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法华经》说:“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特别的德行,所以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观世音在中国又称做观音,有人认为是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世”隐去,而变成观音的。
据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中的一尊,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观世音以大悲心观照世间众生,而现身说法,大悲救苦,成就了与佛平等的功德。观世音又摘长陀罗尼法门,为密教中具有极重要地位的菩萨。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现在寺庙里的观音塑像,多数是披着白大髦的女子形象,叫白衣大士,有的塑着众多手臂和眼睛,叫千手千眼观世音;但也有长着胡子的纯粹男性形象,这也是根据佛经来的。佛经说观音可以随机应变,用种种化身来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种种不同名称和形象。如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白衣观音,阿么提观音、多罗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等等。特别是佛法传来我国并东传日本后,其显化事迹不胜枚举。从佛弟子的信仰普及为民间的信仰。“三十三观音”就是我国唐宋时代及日本民间信仰之观音集合而成。
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罗尼》,简称《大悲咒》,由唐三藏法师不空所译。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啰娑啰”句为表示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的菩萨,则每句不同。《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
关于观世音的来历,则众说纷纭。根据《悲华经》所载,观世音本来是转轮王的长子,名叫不煦,弟弟名叫尼摩。父子三人跟随释迎牟尼修行。释迎牟尼替他们分别易名,转轮王改称“阿弥陀佛”,长子不煦改称“观世音菩萨”,幼子改称“大势至菩萨”。
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则是妙善公主的故事。本来是北宋年间的传说,说春秋时代的楚庄王,有三位公主,第三位叫妙善,自小好佛茹素,无论父王如何逼迫,也不肯结婚,要削发为尼。楚庄王要她用剑自刎,但利剑断为千节,并未伤她分毫。楚庄王又派人闷死她,阎王却使她在普陀山附近池中的一朵莲花上复活,所以后来民间的观世音造像多数立于或坐于莲座上。后来,楚广王病重,要用亲人的手和眼入药始能得救。大女和二女躲避不救,只有妙善不假思索,挖下自己双眼,井叫人砍下自己双手,制药救父。妙善盲了双眼后便出家,经历多种磨难而得道,修成千手千眼的法相。这些民间传说的细节每个版本不同,与观世音本是男身的说法却都大异其趣。
通常在观音大士的塑像两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善财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善财童子历访五十三位名师,而进入佛界。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最后在普陀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为辅助观世音普度众生,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近侍。而许多佛教徒仅从字面上加以误解,以为“善财”一定是善于理财,又善于招财;作为“童子”,又以为妇女拜求他定能得生贵子。
“龙女”,佛经中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了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的应化圣地,所以山上各寺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大中年间(公元847一859年),有一位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因此称普陀为观音显圣地。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铐到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看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清净庄严,想请回日本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随即买舟东渡,准备回国。当船驶到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逻礁附近的时候,忽然海洋中涌现无数铁莲花(今称莲花洋),挡住航道,使船不能前进。如此一日三夜,船无法开出,只能绕着普陀山四周打转。慧鳄见此奇异,便跪在圣像前面忏悔说:“大士,弟子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所以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因我是不予而取的,或是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铐忏悔完毕,船就飞速驶到潮音洞边,安然停下。慧铐登山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渔民的茅舍,见舍主张翁说明来意。张翁欢喜异常,说:“菩萨愿意住在这个荒山孤岛,说明与我们太有缘了。就请师父和菩萨一并住在这里。我把房子让出来筑庵供奉菩萨,将全山民众招集起来参拜菩萨。”慧铐因此也就不回日本,在山筑庵安住。民众称此庵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铐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从此,普陀山就成为我国着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了。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明正统二年,锦州备御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之命,重修锦州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
王彦命李真选一位有道高僧当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当时,锦州地藏寺的住持福坚老和尚幼年出家,十五岁受戒,佛教经、律、论三藏造诣颇深,并且通晓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医卜星相无所不精。所以李真“三顾茅庐”请出福坚老和尚做了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住持。
明成化十二年,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拓建锦州城墙,常去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游玩。王锴是个有名的棋迷,常常自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一般的人他从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王锴游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在禅房喝茶时,看见一幅字画,字迹潇洒遒劲,上书“书仙画狂棋圣;琴心剑胆诗魂”。再看署名,赫然写着:北普陀山观音洞山僧福坚。王锴看罢,手捻长须,微微一声冷笑。
王锴踱到房外,手扶石栏,心中暗想:“我三次来游北普陀山观音洞,这个福坚始终不迎不见……李真多次请他,这才出山,看来此人绝不是等闲之辈。观其书法,是一个有道高僧,我倒要会一会这世外高僧!”
月上东山,福坚老和尚在殿前舞刀,忽见一人影,福坚老和尚笑道:“莫非是王将军吗?若是王将军,请到禅房一叙。”
王锴大惊,心想,这老和尚怎知是我!事已至此,只好走出来,双手合十道:“法师,下官这厢有礼了。”
福坚老和尚也双手合十道:“老僧失礼了,望将军恕罪!请将军禅房一叙。”
二人边说边进了禅房。王锴坐下后忙问:“法师和下官从未见过面,怎知是下官?”
福坚法师笑道:“将军拓建城墙,常于广顺门外观其砖瓦石料,又常在永安门外观其施工,所以老僧曾得以拜识将军尊颜。”
王锴又问:“法师,我三次游观音洞,您不迎不见、不会不送,真乃是不染凡尘的有道高僧啊!”
福坚法师道:“阿弥陀佛!将军三次来观音洞,都是微服游山,老僧如迎出山门,岂不是哗众取宠。将军本无意会见老僧,老僧若贸然拜见将军,岂不是攀龙附凤!将军既是微服游山,又不会见老僧,老僧怎能再送将军下山?故而老僧宁可让将军不悦,也不迎不见、不会不送将军!”
福坚法师几句话,说得王锴无言以对。福坚法师为打破僵局,笑着说:“将军星夜不归,定爱这洞天古木,寒潭夜色,老僧想留将军山中过夜,不知将军可愿屈尊僧房?”
王锴听福坚法师一席话,倍觉福坚法师名不虚传,暗道:“这福坚法师真是得道高僧,能与这样德高望重的高僧为友,真是三生有幸啊!”忙说:“学生愿在山房过夜,聆听法师教诲!”
福坚法师非常高兴地说:“不敢!”
福坚法师与王锴从周文王谈到洪武帝;从汉乐府谈到元曲;从孙子兵法谈到少林拳法;从琴棋谈到医卜……真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至。不知不觉中东方发白,二人却仍无倦意。王锴道:“法师不但是位高僧,而且是位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学者呀!”福坚法师忙说:“将军过奖了!”
从此,二人成了好朋友。两三日不见,就像相隔数年,不是福坚法师下山拜访王锴,就是王锴上山拜见福坚法师。
这一日,王锴上山拜见福坚法师,执意要和福坚法师对弈。福坚法师笑道:“难道将军要学苏东坡把玉带输给佛印吗?”
王锴笑道:“恐怕法师要学松泉老和尚把问心寺输给司马光吧?”
福坚闻言,淡然一笑,道:“老僧若输给将军,情愿把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双手奉上。若将军输给老僧,就请将军把拓建城墙剩下的砖瓦石料在大广济寺塔南为老僧修一小庙,可敢应承?”
王锴听了,暗自思忖,我若赢了,能赢你一座大庙;我若输了,拓建城墙的砖瓦石料根本也剩不了多少。再者一说,大广济寺塔南乃是大广济寺之地,怕你何来!于是,他握住福坚法师的双手笑道:“学生谨遵法师之命,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决不反悔!”
说话间,小和尚已将棋盘摆好。福坚法师满面含笑,镇定自若。王锴虽然有几分傲气,但此刻也不敢掉以轻心,双手抚膝,全神贯注。
结果令王锴瞠目结舌。他怎么也没想到,仅仅三壶水的工夫,福坚法师就连下三城。王锴输得心服口服,双手合十向福坚法师深深一揖道:“法师真是弈秋,当代棋圣!学生折服。只是拓建城墙的砖瓦石料恐剩不多,至于大广济寺塔南……”
未等王锴说完,福坚法师便笑道:“老僧虽不谙数学,但用目测、步测得出,砖瓦石料拓建城墙后,尚能剩余二百多方,建一小庙足够。至于大广济寺塔南之地,我已和大广济寺玉舟法师说妥,将军只输一句话而已!”
王锴听后连连赞道:“法师真乃神人也!城池修好,所剩余料任凭法师修建庙宇。”
锦州拓建城墙竣工后,砖瓦石料果然剩余二百余方。王锴命兵士、民夫等,把所剩砖瓦料运往大广济寺塔南,并亲自到大广济寺拜访玉舟法师,恳请玉舟法师赐地为福坚法师修建庙宇。玉舟法师慨然应允。
明成化十三年春,观音阁竣工。从此,大广济寺里多了一座庙宇,也流传下来一段美丽的传说。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成功者自救。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作文 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有哪些文案: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