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怂勇(yǒng)怅然(chàng)惩戒(chěng)阔绰(chuò)
B.逞能(chěng)恍惚(hū)甜腻(nǐ)娴熟(xián)
C.苍穹(qióng)悲怆(chuàng)残壳(ké)彪悍(biāo)
D.栅栏(shuān)抽搐(chù)不羁(jī)沟壑(hě)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不动声色蹦来蹦去临空越起目瞪口呆
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
C.眼花缭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慷慨以赴
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
3.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鼓声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夜间远山的形状和船行之快)
C.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小珍珠鸟形状的可爱)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猫》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
B.《华南虎》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牛汉。
C.《马》选自范希衡的《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
D.《狼》选自明代小说家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默写古诗文。(4分)
(1)——————————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违应物《滁州西涧》)
(5)赵翼的《论诗》中,表明代代都有影响后世的人才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学名著。(3分)
《水浒传》中行者_____(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______(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备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________(人名)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7.修改病句。(2分)
①.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②.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8.仿照例句的格式,在下面两句的横在线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3分)
三个浑身是泥土的淘气小子抱住珍妮太太的脖子,问:“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珍妮太太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嚷道:“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啦!”
(1)珍妮太太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说“我们就有六兄弟啦”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溟,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一狼洞其中()
③屠自后断其股()④止增笑耳()
9.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狼阴险狡诈的一句是(2分)()
A.缀行甚远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暝,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生活中,我们如何去对付像狼一样的恶人?谈谈你的看(2分)
2.现代文阅读(10分)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1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2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栓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3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挂鳞、剃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子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散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着急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4锅中的热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服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
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是他的成就
5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6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7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8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9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10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12.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那些感情?(2分)
13.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
14.第④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3分)
(1)大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尾写到:“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3.棉花糖
周波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从那天起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竿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湿漉漉的我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子的竹竿来打我。
“你这是做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到。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里去。”母亲生气的说。
我受不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竿。但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拔一根草。拔草做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息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地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旁默默地流着眼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惊讶万分。
我把那跟草轻轻地放到父亲地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在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16.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那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分)
17.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2分)
18.分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19.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那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20.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2分)
21.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作文(50分)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说明文的答题方法
某句或某几句或直接说运用、使用了说明方法+某个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拟人法
为了把使我的特征说明得生动准确,在说明文中常用一种修辞——拟人,其说明方法可称为“拟人法”(也有叫作“作拟人”、“拟人”等),比如,“那最轻盈、站的最高的云,叫卷云。”(《看云识天气》)
成语归纳
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端正。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诚:确实。惶恐不安。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以南北长度为“袤”。形容极其宽广,好像无边无际。
莫衷一是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目睽睽指众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或被许多人注视着干某事。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郁郁:忧郁;寡:少。形容心里苦闷,少言少语,闷闷不乐。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不自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相形见绌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精巧绝伦巧: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相辅相成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悠游自在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合辙押韵即物起兴人情练达与有荣焉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逢场作戏逢:碰到,;。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场合就表演。后指偶尔随俗应酬,凑凑热闹
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第二单元
散文诗:
作家:高尔基,泰戈尔,郑振铎,屠格涅夫
特点:象征手法(托义于物)
短小精悍(篇幅)
抒情性强
第六课雪鲁迅散文诗
青春的消息,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江南的雪(1-3):滋润美艳冬花杂草
柔美美丽且富有生机和活力雪罗汉的洁白明艳
蜜蜂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孤独的雪
北国的雪(4-6):壮美随旋风蓬勃奋飞死掉的雨
在日光中旋转升腾雨的精魂
江南的雪:一方面作者惋惜美好的事物不能常在,另一方面暗示如江南的雪的美好事物经不起环境外了的打击,不能过于眷恋。
北国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北国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向上:指人身上向上的精神
但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摒弃柔弱的部分,剩下坚强的部分,凝成雨的内核。
注解:1选自《野草》
鲁迅诗:天地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第七课雷电颂
郭沫若作品《女神》白话诗《屈原》《高渐离》《棠棣之花》历史剧
本文运用多种修辞,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分段1(1-8)诗人呼唤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2(9-13)借指斥神鬼木偶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拟人、夸张、反复、比喻、排比、呼告
呼告:在叙述描写所涉及的人或物时,采用直接对话呼唤的方式
象征: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
1风雷电:象征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
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了国家和人民
3有形的及无形的剑:屈原的佩剑(陆离),斗争的精神,坚定的信念
4土偶木梗的群像:无德无能,昏庸腐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
5小岛: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
本文的艺术特色
1运用了象征手法
2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想象瑰丽奇特,富有浪漫主义光辉
哭,苦有什么用?……:揭示了统治者的外强中干的怯懦本质
鼓动吧,风!……毁灭呀!:表现了屈原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的邪恶力量的顽强的斗争精神,体现它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浩然正气。
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强烈希望,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
抒情方式分为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注释:1节选自《屈原》
第八课短文两篇巴金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追求和向往,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黑暗、寒冷、死亡,要使民族得到解放。
巴金,现、当著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作品:长篇《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中短篇《将军》《神·鬼·人》《复仇》,散文《龙·虎·狗》《还魂草》
注释:1选自《巴金选集》,原载散文随笔集《龙·虎·狗》中,写于1940年至1941年。

灯火和太阳都能发光,都能发热
本文叙述了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达了作者不愿苟且偷生,而要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奉献一切的人生追求

月光冰冷,是死了的光
本文写了嫦娥奔月,她获得了寒冷寂寞的生
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表达了对生者的期盼,希望他们担负起拯救民族的重任
第九课海燕高尔基前苏联
高尔基作品:《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三部曲)
本文线索:暴风雨的逼近
本文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复
“暴风雨将要到来”,海燕高傲的飞翔,渴望暴风雨的来临
海上暴风雨的图景“暴风雨逼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勇敢的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热情的呼唤暴雨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写出了海燕矫健的姿态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写出大海强大的力量,浩大的声势
它在大笑,他又在号叫……:表现海燕的乐观自信、坚强勇敢、慷慨豪迈
他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他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反动派是纸老虎,表达了一种必胜的信念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强化海燕兴奋喜悦的心情,预示着革命的到来。
海燕是: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的艺术形象,象征着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
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海鸭:呻吟,吓坏了
企鹅:蠢笨,胆怯
以上三者象征害怕革命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不革命假革命者。
海燕与以上三者对比,突出了海燕的形象。
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环境描写(渲染烘托)
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暴风雨象征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本文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
2.丰富多彩的修辞
3.圆熟精湛的技巧:对比,烘托
4.句式灵活多变
5.用词准确生动
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表达了作者期盼经受革命风暴的洗礼,及召唤革命者奋起反抗,赢得解放的豪情,同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注释:1《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三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俄国大革命爆发于1905年
第十课组歌纪伯伦
艺术特色:
美在:1表达上富有诗韵和节奏,语言上的佳词丽句
浪之歌
彻夜不寐:守护世界,让世界更和谐,更美丽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和作者的形象已经融为一体,这句话既是海浪的倾诉,又是作者自己坚定的声音。
雨之歌
1洒落如银线泻地珍珠散落的雨(造福他人)
雨2伴随雷而来的雨(滋润万物的雨)
3敲击窗户的雨(启迪心扉的雨)
雨的形象:奉献着、使者
注释:1选自《泪与笑》,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
第十一课敬畏自然严春有议论性散文
作者在议论上层层推进
一、引论1人类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论历史、论关系、论智慧
二、本论2-4人类的智慧不值得骄傲:从航天事业来讲、从人类的认识史、从矿坑成为陷阱、宇宙中存在智慧高于我们的生物
5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6-7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关系
8-10宇宙有生命
三、结论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散文:语言富有文学色彩,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力量,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
反问答案在问句本身
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刚
报道文学:新闻\/文学
本文主题: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注解:1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西域水道记》:清代徐松撰。
罗布泊:过去生命绿洲
现在死寂荒漠
变化原因:1盲目地利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河道下游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恶化;2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第十三课旅鼠之谜位梦华科学小品
旅鼠三大迷:1繁殖能力惊人,是动物世界之最,2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自杀现象,3死亡大迁移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丹尼斯
起因:“我”抓到一只旅鼠
经过:丹尼斯为我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果:丹尼斯发表感想
启示,教训:1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2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研究的对象
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
4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
注解:1选自《科技日报》
第十四课大雁归来利奥波特散文
本文主旨: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作者认为大雁是真正的春天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
作者对大雁怀着喜爱、期盼、赞美的感情。
回来的大雁是香蒲乃至万事万物摆脱了严寒的冬日,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天
迁徙中的大雁,它的叫声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地带来了生机和诗意。
本文兼有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大雁人性化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注释:1节选自《沙乡年鉴》。利奥波特,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第十五课喂——出来星期一
题目是一个年轻人的叫声,以此为题,能吸引读者,更富哲理,揭示本文主旨。
“洞”表现人们的幻想和可笑,也警示了世人不积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结尾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更含蓄,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所起的警示作用更强烈。
注解:1选自《不速之客——星期一短篇小说选》。星期一,日本现代小说家。2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3牟(mou)取4众目睽睽(kuikui):大家的眼睛注视着
哂(shen)笑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三个方面:
一、山野对歌(2、3):生面别开,才情智力大比拼——唱歌的人
二、山路漫歌(4):即兴的自由歌唱,内容发乎于心,纯朴本色——唱歌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歌唱的鸟儿)优美的环境烘托优美的人,优美的歌
三、金满斗会(5):民革展览的大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点面结合
唱得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1见景生情,即物起兴2提问3互嘲互赞)
金满斗会:人多,齐;时间长;人们盛装出席;传歌;歌曲多;主角是百姓
注解:1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边城》《萧萧》。2即物起兴(xing):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第十七课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本文结构: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语言:1恰当运用方言
2口语色彩浓厚:好用短剧穿插了朴素的大白话
3古汉语的点缀典雅和朴素相映成趣,倍添典雅之美和艺术韵味
4善于运用语言造型,用一两个字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
文风:淡化主题,结构疏散,自有闲适
注解:1选自《汪曾祺全集》。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第十八课吆喝萧乾
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具体内容;声调;合辙押韵(节奏)
结构:器乐(1-3)引入
声乐—吆喝:从早到晚早上(5)晚上(6-9)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吆喝的内容—吆喝的声调—吆喝的节奏韵律
对老北京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怀念之情,包含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这些口头的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的惋惜
写法:条理分明,秩序井然
使用了一些具有连接上下文作用的过渡句及概括作用的总起句。
将要介绍的事物分“类”
将“类”按内在的联系排列好先后顺序
注解:1选自《北京城杂忆》。萧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曾任大公报主编,获“抗战胜利作家纪念牌”
第十九课春酒琦君
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风俗、人情的赞美,对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
母亲:热情大方,勤劳善良阿标叔:做事勤快,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分段:1农历新年的种种习俗与禁忌(1)
2我最爱喝母亲酿的八宝酒(2-4)
3乡亲之间互喝会酒(5-8)
4炮制八宝酒(9-10)
“我”:嘴馋,天真活泼(动作)
母亲:热情大方,善良大度,勤劳,温柔,乐于助人(语言、神态、动作)
阿标叔:做事勤快,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儿子:叛逆
道地的家乡味:甘醇的春酒味
母亲亲手酿制的味道
浓厚的人情味
快乐的年味
注解:1选自《琦君散文》。琦君,台湾女作家,代表作有《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细沙灯》《烟愁》2家醅(pei)
第二十课俗世奇人冯骥才天津人
本文语言有浓郁的天津味,幽默传神,语句比较短小精悍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句式对称公整,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写出天津码头的世风
刷子李:行事奇,做派奇,规矩奇
泥人张:个性内敛,应对从容,一招制敌,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海张五:蛮横,粗俗,言语无味
那你是在骗自己:以自己的不足去怀疑别人的优秀,这是自欺欺人的心理。
注解:1选自《俗世奇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qing4)忙碌(lu4)脂粉奁(Iian2)灼灼(zhuo2)嘻笑(xi1)褪尽(tui4)朔方(shuo4)凛冽(lin3lie4)
2.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雷电颂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伫立(zhu4)睥睨(pi4ni4)咆哮(xiao4)波澜(lan2)污秽(hui4)犀利(xi1)
劈开(pi1)稽首(qi3)驰骋(cheng3)虐待(nüe4)
2.解释下列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雷霆:雷暴;霹雳。
踌躇:犹豫。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短文两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旸谷(yáng)一撮灰(cuo1)皓月(hao4)妲娥(Heng2)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
海燕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ao4)呻吟(yin2)翡翠(fei3)掠起(1ue4)困乏(fa2)蜿蜒(wan1yan2)
2.解释下列词语。
高傲:原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翡翠: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课文比喻海浪。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困乏:疲乏。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组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祷词(dao3)执拗(niu4)俊俏(qiao4)衷情(zhong1)馈赠(kui4)憔悴(cui4)真谛(di4)夫穹(qiong2)璀璨(cui3can4)镶嵌(xiang1qian4)
翱翔(ao2)丧吁短叹(xu1)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敬畏自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un1)鹏斥鴳(yan4)蓬蒿(hao1)咫尺(zhi3)
狼藉(ji2)相形见绌(chu4)美味佳肴(yao2。)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罗布泊,消逝的仙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萧瑟(se4)和煦(xu4)干涸(he2)吞噬(shi4)
裸露(luo3)戈壁滩(ge1)无垠(yin2)边缘(yuan2)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旅鼠之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滑稽(ji1)徘徊(huai2)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大雁归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i3)雾霭(ai3)窥(kui1)探缄(jian1)默
狩(shou4)猎凋(diao1)零滑翔(×iang2)顾忌(ji4)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喂——出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shen3)笑牟(mou2)取众目睽(kui2)睽
棘(ji2)手铆(mao3钉贪婪(lan2)履行(lǚ)
2.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云南的歌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譬(pi4)喻糯(nuo4)米蹲(dun1)踞
忌讳(hui4)酬(chou2)和铁箍(gu1)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端午的鸭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mei2)苋菜(xian4)籍贯(ji2)硝药(xiao1)
腌腊(yan1)络子(lao4)大襟(jin1)车胤(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吆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春酒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藤野先生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首次使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本文选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1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
2中心: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为中心选材。
3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爱国情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憎恶,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爱国思乡,学医的主要动机)
仙台的职员对自己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
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4以事写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诚恳热情、热情无私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5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生活俭朴、治学严谨
6情感:感激(无私的帮助、学术的影响);敬重(伟大);怀念(收集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愧疚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表现上野的樱花鲜艳而美丽的特点。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盘辫子的丑态,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厌恶、鄙夷、反感之情。
3“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解散辫子的丑态,暗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之情。
4“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全文起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与“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相呼应。
5作者写1—3段的用意是什么?追述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见到藤野先生埋下伏笔。同时,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揭露其腐朽灵魂,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与爱国之情。
6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看樱花、盘辫子的细节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觉外,还从听觉角度进行,如“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7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用很多篇幅写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写了到仙台途中想到的事,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的事件,这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这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的志愿对自己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8“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厌恶失望——爱国(忧国忧民——痛苦根源)。
9“爱国青年”: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藤野先生形成对比。
10“正人君子”: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走狗。
11“物以稀为贵“:自嘲——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双重否定表强调,突出了中国人精神的麻木不仁,反映了作者的爱国(痛苦根源)。
13如何表现爱国情?二3+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把怀念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4我看到先生改讲义吃惊的原因是什么?藤野先生是医学教授,批改讲义上的专业知识是他的职责,而他还帮助订正文法上的错误,所以我“吃一惊”,这更能突出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15“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能否删去?不能。一来它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来也表达我深深的自责之情。删去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16改讲义事件中,我对“过了一个星期,大约是星期六”的时间还记得这样清楚,原因是我尊重先生,被他的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对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印象非常深刻。
17“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对作者后来弃医从文有什么影响?“匿名信事件”写弱国人民受歧视,作者希望祖国强大。“看电影事件”写中国老百姓愚昧麻木,不觉悟,这正式造成我们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18“我的意见”指学医救国,变化的内容指弃医从文,变化的原因是指要救国,先要救治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人们,而善于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
1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中国人”前面加上“所以”,后面用“当然”强调,表达了作者什么也的情感?这是议论的话。“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并无关系,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说明这种逻辑的荒谬性。“当然”在平静语气中显示了作者的气愤和心痛。“也无怪他们疑惑”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被诬蔑的愤怒与国弱受欺的悲伤心痛。
20结尾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有“总、时时、长长、永久、至今”。
21“良心发现”指爱国思想和与反动文人的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22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23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的六个字概括:为中国、为学术。
24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收藏讲义;悬挂照片;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2我的母亲
一文学常识
胡适,原名胡洪馸,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1我对母亲的感情:怀念、敬爱、感激。
2母亲其人——慈母、严父、恩师。

1文章的过渡段是第四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对我的管教严而有方;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性子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有刚气。
3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意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前三段既写了自己的惋惜,也为后文写母亲的教诲、母亲是我的恩师这一中心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4“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身份!”“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觉得这样大失“先生”的身份。
5在“组织戏剧班”一段中,用“居然”一词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态?“居然”写出儿童天性的不可泯灭,终于能够冲破层层束缚“活泼”一回的惊喜之情。
6第二段说“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可后文又写到十一二岁时做戏的情景,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绝对,是“可说是”的意思,而且“我”做戏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7为什么花大篇幅写家庭琐事:母亲以身作则的身教。
8极大极深的影响——学习努力、守时;做人要仁且刚。
9“严父”和“慈母”是否矛盾?不矛盾。作为母亲,她首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我,父亲死后,她不得不也担任起父亲的指责教育我。这更能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
10如何理解第七段中的“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以及深深怀念之情。
11第六段和第七段的关系:总分关系。第六段说母亲对我影响之大及教育态度,第二段举具体的事例。
12母亲对我的态度是“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用一个词来说明母亲对我的管束:严厉。
13母亲责罚我却不让我哭出声音来,说明母亲有刚气的性格。
3我的第一本书
一文学常识
牛汉,原名史成汉,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华南虎》,他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父亲是一个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的人。
2“人不能忘本”的“本”在文中指什么?“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主要指后者。
3“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说明乔元贞从此失学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我们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4父亲弄清课本的原委后,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气,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深表同情。
5谈谈你对“弄不成”这位教师的看法:“弄不成”的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有好淳厚的情义。而且他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找课本,是个负责的老师。
6从与狗玩乐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是一个与狗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小孩子,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孩子,在当时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仍不忘寻求一份乐趣。
7与狗玩乐的事件在全文所处的位置不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编排,有什么作用:这一段是补叙,能突出作者念念不忘的情趣。
8读了“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对童趣、自然之趣的怀念之情;朋友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生活的辛酸;父爱的温情。
9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既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追忆。
10“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犹太人,评论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成功的秘诀》。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名门贵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二先抑后扬、夸张、比喻。
1面部特征(1—5)(1)须发—多毛(像摩西与天父)【最大特点】——
(2)脸部—粗劣、失调、崎岖、平庸、粗鄙(像田野村夫)}先抑后扬——比喻
(3)表情—忧郁、消沉、愚钝、压抑}对比反衬、突出眼睛——
(4)长相—平平、普通大众脸(像俄国普通大众【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夸张
(5)形象—矮小敦实(像侏儒)【对比】
2眼睛(6—9)表层(1)犀利(2)富于感情、观察力、敏锐性(有一百只眼珠)
深层(3)才气、清醒、无情(4)幸福又不幸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他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后半部分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通过写他那犀利的目光,眼睛的威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来写对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2作者着力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目的和作用:写托尔斯泰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
3从文中找出能够一语道破前后两部分所描写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语句: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4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大量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喻意深刻,韵味无穷。例如描写他的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这些描写,不禁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5“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
7前文写他的外貌近乎丑陋,这对写眼睛有什么作用:先抑后扬,写胡子、眉毛、头发反衬富于洞察力的眼睛,能够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8“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从修辞和内容评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特征突出;作者不仅在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而且含蓄地揭示了他作为伟大的现实主意艺术节,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9“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比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把陀斯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外表与托尔斯泰进行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托尔斯泰面孔的“忧郁、消沉、愚钝、压抑”。
10如何理解“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把托尔斯泰丑陋的面孔比喻成“悲凉之地”,“悲凉之地解冻”是指“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晚年托翁以高尚的灵魂、人格,才华,得到世人的崇敬。
11刻画托尔斯泰丑陋的面部特征,是为了反衬托翁高尚的精神世界,伟大的灵魂,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翁的崇敬、赞美之情。
5再塑生命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有14部作品。

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它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身上”;莎莉文老师上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2“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我”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她虽然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3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莎莉文老师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通过作者饱蘸感情之笔,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感激、崇敬之情。
4举例说明老师对海伦的热爱,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文中讲到莎莉文与作者的初次接触,首先让作者感受到的是关爱,玩洋娃娃后,教拼写单词,并模仿着画画,可见老师教育的用心良苦。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莎莉文老师换一种方式教育我。
5“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这指什么眼光: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
6莎莉文老师教育的特点:借助作者自身的体验使其了解并理解外界事物,其实是耐心的寻找时机,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例如帮助作者区别“水”和“杯”的过程。
7转变前: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转变后: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作文 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文案:

写作方法:
、第一人称叙事法、第三人称叙事法、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补叙法、直接抒情法、间接抒情法、先叙后议法、先议后叙法、夹叙夹议法、借物抒情法、托物言志法、对照比较法
描写方法:
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表达方式
有以下五种:
()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我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思想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充分,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思想、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巧妙绝伦。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是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为了说明宴会厅的建筑面积,作者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例如:《看云识天气》中就分别说明了各种云的形态。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例如:《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彩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表现出石拱桥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注意摹状貌与打比方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比喻,或者只是单一的比喻,一般归入“打比方”中。
好处: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要求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什么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词语可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也有可能是冰雹。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修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充分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例: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拟物:把人当物写拟物。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满招损,谦受益。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设问可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袁世凯代钱)
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充分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顶针】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