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李清照
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前人对李清照的评价: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
》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更多宋词名句: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李清照宋词名句赏析】
1.宋词名句: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欣赏指数:☆☆
宋词名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欣赏指数:☆☆
【出处】: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2.宋词名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欣赏指数:☆☆
宋词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欣赏指数:☆☆☆
【出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宋词名句: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欣赏指数:☆☆☆
【出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4.宋词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欣赏指数:☆☆☆
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欣赏指数:☆☆☆☆
【出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宋词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欣赏指数:☆☆☆☆☆
【出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宋词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欣赏指数:☆☆☆☆☆
【出处】:一剪梅
红耦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更多宋词名句: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赏析: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念奴娇·春情〔南宋〕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词作赏析】词的开头,首先描绘了这样一种氛围:庭院里满目萧然,一连几日的斜风细雨,使人感到格外寒冷,以致不得不把所有的门窗都紧闭起来,给人一种萧索冷寂之感。假若没有紧接着的“宠柳娇花寒食近”一句,读者倒要以为这几句写的是关河冷落、木叶萧萧的寒秋季节呢。寒食临近,春意渐浓,这该是令人为之欣喜的。但词人却在抱怨眼前这“种种恼人天气”.其实,自然界的阴、雨、风、寒等现象,本是无所谓可喜还是可恼的。对于同一景物,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前后怀着不同的心情,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料峭的春寒、缠绵的春雨,固然可使人感到烦闷、抑郁,但也可给人带来快慰,因为它们报道了春天的消息,预示着满园春色的降临。杜甫的着名诗篇《春夜喜雨》,就是歌咏春雨的佳作。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诗句,写的倒是清明时节阴雨天气如何使人伤情,但结尾“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句,流露出的仍是一种欢愉情调。词人抱怨天气可恼,正表明她的内心早已藏着许多不快;由于心绪不佳,也就愈觉庭院萧条,愈感“斜风细雨”可恼。此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既然连天的阴雨总不开晴,那么如何解除内心的烦恼呢?曹孟德的诗中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在这“种种恼人天气”里,词人果真借诗遣兴,借酒浇愁了。“险韵诗”是以怪僻难押的字做韵脚写成的诗,“扶头酒”是容易醉人的烈性酒。然而,诗成酒醒之后又是如何呢?--“别是闲滋味”,词人感到更加孤寂无聊,更加索然无味。拿“愁”和“闲”来相比,则“闲愁最苦”,又“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词人的这种“闲滋味”究竟由何而生呢?接下去的两句似乎要给我们一点暗示,但却含而未露,欲诉又止:“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即使高飞远行的大雁可以传书,但“心事有万千,岂征鸿可寄”(《草堂诗余隽》)?词人那怅惘、复杂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词来表达的。李攀龙曾说此词“上是心事,难以言传”(《草堂诗余隽》),这倒是句老实话,有的情感实在是难于形诸笔墨的。下片“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让人想到凭阑远眺或许可以销忧解闷,但现在竟是什么原因使词人连楼上的阑干都懒得去倚了呢?是庭院冷落萧索,还是体弱不堪春寒?词人在《点绎唇》中曾写到因盼望丈夫归来而“倚遍阑干”,这里会不会是因为久望不归而倦倚阑干了呢?也许,词人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点到即止”,“以俟人之自得”.“被冷”两句紧承“春寒”句写来。词人睡梦之中也感到了微微凉意,一觉醒来,已是炉中香尽,天色将晓。从“不许愁人不起”一句,我们直可体味到词人内心那种百无聊赖,孤眠寂寞的滋味。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梦”二字,究竟所梦何事?李攀龙说“下是新梦,可以意会”(同上),那就按各自的理解来意会好了。词人的笔锋忽而一转:“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本来,词人连阁楼上的阑干也懒得去倚,而现在却生出游春的念头,读到这儿,我们总算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春的搏动。“清露晨流”的“流”字形容晨露之浓,“新桐初引”的“引”字是生长的意思,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这短短的几句词,流露了词人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然而,写到这里,词人的笔锋又是一转:“日高烟敛,却看今日晴未。”眼前已分明是烟消云散,雨过天晴,可一连的阴雨天似乎已使词人疑虑重重了。词的字面上是写她难以置信,还要亲自看看天气是否真的晴了,但含蓄着的内在感情却是念起又止,在词人心头泛起的一丝春天的喜悦,又很快地消逝了。这不禁又要引起读者的一番猜测了:为什么词人游春的念头起而又止?她此刻是否也因“忽见陌头杨柳色”,而“悔教夫婿觅封侯”了呢?对于一首词的结尾,词人在创作时总是十分着意的。这首词的结尾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不是就着上文的“愁”一气写完,而是出人意料地调转笔锋,荡出一层新意,使词意“忽悲忽喜,乍近乍远”(《诗辨坻》),委婉曲折。从“日高烟敛”和“更看今日晴未”的矛盾心理中,透露出这位“愁人”的“多少游春意”实在并不想去实现它。此中消息,大概与《武陵春》一词所道出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出一源吧?词人正是运用这种跌宕笔法,有层次地写出难言的隐衷。从全词来看,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春日闺中的愁情,但它之所以成为李词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于其思想内容方面在其前期词中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而且还在于其艺术手法上也体现了李词一贯具有的婉约风格。词人的一怀愁绪,尽在半含半吐之中,使读词的人产生无穷的猜测。恽寿平在《瓯香馆画跋》中曾说,作画应“使人疑”(此处的“疑”当然不是怀疑,而是令人揣摩想象画外之意),而此词用笔也正在“疑”字上见功力。欲诉辄止,婉曲多姿,在词中留下大块空白让读者去联想、补充、揣摩、回味,这正是易安词在抒情上的一大特色。魏了翁评此词曰:“陡然而起,便尔深邃。至前段云‘重门深(须)闭',后段云’不许〔愁人〕不起‘,一开一合,情各戛戛生新。起处雨,结句晴,局法浑成。”(《蓼园词选》)从这一评论中,也可窥见此词在构思方面的一些特点。(刘耀业)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多丽·咏白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咏白菊,先渲染了赏菊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表现了女词人在咏物词中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原文】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赏析】
多丽,一名“鸭头绿”,一名“陇头泉”139字,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首。曾慥《乐府雅词》题作“咏白菊”。
词先渲染了菊赏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抒情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如“宠柳娇花”[《念奴娇》(萧条庭院)],“梅心惊破”[《孤雁儿》(藤床纸帐)];而且有眉、腮,如“柳眼梅腮”[《蝶恋花》(暖雨晴风)];有肌骨,如“玉骨冰肌”[《瑞鹧鸪》(风韵雍容)];因而也有肥瘦,如“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菊花纤细,这里就用“揉损琼肌”来描写菊花的纤纤玉骨。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来作类比反衬。贵妃醉脸,是对牡丹的比喻。李正封“咏牡丹”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玄宗认为可比杨妃醉酒(见《松窗杂录》)。孙寿,东汉权臣梁冀之妻,色美而善作妖态。她画的眉,长而曲折,时号“愁眉”(见《后汉书·梁冀传》)。韩令,指晋时人韩寿,韩是贾充的椽吏(佐吏),长得很俊美。贾充之女看上了他,与他私下往来,并把皇帝赐给她父亲的外臣进贡的异香偷赠韩寿。贾充闻到韩身上的香味,发现了女儿的私情,只好让他们成婚(见《世说新语·惑溺》);徐娘,南朝梁元帝妃,人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见《南史·后妃传下》)。傅粉,本为三国时魏人何晏典。何晏“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人称“傅粉何郎”(见《世说新语·容止》)。这里一气铺排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莹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争妍。她是屈子所餐,陶潜所采。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饮酒》之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细赏此花,如对直臣高士,香淡风微,清芬酝藉,不减于酴釄。酴釄,即荼蘼花,花黄如酒,开于春末。
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汉皋解佩,《列仙传》载:郑交甫经过汉皋,看见两个少女,佩两珠。交甫向她们求珠,这两个少女就解下珍珠送给他。走不远,二女不见,珍珠也忽然失去。纨扇题诗,用班婕妤典。班婕妤,汉成帝妃,失宠后退居东宫,曾作《怨歌行》,以“秋扇见捐”自喻。这两个典说的都是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同时,它又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又迷蒙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词人不胜惜花、自惜之情,倒折出纵使怜爱之极,亦不能留花片时。情不能堪处,忽宕开作旷达语:只要人情自适其适,应时菊赏,且休忆他屈子忠贞,行吟泽畔;陶潜放逸,采菊东篱!

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 李清照宋词精选大全文案: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现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易安词作题记
某个冬日的夜晚,也许她惊奇的发现一树梅花点点绽放,如同倾城的佳人出浴,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丝绸般的花瓣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如水的月光毫不吝啬的将光华披到也缎的花瓣上,她不禁为之倾倒,写下了“此花不与群花比”的佳句。
此花不与群花比,说的又岂止是梅花呢?作为一名词人,李清照也是有着自己的骄傲的。她的前半生顺遂甜蜜,她的才情与风采,古往今来几乎再无一位女词人可及,能与李煜苏轼等人齐名的女词人,想来也只有易安了。
少年时的易安有一点青涩,也有一点大胆。“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少女心事总是复杂而难以捉摸,明明见有生人想要羞涩的逃走,却又纠结着不要给别人留下一个仑促的背影,于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手把青梅,倚门回首。这个青涩又大胆的女孩,占尽了那个夏日所有的风情。
后来,她长大了,这个青涩的少女遇到了自己的良人。她应该是幸福的吧,“云鬓斜簪,徒教郎比并看。”许是她偏起了好胜之心,当看见清丽的花儿时偏要一旁的丈夫比一比,到底是不是人比花娇?在那段幸福甜蜜,无忧无虑的生活里,那个在春天欲与花比的新娘,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只是昨日回忆太美好,更衬得今日人走茶凉,当与自己最爱的丈夫由生离变成死别,易安的心头又笼罩着多少愁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初以为离开家乡就是最大的苦痛,却不承想那仅是悲剧的开端,命运如同翻书,这一页写得可能还是欢欣甜蜜,下一页却也可能是相隔万里。“记得玉簪斜拨火,宝篆成空。”记得谁说过,当你不停的回忆过去时,你的心已经老了。当初和丈夫在一起品茗赏画的时光已然逝去。现如今,却只剩她一人在他乡漫不经心的老去,只留记忆里那些美好,是今生永远无法复刻的甜蜜。而那一份早已无望的的等待,已悄悄地在她的两鬓,染出了思念的雪。
我常想,若是当初易安未曾遇到这种种苦难,她的后半生也许就不会那么凄凉孤独。无数次设身处地的想象她凄苦的日子,想她当初绝望悲哀的心情,可最后,我终于懂得,这不是悲剧,而是她注定的人生。这些磨难造就了哀愁的易安,也正是有了易安,我们才能看见隐藏在那个时代背后所有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若是没有这些坎坷,易安便不是易安,她的孤独,在她拥有才华时就已注定,孤独是她逃不开的宿命。但也正是这样的寂寞,才能给予她无数的灵感。也许通透的易安自己早已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她竭尽才思,只为留下多一点描写这个盛世空城的诗句。
有人把易安比为菊,可我更宁愿将她比作梅。菊在秋风萧瑟中开放,令无数文人墨客毫端蕴秀临霜咏篇,陶公采菊东篱后世无数人效仿,但太多相似的赞美,难免有失风格;然而梅花冬日开放,孤独而美丽,“不要人夸好颜色,自留清气满乾坤”,她的美丽,只要自己懂得便足矣,她不畏霜寒磨难,惟愿开放于天地,不迷失了自己。“此花不与群花比”,梅花的高洁,从来都不需要与其他的花儿相比衬托,梅花的傲气,孤独却自由,易安就如同那枝头孤独却不失品格的梅花,也许孤独,但灵魂从来未曾迷失过。
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易安却因才气而孤独。她擎着着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路,用她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风中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的那一座盛世空城。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李清照宋词名句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