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导语: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一再登门邀请某个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
【汉字书写】:三顾茅庐
【汉语注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
【成语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三顾茅庐的意思】:茅庐:草房;顾:拜访;东汉末年时期,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来帮助自已打天下,曾经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庐中拜请。比喻诚心诚意地一再登门邀请某个人。
【三顾茅庐的近义词】:诚心诚意、草庐三顾、求贤若渴、爱才若渴、礼贤下士;
【三顾茅庐的反义词】:拒人千里、虚情假意;
【三顾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趁天下群雄四起,一片混乱的时侯扶持天子,控制了朝廷,并且以天子的名义向各诸侯发号施令。爱才若渴的刘备为了实现建国大业,乐此不疲地到处搜罗人才以积蓄力量。一次,刘备听说隆中有位叫诸葛亮的隐士是个才气无双的人,就带上厚礼,与关羽、张飞一起来到隆中的卧龙岗,想请诸葛亮出山,帮自己打天下。他们来到诸葛亮隐居的茅舍,不巧诸葛亮已外出不在家,刘备等人扫兴而归。时隔不久,刘备等人又冒着风雪来到隆中,结果又扑了个空。刘备小心翼翼地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表明自己对他的景仰和希望他出山的愿望。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第三次去拜访时,诸葛亮正好在家睡觉。他们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被请进了屋里。刘备不辞劳苦几次拜访,使诸葛亮大为感动,终于答应做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以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备,屡建奇功,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执着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尤其是当它用在积极向上一面的时侯。
【三顾茅庐例句】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莫言《蛙》一〇〇:“民国十九年,当年袍泽乡党韩复榘兄主席山东,三顾茅庐请高某出山,高某难却韩兄厚谊,赴鲁上任,先任省参议员,后任平原、曲阜县长,今春改任高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回:“咱们目今正是惨败之余,人家肯屈驾前来,不用咱们三顾茅庐,难道我还不中途相迎,以表诚意!”
【三顾茅庐造句】
相传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孙权曾想先入为主差张昭请聘诸葛亮为臣,却被其婉言谢绝。
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如果没有你我更不知道“悬梁刺股”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东汉末年,中原各地都在打仗。每股势力都想壮大自己,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其中有位叫刘备的英雄,他看到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备受战争折磨,很想建立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但是,刘备的势力很薄弱,他身边只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而缺少有智谋的人帮助他。
后来,有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说他才华过人、智谋深远,如果谁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刘备听了很高兴,于是派人打听诸葛亮的消息。那时,诸葛亮住在隆中的一间茅草屋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为了能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刘备带着丰厚的礼物,在关羽和张飞的陪同下,一起去请诸葛亮。
他们到了诸葛亮的家门口,刘备亲自去敲门。不巧,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失望地回去了,但他仍不放弃请诸葛亮的念头。
有一天,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家了,就急忙带着关羽和张飞再一次去拜访。那时正是冬天,北风“呼呼”地刮着,还下着大雪。刘备冒着雪,走了很远的路,希望能用自己的诚意打动诸葛亮。可是,这一次诸葛亮又没在家。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离开了诸葛亮的茅草屋。
过了些日子,刘备准备再次去请诸葛亮。这时,关羽和张飞都劝他不要去了,他们都觉得刘备没必要对诸葛亮这么恭敬。刘备却说:“对于有才能的人,就要用尊敬的态度。”然后,又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去请诸葛亮。
这一次,他们来到诸葛亮家时已经是中午了,书童说,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没有打扰他,而是恭敬地站在门口等诸葛亮醒来。刘备在门外等了很久,太阳晒得他满头大汗。关羽和张飞都心疼地劝刘备到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可刘备觉得,那样不足以表示他对诸葛亮的敬意,于是他坚持守在门口。
诸葛亮醒来后,听说刘备为了不影响他休息,已经在门口站了几个小时,心里非常感动,赶快出门去迎接刘备。诸葛亮邀请刘备到自己的书房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发现俩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乱的国家。于是,诸葛亮决定接受刘备的邀请,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三次拜见诸葛亮,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才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诸葛亮用自己的才智帮助刘备使蜀汉政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原文】
臣本布衣(1),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2)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猥自枉屈(4),三顾(5)臣于草庐之中,谘(6)臣以当世之事,由是(7)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8)。(诸葛亮·《前出师表》)
【注解】
(1)布衣:平民。
(2)不求闻达:无意追求名誉显贵。闻,音“问”。
(3)卑鄙:地位卑微低贱。自谦之词。
(4)猥自枉屈:委曲贬低自己的身分。猥,音“伟”。
(5)顾:拜访、探望。
(6)谘:音“资”,通“咨”,商量、询问。
(7)由是:因此,自此以后。
(8)驱驰:奔走效力。
【故事阐述】
我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隆中耕种,为的是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生命,并无意追求名誉显贵。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低贱,反而委屈贬低自己的身份,一连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谢、非常激动,于是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来“三顾茅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讨论】
(1)身为堂堂一国之君的刘备,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隐居山林的诸
葛亮呢?
(2)平民身份的诸葛亮为什么值得让人接二连三的来拜访?
(3)对于有才能的人,我们是不是也能象刘备一样有开阔的心胸,放下身段去
虚心求教?
【造句练习】
例:老陈不忍心拒绝王经理三顾茅庐的诚意,最后决定到他的公司任职。
例: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刘先生出马协助。
【相似成语】
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握发吐哺;礼贤下士
【课后时间】
请找出三个以“三”开头的成语。
三( );三( );三( )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作文 三顾茅庐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视频文案:

三顾茅庐的故事体现了刘备如何重视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
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去请他出山。可是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乐地回去。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出门出去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
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刘备十分叹服。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初出茅庐,就帮刘备打了不少胜仗,为刘备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