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2019-03-07 初一作文 类别:叙事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世博会让世界各国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度历时好几个月的美好时光。
暑期的一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依然挡不住我们到会的热情。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在园区内出入于各国场馆,领略世博独特的风景。
那一天,我们一到园区,通过安检,就奔向澳大利亚馆。早就听说,这个馆里有全世界仅有两个的高科技展示。
走进澳大利亚馆,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小孩子的背影。他们手拉着手,像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走过不宽也不窄的小道,我们看见了许多根柱子,它们有的是长颈鹿,身上有许多斑纹;有的是两三根连在一起的,长得一模一样;还有的像长长的花瓶……四周还很有创意地展示了澳大利亚城市发展的足迹。
激动人心的三百六十度电影即将放映了,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随着人流走进了圆形的剧场。在充满童真的音乐声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沙滩,在沙滩上还插着三架小风车,不停地转呀转呀……这时候,两边慢慢地升起两个大屏幕,上面出现了三个可爱的小孩子,他们的肤色都不一样,说明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
在他们的引领下,澳大利亚国家人民的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精神面貌等都浓缩在九分钟的影片中,让人看了留连忘返,回味无穷,不禁啧啧称赞澳大利亚城市的现代与发展给城市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参观完了澳大利亚馆后,我们又被奇怪的“田螺”吸引住了。原来那是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国家——丹麦。这个馆造型很独特,是像田螺一样一圈一圈绕上去的,在馆内的中央,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池中间有一条漂亮的小美人鱼。她侧坐在一块石头上,低头俯看下面的圆池,好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她可是我们多少少年儿童心目中神往的朋友啊!据说她可是从丹麦国家空运过来的。
……
上海世博会,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赞叹!上海世博,我一定会再来的。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大约在六年前,我跟着父母,第一次来到了上海,第一次来到了这繁华的大都市。在来上海的火车上,我想象着、憧憬着,那陌生而又神秘的上海。整整一夜,我兴奋得合不上眼。
天明,我终于来到了上海。一走出火车站,一片繁荣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一幢幢摩天大楼矗立在我面前,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连方向也找不到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连我做梦都没梦到过的景象。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像一个闯进玩具店的小孩子,所有的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都是那么有吸引力,心中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倒是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我觉得,上海正在用它那热情的手臂欢迎我。父母顺便带我去了趟外滩。这难忘的第一次,让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彻底吸引了我。我走在外滩上,不停地环顾着四周,两只眼睛对我来说已经不够用了,就生怕错过了什么。西面,是各式外国风格的建筑,古老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而东面,则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它们正向我展示着上海的现代化,展示着上海的飞速发展。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这两座标志性建筑我早已有所耳闻,可百闻不如一见,那种直刺云霄的气势当时就让我怔住了。尤其是东方明珠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真是名不虚传,让我叹为观止。我第一次亲眼领略到上海的风采。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是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与生活环境,更是这现代化背后的本质——创造出这现代化的根源是什么?是知识。没有知识,这里或许只是一片农田;有了知识,才能创造出今天的奇迹!第一次来到上海,第一次领略到这由知识创造出的繁华,而在我那幼小的心中,也第一次立下了一个小小的志愿——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去创造上海的明天!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这次世博会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举办。上海是个美丽的城市,早在100多年前,上海就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城市了。
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这个主题的含义很深刻,城市跟农村有什么区别,城市方便,城市热闹,城市干净,所以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从小生活在上海,小时候我对苏州河非常厌恶,因为苏州河那时很臭,只要路过苏州河,一股臭味扑鼻而来,真是难闻阿!不过现在好了,苏州河一点也不臭了,跨过苏州河,总是有一股清香的泥土味,让我感觉仿佛到了大自然中。城市交通方便购物便利,这是一般乡村不能代替的,世博会已经到来了,上海已经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这次世博会估计将有5000万的游客来到上海,我们应该拿出上海人的样子,去迎接他们。有一句话说得好,要关注世博,共享世博,世博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我们要去关注它,在世博园区里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很多城市的文化。
希望上海世博会能够给世界带来一次宏伟的盛会,将永远地流入史册!

上海,我来了作文 上海我来了发朋友圈文案:

上海进入了三月,整座城市都苏醒了。草绿了,鸟叫了,窝在家里的人们都出来了。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色。
趁着这个机会,我和外公一起去中山公园放风筝。我们径直朝大草坪方向走去,一路的芳香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来了。看那一棵棵树,长出了一片片嫩叶;看那一朵朵花,花苞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放;看那一颗颗草,都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看那一只只鸟,在枝头上不停地鸣叫。
我和外公来到草坪,那里已经人头挤挤。我们都做好准备后,单等地面上的微风来临。草坪上放风筝的人真多啊!年老的放的是好的风筝;父母带着小孩放的是小风筝;年轻人放的是大风筝。
天上点缀着二十多个风筝,远近高低不尽相同。有的像老鹰搏击长空,有的像白鸽鸿雁传书,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看得我心旷神怡。
突然,起风了。我一放手,外公轻轻地拉着线,风筝立即升入天空。我马上接过线盘,一会儿向下压,一会儿放线,风筝愈飞愈远,我奇怪:为什么见远不见高?外公告诉我:“连续压,不放线,风筝自然会向高处飞。
”果然,风筝升得更高了。在地面上足足有两个平方米的风筝现在看上去就像一只海鸥,展开双翅,迎风翱翔。一看线盘,啊,只省下四五圈了。
风筝已经放了五百米高了。风筝一放高,非常平稳,只有线在不停地抖动。
我环顾四周,看见一位老爷爷也在放风筝,周围的游客为他助威,地上还放着七八个大风筝。听老人说,他是天天来放的,今天准备放两个,放风筝能锻炼身体,陶贻情操。我看他是在享受春天的快乐。
一个如手帕大小的风筝在我眼前晃动。年轻的爸爸在放,他的女儿在跟着风筝跳啊,跑啊,笑啊,叫啊。女儿的妈妈在一旁叮咛小心,这一家多甜美啊!忽然,一个小丑样的风筝飘飘悠悠地飞入天空,头顶黑高帽,身披黑礼服,脚穿黑皮鞋,外八字已成直线。
这不是世界有名的丑角卓别林吗?原来,人样也能被当成风筝来放。草坪上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收风筝可比放风筝难的多啊,收线十分的重,收得越快,风筝越向高处飞,只得慢慢地转线盘。
收风筝的时间是放风筝的三倍,这是我放得最高的一次风筝。春色真醉人啊!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上海,我来了》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我来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上海,我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