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观莲说作文 文案

2019-03-13 综合文案 类别:抒情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观莲说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观莲说作文  文案

观莲说作文 文案:

莲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它清姿素容、洁身的形象让许多文人惊叹。我家也放了一盆莲花,它开花次数不多,而且开花时间也很短,很是“害羞”,如睡梦中天使般美丽的少女。莲花最美丽是刚开出的时候,本是泥中生,却不带任何污泥,让人很是不解。
夜里观望那盆莲花,是我每天都做的事,虽然未开,但永远有一股淡淡地清香飘散空中,那么美,那么自然。一天,我突然发现,莲花的花瓣上有一个大洞,黑乎乎的。我吓坏了很着急,却也没有办法,而那时,正是莲花开的时间。就在那个晚上,它竟然开花了,一如往常那样开放着,还带着那个大洞。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它重新活过来了,但我却看到了它是坚贞不渝的。
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曾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却不染污泥,经水洗涤后却不显妖媚,这是多好的品格啊!
莲,不像菊花是花中隐士,也不像牡丹是花中千金,莲花,却是花中君子,它坚贞不渝,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而这就是我最想学习的。生活中人也要这样,不管身在何处,都要有自己的品格。这或许就是我喜欢莲花的原因之一。
观莲说抒情作文

观莲说作文 文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但是,我偏偏和周敦颐一样独爱莲。我喜欢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挺得笔直的枝干带刺,硕大的莲叶衬得花朵愈发娇艳,果然,自古以来还是绿衬红的好看。
清晨,碧绿的莲叶上带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莲叶上没有分毫的灰尘,像是刚刚擦干净的。而一颗颗露珠则微微闪烁,似乎在怕抢了莲花的风光。但露珠们根本不用担心这点,你瞧:娇嫩的莲花们面对人们欣赏的目光十分害羞,脸上透出淡淡的粉色,真是小女儿心性。微风拂过,莲花穿着粉色的舞裙,在池塘里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轻快而又优雅,连鱼儿也纷纷游了出来,心甘情愿地为莲伴舞,莲叶则沙沙作响,似乎在低声交谈着。
但这并不是莲最吸引我的地方,因为娇艳的花太多。可是,莲的娇艳中透着淡淡的清雅,虽是粉色,却并不让人觉得俗气,反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们回到莲的名字上去。莲和廉同音。廉是廉洁之意,而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又不沾染半点泥土,洁身自好,正如古代的清官,在官场中生存,却不沾染官场上尔虞我诈、贪得无厌的习气,始终清正廉洁,莲花不正是如此吗?
而且莲花凋谢后,会长出硕大的莲蓬,结出白净的莲子,而地下的根茎,也长出营养丰富的藕,藕则是人类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可见莲既可以是夏天中值得观赏的花,在凋谢后,奉献出它的一切,结出果实供人类采食,这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不是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无私奉献,难道不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吗?
我对莲花的爱,已经从单单的喜欢变成了欣赏和喜欢,我,是否也该像莲一样,洁身自好、无私奉献呢?

观莲说作文 文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谓之菊,花中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的《爱莲说》语言精练,脍炙人口。它以优美而简练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淡然、清丽、素雅的荷韵。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夏天本就是四个季节中最炎热的季节,三伏天则是最炎热的季节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可谓热中之最。人们常打趣“三伏天里,水都要乘凉喝。”就是在这样的气候中,荷花开了。春日是最为适合花儿生长的季节。因此,温暖的春日总是百花争艳。荷花从不春日开放,兴许是它不愿与百花争奇斗艳吧!当温度渐渐升高,似火的烈日开始普照大地时,春日里争奇斗艳的花儿们都渐渐枯萎了。唯有荷花顶着炎炎烈日,绽放开来······此等如世外高人般淡然的心境,怎不令人深深折服呢?
我曾有幸参加了一届荷花展。那次荷花展,让我更是欣赏到荷花的美。那种美,不是牡丹雍容华贵的美艳;不是玫瑰热情浪漫的奔放美;也不是茉莉芬芳怡人的清美,而是淡淡的却震撼人心,使人心旷神怡的美——白里透粉,粉里透黄,花瓣洁白润泽,像是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淡淡的美,震撼人心的美,令人心旷神怡的美!
荷花大多生长在池塘,池底沉淀了大量的淤泥。每一朵荷花都须破泥而出,却从未有一朵荷花染上淤泥;同样,每一朵荷花都在池水里洗涤过,却没有一朵荷花显得妖媚······荷花不随世俗,天真可爱,素雅至极。
啊,荷韵——淡然、清丽、素雅!

观莲说作文 文案:

自北宋学者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后,世人对莲又有了新的认识,那高尚的品质,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莲,花之君子者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口中吟诵着杨万里的诗句,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一眼望过去,那曲曲折折的荷塘,颇有诗意。目光落在那一隅。
看见了一位残疾的小伙子,本还有些责备的想:真煞风景。但再往后,就不这么想了。他长相平凡,身着素色的长衫,再加上比平常人少了一条腿,综合起来,更让他显得身份卑微,不足挂齿。他坐在亭子里的长椅上,拐杖全在一只手上,就这样坐着。
西湖美景天下文明,所以尽管只是一座小亭,同样也是人山人海。就在他不远处,来了一位老奶奶,看得出来,已经是八、九十岁了。老人看样子是想坐下,可旁边的游客,一个个都像没看见似的,不理睬。就在我正鄙弃着那些没有素养的人时,不料,他却站了起来,行为极不敏捷,甚至有些笨拙。
他拿起了拐杖,极其吃力地用一只腿站起,再拄起拐杖,腾出了一个位子:
老奶奶,您到这儿来坐。他微笑着。
那笑容中隐藏着几分说不出的亲切与乐观。他完全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颓废、堕落,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看着他,宛如塘中一朵盛开的莲,即使出自淤泥,可是那又怎样,他并没有被沾染,品行依然那样高尚。
予仍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记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观莲说》作文的经历,对《观莲说》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观莲说》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莲说》,希望对大家写《观莲说》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