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生态学(第三版)-杨持(主编)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各学派的特点:
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英美学派,以研究植物群落的演替和创建顶级学说而着名;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物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研究层次上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更新;研究范围扩展(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为突出)。
21世纪生态学的研究特点:更加紧密的结合社会和生产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向解释社会的当前面临的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世纪生态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推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学研究;促进文化交融,创建一个前瞻性的国际生态学。
第二章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主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分类: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和补偿作用。
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和影响。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生物能够生长发育,是依赖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
(2)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
(3)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
(4)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需经历几个中间因子
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限制因子、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幅、指示生物、耐性限度的训化。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或繁殖的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的关键性因子(如果某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而且这种因子又易于变化,那么这种因子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限制因子)。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ord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生物的耐性限度是可以改变的)。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各物种的遗传特征。
指示生物:生物在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能反映环境某些特征的生物指示者即指示生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系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的唯一通道,也是食物链的起点。
补偿点:在水生植物中,在适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的地方。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生物对光照的适应:
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质、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的影响。
(1)不同光质对生物的作用不同,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光质不同影响着植物的光合强度,在红橙光下光合速率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不同植物的光合色素有一定差异,这些色素种类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植物对生境中光质的适应。
(2)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表现为阴地植物和阳地植物两类,这种差异是由于叶子生理上的植物形态上的差异造成的;另外,单株植物叶冠内不同结构的“阳叶”和“阴叶”的产生,是植物对自身存在的光环境的一种回应。光照强度不仅使动物在视觉器官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而且与动物的活动行为密切相关,有些适应于白天强光下活动,成为昼行性动物,有些适应于黑夜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成为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
(3)光照周期的变化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它使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季节变化协调一致,对动植物适应所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温度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三基点"、极端温度的适应、生物的生态幅和地理分布、休眠。
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的适应:
生物对极端高、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1)低温的形态适应: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内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和阿伦规律(恒温动物的突出部位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的变化。在生理方面,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冰点,增强抗旱能力;内温动物主要增加体内产热,此外还采用逆流热交换、局部异温性和适应性低体温等适应寒冷环境。行为上的适应照顾要是迁徙和集群。
(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生理上,植物主要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和盐的浓度,以及增加蒸腾作用以散热;动物则适当放松恒温性,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再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一些小的内温动物以夜行加穴居的方式,避开沙漠炎热干燥的气候,夏眠或者夏季滞育、迁徙,也是动物度过敢惹季节的一种适应。
火的生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火既是一种自然因素,又是人类增加的因素,火的燃烧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也为土壤提供了新养分,促进了生物生长,因此火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火的生态作用分为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有益作用是促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同时清除地面杂物,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有害作用是破坏了生态平衡,降低了土壤吸水与保水的能力。
休眠: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跃状态。
水生植物的特点:发达的通气组织;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水流特点。
水生植物分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陆生植物分类: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湿生植物: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供氧。
中生植物: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叶面有角质层。
旱生植物:是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叶片极度退化为针刺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
土壤的意义:提供栖息场所;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土壤肥力;土壤中的空气、水分成为生物进化过程的过渡环境;使微生物和小型动物能够转化和分解有机质。
植物对盐分的适应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
第3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体的集合,该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系统。
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
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着得;
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种群边界确定的指标--密度;统计方法--样方法。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以平均数估计种群整体(样方必须有代表性和随机性)。
单体生物:
构件生物:
种群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种群增长模型: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指数增长;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S"型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意义:
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它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主要表现为:种群的增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或大发生、种群平衡、种群的衰弱和灭亡。
种群调节分为:气候学派、生物学派和自动调节学说。
种群调节理论学派及各个学派所强调的种群调节机制: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该理论又分为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
(2)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作为对立面,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强调食物因素对种群调节的作用,种群的调节取决于食物的量也取决于食物的质。
(3)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的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他们认为种群自身的密度变化影响本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生长、成熟、迁移等种群参数,种群调节是各物质所具有的适应性特征,能带来进化上的利益。
自动调节理论:又分为行为调节学说、内分泌调节学说、遗传调节学说。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限制了种群增长,随着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调节其调节作用的强弱;种群增长由于某些生理反馈机制而得到停止或抑制,使得社群压力下降,这就是种群内分泌调节的主要机制;当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降低时,自然选择压力较松弛,结果种内变异性增加,许多遗传性较差个体存活下来,当条件回归正常时,这些低质个体因自然选择压力加大而被淘汰,便降低了种内变异性,这就是遗传调节的主要机制。
环境容纳量: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然极限,即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K/2捕获策略":在对野生动植物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时,一般将种群数量控制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种群增长的速度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生态阈值:等同于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的质量和生物的数量。
生态失调:当外界干扰远远超过了生态阈值,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抵御,从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
第4章生活史
生物的生活史: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命率、繁殖和寿命。
生活史包括: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扩散。
植物扩散的动力:风力、水力、动物和人、自力。
动物扩散形式:迁入、迁出和迁移。
动植物扩散的生态学意义:
交换个体,防止近亲繁殖
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
扩大种群的分布区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活史对策。
r-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世代周期。
第5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生物种间相互关系基本类型: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预;资源利用)、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
种内与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主要的种内关系是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等;主要的种间关系是竞争、捕食、他感作用、寄生和互利共生。
种间竞争使两个物种生态位分开;种内竞争使两个物种生态位接近。
密度效应:当种群的个数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规律:
①最后产量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②-3\/2自疏法则: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竞争结果典型的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叫做自疏。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
亲代投入:指花费于生产后代和抚育后代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协同进化:关系密切的生物在进化上互相适应的现象。
高斯假说: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生存在同一地区。
竞争排斥原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得以共存。
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境:生物生存的周围环境。
他感作用:通常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度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①对农林业生产和管理有重要意义--歇地现象;
②他感作用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具有重要影响,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
③是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环境中,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的时候,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即为竞争释放
性状替换: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
捕食者具有捕食猎物的适应性;猎物具有逃避捕食者的适应性。
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共生的类型:共生分为偏利共生(即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和互利共生(不同种两个体检一种互惠关系)。互利共生又分为专性互利共生、兼性互利共生、防御性互利共生、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性互利共生。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物种种群的集合。在这个定义中,首先强调了时间概念,其次是空间概念。
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
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④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⑦具有边界特征
⑧具有一定的外貌
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或稀见种。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
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作用,如果去除,将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
种的个数数量指标: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高度、重量、体积。
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分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种的综合数量指标: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
种间关联:如果两个物同时种出现的次数比期望的更频繁,为正关联;反之为负关联。
群落的时空结构:群落结构要素、群落的外貌与季相、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结构和分层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相似。
生活型谱:
决定群落外貌的是生活型。
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比单位土地面积。
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可相互取代)。
镶嵌型:在二维空间中群落结构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国度区域。
群落交错区的主要特征:
①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
②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阻抗相对较低,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
③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主要是生物因素。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但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物种之间的竞争,对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群落结构;捕食对次年工程生物群落结构的作用,视捕食者是泛化种还是特异种而异。
(2)其次是干扰,近代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干扰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态现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强调了干扰在形成群落结构和动态中的作用,中度的干扰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多样性。
(3)此外,空间异质性和岛屿也能影响群落结构。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岛屿大小以及距离大陆的远近,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群落的结构。
竞争导致生态位分化。
干扰:指平静的中断,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
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岛屿:与周围生物环境不具有同的生态群落特征的群落。
植被型:在植被型组中,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植被型组分为针叶林、阔叶林、草地、荒漠等;植被型分为寒温性针叶林、夏绿阔叶林、温带草原、热带荒漠等。
群丛:是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
群落演替:群落中等时间尺度的变化。
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波动: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往往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波动的原因:环境条件的波动;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人为活动的影响。
群落演替分类:
按演替延续时间: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按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因性演替、外因性演替
按群落代谢特征: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
演替顶级学说: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顶级-格局假说。
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人类活动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然淘汰;人类活动的干预。
物种多样性减少产生的生态效应: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外来物种: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的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对本地群落的干扰引起群落的结构形态和动态变化的过程。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引种。
外来物种的危害:
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使物种多样性减少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危害
第八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环境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加分解者可以构成简单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类型、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类型:牧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又称分解链)。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为食物网。
一般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御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大的波动甚至崩溃。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金字塔: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消费者不能完全利用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浓集效应):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同化效率:是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管和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耽误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生产效率: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
消费效率:指的是n+1营养级消费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
林德曼效率:是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湖泊约为10%)。
反馈: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反过来影响最初的因子的现象。
负反馈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反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要素
城市生态系统的含义:是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体;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及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房屋、道路、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因此,城市生态系统又分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有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营养结构组成。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完整性,对外依赖性很强。(物质交换)
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稳定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
4、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人口、工业的增长和破坏)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和决定因素各是什么?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最优化,实现人口、资源、设施、环境相协调,环境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因素:
①城市规模与地区资源的平衡
②城市人口与土地空间的平衡
③生产设施与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平衡
④城市“三废”排放与环境容量的平衡
⑤劳动力数量与职业岗位的平衡
⑥各类产业之间的平衡
⑦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⑧城乡物资供应与居民需求的平衡。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产功能2、生活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3、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功能。
三、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及其标准
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可以用城市的资源质量、人群健康和生态状况等尺度来衡量,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可以通过环境污染来衡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含义:是城市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的总和,其中自然环境质量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晒;社会环境质量则包括经济的、文化的和美学的内容。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分类:
按照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等;
按照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的性质,城市生态态环境质量可以分为物理环境质量、化学环境质量和生物环境质量。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含义:是为保障城市人群健康、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城市生态环境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制定的限制性规定。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城市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城市政府环境政策的目标和要求,是制定城市污染排放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级:
(1)低级标准,或称为安全环境标准,它要求城市生态环境的净化水平达到足以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存安全,保证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正常运行,并能基本上遏止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高级标准,或称为舒适环境标准,它要求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达到较高的净化水平,实现良好的生态平衡,而且要达到一定的美化水平,达到“美学上令人愉快,生理上有益于健康,经济、文化上有利于发展”的程度。在实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步骤上,一般首先要达到低级标准,然后逐步达到高级标准。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
1、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的。
2、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3、是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
4、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准绳。
5、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第二节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生态环境污染,它一般是指城市中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不良变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机能,破坏了城市生产环境系统分解污染和自我净化的能力,扰乱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使城市生态环境劣化。
中国生态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接受污染的领域范围和污染物质,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按照污染的性质形态,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等;按照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
(1)水体污染
(2)大气环境污染
(3)噪声污染
(4)固体废物污染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超出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容量
2、不尊重生态规律,片面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因循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
3、城市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
4、社会消费需求猛增,生产技术、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落后。
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方针是: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依靠群众,大家动手;
(5)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一、协调发展,互惠共赢。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要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其次,要积极发展城市环保产业。
二、强化法治,综合治理。
1、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要强化法治,首先要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
3、其次,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
4、从源头上防治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必须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三、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1、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2、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科技进步。
3、推行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4、运用市场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治理。
5、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监管。
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1、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2、要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城市政府必须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3、此外,国家要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和制度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机构:中国城市政府的环境保护局及其下属的区、县环保机构,城市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水利、环卫等部门。
优化和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机构的管理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1、完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2、健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3、加强城市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制度:
(1)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2)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三同时”制度:它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环境监测制度
(6)排污管理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赔偿制度
(9)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10)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1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第三节建设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概念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含义: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居民生活安全舒适的城市。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点:
1、和谐性:和谐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2、可持续性: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3、整体性: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人、物和空间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4、高效性:
5区域性: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指标
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有三个层次,即生态县(县级市)、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
生态县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
生态市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市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生态市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1)生态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生态卫生: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生态产业代谢: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生态景观整合: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水路和城市轮廓线)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同时,防止水环境恶化,减少热岛效应和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
(5)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综合性原则4、区域整体性原则5、集约化原则6、有机集成原则7、重点性原则。
生态城市建设的措施:
1、通过合理的生态手段,为城市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环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礼保障人体健康
2、城市规划应以人而不是以车为本
3、确定生态敏感地区和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明确应开展生态恢复的自然和农业地区
4、在城市设计中大力倡导节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5、将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机动交通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体系的生态城市
6、为企业的生态城市建设和旧城的生态改造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手段
7、为优化环境和恢复生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加强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开发生态适用型的地方性技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城市设计、管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增强生态意识
8、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9、倡导和推进国家间、城市间和社区间的合作,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领域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交流以及资源的相互支待,促进在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示范活动。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
A.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其他标准
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2.社会环境因素:人口、产业、交通、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三、环境质量
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
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
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
1.采猎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
2.农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
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
3.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
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
4.后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
1.尊重和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淡水资源短缺
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
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一)世界淡水资源短缺
1、原因:自然原因: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②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人为原因:③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长快
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
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
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
(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
▲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②地区分布不均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⑤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2、⑴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3、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开源: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②跨区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
二、耕地日渐减少
(一)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1、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
2、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
3、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
4、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5、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我国土地利用核心问题---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退化的防治
▲1、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
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
3、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地区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寒漠化
4、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④人地矛盾突出。
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
▲5、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
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
三、一些矿产资源频临耗竭
1、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②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③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
2、能源分类:
按形成和来源:
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
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地热能、温泉,
与地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潮汐
按利用时间长短:
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
新能源: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沼气)等
按性质: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3、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带:世界---欧亚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4、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主要油田分布区世界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国东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5、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
(1)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2)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仅次于美国(原因:人口多,利用率低),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
6、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
过程影响开采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等等。运输与存放运输过程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煤炭的堆放要占地,可能破坏景观,造成污染。利用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
▲7、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用可再生能源的代替化石燃料资源
天然气在三类化石燃料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少,是三者之中最清洁的能源。
8、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一)太阳能---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1、太阳能的优缺点
优点:①能量巨大②清洁无污染③可再生,用之不尽
缺点:①能量分散,密度低,利用困难②受天气影响大,只能在晴天使用
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②光电转换
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①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②天气: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阴天多,则少;③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地势低,大气层厚;④大气透明度: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透明度差,则弱。
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①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洁净,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③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雨多,雾多,晴天少。
台湾、海南岛西南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
(二)风能
1、风能的优缺点:
优点:①可再生②清洁无污染③风力发电,成本较低。
缺点:①能量密度低②受季节限制,风速不稳定③储存、输送困难。
2、我国风能分布规律:
空间:北方>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时间:冬春>夏秋
3、风力发电站选址:年平均风速高,风力较稳定的地区
(三)水能---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1、水电的优缺点:
优点:①可再生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成本低④水电站建成后,兼有多种效益;
缺点:①建站周期长②搬迁居民③发电量受水量季节变化影响④可能给库区及周围地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
3、我国水能分布(影响因素: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西南:水量大;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四)潮汐能
1、分布: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
2、优缺点:干净、无污染,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
(五)生物能
1、生物能传统利用方式---柴草,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2、新的利用方式---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新能源,制取受温度限制,南方利用时间长,北方利用时间短。
3、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
①营造薪炭林②发展沼气③开发小水电④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⑤推广省柴灶
(六)地热能
1、优缺点:
优点:①成本低廉②可再生
缺点:①开发技术难度较大,所需费用较高②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③更新速度慢④含有有毒物质,注意环保
2、分布: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
森林的保护
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1、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2、世界森林覆盖率30%,中国森林覆盖率16.55%
3、原始森林:①亚寒带针叶林:存在于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②热带雨林:存在于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东南亚等洲
4、我国森林的分布: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②西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和喜马拉雅山南坡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
▲5、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
森林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大,人们把森林比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首要价值:改善生态环境
※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
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
▲6、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
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7、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8、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③计划采伐,采育结合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⑤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草地退化
天然草地的分布---降水不够丰沛的地带
▲生态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
1、草原地区环境特点:雨量较小,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
▲2、草地退化人为原因:人口增加--->畜牧产品需求增加---->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草地退化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草地退化的后果:土地沙化、盐渍化,物种灭绝,气候恶化
3、世界各地区牧场情况:世界各地牧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平衡
欧洲:牧场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原因:
(1)自然因素: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有广阔平原。
(2)人文因素: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细致的管理。
4、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⑴原因: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
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⑵治理措施: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⑤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⑥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湿地
▲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④河流泛滥);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
2、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该向,导致水量减少
(2)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3)产生的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圣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
(4)案例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
中亚咸海面积、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②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3、保护湿地的措施:
①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④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生物多样性
▲1、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2、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热带雨林和珊瑚礁
▲3、人类社会不同时期导致物种灭绝的原因:早期---狩猎和采集;现在---污染和破坏生态
4、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③离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和成因
1、现状: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2、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多。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原因:①巨大的人口压力②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①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②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③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2、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林区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属半干旱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物种资源丰富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水污染
1、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天然水的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2、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

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 生态学知识点文案: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周边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清洁等。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希望在写《生态学复习资料》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生态学复习资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