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李爱锐,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苏格兰短跑名将,夺得过奥运会冠军, 中国是李爱锐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向人们传播现代奥运精神,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为中国近代体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希望读者喜欢。
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
1920年,李爱锐考上了英国爱丁堡大学。在大学期间,从小就具有体育天赋的李爱锐在橄榄球方面初露锋芒。1922年初,李爱锐入选了苏格兰国家橄榄球队。
李爱锐在橄榄球比赛场上表露出的奔跑才能,被当时体育界的知名教练麦格查看中。在教练的指导下,他开始主攻田径竞赛。
1923年,李爱锐在英国业余田径竞标赛上获得200米冠军,同时还获得100米冠军,并且在英格兰赢得了400米赛的冠军。李爱锐受到了当时体育界的重视,并被选中作为年轻新秀准备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巴黎奥运会上,李爱锐参加了400米赛跑,结果一鸣惊人。
决赛中,李爱锐在最外面的跑道,外道被认为是无任何优势可言的位置。在外道的选手没有更外侧的选手在前做调速参考,必须得自己定步调。发令枪响后,李爱锐飞速奔跑,很快就将其他顶尖的世界级400米选手甩在后面。他跑步时身体后倾、下巴朝天,这样的姿势按标准完全错误,但他却以胆量和耐力赢得了比赛,以47.60秒打破了世界纪录,被称为“苏格兰飞人”。这个纪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打破过。
天津的执教生涯
面对巨大的成功和胜利,奥运会之后仅一年,李爱锐在运动生涯的巅峰转换跑道,作为一名传教士回到他出生的中国,在天津的新学书院(今天津市第17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当时,李爱锐在体育界已名声日隆,而且在应用化学、生物化学、工业以及日用化学方面,他也是首屈一指的,英国许多企业也都争相聘用他,但他说:“我的意志已定,决不更改。我要到中国去,把我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献给那里,我要帮助贫穷落后的中国,我要到青年人中去执教。”
天津新学书院以英语和体育水平高而着称,在李爱锐到该校之前,这所学校的体育成绩在华北乃至全国就已经很闻名了,这一点也深深吸引了这位奥运冠军。
24岁的李爱锐在书院里面算是最年轻的英国教员了,他主要教化学和数学课,兼教英语,同时协助教体育课程。
李爱锐特别重视体育教学,他对学生最低的要求就是“体学并进”:不但学习好,身体也要强。在运动场上,人们经常会看到李爱锐的身影:他有时指导学生们练习起跑和加速跑;有时又帮助足球运动员练习踢球技巧。
据1937年《新学年刊》描述:“至于李爱锐先生帮助本校体育之发展尤多,先生对体育素负名望,中外人士皆知”,“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九年为本校体育兴盛之时期……幸得李爱锐先生、刁培树先生、孙懋昶先生等之助,而于本市各项比赛中获得冠军锦标,更何止数次焉。”
李爱锐在体育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曾经担任过远东运动会的总指挥,为中国近代体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运动员。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李爱锐还被聘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总教官,指导刘长春的训练。
虽然是老师,但李爱锐的运动生涯并未停止,偶尔也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
1929年,英国政府在天津旧英租界的民园体育场主办了一场“国际万国运动会”,李爱锐在800米男子赛跑比赛中荣获金牌,这是他运动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
1991年6月,李爱锐的3个女儿把这块宝贵的金牌赠送给他任教过的新学书院所在地——天津市第17中学。
抗日战火中的美丽人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爱锐被选派到肖张镇(当时属地山东德州地区,后被列入河北省衡水地区),到了距该镇60里外的同仁医院工作。
1939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在距肖张不远的一个乡村,有一位被日军打得遍体鳞伤、生命垂危的抗日战士,正躺在一个被废弃的破庙里。李爱锐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那座破庙,将伤员抬出扶到自行车上,趁着夜色,找到一家小店,将伤员暂时安置在那里。
第二天,他们又赶到那个伤员留住的小店,用自行车将伤员送到了医院,一路上尽是坑坑洼洼的小道,李爱锐推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小心翼翼地穿过日军的重重警戒线,避开日军驻地,带着伤员奔向医院。
在行进的途中,李爱锐听说又有6名八路军战士,将要被日军砍头示众。所幸的是,由于军刀砍偏了方向,没有触及气管,最后一个被砍头的战士还有一口气在。日军走后,村民们赶紧将这名战士抬到看守田园的一间小茅屋内。
李爱锐立刻跑到那个已近奄奄一息的战士身边,经过检查,他认为还有救活的可能,于是立即将伤员扶上自行车,火速奔往同仁医院。
不幸的是,那位被日军打得皮开肉绽在破庙里躺了5天的青年,由于伤势过重,内脏严重损伤,到医院第二天就去世了。而那位被砍头的战士则活了下来。
1941年5月,由于当时战云密布,妻子又怀有身孕,李爱锐便将家人送往加拿大避难,自己则留下来继续教学,与中国人民共患难。这是他与亲人的最后生离死别,自此就断绝了与她们的联系。他此后不久就被日军拘捕。
1941年9月在加拿大,李爱锐的妻子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女儿M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ureen。但直到去世,李爱锐也没有能见到这个最后出生的女儿。
潍县集中营的岁月
潍县集中营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远东设立的一所关押同盟国在华侨民的秘密集中营。李爱锐是头一批进入集中营的人,时间是1942年3月。
潍县集中营人数最多时达到2250人,其中包括300多名儿童,因此,大家必须面对的、最首要的就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曾任齐鲁大学教务长的德位思博士与日军看守反复交涉,最终为孩子们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权利。
在集中营的生活中,老师就像黑暗中的明灯,让所有孩子得到引领不再迷失。对于生活在潍县集中营里的许多孩子来说,李爱锐就是最明亮的那盏灯,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飞毛腿叔叔”。
在集中营里,李爱锐被指派担任理科教师并负责组织集中营内的体育活动,他还担任管理员,照料单身男女和孩子们居住的两个集体宿舍。
有一个16岁的女孩名叫戴丝,李爱锐有一次在和她交谈中问她:从集中营获释以后想做些什么?戴丝告诉他自己特别喜欢化学,她希望从集中营获释后,能考上牛津大学化学系。李爱锐就利用傍晚时间给她和几个孩子讲化学课,没有化学课本,李爱锐就亲自动手编写了一本教科书。上课时,学生们坐在存放衣服的木箱上,人多的时候坐在铺着报纸的砖上,认真专心地听课。后来这位女孩获释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牛津大学化学系。而那本李爱锐手书的化学课本被她一直保留,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谁也不会料到,李爱锐在为他人解除痛苦的同时,自己却染上了重病。自从1944年年底开始,经常不适的头部,突然剧烈地疼痛,也开始变得健忘。后来随着病情加重,他接受了难友们的建议,向日本人申述给予治疗。到了医院,大夫说可能是肿瘤,但没有设备检查以确诊。
难友们看到李爱锐一天一天消瘦,走路很慢,还经常头痛,都对他十分关切。有的难友鼓励他向瑞士中立国申请回国保外就医,还有不少的难友劝其申请作为交换敌对俘虏的方式,让他回国就医,而他却都没有采纳。
1945年2月21日,在抗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李爱锐因病在集中营的医院里去世。那一年,他仅43岁。
1945年2月下旬一个寒冷的日子,人们为李爱锐举行了葬礼,整个潍县集中营沉浸在哀痛之中。李爱锐的朋友和同事抬着简陋的棺材,后面紧跟着仪仗队,他的学生们两个一排跟在后面。李爱锐的妻女一直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
6个月后,集中营终于迎来了解放,可这一切,李爱锐却看不到了。
而今,在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操场一隅,永远长眠着这位扎根于中国的英国着名运动员和教育家——李爱锐。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的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paralight>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xx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paralight>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xx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paralight>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 李爱锐简介文案: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希望在写《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名人故事:扎根中国的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