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2019-03-13 四年级作文 类别:写景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舣舟亭又名东坡公园,是常州市内一座世外桃园。它三面环水,广济桥将东西两个小岛连结为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此泊船,安度晚年。
浓浓秋意中,寻访东坡足迹。阵阵寒风,片片秋叶,青石板的小路伸向远方,参天的大树,嶙峋的怪石,刚劲的竹林,处处浸润着古色古香。树丛掩映间,一尊巨型的雕像映入眼帘,“东坡先生!”我惊呼道。疾步上前,只见他身披长袍,右手拄拐,左手拂须,双目凝神眺望远方。江对面便是他停舟上岸的地方,我似乎听到了他内心的独白:“独裴回而不兮,眷此邦之多君子。”原来,东坡先生是割舍不下知己之情。绕行至半月岛最西角,又与东坡先生不期而遇。他席地而坐,对酒当歌,许是中秋,忆及家人,低声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骨肉分离,唯有祝福最珍贵。
沿着古运河边步行,便是新增的景点——苏子墙。那或方,或圆,或凸,或平的山石上刻满了诗词。好一场文化盛宴!有的选录东坡的千古名句,有的题着文人墨客怀苏、仰苏的诗文,还有一代明君乾隆的真迹墨宝……在层层藤蔓的遮掩下,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古人的足迹,这是历史的痕迹,更是宝贵的遗产。
随后,又访了龙亭,香泉井,洗砚池,东坡书院……庭院深深,桂子飘香,大片大片的梧叶迎来了浓浓的暮色,星星点点的灯火为园子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隐约中,一位长袍老人向我走来……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面对家乡 , 心中有一首诗 , 荇荇泛漪 ; 诗中有一卷画 , 烟雨蒙蒙 。——题记任碧波万顷,沙鸥翔集,自有一舟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任高山流水,百舸争流,自有一人临危而视,稳若泰山。苏子泛舟赤壁,在其之下兴叹水月之变:“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我身处五泄的青山绿水,似乎也有了苏子的深沉,有了青莲的不羁,心中涌动起一股亢奋的力量,但我知道我写不了流传百世的超凡之作,只能面对家乡轻轻叹上一叹。乘坐五泄湖的画舫缓缓前行,站在船头,仰怪石嶙峋,云开雾散,俯碧波荡漾,舟行影动。舟渐渐靠岸,这时天空细雨飘丝。轻轻将脚踏上大地,顿觉舟上的飘摇消逝。漫步雨中,无须打伞,伸手拥抱春雨,任其拂过脸庞,打湿发梢,沾在飘飘的儒袖上,于是,这雨仿佛也给人一种超俗之意。头顶那含羞吐蕊的洁白的槐花偶尔飘落,带着甘甜的雨露,散发鲜美馨香,那似脉脉家香。岭南的风郁热,塞北的风凛冽,而此时此地的风,柔情,清爽。风吹起了西子湖的一波碧蓝春水,风吹响了古楼檐角的细小铜铃,风也吹动了家乡的瀑布隆隆作响。步于清风拂袖间,无须遮挡,因为没有刺骨的寒意,只有温和,那似股股家的暖流。让风将我置于那纯洁的空气中,让雨将我心灵的尘埃慢慢拭去……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广陵散。绿绮台。
聆那渔樵边浪淘沙的浅吟,
读那岁月山巅僧尼眼中的宁静。
于是,你懂得了,
黄花之澹泊,修竹之气节,
古松之坚贞,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风雅。
就在西湖边筑巢。
断桥为梁,潭月为灯,苏堤为床,雷峰为枕。
然后饮一泓高山流水,弄一阕平湖落雁,
将一切都交给那一盏碧螺春茶。
洗罢,心变得圣洁,微醺。
如秋光,如云影,如九月的水。
乌篷船。白O洲。
咏那误入藕花深处的唯美,
云那隐逸林间香花野草的空灵。
于是,你懂得了,
断鸿之孤傲,幽泉之寂寥,
七贤之韵味,六一居士独卧醉翁亭的清高。
就在西湖边筑巢。
芙蓉为渠,柳浪为瓦,黄莺为客,曲院为家。
然后酌一杯空山鸟语,歌一曲花好月圆,
将一切都交给那一盅琼浆玉液。
洗罢,心变得恍惚,轻盈。
若昨夜,若星辰,若三月的风。
青斗笠。绿蓑衣。
钓那柳河东醉心的一江冬雪,
唱那多少文人墨客的碎句残章。
于是,你懂得了,
少游之痴狂,杜宇之哀伤,
乐天之断肠,白石道人竹西佳处的高爽。
就在西湖边筑巢。
花港为台,晚钟为径,彩鱼为友,双峰为庭。
然后望一段鸳鸯戏水,听一声鸾凤和鸣,
将一切都交给那一塘江南的魂。
洗罢,心变得阑珊,缥缈。
似烟雨,似离愁,似五月的梦。

舣舟亭记作文 苏轼舣舟亭图卷文案:

“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宋朝溪亭的一处荷塘里,一位少女正在泛舟。脸色微红,似乎有一丝醉意。一不小心,小舟驶入了藕花丛生的深处,她用力地划桨,倒惊起了一滩鸥鹭,无奈兰舟还在打着旋……
初读之下,便能体会到这首词的欢快和气氛。据说当年李清照的闺中词传出去后,京师轰动,他们都在为这位才女的才华所惊叹。
《如梦令》这一词牌名为后唐庄宗曲。“如梦,如梦,残月落花重。”它本来不叫《如梦令》,经考苏轼把原名《忆仙姿》改为《如梦令》。其中以李清照与秦观二人最出名。
李清照当时是快乐的。少女快乐的文字深深地映在我们脑海中。但是,“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将来会不会误入一个比藕花溏还要深的深处呢?误入一个变乱尘间是否是她的命中注定?毕竟,她从辛弃疾身边走来,从软弱无能的宋末走来。当她深感“锦样年华水样流”时,回首韶华,又有多少泪水和淡然?
“诗酒还需趁年华”。青春易逝,追悔莫及。何不放手一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舣舟亭记》作文,希望在写《舣舟亭记》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舣舟亭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