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双联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略感疲惫,但一想起谢索南那孤独单薄的身影,和那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眼神,我顿时对做好联村联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作为单位一把手,我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与联系村、联系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家庭帮扶计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将“双联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联系户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帮联工作的一天
4月8日 星期一 晴
xx 联系户:xxx、xxx
4月8日,清明节刚过,正是种瓜点豆、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大早,我与局里其他领导带领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农牧局的两位专家,踏着春的气息,踩着刚刚解冻的泥土,沿309国道驱车向巴山村进发。由于持续春旱,一路上,近处的、远处的山头山坡仍是一片黄白颜色,只有沿途几处杏树林和几棵杜梨树开着粉色、白色的花和路边的蒲公英、车前草冒出的新芽,才使大家感觉到春天正在蹒跚而来。尽管如此,一些年轻的同志,仍然对春天的大自然赞叹不已,用手机和相机捕捉春的脚步,当然也有人抱怨大自然对人类的不公,2012年风调雨顺、降雨均匀,2013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过去了,怎么还不见一场透雨,渴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成为一种常态。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9点50分,我们便到了巴山村村部,按照提前与村上几位负责同志商定的议程,10点钟,召开村组干部与群众代表会议,同大家一道商量2013年帮联巴山村实施方案,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由于机关单位作息时间与群众早饭时间的不一致,10点半之后,群众代表才三三两两的到齐,对此,村支书、主任很是有些恼火,但碍于都是本乡本村的人,除了脸上带有些许愠怒而外,也不好批评大家。10点半,会议准时开始,我代表市水务局向参会群众讲解了帮扶计划,向群众算了增收计划账,特别是对确定的“地膜玉米+羊畜养殖”的致富思路做了重点宣传,虽然群众没有明确的赞许,但从他们脸上和行动中,都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11点,会议结束后,与会群众又集到了巴山组赵立业家的地块里,聘请的市农牧避专家现场讲解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由于长时间未降雨,土壤干土层厚,覆膜机一启动,整个山区便成了尘土的海洋,不一会儿,参加现场培训的群众和帮联干部身上落上厚厚的土沫,掸都掸不掉。一些群众便又埋怨起了老天爷的吝啬,渴望几场透雨洗去浮尘的嚣张。培训结束之后,我们便与村干部谈起了2400亩地膜玉米落实计划,村支书谈起了覆膜机太少,群众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请求帮助再购买3台机子。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帮助的,第二天,我就委托几名帮联干部和村干部一道共同考察,购买三台覆膜机,投放到巴山村,虽然花钱不多,但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保证了全村地膜玉米种植计划的全面落实。
一天又过去了,虽然牺牲了双休日,但为群众办了一点实事,心里由此也踏实了许多。
双联行动民情日记
3月31日 星期天 晴
xxx 联系户:xxx
今天,单位组织去巴山村开展抗旱春耕服务活动,早晨起来,安顿好孩子,吃过早饭后,看时间已是8点,我赶紧换好平底鞋,匆匆下了楼,加紧脚步朝公交车站赶去,天气还有点冷,路上行人很少,公交车难得的有座位。到单位后,单位的帮联干部们陆陆续续都来了,人到齐后,大家便统一乘车前往我们的帮联村--庆城县太白梁乡巴山村。
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就进入了巴山村境内,山里的杏花、桃花开的正盛,窗外一闪而过的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叶,小麦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蜇伏,仿佛一个刚睡醒的孩子似的,现在只需一场春雨的滋润,它们就会立马精神抖擞地舒展节秆长高。车刚转过一个弯,巴山村村部就赫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村里的赵主任早早就等在村委会门口了,下了车,赵主任高兴地迎上来,同事们熟络地和他打过招呼后,就径直进了村部院内,村里的群众正在搬运我们送去的化肥、地膜等农资,卸下的农资整齐地码放在院内。单位里的男同事们见状也都一个个挽起袖口上前帮忙,我连忙拿起相机,赶紧记录下这一温馨瞬间。
很快,化肥、地膜就全部卸完并清点完毕了,接下来村里的赵主任还要带我们去远处的一片空地,让我们聘请的市农牧局高级农艺师现场讲解一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在空地地头边,村里的拖拉机已经把覆膜机装在拖拉机后,单位的干部和群众们围在农艺师周围,农艺师现场示范讲解起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从起垄到覆膜、选种播种、间苗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要点,并与现场群众就全膜玉米种植环节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赵主任示意拖拉机车主发动机器,开始覆膜,在轰隆隆的响声中,农艺师抄起铁锹,边示范边大声讲解覆膜技术,周围群众也顺势拿起工具,跟着老师们动作起来,“咔嚓、咔嚓”,我飞快地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场景。此时,已是11点多钟,从空地到村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好在有一条近路,但必须从陡峭的山洼爬上去,同事们和农户们互相帮忙,一个拉一个,很快就到达了村部院内。
村里的赵主任让群众聚拢起来,清点了一下人数,只有一户因为家里人生病住院没有来人,其余的55户群众全部来了。单位的赵局长向群众宣读了2013年的帮联工作计划,并动员广大群众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当前旱情,提早覆膜,等墒下种,确保全年地膜玉米种植任务的完成。尔后,我们让群众们依次排好队,上前领农资,每户2袋化肥、20公斤地膜,一个人拿不动,同事们便主动上前,提起化肥袋一角,帮助他们抬,同去的赵局长也加入了抬化肥的行列,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我再次举起了相机,将这一幕定格。
“走了,走亲戚家喽!”同事们不知谁一声吆喝,大家帮着各自的“亲戚”把化肥、地膜装上架子车、农用车,随着“亲戚”们分头走了。有几个农户反映说他们家的羊生病了,市兽医局的高级畜牧师一时成了“香饽饽”,这个拉,那个拽,最后,几个农户商量了一下路线,便簇拥着专家走了。
我也帮我的“亲戚”—xxx推起架子车,往他家的方向走去,路上我和王大哥(他比我年长,所以我一直管他叫大哥)聊了起来,王大哥说他最近特别忙,儿子现在会爬了,一不小心就爬到炕沿边了,所以嫂子要一直守在孩子跟前,只有趁孩子睡着的时候,抽空做做饭,安顿安顿家务,外面的庄稼活就全靠他一个人。去年玉米收成好,经过算账对比,他觉得种玉米要比种麦效益好,所以他今年留了将近20亩秋地用来种玉米,最近正是覆膜的关键时间,他一个人忙的团团转,每天还要喂羊,说起羊,王大哥高兴地说,去年我们给他投放的小尾寒羊繁殖的不错,加上他之前的羊只,现在一共有40多只羊,前段时间他还卖了10来只,卖了2万多元,这还要感谢水务局,给他定的发展目标符合实际,见效快,虽然累,但很有经济效益,所以再累也值了!他还说以前觉得种地没出息,看着我们这些吃“国家粮“的人特羡慕,但现在,和我们这些国家干部攀上“亲戚”以后,在我们的指导下,他家的收入一下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再也不觉得种地没出息了!听着他说的话,我也顿感自豪。我对王大哥说,目前要先按照专家的指导,和村里的几户人家“谝个工”,趁着余墒,把膜先覆上,不然天气越来越干,按照气象部门的预测,等5月初下透雨的时候,就错过了玉米的种植时机了,王大哥也附和着同意了我的观点,就这样,边走边说,很快就来到了王大哥的家,坐在王大哥家的炕头,我们又继续聊了聊今年他的致富计划,还是继续以地膜玉米和养羊为主,这样算下来,今年收入5万元没有问题。我又对王大哥嘱付道,我们要多联系,有什么困难给我说,我会尽我所能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别把我当外人,我希望我和他能像亲兄妹一样。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201X年x月x日 星期三 晴
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临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工作例会,还要将单位捐的3000元帮扶基金送到镇政府。我们按照计划分头走访联系户,了解春耕春备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来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说:“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现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去年由于玉米制种产业销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种面积会减少,村上正在积极想办法与种子公司协商尽量扩大种植面积。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继续搞好公路运输……”。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想着有党的政策,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只要付出,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作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pdf文案:

从王大哥家中出来,我加快脚步急忙回到村委会,同事们也都走“亲戚”回来了,我一看,大家和我一样,鞋子上、裤腿上沾满了土,但这毫不影响大家的心情,全都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各自“亲戚”家的近况,看的出来,同事们都很高兴。我的脑海里也不由得浮现出刚才和王大哥交流的场景,想着王大哥胸有成竹、自信满满地样子,我的心里也憧憬起来:,我相信,有我们这样一群人真帮实联,不愁这些“亲戚”们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是的,我们一定能行!
双联工作民情日记
3月28日 星期四 小雨转阴
xx 联系户:xxx
汽车在蒙蒙细雨中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一股熟悉的泥土味,这种久违的清新让人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这条路虽说已经铺过柏油,但是因为石油开发载重车走的较多,路面已经显得很不平整,偶尔出现的大坑、接连不断的弯道、时不时的颠簸,差不多走过一半路程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晕车,车上很少有人说玩笑话了。这是双联行动以来,我第三次踏上去我们联系的太白梁乡巴山村,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怎样才能改变双联户的生存状况,减少他们的辛劳,让他们早日实现奔小康的中国梦。
记得第一次去巴山村徐湾组xxx家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xxx家坐落在徐湾组西面的半山腰上,他们家住的还是窑洞,属于半明半暗的那种,院子不大但还算宽敞,大门还是栅栏式的。进入屋子,里面的家具陈设还是80年代那种老式的样子,虽然陈旧,但是很整齐。这种家庭状况在80年代农村应该属于中上等家庭,但是由于生存环境,地理条件限制,后来再没有发展。第一次见面大家都很生疏,没有多少话,只是礼节性的我问他答式的对话,通过了解,我知道家里平时就他们夫妇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一家人很辛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还算舒心。平时除了种地外,他们还养了三头牛,这也是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已多次给他们送地膜、送化肥、送技术。通过多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解决了他们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当我第三次去他们家时(这次又是送化肥,地膜等),xxx的老婆在四五个人中间一下就认出了我,因为她患有眼疾,眼睛视力特别差,她拉着我的手很热情的邀我进屋。据了解,国家的双联政策让农户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去年我们单位领导多次深入调研,根据他们的现状,及时帮他们调整了种植结构,高产双模玉米种植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今年他们家又新打了一口小电井,我们去的时候刚安装了泵,新买的PVC管子盘在井口。在他们家的短短几个小时,我看到老两口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女的急忙给我们洗苹果,接着又忙着抱柴火准备做饭,我们谢了这对夫妇的好意往出走,顺便看了看我们帮扶给他们家的小尾寒羊,通过他们的精心喂养,这只小尾寒羊已经长大了许多,“四月份就要产羔了”,xxx高兴的说。看到这对朴实的农村夫妇,我感觉心情很沉重,二十多亩山地的耕种要靠他们年迈的身体去实现,祖祖辈辈耕耘在这块黄土地上,从日出到日落,年复一年,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却始终走不出艰辛。但是他们从内心对国家、对党充满了感激之情,然而国家政策再好,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下,今年又遇上大旱,奔小康显得漫长而遥远,中国梦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双联民情日记汇编》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双联民情日记汇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