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2019-03-14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本文是关于,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
煮酒论英雄
【拼音】:
[zhujiulunyingxiong]
【解释】:
《煮酒论英雄》里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
【出处】:
《三国演义》。
【举例造句】: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告语,让中国人记住“才子男装”这个品牌。
【成语典故】: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这一段故事发生在曹操在白门楼勒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献帝和刘备论上了亲戚,并称刘备为皇叔。献帝此时察觉曹操的不臣之心,于是给董承衣带诏书,除掉曹操。而董承在暗地里联合了刘备等大臣密谋除掉曹操。谋臣劝说曹操早日干掉刘备,免得刘备日后做大,曹操嘴上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实则还是有所顾虑,刘备之仁义天下知道,而关羽、张飞都是虎狼之将,于是就发生了曹操对刘备的考验,发上了以上精彩的一幕。
那日,风雨变化,天外龙挂,用现在的话说,发生了雷雨天气,而此处的龙挂指的是闪电。于是曹操指天为题,以龙的变化、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这正指刘备的痛处,刘备就是担心曹操把他当做对手,就是怕曹操把他当作英雄。如果那样,别说刘备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连人头都会不保。于是在曹操追问他天下英雄时,他假装糊涂,处处设防,甚至用一些其他人物来搪塞,比如袁绍、袁术、刘表等。以刘备的胸怀,这些碌碌无用之人,又怎么能入他的眼睛?
曹操是不是言过其实、过于自负了呢?从三国演义后面的情节来看,曹操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袁术淮南称帝后,被曹操所破,带玺欲归其兄袁绍,被刘备截杀,落魄惊恐而亡,临死想喝蜜水都不能如意。袁绍空自兵强马壮,先自毁长城,拘田丰于狱中,关沮授于军营,驱许攸于阵前,终被曹操破于官渡,十余年内,其三子先后被曹操所灭。刘表枉称八俊,忧虑焦思而亡,而其子更不如他,后人写词如此道:刘景升子,豚犬耳。而孙策空称江东小霸王,死在许贡三门生下。看这些所谓“英雄”的结局,曹操的眼光是许等超前?
短文的高潮发生在最后,刘备在曹操面前使用韬晦时,曹操却不买他的帐,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一言而石破天惊,枭雄如刘备者也变了颜色,匙箸落于地。能如此看透刘备胸怀,天下无二人。而天不灭刘备,忽传惊雷,刘备这才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好个机智的刘备。
老天是眷顾刘备的,此时若无惊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世界。两人虽同为英雄,在境界上还是有差别,想到曹操献七宝刀行刺董卓的从容应对,刘备靠的还是天的眷顾啊!但假设刘备真死于此地,诸葛亮就不会出场,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就戛然而止!
这段描写,我们统计了一下,总共732个字,如此短小的篇幅,却把两个人物活然于纸上。一个如升龙,跃于云上,虎视天下,所谓视天下无一物,曹操的措辞是何等张扬,“我必擒之,非英雄,何足为英雄?”等等。而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时间的流逝,能把很多东西一洗而空,豪华高贵的铜雀台如今早就荒芜,当年的赤壁古战场也没了金戈铁马的模样,但有一种东西却流传了下来,英雄主义的光彩和英雄们的故事,始终心口相传。
如今很难再看见龙挂的天气,即使有,也很难找到那样的人陪你喝酒,天下多的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不如埋头喝自己的酒吧,还可以听听北京人玩的摇滚:
风吹不散长恨,花染不透乡愁,雪映不出山河,月圆不了古梦,沿着掌纹烙着宿,今宵酒醒无梦,沿着宿命走入迷思,梦里回到三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暑期我重读了名著《三国演义》,也对里面的人物有了新的认识。书中有一个著名情节,为青梅煮酒论英雄,现在,我也来谈一谈我对书中英杰的看法。
首先要谈的是有“世之奇士”之称的郭嘉。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曾北行去见袁绍,当时的袁绍兵力强盛,世人称之为“英雄”。但是郭嘉发现了袁绍唯亲是举,不懂用人之道,于是果断离开了袁绍。这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而郭嘉完美做到了这一点。后来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当时曹操兵力并不如袁绍,但郭嘉能够慧眼识主,实在难能可贵。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的军事参谋,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毛泽东认为,郭嘉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由此看来,郭嘉确实是一位见识过人的奇士。
再来要谈的是著名军事战略家贾诩。贾诩才略过人,他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同乡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然而官渡之战前他却劝张绣归降曹操。结果曹操确实如贾诩所料取得了胜利。赤壁之战前,贾诩认为不应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丕称帝后,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这些结果,都印证了贾诩的看法,可见其足智多谋。贾诩虽然谋能乱世,为人却也十分谦逊。李傕以贾诩之功曾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李傕等又让贾诩为尚书仆射,贾诩说:“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有乱世之谋,也有谦逊之怀,贾诩难道不是一位真正的英杰吗?
最后再谈谈吴大帝孙权。《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记: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列。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英勇,连他的敌人曹操都大加赞赏。孙权从小就胆识过人,十五而立,十九岁便少年统业。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孙权以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等旧臣,统御诸将。他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陆逊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稳定了江南局势。孙权不仅有雄才大略,还有宽阔的胸怀。他不计前嫌,对投奔他的敌将甘宁,他亦是十分喜爱,尽管甘宁曾一箭射死孙权西征大将凌操。俗话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孙权就有这样的胸怀,为了大局,为了事业,放得下身段。孙权还是个孝顺的人,当年父亲孙坚死于乱石之下,死不瞑目。孙策未能杀黄祖报父仇便英年早逝,因而,这个为父报仇的重任落在了孙权的肩上。当孙权上台之后,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招纳了贤士,就果敢地采纳了鲁肃的战略建议,连续三次出兵讨伐黄祖,替父报仇。孙权与自己的部下关系也十分亲密,深得人心。凌统的随从战死,内心难过。孙权用自己衣袖给凌统擦干眼泪;凌统受了重伤,孙权于是留他在船上,帮他更衣;凌统英年早逝后留下年幼的儿子,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疼爱得跟自己子女一样,凡有客人来就介绍道:“这是我的虎子呀。”如此之英杰,也取得了赤壁之战等的大获全胜。孙权的确是位名副其实的英雄。
乱世之中,必出英雄。《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乱世英杰,在这里也不一一介绍。重读《三国演义》,感受其中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令我受益匪浅。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这些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起义领袖,在战略家曹操眼里,均是碌碌小人,算不上英雄。而他,却对当时寄人篱下、无兵无地的刘备情有独钟,甚至说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青梅煮酒论英雄也因此留名千史。
有人说,曹操错了,真正的英雄不是刘备,而是他手下的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有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的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叱咤于风云之间。他们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刘备只不过是一个穷卖草鞋的,却幸得贵人相助而已。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诸葛亮,“卧龙先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借东风天公作美,空城计独一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也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求贤若渴的心情所感动才出山的。如果不是刘备,他很有可能当一辈子的诸葛村夫。所以,诸葛亮是幸运的,幸运的遇到刘备这样的英主让他有大展才华的机会。若是碰上孙权,江东的文臣那么多,周瑜又心胸狭窄,诸葛亮何时才能出人头地?庞士元便是最好的佐证:他虽得鲁肃力荐,在世上也享有盛名,却最终也只得在刘备处落脚;若孔明碰上曹操,想施展才华就更难了。曹操身后的谋士,数不胜数,就连曹操自己也是个大谋略家。所以说,诸葛亮是不世出的人才,而刘备则是发现并重用人才的英雄。
赵云,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一身银白色的盔甲更是尽显少年英气。他单骑救阿斗,面对曹军气势汹汹的部队,毫不退缩,单枪匹马,冲锋陷阵,忠心耿耿,如入无人之地。论武功,刘备定比不过他;论才智,刘备也甘拜下风;论勇气,刘备被曹操吓的筷子掉地。所有的一切,赵云似乎都略胜一筹,可为什么他还对刘备绝无二心呢?因为刘备比他会用人,而这一点,正是才子与英雄的差别。
刘备大智若愚。他懂得无为而治,懂得如何让手下的人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他懂得民贵君轻,懂得如何收纳民心、聚敛人气。真正的英雄不一定做得最好、说的最妙。
但他一定能将做的做好、说的最妙的人团结起来并让他们忠心耿耿的为自己服务。正如汉高祖刘邦,他只不过是一位平民,但他能让张良、萧何、韩信等忠心为他效劳,所以他成功了,他缔造了西汉王朝。他是英雄。
现代社会缺乏的是人才,更缺善于领导人才的领袖。我们需要更多像刘备一样的英雄在社会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 煮酒论英雄是成语吗是典故文案: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操曹煮酒论英雄,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不敢有曹操那样的雄心,亦不敢有诸葛亮那样的大智,但不能不拥有一种信念,正如曹操一心想统一中原,刘备想匡复汉室铲除奸凶。这其中有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一直驱使他们向前。
三年前我也拥有这种信念,并这信念付出努力,然而,圣人终归是圣人,凡人怎么能跟圣人相提并论,我不能像曹操刘备那样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而努力。
所以现在,我开始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我不想浑浑噩噩的混过此生,我也不想今后工作在流水线上,以后,我的家庭需要我来支撑。
但是,照目前这种学习状态,我感到了害怕,有时候,闭上眼睛,我看到了自己的前途。距离高考还有90天,我坚信,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收获,不付出,肯定没收获,人生能有几回博,今日不博何时博,成败在此一举,我为自己加油。
湖北咸宁赤壁市陆水高级中学高三:月下独泣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煮酒论英雄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