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6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张伯苓(1876年(丙子年)~1951年),生于天津,是中国着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戏说婚姻
张伯苓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如一日,在天津创办“南开大学”,不但使该校成为学术重镇,而且培养了无数的英才,对国家的贡献极大。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张伯苓对学生讲话中,针对当时一对电影明星闹离婚,他幽默地拿狗皮膏、橡皮膏与气球来比喻三种不同的婚姻。他说:“你们毕业后,很快就要结婚。婚姻可分三种,第一种像狗皮膏,贴上去很麻烦,撕下来很困难,譬如老式婚姻;第二种像橡皮膏,贴上去与撕下来都容易,譬如新式婚姻;第三种像气球,飞到哪里,就算哪里,臂如影剧界的儿戏婚姻。”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
1919年之后张伯苓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一天,动物学校放学了。忽然,天空下起雨来,小乌龟看见小白兔没带雨伞,正顶着雨往家跑。于是小乌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把自己的外壳脱下来,插上树枝,给小白兔当雨伞。于是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我也要向小乌龟学习,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 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哪些文案: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以捕鱼为生。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和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感悟:我们可以将“鱼”比喻为知识,可以将“鱼竿”比喻为能力。有了知识就能够更快地提高能力,而能力提高后也就能够更快地获得知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现在强调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是对过去只注重知识教学不重视能力提高的纠正,并没有否认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学生只有既具有知识又具有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更好地生存。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教育家张伯苓的两则小故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