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
柳永词《蝶恋花》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1、学习目标:
1、学会读懂言情词.
2、体会言情词所表达的相思之情和离情别绪.
2、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吟诵本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
难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关于“爱情”的古代诗句
二、深入学习:
1、朗诵课文
2、思考以下问题(景—情—技):
问题一: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答:
问题二:“春愁”指什么?有人说结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本词的词眼,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答:
问题三:本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情感?你能从学过的诗词的找一些例子吗?
答:
三、迁移运用
1、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伫();强();
2、重点字词解释
伫()危楼()黯黯()
拟()疏狂()强乐()
3、请概括本词的主旨。
柳永词《蝶恋花》限时练习(时间:35分钟)
一、关于“词”: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时多称为曲、杂曲或。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盛行于。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另有、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风格上分为和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等。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91字以上)
2、关于作者: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
三、提升练习:比较柳永《蝶恋花》与晏殊的《蝶恋花》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同点:
不同点:
柳永词《望海潮》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
2、学习诗中点染、铺陈的表现手法
3、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习重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回顾柳永《雨霖铃》
二、深入学习: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答: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答:
(3)、这首词在写景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4)、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柳永阿谀奉承之作,你认为呢?(柳永写此作的目的何在?)(拓展提升)
答:
三、迁移运用
试分析柳永《雨霖铃》中以下两个句子中的点染手法。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词《望海潮》限时练习(时间:30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红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凄切(qiè)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
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cēn)差不齐....
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巘(yǎn)....
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hè)枪实弹....
2.下列对词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3.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词大都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
阅读《摸鱼儿》,完成9—11题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万,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5、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
A、设问、借代;B、设问、比拟;C、夸张、比拟;D、夸张、借代。
6、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7、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拓展阅读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柳永词《望海潮》练习答案
1.C(A绮qǐ,处chǔ;B发fà;D与yù)
3.D(经年:一年。)
3.C(应为“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4.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5.B。
6.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7.“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柳永词《望海潮》练习答案
1.C(A绮qǐ,处chǔ;B发fà;D与yù)
3.D(经年:一年。)
3.C(应为“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4.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5.B。
6.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7.“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柳永词《望海潮》练习答案
1.C(A绮qǐ,处chǔ;B发fà;D与yù)
3.D(经年:一年。)
3.C(应为“良辰好景应是虚设”。)
4.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5.B。
6.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
7.“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1.蝶恋花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危楼:高楼。②黯黯:迷蒙不明。③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1)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其文学评论专著《人间词话》中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之第二境。”其他两种境界分别为:“”和“”(2分)
(2)问: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答: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共2个得分点,每点3分,共6分。
(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3分。(只有“坚贞”、“执着”、“志诚”等表述没有结合原词句具体分析只得1分,结合了原词句具体分析可得3分)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3分。(只有“愁绪”等表述没有结合原词句具体分析只得1分,结合了原词句具体分析可得3分)
(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给6分。
2.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2.⑴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⑵(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
3.清平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4分)
(2)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4分)
3.(1)1拟人(或比拟);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评分标准:本题4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修辞原理与作品实际相结合作答才能给满分;意思对即可。](1)1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2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问2分;二词的“相异”之处各1分。]
4.鹊踏枝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词的上片写整夜为相思苦恼。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怀?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
(2)词的下片写翌日的登眺。试赏析“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句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分)
(3)词由诗演化而来,因此也叫“”,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因此也叫“”。(2分)
4.【答案】【解析】(1)主要运用拟人手法(1分),烘托思妇(游子、作者亦可)苦怀。菊花笼罩着一片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秋凉了,双栖的燕子也飞走了。(1分)只有无情的月亮,没完没了地一直照到天亮。这种无端迁怒,更表现出主人公心中的烦懑。(1分)
(2)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但要寄信吧,水远山遥,竟不知伊人何处。彩笺写罢,又换尺素,表现了闺中人(游子、作者亦可)絮语叮咛的情意。(1分)这两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无限悲慨。(要点:对照、突出悲慨)(2分)
(3)(2分)诗余长短句
5.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2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5、参考答案:
(1)词人使用或选取了“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得分关键:“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这些意象。)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该点2分。如果考生围绕“通感”这种特殊的比喻来作答,此点亦可给分。)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该点2分)
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6.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①。
注:①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
(2)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4分)
6.参考答案:(1)作者描写了兰芽溪水、沙路无泥和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塑造了一个清新、洁净、幽雅的境界。(3分)(2)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4分)
7.清平乐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⑴本词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色?(4分)
⑵结尾两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分)
7.⑴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波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这是以乐景写离愁,以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词中景物枝枝叶叶都饱含感情。⑵结尾两句以怨写爱,抒写出因多情而生绝望,而绝望又恰好表明不忍割舍之情。
8.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什么特点?(3分)
(2)、下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
作简要分析(5分)
8、①幽静冷清的环境特点;(3分)
(2)虚实结合(或托物言志或象征);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5分)
9.鹧鸪天①贺铸
紫府②东风放夜③时,步莲秾李④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②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③放夜:解除夜禁。唐发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④秾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这首词上片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3分)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往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5分)
9.(8分)(1)运用了对偶(或对仗)手法(1分)。“五更钟动”对“十里月明”,“五更”句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1分);“十里”句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1分)
(2)昔日是笙歌阵阵、灯火璀璨,场面热闹,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1分);往昔居于繁华的京城,如今独处暮春时节的天涯(1分);昔日凤凰城阙佳人相伴,如今犹如一只孤雁,在稀疏的晨星中鸣叫着飞过(1分);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有志难展,郁闷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2分)。
基础知识梳理:
讲读篇目
一、注音
耆卿羁旅羌管市列珠玑征帆去棹残阳里斜矗星河鹭起宫阙低绮户一蓑烟雨推翘勇矜豪纵联飞鞚酒垆鹰嗾犬倥偬鹖弁
二、解释
念去去千里烟波(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参差十万人家(将近,大约)重湖叠yǎn()清嘉(峰峦重叠\/风光秀美清雅)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吹奏\/漂浮)吟赏烟霞(烟水云霞,此处指山水景色)异日图将好景(绘成图画)天气初肃(萧瑟)千里澄江似练(水清)翠峰如簇(聚积)念往昔繁华竞逐(争相)悲恨相续(络绎不绝)对此漫嗟荣辱(徒然)但寒烟衰草凝绿(只有)把酒问青天低绮户千里共婵娟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握着)肝胆洞(洞悉)推翘勇(出众)矜豪纵(自以为能)春色浮寒瓮(词中指酒)闲呼鹰嗾犬(呼唤)怀倥偬(事情繁多)簿书丛(文书\/繁多)渔阳弄(小曲)
自读篇目
一、注音
伫倚危楼明月不谙离恨苦彩笺蕲水临皋欹玉枕髻鬟对起溽暑
二、解释
黯黯生天际遇(迷蒙不表)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精疏狂放)强乐还无味(勉强)明月不谙离恨苦(熟悉,了解)欲寄彩笺无尺素(彩色的精美信笺,可以用来题诗、写信\/\/古人书写用素绢,通常长一尺,故称尺素。多用来指代书信)乱红飞过秋千去(落花)行乐直须年少(当)会挽雕弓如满月(必然,一定)休将白发唱黄鸡(形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何时忘却营营(奔走劳碌的样子)欹玉枕(通“倚”,靠)拂金徽(弹琴。金徽,饰金的琴徽,代指琴)漠漠轻寒上小楼(密布的样子)晓阴无赖似穷秋(无奈)忍顾鹊桥归路(岂忍,不忍)酒旗戏鼓甚处市(是什么街巷)侵晓窥檐语(破晓)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凄切(qiè)罗绮(qí)处之泰然(chù)适逢其会(huì)
B.相看(xiāng)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差不齐(cēn)
C.应届(yīng)暮霭(ǎi)良辰好景(chén)重湖叠巘(yǎn)
D.与会(yǔ)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枪实弹(hè)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
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
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梦啼妆泪红阑干(阑干:纵横的样子)
A.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光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
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不知原因)秋月春风等闲度(等闲:轻易)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风情:风采神情)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便)
D.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4.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B.噫吁嚱!危乎高哉:危险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
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
D.填然鼓之:表示事物的代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5.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这是柳永《望海潮》中的词句,它落笔开阔,写景壮美,声调激越,与“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迥异,显现出豪放之风。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南初歇-一这是柳永《雨霖铃》中的词句,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寒蝉凄切”,点明是深秋时节;“对长亭晚”,点明时间和地点:“骤雨初歇”,点明气候。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冷沉郁的气氛。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这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作者在这里使用了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的手法来描绘赤壁风景的壮美,其中“乱石穿空”是以动写静,“卷起千堆雪”是以静写动。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这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词句。其中“人比黄花瘦”是词人的独创,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黄花来喻人。此处的“黄花”与《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含义及作用相同。
6.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
C.便纵\/有\/千种\/风情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7.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现代文阅读
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与“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琵琶行》中两句“,”是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与腼腆。
三、语言表达
9.(题文)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结构基本一致,意蕴丰富,有文采。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是(1)___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是柳梢月见证的爱情,是(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A项,“罗绮(qí)”应读“qǐ”,“处之泰然(chù)”应读“chǔ”。B项,“间不容发(fā)”应读“fà”。D项,“与会(yǔ)”应读“yù”。故选C。
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中一词多义词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项,“怒”,①中气协盛人;②生气。B项,“对”:都是介词,面对。C项,“相”,①副词,互相;②表对第人称“我”怎样。D项,“纵”,①纵使;②放开,任凭。故选B。
3.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中“风情”应该解释为“情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题中C项由“更与何人说”可以推测答案。
4.B
【解析】
试题分析:A尺素即书信。B.危:高。因为:于是写了。C.凶:收成不好。D.填然鼓之:衬音助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5.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词句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所学诗词的内容理解、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作一简略回忆。本题中,D项的两个“黄花”虽然都是菊花,而前者取其外形的雅淡,清秀来比喻人的消瘦的体态,后者取其衰败之象来暗喻岁月的流逝,人的衰老、憔悴。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诗歌的创作背景,然后结合背景来分析诗句。《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声声慢》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她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庋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
6.D
【解析】试题分析: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念\/去去\/千里\/烟波;C便\/纵有\/千种\/风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能力。
一般来说,划分古诗节奏要注意三个原则:
不能违背诗的意义;要兼顾诗的声律;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协调。
通常是两个字一个节拍,单独一字根据意义独立成为一个节拍。
A对/长亭晚;B年年/知/为谁生?D更/与何人/说!
8.(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豪杰”“晦朔”“蟪蛄”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9.东篱采菊时的一种闲适临行密密缝进的亲情天涯若比邻书写的友情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依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结构基本对称,意蕴丰富,有文采”这是仿句题。答题关键词“结构基本对称,意蕴丰富,有文采”仿写句子,要以“诗歌”,句式结构要与前一句相同,喻体要符合诗歌特点。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例如本题中的比喻。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 柳永词的导入文案:

必修四古诗词翻译一、柳永词两首1.望海潮
原文: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2.雨霖铃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必修四古诗词翻译二、苏轼词两首1.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2.定风波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必修四古诗词翻译三、辛弃疾词两首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原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清秋时节,辽阔南天,万里无云,江水流向天边,秋天无边无际。
放眼远山,恰似妆扮的美女螺髻,斜插玉簪,如此美景,引愁情恨意。
西下夕阳映照搂头,离群孤雁悲声切切,流落江南的游子倍感孤寂。
仔细端详腰间利剑,一遍遍击拍栏杆,无人领会登临的心迹。
休说鲈鱼美味,满眼秋风,不知张季鹰是否归田,其官已弃?
许汜购房置田,见了志向远大的刘备,应感羞怯。
可惜时光流逝,家国风雨飘摇,如恒温所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何人请来披红戴绿的歌女,为英雄擦拭失意的眼泪,不哭泣!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⑨
译文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必修四古诗词翻译四、李清照词两首1.醉花阴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声声慢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的经历,对《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希望对大家写《柳永词导学案及练习(1)》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