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读后感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传习录》读后感500字: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传习录》
我以前也认为,只要脾气没发出来就是“中”。王阳明说的“体用一源”和“知行合一”应该是一个原理。修心修的就是从喜怒哀乐没有的时候,一点点经过细微的变化,到有这个过程,还能保持静心的状态,不表达出来,叫做“中”。怎么能证明你做到了“中”的这种状态?就是发而皆中节。用通俗的话来讲,你知道你情绪产生变化了,知道自己有情绪了,但是表达情绪的时候没有控制住,那么你就是不仅没有做到“和”,连“中”也没有做到。

你能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就能知道自己怎么去运用这种变化。情绪不是水库放洪、宣泄,它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去观察这种细微的变化,然后看自己有没有被影响,可不可以调整。怎么能证明自己调整的好坏,就是情绪表达出来适不适度。
以前总是把他俩分开,一个一个修,先修察觉情绪,有情绪了,先控制住,不让它发出来,以为这就是“中”;情绪表达出来就是“和”,但往往都不适度。实际“中”和“和”相表里,本是一体,分开不得。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传习录》读后感600字: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传习录》
无论是善念还是恶念,在心里出现的时候,你要第一时间知道。《修身要旨》把念已经分的很清楚了,杂念,妄念,思念,想念,动念,邪念,恶念。念分这么多种,当你的念出现的时候,你能明确的知道它是属于什么念吗?对于善念,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扩大,不仅让它影响我,还要让它影响周边的人。对于恶念,你要做的是遏制。

对于我本身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能分清善念和恶念的,但是没有做到充之遏之,很多时候都是任其自然发展。但王阳明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你要知道它是善念,必然充之;你要知道它是恶念,必然遏之。你要是不充不遏,那说明你还是没分清楚善恶之念。知道念的善恶并充善遏恶,这样的人是有志向的人,属于天理浮现的人。其实说的就是明明德。看到这的第一念,想到那明明德是不是太简单了,能分清善恶并能从充善遏恶就是明明德吗?是的,这就是明明德。偶尔能做到,那叫天理浮现,每一个念都做到就完全明明德了,这个时候就是圣人了。
作为按照儒家方式修行的我,需要做到的就是,当念头出现的时候,要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善念、什么是恶念,同时要发扬善念、遏制恶念。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儒家讲究的是渐修。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但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志向,这样我们的修行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传习录》读后感400字: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传习录》
人的心本来就应该是定的,经常出现的心不定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受到后天的习染太严重。这些后天的习染都是来自于身体的欲望,和心的本体没什么关系。
拜入师门之后,对“人定胜天”的这个成语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以前认为这就是一个口号,是鼓励自己用的。这个“定”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可是老大了,要是定不住,第一个就是容易动情,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思考问题就会有欠妥当,严重者甚至会破坏事情的进程;第二个就是容易逐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见别人好的都想要,就会心为物役;第三个是没有主见,容易受各方面影响,觉得谁说的都对。

静时心定容易,关键是有事情的时候,心还能定吗?不能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那样就不是儒家的入世学说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坚决不能做“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人。
别人为什么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因为这些人把知识学死了。让别人认为只会动嘴儿,一到行动上就不行了。修身修的好坏必须用事实来检验,有事情的时候心依然是定的,这就说明我们修身到达了一定阶段。

《传习录》读后感作文 文案: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传习录》
遇到问题,面对问题,直视问题,从根源去思考。我也曾经想过道家、佛家与儒家的区别。王嘉秀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比我强太多了,他把儒家看作圣人之学,而且是那种从上到下全圣人的学问,通俗的讲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道家和佛家看做是半截圣人的学问,虽然最终也是圣人,但是少了入世一截。他举了个例子,从科举考试当官的、买官的、传承下来做官的,最后可能人生都会走向成功,但只有科举考试当官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全方位的成功。现在的儒家学者,只在下半截努力。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上面不努力,就达不到圣人的学问。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和道家、佛家相比,就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出现劣势。

不管怎么说,道家和佛家最后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学问。但儒家缺少了上半截,就达不到了圣人的学问。这么一比儒家反尔不如道家和佛家。没学儒家之前,我也觉得道家和佛家比儒家的要高一截。儒家满嘴的之乎者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儒家变成了没有用的学问。“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都是为了研究知识而研究知识。脱离了日用平常的儒家,变成了死记硬背,无用之学。
按王阳明的评价,圣人之道,本是一以贯之,又从何谈上半截和下半截之说?我的理解就像99%和100%的差别一样。它俩差别的不是1%,而是成功与不成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觉得师父的解释也是对的,如果上来就讲天、命、性、道、教、心、体这些,大部分的人都会望而生畏。调门起的太高,就没有人愿意学了。现在的社会是物质财富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虽然不逐物,但也应该因时制宜。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儒家修身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改变,先提倡世俗谛也是无奈之举。我本身就是一个俗人,儒家的这些东西必须能满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我才会继续的学习它。千万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来,渐悟渐修吧。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传习录》读后感》作文的经历,对《《传习录》读后感》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传习录》读后感》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写《《传习录》读后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