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2019-03-12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红色无息蓝色有息
生活是有颜色的。生无所息是催人奋进的红让人昂首阔步生有所息是沁人心智的蓝使人闲适安恬。
有鸟之于南方之埠不飞不鸣是何鸟也?是鸟虽不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成公贾与荆庄王之间那无心的对话道出了生有所息的真谛。一鸣惊人这一典故用不争的事实告诉了人们只有有息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话语夹杂在历史的风中吹过耳畔。生无所息是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信念。其实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只是人们对生活的不同看法而已。
生无所息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凭借着巨大的毅力和勇气才有了诸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般脍炙人口的历史佳句。凭着生无所息有了左思闭门谢客十年始成的《三都赋》有了太史公包羞忍辱而成的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有了仲尼厄于陈蔡仍执干柴而舞的历史佳话也便有了中华民族无数文人的铮铮傲骨和不灭不朽的斗志。生有所息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潇洒。在南阳躬耕聊歌《梁父吟》的诸葛孔明将周身的光华玉韬珠藏用时光等待着自己的一鸣惊人。于是他成功了有了那《隆中三策》之旷世骇俗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基业。凭着它有了生有所息的陶潜寄情山水的王维豁达不羁的李白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历的文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有所息的理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生有所息和生无所息的关系更能体现。
国逢乱世初定便有了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国逢盛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
中国正以东方巨龙的姿态立于世人面前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伟大复兴。在当今国人应当有生无所息的态度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国家应该有生有所息的政策内建和谐社会外创和谐世界。使中华民族快速实现腾飞。
历史在生无所息和生有所息的选择中氤氲出这样一条真谛: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大智慧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国家才能实现民族的崛起。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200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所有的高三语文教师都在猜想着一年一度的作文题,网络上关于2006年高考作文的预测更是比比皆是甚至是信誓旦旦。但只有在作文题最后落地后,才会让人意识到,真正要押准高考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所谓的高考题,最大的特色就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一、 回归与坚持相统一
命题权下放到地方后,全国卷的意义便在于它能起到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在单独命题两年后,浙江卷的命题人终于决心向全国卷靠拢了。04年全国卷的一题目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05年是“铭记与忘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很显然,这样的题目都是正反观点的辨证分析。而06年的浙江卷“生无所息\/生无所息”显然也是正反观点的选择。
但今年浙江卷与以往全国卷的不同在于全国卷必须是包容正反两个观点,也就是说,一篇作文,对“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对“铭记”和“忘记”,对“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都必须提到,相对来说更注重对考生的思辨分析,有着较强的限制性,而浙江卷的注意1则提示,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顾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其实是三个题目,即,“生无所息”,或者“生无所息”,或者是“生无所息与生无所息”。而这显然是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而这同样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浙江卷命题人的向来拥有的一种人文关怀。
命题人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尽最大可能降低审题难度。
今年话题“生无所息\/生有所息”,审题的最大难度在于“息”字。如果单单出现《列子》里的一段材料,即自贡说“愿生有所息”,孔子答“生无所息”,那么对“息”字的理解,程度差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出息”,于是话题就会成为,活着就要有出息,或者活着没什么出息。这必定是离题万里。为了消除误解,命题人又找出一堆材料,在我看来,所有的材料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明确对“息”字的理解:休息,或者是停止。
二、 立意,决定是否突破作文瓶颈
今年的高考作文,怎样立意是比较深刻,或者是比较新颖呢?
个人感觉,这牵涉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息”字的把握。
“息”如果单单理解“休息”,这样的话题很显然与“健康有关”,比如材料中医学专家的话。事实上,健康问题已经是要让全部国民引起重视问题,比如几十年来,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调查,很轻易地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正呈现逐年退化的趋势,特别是到如今还没有最后揭密的第三次调查,据说问题的触目惊心程度已经让人恐惧,与周边的国家例如日本,差距是全面的,巨大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健康话题虽然是立意较浅,但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要提升立意,同样是在“息”字上做文章:追求的终止。材料中是歌德和康德的话。这样转述话题就是“生命不停止就追求不停止”或者是“生有所息为的是生无所息”,在后一个话题里,则是用两个“息”的不同含义来拔升话题,就是用有所息来确保一个健康的身体,来进行对生命不停止的追求。
但是,真正要拓宽写作的范围,就必须做到第二点,即进行追问:为什么要生无所息,或者是为什么要生有所息。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请以“生无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 浙江2006高考分数线一览表文案:

阳台的边缘,城市正退潮,打着惬意的盹。日子是织布机上的布,一片片滑下,又一片片接上。
日子也如蝶,每天从墙上飘落,幻化成粉,弥漫在每一个鲜嫩而生动的角落。
脊背上,岁月的鞭子愈抽愈紧,而一场又一场的忙碌也是接踵而至,压抑着你的生活。在经历了无数的“忙”之后,你的身心都会倦怠,那么就忙里偷闲。寻找一方宁静的水土,小憩一下,恢复元气,等待迎接下一场忙碌。
李乐薇为自己搭建了一座“星星点点,飘渺的空中楼阁”,让自己的心有停歇的地方;陶潜在南山旁筑了间小屋,篱下种满菊花,于是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闲逸。我们也要为自己的心造一间房子,开一扇小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心累了的时候,请停下你行走的脚步吧!让自己平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感受着风穿过的声息,想象着南来北往的风把你一切的烦恼、劳累都吹散了。而你就只要沐浴阳光,享受生活所赋予的快乐与惬意,打一个盹,然后一身轻松地继续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上。
在杯子中放几根茶叶,用滚烫的水冲下去,原本卷曲的茶叶在水的滋润下,舒展开四肢,渗出淡淡的绿色,渐渐地,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品一杯香茗,听一曲轻快的歌,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搬一张躺椅躺在阳台上,吮吸着阳光的精华,让身体和心灵都打个盹,忙里偷着乐一下。
可以雕饰一些小的细节,并把它们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慢慢地开始在细节中感受生活闲逸的芬芳,从张开的毛孔渗入血液,并随血液流转于全身,让每一个细胞都可以享受一份惬意。而这些细节并不会打乱你人生的步伐,只是偶尔放慢一下你前进的速度。用灿烂的阳光,翻飞的翔影和悦耳的鸣声酿一坛天堂之酒,与生活干杯,享受这一份微醉的感觉,仿佛灵魂游离的感觉。酒的醇香、甘洌和烈性,自然也是生活所蕴藏的味觉。
倦了吗?累了吗?给自己一个时间,坐观庭前花开花落,闲看天上云卷云舒。春天还未完全退去,夏已在三公里外的竹林起风了。趁着这一个时间的空隙,打一惬意的盹吧!


结语:《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2006年浙江卷红色“无息”,蓝色“有息”》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