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2019-03-14 小升初作文 类别:其他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颐和真遗憾!”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她,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这时的颐和园正值夏季,到处荷花盛开,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真是美丽极了。合欢树、太白花、梧桐、玉兰、紫薇、牡丹、芍药、千年古树……颐和园中的植物种类数不胜数,这些花草树木形态各异、颜色不一,衬托着富丽堂皇的宫室,美轮美奂。
我们走上一条五彩的花石子路,初看,路上碎石凌乱不堪,五花八门,可细细研究,却大有意趣。五彩的石子组成了各种图案,有花草;有人物;有宫室;有器具,真是美丽动人。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长廊东起邀月门,西到石丈亭。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的景色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上有二百七十三个五颜六色的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上万幅画,没有两幅是相同的,彩绘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花草树木惟妙惟肖。
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下。正前方是赫赫有名的昆明湖。昆明湖静的很,犹如一块翡翠。小船从上面轻轻滑过,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水痕,仿佛一块翡翠上划了一条碧痕。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很不情愿地走出了颐和园。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颐和园游记
乾隆皇帝曾写过这么一句诗:“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他所赞美的,便是坐落在京城北郊,古老而壮丽的颐和园。我虽时常听闻其名,却从未涉足于此。而在今天,我终于放下手里的一切琐碎之事,迈入了这座历经二百多年沧桑的园林。
颐和园集中国各地文化之大成,譬如苏州街;一条蜿蜒的小河从两岸的店铺间穿过,这里的一切显得和谐而紧凑,江南的风景就这样被巧妙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追寻的历史的踪迹,我便悄然来到了万寿山的山脚下。万寿山虽不像黄山五岳那样巍峨气魄,但它见证了清朝的兴衰,见证了五湖四海的宾客。
从湖岸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阁高约四十米,雄踞于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中许多处都可看到,气宇轩昂,凌驾群伦,使得整个万寿山美焕绝伦。
沿着寂静幽谧的小道,我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的长廊。它像一副巨大的画卷,又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书,展现着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长廊沿着昆明湖一直延伸,和昆明湖交相辉映;走在长廊中,感受着昆明湖畔的微风,欣赏着长廊彩画的精彩,让人陶醉。
从长廊的尽头走出,前方便是幽静的湖畔了。湖畔的一颗颗柳树犹如一个个古老的时钟,见证了颐和园二百年的风雨沧桑。在这里,可以更好的欣赏万寿山与昆明湖将相辉映的画面。颐和园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经历了烧杀抢掠,经历了改朝换代,但颐和园内的一切还是显得平静而不失华丽。而这一切,只有静静坐在昆明湖畔的木椅上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
行程的最后便是十七孔桥。很多人会将它和卢沟桥相比。在我看来,这两座桥都见证了不同的历史,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们心中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而十七孔桥见证的是清朝那段喜忧参半的历史。且不论哪座桥更加宏伟壮丽,巧夺天工,它们的历史意义,已经是中国和全世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这次的行程不同于以往的游山玩水。颐和园的亭台楼阁甚至是花草树木都在触动着我;我能从这里的一切中读出故事,看出历史。颐和园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经历了二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又开始了它的历史的新篇章。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游颐和园有感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如约而至,在最美的季节里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在最好的岁月里送上了温暖与梦想,在醉人的日子里,奏响了一首春之歌??
五一长假,我和朋友们迎着春天的气息游赏了皇家园林——颐和园。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颐和园的牌匾。这牌匾挂在东宫门,是光绪皇帝的御笔,十分有名。牌匾上“颐和园”三字是金色的,通体圆润丰腴,雍容气派。虽然我对书法只是个门外汉,但可以肯定,这“颐和园”三字写得实在不错。将一座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表现得淋漓尽致。
出于对颐和园的钟爱,我们买了联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德和园、文昌院、佛香阁,还有苏州街这些景点。可麻烦的事情出现了,我们几个都不认识路,颐和园这么大我们该从何逛起啊?幸好朋友的朋友之前来过这,这次就义务给我们做了导游。一切准备就绪,精彩马上开始。
第一站是德和园,这里面最辉煌的要数大戏楼。当天,我们特别幸运的观看到了工作人员在戏台上的演出。歌声美妙动人,舞姿古朴典雅,令人回味无穷。大戏楼结构严谨,形制十分壮观。其高21米,底台宽17米。戏楼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称为福台、禄台、寿台。每层台都分别有上下场门,可同时演戏,其间有天井和地贯通。大戏楼极为壮观,装饰极尽华丽,有人甚至把它与阿房宫相提并论。仔细端详,确实有杜牧所说的“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
角”的味道。其顶部安装了绞车,寿台地板下还有1口深井和五个水池。戏台各层地板均可启合。开启时,天井和地井沟通,顶部由绞车牵引。演出时,剧中的神仙鬼怪可快速上天入地,神出鬼没,变化无穷,增强了舞台效果。寿台下的深井还能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使演员的声音显得格外圆润、洪亮。正对大戏楼者是颐乐殿,宽七间,慈禧看戏处。东、西两侧的廊子是帝后嫔妃和被赏王公大臣看戏的地方。殿内正中的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是慈禧受贺时用的。凤为百鸟之王,将此屏风置于颐乐殿,暗喻慈禧的权威。当天,我们特别幸运的观看到了工作人员在戏台上的演出。歌声美妙动人,舞姿古朴典雅,令人回味无穷。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给后人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对那个处于衰退的王朝造成了重创。

随后,我们到了文昌院,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里面陈列着从
上古时代到晚清时期的各种奇珍异宝。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每一处都有让你有驻足的亮点,每一件都有让你研究的欲望,文昌院,记录着中国成长的轨迹,堪称伟大的中华民族发展的长卷。
佛香阁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进去之后,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我们的终点站是苏州街,江南水乡的感觉让我很快的陶醉其中。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成了乾隆皇帝的母亲最喜欢游玩之处。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而复原工作以实物为依据,不增不减,不移不挪,不放大不缩小,真实再现从历史上后湖空间中丢失了一个多世纪的这组建筑群。
在游赏过程中,我们还经过了仁寿殿,昆明湖,还有小学课本里的十七孔桥等著名景点,每一处都美的与大自然浑然天成,
与心灵交
汇。在这唯美的背后,我们也不难想到清王朝的挥霍无度,如果当时慈禧把这笔钱用在北洋水师的建设上,我不敢说会改变历史,但清朝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吧??
一座唯美的皇家园林,给我们留下回忆,也给我们留下反思,如果不是奢靡,或许延续的是历史,改变的是命运。如果不是昏庸,或许演绎的是强大,呈现的是气势,如果不是贪图,或许守住的是尊严,传承的是敬仰。而如今,回忆的是一座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览记文案:

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颐和园玩耍,颐和园真是太美了!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镜的昆明湖。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太阳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闪闪。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几艘小船在荡漾,犹入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另填了几分色彩,犹如玉带明珠。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的绽放。一朵朵荷花说:“我们是最美的!”游人们一边观赏一边评说,颐和园顿时热闹起来。
再往前走,那就来到了艺术长廊。长廊真是名不虚传,一共犹100多间。这儿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
长廊的柱子上。栏杆上。天板上有着古代画家的名画,还有些题诗题词和人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别有一番情趣每个小间都很别致。很生动。人们在里面欣赏诗画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看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休息一下。长廊两旁百花争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丽无比,一簇一簇,美不胜收。
穿过长廊我们登上半山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儿塑立着形态各异的菩萨。有爱笑的弥勒佛,有拿着净瓶的净瓶菩萨,还有贪睡的卧地佛。而最大的佛则是地藏王,他身上还镀着金子,金光闪闪。见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仪,愿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快乐。佛香阁是用条形方砖建成的。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把佛香阁打扮得如此漂亮,那个时候没有汽车起重机,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阁上,能够望穿整个颐和园。艳阳高照,青山绿水鲜花。让颐和园多了几分壮美,多了几分迷恋。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岛。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这座桥长约58米,宽约4米。桥的扶手。栏杆上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特别是石狮子,大小不同。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灵活现。有的飞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戏玩耍,正是独具匠心,叫人称绝。传说,这座桥是幸福快乐的象征,于是我走上这座桥。
参观完颐和园,禁不住赞叹出一句:“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最美的园林,不愧为人民劳动的结晶,不愧为中国文化的愧宝!”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游记-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颐和园游记-游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