已是凌晨5时。
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镇政府,已一夜没有合眼的韦荣斌又得到新灾情报告:市级地质灾监控点吾隘镇开发区的后坡出现几棵树下滑,一根光缆电杆已斜滑倒!这些迹象表明此地存在发生山体滑坡的险情,而坡下住着43户共138名群众。险情就是命令,赶紧疏散群众。韦荣斌一面组织镇村干部监控地质灾害点,一面发放迁出告急通知书,挨家挨户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中午1点,终于将138名群众劝离危险地带。
由于洪水太大,吾隘镇城区供水管路水源头20立方米的压力池和过滤池全部被冲走,2800米的150水管也被冲得无影无踪。镇城区住着3000名群众。没水,咋办?群众饮水告急!韦荣斌主动请缨,担任供水管路维修工作组组长,组织人员对供水源头断水情况进行调查,指挥暂建了一个应急供水工程,缓解群众饮水难问题。解决这一难题,他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八点。此时,他已连续工作整整十九个小时。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篇一:2017年7月抗洪救灾作文
抗洪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坚挺不拔,像青松一样挺然屹立傲苍穹。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我们侯家寨中学二十几位老师,就像这青松傲雪!使侯家寨中学在淤泥中崛起,在废墟中重生。2012年暑假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这座古老的校园,成为海底世界,洪水浸没了屋顶,随着洪水退去,淤泥埋没了校园里的一切,满眼狼藉,惨不忍睹。
有如98年的抗洪一样,我们得到了上级领导校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为了能够保证暑假开学孩子们能有一个上课的校园,侯中全体老师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斗争中,这种抗洪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尽情释放,灾区无处不有爱,灾区无处不感人。为了这次救灾,有的老师家里也受灾了,但能舍小家顾大家,有的老师身体不适,也能忍着疼痛投入救灾,老师们挽起库管,甚至光着脚丫踏进泥水里,一锹一锹的清理教室的淤泥,不要说锹把磨出的手茧和血泡和浑身的泥水了,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淤泥腐臭了,问着腐烂变质的味道,看着满地蛀虫,既恶心又害怕,老师们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迎难而上,清除淤泥之后,搬
出桌凳,用水再冲洗桌凳教室,男老师们搬起水管喷洗房顶,墙面、地面,女老师们站在水里往外推水,有汗水也有泥水,浸透我们每个人的衣服,一间间房屋的清理,一个个桌凳的搬来倒去,一锹锹淤泥的推出,教室渐渐初步能使用了。教室清理出来,老师们不仅失去的是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给每个老师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有砸伤的,有划伤的,很多老师身上都起了湿疹疙瘩……,这些没有老师计较,只是回忆自己的人生时,觉得无悔于学生,无悔于自己的事业。遵化数名志愿者从电台得知灾情后,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奔赴到抗洪救灾的洪流中,他们不计报酬,给予了物质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援,……在侯家寨中学这个小天地里涌动着亲情、友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互助互爱、大仁大义、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暖和心田的事迹,真实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的人间大爱和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壮志雄心。灾难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假期的拼搏努力,当面临天灾,我们不仅仅只有泪水,更多的还有信心和决心。我们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强者。”我们胜利了,学生如期开学了,虽然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但是我们有强大的信念和力量,教室越来越亮,校园越来越美,老师们的心也越来越团结。
是的,我们已经夺取了最后的胜利,无论是抗震救灾,各项检查以及中考,我们都胜利了。侯家寨中学正在崛起,侯家寨中学人凭着坚强和信念,打造了崭新的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迎接崭新的明天。篇二:2017年7月抗洪救灾作文
打开我心爱的相册,一张张照片把我引进了记忆的长河。此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感人肺腑的彩照上。那是今年5月上旬,我县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奔腾的湘江水穿过县城的大街小巷,无情地吞没了大片房屋和农田,到处是汪洋大海。洪水在咆哮,人们在呼唤……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人民政府率领群众与洪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瞧,这照片的左边,抢险救灾的船上,几个干部站在船头招呼大家坐好。
一个解放军叔叔正背着一位老奶奶趟水过来,准备上船,老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闪特激动的泪花;一位警察阿姨,挎着药箱,正为一个小孩包扎伤口……这照片的右边,一辆大卡车,停靠在马路旁,车上载满了一袋袋救济灾民的生活用品,如大米、蔬菜、衣物等。卡车旁,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拿着领到的衣物,好像在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这真是“大水无情人有情”啊!我国人民响应党和政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我们这里。
这一新闻彩照,记载了我们衡山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也留下人世间的真情。点评本文扩充了洪水危害程度的描写,“奔腾的湘江水穿过大街小巷,无情地吞没了大片房屋和农田,到处是汪洋大海”,为“大水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显示做了铺垫。接着,扩写了三处抗洪场景,“背着一位老奶奶趟水过来”,“挎着药箱,正为一个小孩包扎伤口”,“老大爷拄着拐杖,拿着领到的衣物,好像在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形象地描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画面,使彩照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篇三:2017年7月抗洪救灾作文
在金秋十月,我又一次见到了马建兵叔叔,他是某集团军驻杭州部队一营营长。他有二十年的党龄和兵龄,更是98年抗洪英模。
1998年8月7日小马叔叔正在抗洪第一线,突然接到奔赴江西九江紧急抗洪任务。当时,他是一名连长,顾不得连日来的疲劳,率领全体官兵,日夜不停地赶路。于8月8日下午赶到决堤口。小马叔叔告诉我,如果决口不堵上,九江市几百万人民的家园会被冲掉,现代化街道和高楼会被淹没。但是,第一个跳入江中的人会有危险,奔流的江水会把人冲走。他这时想:我是一名老党员又是连长,只有我带这个头,于是大叫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小马叔叔就第一个跳入滔滔不绝的江水中。很快就有更多官兵跳入江中,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洪水。保护了九江市的安全。他们在大堤上奋战三天三夜,终于补好了长江抗洪大堤。那时,气温高达38度,天气非常炎热,他们的手脚都烂了。因为他们长时间泡在江中。
碰巧的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把小马叔叔他们的英勇行为拍了下来,还在 焦点访谈 中播出。
我问小马叔叔为什么会奋不顾身地跳入江中,他笑着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保卫祖国是我们做军人的职责。”
我听了更加佩服这位抗洪二级英模,我要向他学习。篇四:2017年7月抗洪救灾作文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同行的人指着江堤下不远处告诉记者,“1998年抗洪抢险誓师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当时,万千军民众志成城抵挡住了滔滔洪水,确保了江汉平原的安全。”
汽车在长江大堤上又行驶了约1公里便停下来,赵传宇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就发生在附近。长江大堤十分宽阔,离地面约10米高,被救老人张多平家住沙市区解放路荆江亭社区,离长江大堤不足百米。
听说救命恩人赵传宇家乡的记者前来采访,张多平老人在儿子黄辉明的陪伴下一起赶到长江大堤。“感谢你们南阳人!如果没有小赵,我早就没命了。”张多平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连声称赞南阳人的勇敢和善良。
力气用尽时幸而抓到救命铁棒
“1月22日,我就是在这里洗衣服,头一晕便落入江中。”张多平老人指着江边的一块石头说。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黄辉明对长江十分熟悉,他介绍说:“长江在这一段水流急、漩涡多,即使岸边江水也有三四米深。年年这里都要淹死人,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
周顺智大妈当时和张多平老人一起在江边洗衣服,她回忆说,张多平老人落水后没几秒钟就被波浪卷走数米远,她急忙大呼“救人”。这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百米外向出事地点飞奔。
“这100米并不平坦。”周顺智大妈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长江大堤,岸边堆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稍有不慎踩进石缝里,就可能造成骨折。但是为了救人,赵传宇迅速跑过来,连衣袋里的手机也没来得及掏出,便跃入冰冷的江水中。
赵传宇游到张多平老人身旁时,棉衣已经浸透了水,沉甸甸地往下坠。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才和老人一起靠近岸边。
出事地点是一个水文观测点,记者看到,江边的岩石上有一根铁棒横着伸入长江约两米,赵传宇心有余悸地说:“在我几乎没有力气、游不动的时候,我抓到了铁棒,否则我和老奶奶都会被江水卷走。”“尽管赵传宇跳入江中救人,但我仍很担心,万一两个人都上不了岸,岂不白送了一条人命。”周顺智谈起救人的经过仍很后怕。
救人不留名悄然离去
在众人的帮助下,张多平老人终于得救了,而赵传宇却成了“落汤鸡”,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赵传宇掏出手机打算与医院及老人家属联系时,发现手机已被水浸泡,无法使用。
周围群众问他叫什么名字,赵传宇笑而不言。附近居民要给赵传宇拿干净衣服换上,但他生怕麻烦别人,婉言谢绝,默默走回5公里之外的校园。
回到学校后,赵传宇一直将救人的事儿埋在心里。赵传宇所在的1031班班长卢振华也是偶然问到他的手机是如何坏的,才知道赵传宇在长江中救了一位老人。
张多平老人的家属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寻找,终于通过卢振华找到了这位救人不愿留姓名的英雄。篇五:2017年7月抗洪救灾作文
现在,湖南发生特大的洪水。山洪地爆发使十七个无辜的人丧失了性命,失去了美好生活,失去了亲人,离开了人间。
5月份以来,湖南连续发暴雨,使河流、河坝产生了危险的水位使人们提心吊胆,鸡犬不宁。我们要保护森绿化。我们森林的一草一木,不要以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不对的,如果人人都这样,,有了它,就可以防止这样的灾难——山洪。
这一年,湖南遇上了洪灾,使他们流离失所,使他们无法团聚,湖南的街道上,都是水,把房屋都淹没了。可称的上是“中国的威尼斯”在街道上,船只到处可见,工作人员在船只上,打捞落水的人民,有些工作人员甚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洪水没有领情仍然不停的把危险抛到湖南人民的身上。
为什么湖南来临了暴风雨,这么快被暴风雨淹没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呢?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呢?那就是缺乏树木,我想湖南的人民应该一个月每个人种一棵树,并经常去给他浇水,有蛀虫要即时消灭以防蛀虫大量繁殖而造成虫害!
但是山洪地爆发也并不在于湖南缺少树木,也在于洞庭湖的排水口太小,水量太多由于无法排出,再加上暴风雨不断的降临,把防水堤都冲跨了。
广大的农民们、叔叔、阿姨们,让我们吸取他们遇上的山洪的教训吧,警告吧,加强提高防水堤的工作,才是正确的抗洪方法,有效的措施!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写抗洪救灾作文 写抗洪救灾的小说文案:


结语:《写抗洪救灾》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写抗洪救灾》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写抗洪救灾》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