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2、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4、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5、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6、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7、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9、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10、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1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2、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13、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很不一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16、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17、盗亦有道: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18、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0、大而无当:原意为“东西很大但没有什么用处或者用处不大不适合”,后引申为“夸大而不合实际,‘形容不着边际’”。  21、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22、披发左衽: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23、鼓盆而歌:后以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  24、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25、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26、蜗角之争:成语释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27、扶摇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28、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9、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30、不能赞一词:赞一词:说一句话。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3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2、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  33、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34、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35、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36、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37、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8、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39、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40、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41、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42、每况愈下:原来的意思是说,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后来意思逐渐转变为表示情况越来越糟糕的意思。  4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45、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46、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7、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48、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49、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50、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1、心如死灰: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52、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53、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5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55、鹏程万里:比喻前程非常远大。  56、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57、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58、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竭尽微力互相帮助。  59、亦步亦趋:比喻处处模仿、追随别人。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6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63、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64、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65、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6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67、朝三暮四:没有原则,反复无常。  68、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  69、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0、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形容孔子的成语,欢迎参考!
[钻坚仰高] 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至圣先师]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子曰诗云] 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笔削褒贬]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道大莫容]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孔席不暖] 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孔席不适] 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同“孔席不暖”。
[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孔情周思] 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周情孔思] 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会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范。
[配享从汜]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先圣先师] 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梦见周公]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上智下愚]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东观之殃] 孔子任鲁司寇时,杀少正卯于东观之下。后用以指杀身之祸。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诗云子曰] 《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黔突暖席]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孔席墨突]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沂水春风] 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17、东家之丘
【解释】:丘:孔子之名。传说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后用以比喻就在身边的有名人物。
孔子他在世的时候,倒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据《孔子家语》说:当时,孔子的西邻,住着的一个人,却并不知道他这位东邻是个什么人物,他每次提到孔子的时候,总是毫不客气地直呼孔子的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 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文案:

1、 至圣先师
【解释】: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也称大成至圣先师。 【出自】:《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
2、有教无类
【解释】: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3、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出自】:《论语?里仁》(孔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回嗔作喜。 ◎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4、慎终追远
【解释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
【解释2】:宋儒的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解释3】: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现在的《论语》都是宋儒的解释,不能代表全意,甚至有很多值得继续讨论。于丹与南怀瑾老先生论道,高下立判,如果大家想真正了解国学,可以去参考南怀瑾老先生的选集。
5、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推。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6、温故知新
【解释】:温:复习。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知识认识了过去,也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出自】:孔子《论语?为政》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8、怨天尤人
【解释】:怨:怨恨;天:命运;忧: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终生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忙碌奔波,很少人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对学生发感慨,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努力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多的道理,只有老天才了解自己[1]
9、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自】:《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示例】: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 ◎郑振铎《桂公塘?三》 注: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于误用。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踧踖为左足右叔和左足右昔,音cù jí ,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1、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 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示 例: 道若途若川,车航混混,~。( 汉?扬雄《法言?问道》)意思是: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春秋时期,孔子在晚年常与他的弟子一起周游列国。有一次他们在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若有所思,孔子叹息光阴像河水一样不舍昼夜地不停地流逝。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光阴,刻苦求学,宣扬儒家文化。孔子感到十分欢欣。
12、登堂入室:
【解释】: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出处】:(《论语?先进》之十五: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13、道听途说
【解释】: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叫毛空的人。毛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这不可能!”艾子说。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说:“这也不可能。”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艾子还是不信。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大概有20丈长吧。”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14、发愤忘食:
【解释】: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鸣鼓而攻: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出处】:《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4)可也。”译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后遂以“鸣鼓而攻”等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亦省作“ 鸣攻 ”。
16、以强凌弱:
【解释】:凭借强力欺负弱小。【出处】: 《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孔子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春秋末、战国初时奴隶起义的领袖。“盗”.是士大夫对起义奴隶的蔑称。盗跖部下有九千人,横行天下,以武力侵犯诸侯。凡是历经过的地方,大国严守城池,小国闭城自保,百姓叫苦。为此,有一次孔子 对柳下季说:“做父亲的一定能教诲他的儿子,做兄长的一定能教育他的弟弟。否则,父子兄弟的关系也就不可贵了。如今,先生是当世才子,弟弟是强盗,却又不能教育他,我真为你感到羞愧。我请求替先生去劝说他。”柳下季为难他说:“如果弟弟不听兄长的教育,即使有先生这样 的辩才,又有什么办法呢?况且跖的为人,思想像泉涌一样恣肆梭流,意气如暴风一样变化突然,顺从他心意就高兴,不顺从他心意就发怒,容易用言语侮辱别人。我看先生不要去。” 孔子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让弟子颜回驾车,另一个弟子子贡当侍,前去会见盗跖。盗跖听说孔子来见他,勃然大怒,对通报人说:“这个人,就是鲁国的伪人孔丘吗?替我告诉他:“你不种地却吃得很好,不纺织却穿得很好,整日里摇唇鼓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 君主,虚假地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样子,以求得封侯,得到富贵。你罪大恶极,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来加餐添菜。” 孔子一再请求拜见,于是盗跖让他进来。孔子向盗跖行礼后,盗跖瞪大眼睛说:“孔丘,你所说的话,顺从我心意的可以活命,违逆我心意的就让你死。” 孔子说:“将军身躯魁梧,智慧能包罗天下,又勇猛、强悍,足可以南面称王。而名字却叫做强盗。我很为将军羞耻。将军如果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可以为您南面出使到吴国和越国,北面出使到齐国和鲁国,东面出使到宋国和卫国。西面出使到晋国和楚国,使他们为将正名。盗跖逐渐向善。
17、东家之丘
【解释】:丘:孔子之名。传说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后用以比喻就在身边的有名人物。
孔子他在世的时候,倒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大的名气。据《孔子家语》说:当时,孔子的西邻,住着的一个人,却并不知道他这位东邻是个什么人物,他每次提到孔子的时候,总是毫不客气地直呼孔子的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结语:《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与孔子有关的成语》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