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2019-03-14 综合文案 类别:话题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记忆暖,菜根香,幸福滋味长。——题记
荠菜饺子是我的最爱,所以每年开春,奶奶总要挎上竹篮,带上小铲,踮着小脚去山坡上、田垄间挖荠菜。每当她老人家看到荠菜鲜嫩的身影,便会蹲下身,轻轻拢起荠菜铺展的叶,找准它的根部,用铲子往下一挖,一棵水灵灵的荠菜便躺在篮子里。荠菜的叶脉里楚楚地流动着醉人的绿,让人禁不住要把它掬在手里,吃进嘴中。奶奶面带微笑,一边挖一边唱“荠菜苗,往家刨,调成馅,吃饺子……”阵阵春风把奶奶别在耳后的灰发吹散几缕垂在脸侧,恰好遮住她眼角的鱼尾纹,明媚的阳光为奶奶镶了一道金色的轮廓,竟是那样美丽,如一幅素净的画,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不知不觉间,篮里的荠菜堆成了小山,奶奶便再次踮着小脚赶回家。轻轻抖掉菜上的泥土,拣走泛黄的残叶,用水洗净,切成细细的碎末,配上豆腐丁,淋上香油,撒上细盐,用筷搅拌,一连串麻利的动作后,盆里青翠的荠菜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白色的豆腐,清清爽爽,散发出野菜独有的香味。奶奶看我垂涎欲滴的模样,扑哧一笑,嘴上不说什么,手底下却加快了速度,揉面、搓条、切剂、擀皮……快而不乱,一一完成。
我在一旁乖巧地看着奶奶包饺子,她左手拿皮儿,右手舀起一勺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作文轻轻合拢,捏出一串好看的花边。“丫头,最近看什么书?”“现在还养花吗?”“上学累不累啊?”她边包边聊,我边看边应,不一会儿,一个个像小元宝似的饺子便躺满了盖垫。
“吃饺子喽!”一盘盘冒着白色热气的饺子被奶奶端上饭桌,它们一个个既小巧又饱满,像一尾尾活泼的小鱼停留在盘中,肚子里荠菜的碧绿透过薄薄的面皮,犹如晶莹的翡翠。夹起一个,送入嘴中,轻轻一咬,皮破开的瞬间,美味的汤汁流上舌尖,清香的气息在唇齿间弥漫。鲜香的荠菜、软嫩的豆腐在唇齿间旋转片刻滑入喉中,满嘴留香,回味无穷。“真香!奶奶筷尝一个!”我笑着喊。奶奶隔着蒙蒙的水汽笑得眉眼弯弯,眼中闪着慈爱的光,一种满溢的幸福将我包围。
此刻,我的心底化为一方澄澈的湖,记忆的涟漪一圈圈扩散,依稀记得春天您曾为我摘香椿,煎椿芽饼,夏天您曾为我冰西瓜,捞凉面,秋天您曾为我打枣摘柿,冬天您曾为我煨汤炖肉……明明是些那么普通的事,寻常的物,现在想来却这么温暖。奶奶常说她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我吃着她做的饭菜快快长大。
“春在溪头荠菜花,又是一年春来到。”荠菜的清香仿佛又在舌尖化开,留下一片温暖的、美好的、关于爱的记忆。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每一段时光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即使有些事,已经好久不曾重演,我却依旧记得那舌尖上的味道,那种记忆。
“啊嚏,啊嚏”又是一个冬天,一场大雪把这个小小的地方包裹了起来,显得虚幻而缥缈。而我又毫不例外的感冒了!当我盖着厚厚的棉被,身体冰冷,头脑发热时。我想起每次我发烧妈妈必会给我熬一碗——姜汤。
每当我睡眼朦胧,拖着疲倦的身子从那充满温暖的小床上下来时,总会看见妈妈那忙碌的身影,满屋子都充满着姜那独有的味道——热气腾腾的水翻滚着,翻滚着,像打翻的五味瓶。每当这时,妈妈总会和蔼地对我说:“赶紧去休息!姜汤还没好呢”而我总是一脸无所谓地看着她:“没关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时,她总会放下手中的活,把我推进卧室,给我掖好被窝,然后嘱咐几句就离开了。几分钟后,便会有一碗姜汤出现在我眼前。妈妈总会逼我喝,原因就是因为我讨厌姜!一勺一勺的姜汤顺着我的舌尖往下流,只是瞬间我就被温暖了。那种味道带着点微辣,还有点涩涩的,当然也有点甜,我知道那甜的是妈妈对我的爱,那种爱简单,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一颗纯朴的心,却包含很多。那种在舌尖上的感觉渐渐流传到了我的心里,染上一层美丽的颜色!
舌尖上的感觉芬芳了岁月,璀璨了年华,留住了时光,将点点的味觉融化在我们的心间,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酸甜苦辣咸,五味是最基本的味道,五味交错编织,让舌尖触到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品尝过许许多多的美食,品味过许许多多的味道,但舌尖上始终保留着那一缕挥之不去的记忆——外婆的油酥饼。
长安油酥饼始创于唐代。据传,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即专心致志翻译经书,当唐僧译经达千卷时,高宗李治特命御厨做“千层油饼”予以赏赐。在外婆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太姥便会拿出她的看门手艺油酥饼,每个人都对油酥饼赞不绝口。后来,外婆接过了这门手艺,油酥饼同样是很少做的,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老姨、妈妈也成了外婆的助手,一家人为油酥饼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做出来的油酥饼照例是不留多少的,大多是送给来拜年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但外婆总会很开心,不仅是成就感,外婆更享受这种难得的亲情、友情、邻里情。
而到了我和姐姐这里,油酥饼就成了一道日常尤其受欢迎的点心。到外婆家,外婆常常笑着让我们拿一些带回家吃,千层油酥饼、抹茶油酥饼、果味油酥饼,每一枚都由外婆倾心制作。轻轻咬一口,细小的碎裂声伴随着层层酥皮粒粒内馅落入口中,香味便怦然弥散在口腔中仿佛节日里飞向天空的朵朵烟花,光影只有几秒的存在,但盛开过的印记久久留存。
其制作技艺十分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煎烤等工序。油酥饼用面粉、菜油和适量的碱、椒、盐等制作原料。制酥时,油、面比例为一比三,将油烧熟后倒入适量面粉反复搓揉,搅拌成面絮,再加温水揉成面团,拉成长条,涂以清油,揪成一两重的小面团,在其上再抹油并逐个搓成三寸左右的长条状;制饼时将以上长条压扁擀薄,加进油酥和椒盐,再一手扯面,一手卷面,扯成约二寸宽,一丈二尺长薄片,边扯边卷,层叠不断,最后卷成螺旋状;煎烤时,将卷好的小圆饼排在锅内,火力均匀。三分钟后,提开鏊锅上层,将圆饼淋油换位再烤,直至火色均匀,两面焦黄即可。
此饼以层次分明,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香不腻而著称,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此时,小小的屋子里满满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望着锅中被小火渐渐热得发黄膨胀起来的油酥饼,我的心也随着它们渐渐膨胀,温馨四溢。屋外的金黄阳光浅浅的洒进厨房里,给所有的静物都铺上了一层淡淡的宁静,光芒勾勒出外婆逆光的剪影,外婆银白的头发泛着淡淡的光晕,脸上带着胸有成竹和慈爱安详的微笑,伴着锅中油酥饼渐渐散发出的面香,萦绕心间,成了心底最美的画面。
人间美食何止千万?但我最忘不了的就是外婆的油酥饼,那种甜香的味道和亲情的美好萦绕在舌尖,留存于记忆深处,在时光中凝成永恒的温馨……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文案:

作文一:舌尖上的记忆
人很多的记忆都和味觉联系在一起,而味觉的记忆会是内在的感受,因而也会更长久些。从小到大,舌尖上也积累了些许细碎的滋味,驻扎在记忆中。每当到了某个时候就会跳出来,勾起你记忆深处的记忆,勾着你去回味、去寻找、去想念。
孩提记忆里,那时天天想着的就是糖果了。那味儿酸酸甜甜的,吃上甚是甜蜜。还有那糖纸,五颜六色的,那时好像还当收藏来着,但现在已没有了,想必是物是人非……
还记得,小时候想吃糖想得要命,一天到晚都想着,什么水果糖、奶糖、棒棒糖、巧克力等等都尝了个遍。正因如此,惹来爸妈不少责骂,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少吃点糖,小心蛀牙。”那时的我不太懂什么蛀牙,只见父母严肃认真的神态便觉得蛀牙一定是什么坏东西,我一听这话便觉得浑身发冷,可吓了跳,要是蛀牙了,以后可怎么吃糖呀。所以我不再吃糖成痴,学会克制,以至于现在的我几乎不怎么碰糖,只是在妹妹买糖回来时吃上一颗,原因么,也许是渐渐地长大,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比如纯真……
糖果的味道已驻扎在记忆中,每当再次品尝时,童年的味道也随之出现,然后勾起童年往事。回味着,留恋着……
如果你从不曾尝过糖果的美味,那你也就不会惦记它的味道。
可是正因为已经知道它有多好,所以才会更舍不得忘掉。
二、舌尖上的记忆
总有许多馨香不走,在舌尖停留,在心底永驻。
擦擦嘴角剩余的汤汁,幸福地说:“妈妈我还要!”于是抱着大碗的“青风雪语”,又闭上眼睛享受,享受这妈妈的味道。
“青风雪语”,是妈妈一例拿手汤的名字,乍一看是一片湖水,静谧而又像极了一处神袛,好像充满秘密。近看好像一片仙境,星星点点的雪花一沉一浮,带着小小的绿,带着小小的绿在朦胧不清的世界里上上下下,如同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什么时候都是一起。说名字的话,只因为喝的时候常常看地走了神,便叫起来了。很幸福的名字。妈妈听了也这么说。
我从小就是一个嘴巴很怪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早、中、晚饭就是妈妈最头疼的事情,不合我的口味我可以一直饿着,所以小时候曾经很瘦。于是,妈妈开始找菜谱,不善于做饭的妈妈为了我开始学习,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好厨师,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爱上了那例“青风雪语”,爱上了那扑鼻而来、带着温暖的香气。
每次捧着一碗汤,摸摸暖暖的肚子,都会想说谢谢,想说妈妈我爱你。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开不了口呢?
那么多次的幸福,我都看在眼里:跑完800米回到家躺在床上就睡,妈妈把我轻轻的叫起,递来一杯柠檬茶;考试前复习到凌晨,妈妈推开门,端着一杯枸杞双皮奶;在外面疯玩回家后无精打采,妈妈拍拍我,拿着一杯加了冰的西瓜米露。妈妈理解我,她用自己的心意充实着我,没有埋怨,没有责怪。只是每天不一样的味道,只是每天都一样的轻柔。
可能是我已经习惯去接受这样的爱,可能是我不善表达,或许妈妈也是这样呢。每天的美丽心意就是妈妈的爱啊。我会期待将来的我,虽然不喜欢被养的白白胖胖,但我期待,期待这味道一直在,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创造出一样温暖的味道给妈妈。
融化进说不出的爱。
三、舌尖上的记忆
从前,我脚一踏进门,喊一声“我回来了”,迎接我的就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每当我看着那香气四溢的美味时,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恨不得把它们一扫而光。吸饱了它的香气,然后美美地端起盘子。将他一股脑儿地吞下,美滋滋地摸着涨鼓鼓的肚子,怀着满心欢喜,到书桌旁开始做作业。每天,我就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迎接每个晚上的作业。
但是,同样的东西,吃多总会腻的,我开始抱怨母亲做的菜、拒绝这些我从前认为的佳肴。
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据朋友说,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去此地游玩,不品尝此地的名小吃等于白来。于是我决定去看看朋友们所谓的名小吃。来到小吃一条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吃食,我不禁眼前一亮。快步跑到小吃摊前,果断买下了这个东西尝一口,那个东西品一品。第一天吃着这些所谓的名小吃,果然不错,第二天还能再品尝这些吃食,到了第三天这些美食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了。突然很想吃母亲为我做的家乡菜,恨不能立刻放弃继续旅游,回家让母亲为我做一大桌子使我现在口水直流的家乡菜。终于,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看着久违的家乡菜,心中不觉一震。闻着那浓郁的香味,眼中那浑浊的眼珠也突然明亮了起来,看着那鲜亮的菜肴,我禁不住迅速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把菜送往嘴里,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激动又被激发了出来。我忽然领悟到,原来我舌尖上碰撞的不仅仅是美食,而是对母亲的记忆,对家的思念呀!舌尖碰撞着美味的菜,我内心里那份对母亲的回忆也渐渐涨了出来,溢到了心头。
舌尖上与母亲做的菜的碰撞,并非只感受到美味,还有我对母亲那爱和宠的浓浓的思念。这种思念,就像梦寐以求的食物一样,在舌尖上回味无穷。
四、舌尖上的记忆
在我看来,年味是凝结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年味中,慢慢长大了。
“进了腊月门,就是过年”老话虽是这么说,但在现在,过年的热闹喧腾,似乎是从小年开始的。在小年这个春节的盛大开始中,饺子第一次揭开了她的面纱。
饺子永远是过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无论这一年过得怎样,春节的饺子永远是一家人的年终盛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美味,饺子馅更是变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厌。
在我的老家,饺子馅总是经典的韭菜猪肉馅。韭菜是新下的,鲜嫩多汁,刚买来摘来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地上铺着几张报纸,一起摘韭菜,年味与家的味道就在这里,慢慢升华。猪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猪肉的肥而不腻与韭菜的鲜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对年味的最完美诠释。
韭菜猪肉饺子本是最佳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时要吃的饺子却是素馅。老一辈人说这象征着来年朴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对这种说法不太相信,但素馅饺子的确也别有一番风味。
把胡萝卜、粉条、豆腐切碎,摊一个蛋饼切成小块,有时加些木耳,素饺子馅基本上脱不了“这一套”,但就是这几味简单的食材,却能调出美味的馅儿。素馅没有了肉馅的那种浓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觉,也可以对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不过令我疑惑的是,有时素馅里也加些海米虾仁,这还叫素馅吗——也许素馅只是人们的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尝鲜的满足罢了。
饺子皮也颇有讲究。必须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变成煮包子了。这几年新出了一种“饺子粉”,据说是专门用来做面皮用的,其实味道嚼劲与一般的饺子皮没什么差异。擀面皮真是门手艺,擀面皮讲究中间厚,边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现在,肉店里有卖机器压的饺子皮,两片皮之间扑上点面粉,显得死气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当吃完饺子,总要喝上一碗煮饺子的清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其实抛开营养不讲,清汤的味道品相还是不错的:清汤的色泽是有着谷物气息的淡黄色,味道既有一种饺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馅饺子肉馅的鲜美——所以煮饺子时,露馅饺子还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汤,感到周身热乎乎的,寒冷驱散殆尽,也冲淡了刚才吃饺子的咸味。
在吃饺子时,总少不了几个翠绿色的身影,那就是腊八蒜。吃一口饺子咬一口腊八蒜,感觉那种辣味在鲜味里散开的感觉,缓解了肉饺子的油腻以及腊八蒜的辛辣,可谓是两全其美!米醋、绵白糖、大粒蒜,把它们种在玻璃瓶子里(原来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时便可收获一瓶翠绿腊八蒜。今年我家的腊八蒜是翠绿色的,可醋却成了草绿色,没达到老舍先生“色味双美”的标准啊。
说到小年,似乎还有一种沉寂已久的习俗:祭灶、吃关东糖。在济南城区里,祭灶的习俗早已无影无踪,关东糖、糖瓜也越来越少。不过我今年有幸寻觅到了杆状的关东糖。关东糖很脆、很酥,有时咬一口还会迸溅出许多渣渣,不过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与厨房里柔弱无骨的绵白糖是没法比的,多了一层过年的香气,让人很是舒畅。
我在福建吃过一回白年糕:味道虽不错,可口感是单一至极,好像在咬糯米团子。山东的黄米年糕就不一样了。原材料是黄糯米面,和面时直接把洗净的大枣整颗放进去,正好随着和面被绞碎一部分,进到黄米面里面,捏成窝窝头状,上锅蒸熟。吃黄米年糕时,离大枣越近,枣味越浓,还要时刻提防着,别被枣核咯了牙,多么有趣!
说到年糕,就不能不说豆包了。豆包讲究心里美,其实也是馅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红枣以及红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焖。第二天上午馅料已焖得差不多,甜糯软香,直接吃更是美味无比,即刻用发面包了放进蒸笼里,还要一同做些馒头。蒸出来的豆包外表普通,里面却是红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后要介绍的,也是我最为喜爱的,就是酥锅了。酥锅这手艺,我的亲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却不会。酥锅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欢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种香料炖吧。最后收了汁,放凉以后,每种食物既保存了些许原味,也有一种互相联通的不可名状的香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酥锅凉了才好吃,可地冻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适意,也是春节美食中的特色一员了。我们小区来了个卖酥锅的,掀开锅盖,冒出的竟是阵阵热气,这算什么酥锅!他那酥锅还有哩啦的汤水,味道一般,竟然还有人买!于是我便决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锅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鱼酥鸡酥豆角酥海带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么都可以往里放,我最爱的是酥海带。
过年,其实不仅是一个盛大节日,也是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寄托。我衷心希望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舌尖上的记忆》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记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舌尖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