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2019-03-08 小升初作文 类别:日记 3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报了游泳班、乒乓球班和夏令营。
我们先去取了钱,第一次取了3000元。第二次取了2000元,第三次取了2000元问:一共取了多少钱?3000+2000+2000=7000(元)答:一共取了7000元(条件、关系)。
我们先去了游泳馆,我们先找到训练负责人,我们报了游泳班,花了530元。问:还剩多少钱?7000-530=6470(元)答:还剩6470元(条件、关系)
报夏令营花了2000元,问:还剩多少钱?6470-2000=3470(元)答:还剩3470元(条件、关系)。
报乒乓球训练班花了450元,问:还剩多少钱?3470-450=3020(元)答:还剩3020元(条件、关系)。
生活费也要算上,问:还剩多少钱?3020-3020=0(元)答:还剩0元(条件、关系)。
取得7000元就这样花完了啊呜呜呜呜。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
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S=π(d÷2)2
S=π(C÷π÷2)2
11、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1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14、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棱长×12
15、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2
1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
1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abh
18、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πdh=2πrh
19、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表=S侧+2S圆
已知r、hS表=2πrh+2πr2
已知d、hS表=πdh+2π(d÷2)2
已知C、hS表=Ch+2π(C÷π÷2)2
20、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已知r、hV=Sh=πr2h
已知d、hV=π(d÷2)2h
已知C、hV=π(C÷π÷2)2h
21、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1\/3πr2h
V=1\/3π(d÷2)2h
V=1\/3π(C÷π÷2)2h
2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5、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6、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7、平移、轴对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28、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29、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0、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间的关系。
31、三角形:
(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顶角是60o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45o的角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33、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
任何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34、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都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总棱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都变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总棱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9倍,体积会扩大到原来的27倍。
面积是平方倍体积是立方倍
35、π=3.142π=6.283π=9.42
4π=12.565π=15.76π=18.84
7π=21.988π=25.129π=28.26
36、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3倍)。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圆锥体积看成(1份),可把削去部分的体积看成(2份),圆柱的体积就有这样的(3份)。
二、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a×c+b×c
6、减法性质:
(1)a-b-c=a-(b+c)
(2)a-b-c=a-c-b
7、除法性质:
(1)a÷(b×c)=a÷b÷c
(2)a÷(b÷c)=a÷b×c
8、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0、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11、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12、3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14、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5、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16、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17、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8、分数的乘法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9、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0、
21、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3、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y\/x=k(k一定)或kx=y
24、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k一定)或k\/x=y
25、(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6、鸽巢问题: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7、自行车问题: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
(2)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
28、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29、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0、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31、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33、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34、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5、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36、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7、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38、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39、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1。
4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42、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43、中位数:按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一个数(奇数个)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
44、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4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46、=0.2=0.4=0.6=0.8
1a
2
=0.25=0.75=0.125=0.375
=0.625=0.875=0.5
47、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6.8<-0.4-2>-10
48、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49、(1)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2)1和任何正整数都互质。(如1和8)
(3)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24。
(4)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如:4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0)。
50、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如:768000000=(7.68)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如:768000000≈(8)亿
5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
三、单位换算
1、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5、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7、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9、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五、特殊问题
1、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结余=收入-支出
折扣=售价÷原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本息和=本金+利息
2、工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3、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5、溶液问题
溶质的质量+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浓度
溶液的质量×浓度=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浓度=溶液的质量
6、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7、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8、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9、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1=全长÷间隔长+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1=全长÷间隔长-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10、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其实刚开我并不喜欢和数学交朋友,因为它需要用心、安静地去思考和计算。可是后来我慢慢喜欢上了数学这位朋友。数学是一门知识,数学是一种方法,数学是一种思想。掌握了它的脉络,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我原是一个贪玩、调皮、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孩子,可现在数学还成了我的强项,真值得骄傲!
上小学前,从没学过数学的我,对数学一无所知,但学了一年以后,我不但学会了看时间,还学会了在购物时要给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等等。让我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用处实在是太大了,就这样,上课坐不住的我,在上数学课时总能做到专心地听课,积极地举手发言。从此,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拿回的一百分也越来越多。后来,学校开办数学兴趣班,老师推荐我参加。数学班的数学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数学里的典型题目“鸡兔同笼”可有意思了,老师让我们将鸡当成兔,给鸡装上两只假腿,或者让兔将两只前腿支起来,经过这样游戏般的过程,题目解出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数学中还有一种题型叫“牛吃草”,第一次听到这个题目,还真觉得有点奇怪,数学也有“牛吃草”?老师让我们做农场主,安排几头牛吃原来的草,安排几头牛吃新长的草。虽然数学有点难,但是每当做出时,总有一种成就感,心里喜滋滋的。
数学多么伟大啊!相信这无声的数学会给我带来奇迹般的快乐与自豪。

数学作文 数学符号文案:

常用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
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数有3、6、9、12、15、18……其中6、12、18……是2、3的
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的循环节是“9”,……的循环节是“54”。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简写作……简写作。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
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3=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
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作文,希望在写《数学》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数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