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2019-03-10 高一作文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钱学森(1911—2009)杭州人,是全世界着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1911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祖国服务。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9年我国建国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为他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钱学森从美国回来时,对接待他的人所说的一句话。
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于是他向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明,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大声喊道:“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钱学森只不过是要回国,美国人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那么着急呢?因为他知道钱学森是个人才,他的知识和能力要是为中国服务,很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他有一个恶毒的想法就是:我们美国得不到的,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得到。于是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不准让钱学森全家离开美国。美国海关果然禁止钱学森回国并扣留了他的所有行李。但后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如果不是钱学森的老师和校友大力帮助,恐怕他是难以得到自由的。
但那以后,钱学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他不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为了回国钱学森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啊!然而,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反而更加强烈了。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寄给在比利时亲威的信中,巧妙的在香烟纸上写了一封信,并顺利的转到了周总理的手里。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中国大使按照周总理的要求,以钱学森要求回国的这封信为依据,迫使美国政府允许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终于乘坐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了洛杉矶,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众所周知,钱学森在导弹方面的研究举世瞩目,但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们敬爱的钱爷爷更加关心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关心我们下一代的成长问题。比如说在普及科技知识方面,他就谈到了如何更好的办好科技展览。他说,展览是一种行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办得好的。如何办好展览?钱爷爷强调了展览的设计问题。他说,展览的设计很重要,展览好比是一场演出,演出需要导演,而我们的展览也需要总设计师,他的工作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次的展览是做什么的,是关于什么样的展览。如果主题和目的不明确或者离开主题和目的去搞一些花样,参观后留不下什么印象,成了过眼烟云,那展览的效果就不好。我们现在设计展览,心中要有一个总的主题,总的目的,那就是宣传四个现代化,鼓舞全国人民为此而奋斗。
还有一个故事,一次导弹发射的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当时的天气很坏,到底能发不能发,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意见不同。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发射报告上面必须有三个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请示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可是当时司令员和参谋长都说不能发,而钱学森却非常有信心的说能发射,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发射,并说要是只有那两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这发导弹发射成功没?结果是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成功了。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读 钱学森 有感-1000字
我读了始终眷恋这祖国,热爱祖国。一心想着回国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有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三年后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这期间,他在冯卡门的影响下,对火箭的技术发生了兴趣,参加了加州理会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的三名成员之一。
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写出了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林纳合作,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星星。那是,年仅37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家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实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1950年7月,他决定回国,他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兵次长,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1950年8月,钱学森预购了机票。准备回国,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校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但是他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他离开祖国。并搜查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笔记。污蔑他企图送机密科学文件回国。1950年9月9日,钱学森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长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给我们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中国人的骄傲!
钱学森从小就出身在名望很高的钱氏家族里。他的爸爸钱均夫小时候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去过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教授大家要投身民主革命。他的妈妈章兰娟是杭州一位富商的女儿,她聪明过人,计算能力和记忆力非常强,擅长数学,在家里一心辅导钱学森背诵唐诗、画画、写毛笔字。钱学森出生在这样幸福的家庭里,为他将来的成才打下了很好的的基础。
钱学森从小就非常好学,学习成绩超常,是班里的优等生。他还有很充分的观察力:他自己做的飞镖飞得又远又稳,谁的飞镖都赶不上它,原来钱学森在做飞镖时运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这可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后来上了师大附中学习。
紧接着,他又考上了上海交大,而后去美国留学,拜冯·卡门为师。经过了冯·卡门的深度栽培下,钱学森成为了麻省理工大学的正教授。而他却一心想着回国,将来让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因为美国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于是把钱学森扣留在美国。最后钱学森接到了美国准予他离开的通知,于是他便回到了他梦寐已久的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全力搞好导弹和航天事业。因为钱学森的帮助,中国的第一颗仿制近程导弹、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和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发射成功。钱学森在2009年获得“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奖”,在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
钱学森在这一生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无穷的宝藏,他给中国留下了璀璨的辉煌!
我觉得钱学森能成才的关键除了家庭,除了充分的观察力,还有学习兴趣的缘故。钱学森可不是那种凭打骂驯出来的,而是他自己本来就很好学。他好学也有师大附中的功劳,因为师大附中没有逼着学生死记硬背,只要求打好理解的基础。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你爱学习,你就肯定能得个好成绩。即使你能靠硬逼而让学习优秀,那不仅非常枯燥,而且你不会增加自己的观点,只是将你所知道的固定答案交出,相反,如果你有学习兴趣,那你肯定就会加入很多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所以我也要从小就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 中国名人钱学森的故事文案:

张学良,字汉卿,奉天海城人。中华民国四美男子之一,亦是“民国四少”之一。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西安事变的组织者。1928年6月,其父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他由奉系元老推为首领,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8年12月,不顾日本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张学良面对既不能抗日复土,而“围剿”红军又屡遭失败的严峻现实,逐渐对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所觉悟,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着名的“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全国走向抗战奠定了基础。
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
“啊,好气派!”当7岁的张学良怯生生地来到老大帅府那面阔三间的旧王府式门前时,看见门对面有一座大照壁,大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其前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青石垫铺的门阶,使人感到宽敞整洁;滚圆挺直的高耸廊柱,撑着遮阳生阴的青瓦屋檐;朱漆雕花镂空牙子,又增添了一股细灵的秀美。
少年时代的张学良
张学良不禁暗暗赞叹,他心想:这不跟画上看到的那些王公贵族之家一样吗?是的,父亲是个很能干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是个英雄,但他怎么升得这么快?曾几何时,他不是还出没于山林草野间,后来成为官军,也不过是个级别不高的管带吗,怎么转瞬间就平步青云,有了如此显赫的权势呢?总之,这时的张学良一方面发现,这个新家与往日的那个在八角台一带的家是大不相同了,另一方面脑子里也出现了一些问号。
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出生于辽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张家窝堡。时值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沙俄军队又单独出兵占领了东北。俄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东北几乎没有完善之区;马贼充斥,盗贼遍野,官商士民颠沛流离。辽河下游,灾难深重。
不久,父亲张作霖发迹,成了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家也迁到了奉天。
如果说,儿时的记忆还比较单纯幼稚,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学良的疑虑和不安也就日益明显。因为最初的新鲜、新奇感没有了,生活的优裕弥补不了心灵上的孤寂与空虚。特别是父亲家法严,在家里,他一言九鼎,什么事都得听他的,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所以张学良感到压抑,总觉得没有过去那么自由了。
从前,张学良跟母亲在一起,有母亲的抚爱、邻里的关心,他可以随便跑到外面去玩,可以上树,可以到河沟边去。可现在他不能随便出去,也不能随便与外人接触,甚至出门必坐汽车,还有勤务兵护送,直到重新返回这门禁森严的幽深宅院。所以那时他常想:这不成了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鸟了吗?
天性好动、喜欢海阔天空的张学良不甘寂寞,就开始动脑筋,变着法儿破常规,想要给这个声威显赫、但却缺少生气的豪宅“透点新鲜空气”。
这就是张学良,整个少年时代都找不到相似身影的张学良。
沉闷家庭的活泼空气
张学良是张家的长子,他从小就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他虽然也爱读书,但玩起来总是别出心裁,乐而忘归。张作霖有8个儿子、6个女儿,在童年时代,张学良是这14人队伍里的“头头”。怀英与怀卿(张学良的妹妹)回忆说:“我父亲思想封建保守,在家里有很多禁令,特别是对女儿们,要求文静,不许出大门,不许穿印度绸,不许剪发……可是,我们大哥敢于突破大帅的禁区。是他领着我们在帅府里‘藏猫猫’,是他每年7月15日领着我们去小河沿看放河灯,是他冬天指挥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父亲死后,是大哥叫我们剪了辫子留短发,甚至烫发。”
张学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家庭中处处体现着长子长兄的言行与气度,处处关心自己的姊妹,而且从出身绿林的父亲身上潜移默化了刚毅果断,在心与灵性里有了藏不住的坚强。成长在这样复杂而沉闷氛围的家庭里,张学良非但没有成为简单的“书呆子”,反而成为这个沉闷家庭里的一股活泼空气。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在风云莫测、战乱频频的年代里逐渐成长起来。
儒雅气质的三军将领
少年时代的张学良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熏陶,内心曾萌生过学习医学的念头。有一天,16岁的张学良悄悄地约了好朋友陈英,对他说:“父亲不同意我到医科大学学医,不过我的美国朋友答应帮助我,我已经把钱都准备好了,反正我要去。”
陈英听了,忙说:“你可真糊涂!你父亲一直都想让你当军人,他的脾气你可是知道的。我教你一个好办法,你对你父亲说去美国是为了当军人,等到了那儿,你干什么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可是陈英教给他的这个“上策”依旧被张作霖“戳穿”,遭到了拒绝。
张学良的留学之梦破灭了。不过,在奉天,这个家依然挡不住他满脑子的新式思想。
张学良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在为赈济河北水灾举行义卖的时候,张学良马上报名参加,穿着时髦的西装和同伴们走上街头,积极为救济灾民奔波。后来有人回忆说:“他在会场往来穿梭般活跃,手拿大把物品,逢人劝购,高呼‘Thankyou’,卖得最多。”
少年时代的张学良,不仅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的营养,而且结交了一些比较开明的人士,他学会了笃信和平,懂得容忍,懂得放开胸襟。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这个戎马一生的将军,更多的是儒雅善良的模样,更多的是一些属于青春的回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近代名人钱学森》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近代名人钱学森》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近代名人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