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话题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示儿。每每读起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我的心里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分。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这首古诗主要写了陆游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28个字,字字珠玑,发自诗人肺腑,真挚感人。短短四句话,人们却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不复存了)”。“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悲伤看不到祖国的统一)”,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悲的是什么,是悲伤、是悲愤、是悲恨、更是悲痛,是诗人的一片爱国情怀啊。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他并不怕死,只是为不能看到支离破碎的国家重新统一而悲伤,可见陆游是一个十分爱国的诗人。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写出了陆游在弥留之际,却还依然为祖国的安危、建设着想,表现出他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但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所以,当诗人即将辞别亲人时,并没有牵挂家事,留恋亲情,他毕生的心事和唯一的希望只是收复失地统一本国,即使死后,他还嘱咐儿子把中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是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中更能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历史随着时间沉淀,升华。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
读了陆游的这首《示儿》,我觉得他十分伟大,为国家社稷着想,看出了他热烈、真挚的爱国情怀,使我感动不已。但我也有几分遗憾,因为陆游临终的遗愿最终还是没有达成,虽然中国最后的的确确统一了,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举行家祭时怎样告诉他呢?《示儿》这首诗非常感人。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荒诞碎裂了我生命的画布\/虚无的坐标交给你来等待\/等到残暴的铁蹄远遁\/等到弥漫的血腥植入绿色\/等到失血的褶皱里长满笑容\/儿子啊\/别忘了\/那纸钱焚化的火光里\/我在等待一滴喜悦的眼泪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父亲素爱陆放翁,喜爱他深情丽句《钗头凤》,亦爱他的报国沉郁诗章。一首《示儿》,是我们自幼就读熟了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父亲说,诗人明明知道,一死之后,冥界空寂,与人间万事无份了。但却依然要惦念,要交代自己的儿子,记住那件使他刻骨铭心的事情:死前没有见到山河光复。当那一天到来,千万要在“家祭”中报告他的黄泉之灵。要知道,诗人的魂魄仍在为“九州”所悲痛着。
“家祭勿忘告乃翁”。这就是陆游的遗嘱。诗中亦传达了中国人的伦理观。什么是孝道?勿忘先人之志也!
先人的信念,先人的隐痛和忧伤,必须传承给后人。我们的父辈曾失去了什么?在期盼着什么?一生为谁而付出?他们所追求的那超出生命之上的价值观是什么?后人有权利有义务知道,了解,并决定是否信守。而父辈亦有责任告诉我们。否则我们枉承血脉,而失去精魄。
陆游在此诗中直接将“孝”并同于“忠”。古人认为,移孝可为忠,忠孝是相通的。不孝之人不能交友,更不可托以国。故家教家训失落,民族精神亦失所托。
中国古诗里实藏着中国人祖祖辈辈的灵魂和感情历史。今世之弊病,文化道德俱有“忘其源流”之危。社会上大谈“人格教育”,有人主张“读经”,我却主张读“诗”与“史”。其中人文含量更高,思想更深远广博,更自由和丰富。
一部清史,一部民国史至今犹未修出。百年世道,陡变而坎坷,致令我们的父祖一辈大都缄闭其口,深藏隐痛,以为自己吞没一杯苦酒。而少有效放翁之豪迈,留下鲜明的《示儿》之诗。致使今天大量真实的历史流失,珍贵的思想信念烟灭,美行大德无以颂传,而误国害民的逆流、丑恶奸佞,亦难无从受到鞭鞑。
中华民族的所谓“传香烟”者,是必须要传心愿,传风格,传志向,传文化,传事业的。只是传血脉姓氏,则徒有躯壳也。故先人总以造族谱修史志为责任,务须让后代知道开拓之艰,弘扬之责,而明确志向,为门楣争光。
今世人失其“家教”久之。所絮叨者,无非稻梁之谋,而无传精神之积累。今之父子祖孙间,隔绝于精神,密切于衣食金钱。家庭精神纽带断裂。家庭的传统精神丢失。所见上辈含辛茹苦,卧薪尝胆,大义大勇者有之,而下辈却庸碌混世,或反其道而行之。狂妄作为,甚至于害群之马。呜呼!家之不传,国之何托?
而今南北之地,都重现祭祖扫墓的民间活动。清明闹热不已,但众人多是形式传承。想的大多是自己眼前,祈祷祖宗保佑财福人丁,而有几人去揣摸先人的心意?
弄清先人的理想,无论是继承是修正,是批判还是吸收。总之,沿着历史的线索,我们必须有祭告先人的内容,于家于国,关心的核心不会变。
今年又将“祭孔”列为国家大典。可见祭祀对中华民族传承和凝聚的重要性。祭祀,实际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实现自我塑造的重大举措。
冉冉清明又将至。不由要念出父亲教读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如断魂”。家人又将择日上坟。不由检点起自己这一年来是否有负父亲嘱咐。无非是“惜光阴,注文化”,然而忘乎所以之事亦常有之。待到坟前,难免愧疚,添加自励。而插香敬洒时,一家人笼罩于父亲的慈爱之中,俱各有净化之用。
“家祭将何告乃翁”呢?
“乃翁”当是精神之父。他可以是血缘的也可以是非血缘的,纯精神的。他统归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之灵。
屈原诗:“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们民族并不乏象屈原那样的祖先,那样刚毅雄伟的灵魂。而作为后人,我们用什么来告慰和祭奠他们呢?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从军行(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出塞(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少年行(选一)》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7、《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10、《州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1、《初入淮河(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12、《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4、《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己亥杂诗二首》
清·龚自珍
之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之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绝笔诗《示儿》作文 示儿绝句古诗文案: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