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2019-03-08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1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的也有语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你看那群蜜蜂,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他们早出晚归,雨伯伯、风爷爷不说就来。你看那群大雁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他们排队南飞, 说明秋天就要到了。你看那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的语言。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说明春天来到人间。你看那湖底的鱼儿在水里玩耍,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天就在眼前。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低飞的燕子。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燕子低飞蛇过道。
大雨不久就来到。
你看那河里的小鱼。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鱼蹦出水面。
大雨就要来到。
黄叶纷纷落下。
不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大自然在天空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你看那树上的桃花。
不就像粉色的玛瑙?
大自然在树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你看那茂盛的树冠。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
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
大自然把“恐龙”化石。
深深埋在地下。
这是在告诉人们:
还有另一个时代。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又是新的一年,老师带领同学们又一次来到了以前植树的地方,裸露的山岩变成了一片生气勃勃的大森林,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变得山清水秀,美丽极了。一阵微风吹来,便涌起阵阵林涛,可爱的小鸟也来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也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直叫呢。在茂密的树林,小兔和小猴正兴奋的又蹦又跳,到处都是一片鸟语花香情景。山下的河水如今变得清澈极了,河畔碧绿的小草正迎着春风左右摇晃着,好像再说‘‘谢谢你们,然大自然变得如此美丽’’。看哪里还有好几个果园,等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再来到这里嬉戏。小溪旁还有许多数不清的野花,散发出着阵阵迷人的芳香,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啊。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 大自然的语言续写60字结尾文案: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续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