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篇名人故事,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伽利略勤学好问的故事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穷莫过于志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外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欢迎来参考!
1.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然后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然后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然后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然后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然后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然后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 伽利略的善问催使他成功200字作文文案:

伽利略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伽利略的成才故事吧,欢迎阅读!
伽利略,生于1564,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对物理学也有很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公元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在意大利比萨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音乐家,喜欢数学。伽利略深受父亲影响,聪明好学的他,8岁开始上学,成绩非常优异,表现出非凡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他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祖先一样成为一名医生,给家庭带来荣誉和财富。
在伽利略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常谈到将来要送伽利略到比萨大学学医。可是伽利略似乎并不喜欢学医,他的脑子和双手从不闲着,在他不弹琵琶或不画画的时候,就制作各种巧妙的机动玩具给弟弟妹妹们玩。
伽利略不到18岁就进比萨大学当了医科学生。他在比萨大学学习了4年。这对于他来说是艰难的4年,因为他一方面要竭力强制自己去实现父亲的愿望,一方面又对学校那一套陈腐的教学内容感到不满。
医科学校规定要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学习中,伽利略感到十分困惑,亚里士多德怎么可以不作任何证明,就对某一现象作出肯定的论断呢?而这些论断又盲目地重复了1700多年。伽利略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驳倒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伽利略听到了宫廷数学家罗西的讲课,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此,伽利略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罗西成了好朋友,他把罗西给他的每一本书,几乎都仔细地通读了一遍。
父亲很快知道了伽利略忽视医科、沉迷于数学与各种没用的实验中,他声明不再供儿子上大学了,让儿子必须回到店铺里帮忙。伽利略非常难过,可自己又没有经济基础,无奈之下,他只得于1585年离开比萨回到了家,开始当一名店员。
但是伽利略并未因此而停止他的学习和实验。两年之后,通过罗西的帮忙和一位侯爵的推荐,他又满怀喜悦地回到了比萨大学,在那里担任数学等学科的教授。虽然薪金很低,但总算有了自己的收入,他可以不用再向父亲要钱了。
当时学校的教科书里宣扬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从高处落下来时,它的速度由重量决定。物体越重,落下来的速度就越快。但伽利略却没有盲目地追随他的观点,他在比萨斜塔上作了一个著名的落体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从塔上落下,结果同时落地!这就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尽管实验无可指责,但在人们看来,这个年轻人太狂妄了,竟想动摇多少年来的科学基础!这个学期的任期结束后,学校没有再继续聘请伽利略。1591年,伽利略离开比萨来到了佛罗伦萨。
曾经帮助过伽利略的那位侯爵盖特保图,再次为伽利略争取到了去威尼斯附近的帕图亚大学担任数学、科学和天文学教授的机会。
伽利略的课讲得非常精彩,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地发展着。在一次去威尼斯的旅行中,伽利略遇见了美丽而单纯的姑娘玛利娜,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坠入情网。不久,他们结婚了。就在这期间,伽利略发明了制图用的比例仪和空气温度计。
有一次,病中的伽利略偶然接触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后来又读到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著作。书中所说的“地球和行星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转动”这一革命性学说,使得伽利略十分激动,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来证明它。
要观察天体,必须有工具。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种“镜管”,用它看东西要比正常情况下近得多。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望远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伽利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望远镜的革新中,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天空。他观察猎户星座,观察昴宿星团六星……还把他新发现的星座和所揭示的景象,画成图表并加以注明。
接下来,伽利略又开始了对月亮的观察。月亮并不光滑,在那上面有比地球上更高的山脉;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太阳。当伽利略通过观察和计算确认了这一切时,他真是太激动了。
很快,伽利略又成功地制造了一架1000倍的望远镜。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用它看到了木星旁边的三颗小星,经过多天观察,伽利略又看到了第四颗,并进一步确认了它们都是木星的卫星。
伽利略把他的观察过程以及结果写进了《星的使节》一书里,这本于1610年在威尼斯出版的书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写信来赞扬这本书,并要求允许他在法兰克福印刷一版。《星的使节》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
1610年底,伽利略接到罗马学院首席数学家克来维斯神父的信,邀请伽利略造访罗马。伽利略当时也迫切地希望能把自己的发现赶快传播出去。
伽利略的到来使罗马大为轰动,他受到了贵宾一样的接待。贵族们纷纷邀请他到家里去做客,教会的高级官员们也竭力拉拢他,罗马教皇保罗五世还亲自接见了他。
但罗马学院的首脑红衣主教在听了伽利略的学说后,劝伽利略要谨慎行事,慢慢地去传播哥白尼的学说。
罗马有一个专门研究数学和天文学的组织,叫做林凯学会。林凯学会邀请伽利略参加他们的集会,吸收他为会员,并保证用他们的财富和影响来支持伽利略的工作。
伽利略回到佛罗伦萨后三个月,有两个红衣主教路过这个城市,他们和伽利略进行了一次长谈。其中一位主教叫巴伯里尼,他被伽利略的才智所折服,而另一位康扎加却竭力反对伽利略。这时的伽利略才预感到,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总有一天会伤害他的。
就在伽利略忙着准备有关浮体的著作,并同时开始研究太阳黑子的时候,那些嫉妒伽利略的人,开始发动了对他的攻击。有传闻说,罗马宗教法庭正在审查他的教学内容,主教们也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于是,伽利略决定亲自到罗马去迎战他的敌人。
1615年12月,伽利略再一次到达罗马。城里的气氛完全变了。几年前欢迎他的教士们,现在对他是那么冷淡。当年发请帖给他的贵族们,现在也都不来了。只有林凯学会的塞西伯爵还照样欢迎他的到来。
他劝告伽利略在这个时候最好避免谈及哥白尼学说。
第二年2月,罗马教皇的高级顾问机构———红衣主教团给伽利略下了一道命令:无论在讲课或写作中,不许他再把哥白尼学说说成是绝对事实。万般无奈下,伽利略只得接受了这个命令。
52岁的伽利略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却被迫“退休”了。他搬到了城郊的锡尼别墅去住。那里的房间比较大,适合开辟一间小天文台。他没有停止研究,期待着有一天情况能发生变化———撤销禁令。
伽利略用观察木星、卫星的方法,来研究船只在海洋上的位置。他打算要把这个理论发明卖给西班牙政府,因为西班牙有许多船只要越过海洋驶到美洲去。西班牙政府答应考虑他的提议,但是一直没有给他满意的答复。
1622年,林凯学会出版了伽利略的《检验人》,这是对那些攻击他的人进行的最强有力的答复。也就在这个时候,从前赞赏他的红衣主教巴伯里尼当上了罗马教皇。罗马教皇知道伽利略在沉默了8年之后,他的书又畅销了,很为他高兴,并表示欢迎伽利略再次访问罗马。
两年后伽利略到了罗马,教皇前后6次接见了他,这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恩典。虽然教皇依旧劝伽利略不要作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结论,但也不反对把哥白尼的学说当做一种智力练习来看待。这已使伽利略感到很满意了,他的头脑里立刻有一本书形成了。
伽利略开始慢慢地写他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读了此书,读者可以自己得出结论:地球就是转动的。1632年,《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了。书一印出来,马上就被抢购一空。全欧洲的有识之士都来向他祝贺,并要求订购。
8月间,突然从罗马来了一道命令,要求立即停止销售《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伽利略的敌人仔细地制定了他们的计划,要对这个自称“追求真理”的危险者,进行强制性的镇压。伽利略在教会里的朋友也对此感到十分惊慌,不敢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怕引起不良后果。
随即,罗马宗教法庭便传唤了伽利略。这一精神打击摧垮了这位69岁的老人,他严重的关节炎发作了,审讯期限因此延期。1633年2月,这个疲惫多病的老人终于到了罗马。
6月22日,伽利略被带到教堂去听取对他的判决:第一、《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第二、在这3年里,他必须每星期把7篇忏悔诗背诵1篇;第三、他将被无限期地监禁在他自己的家里,直到主教团满意为止。
伽利略回到了家里,但是他没有停止对真理的宣传。他又写了一本书:《两种新科学的对话》。1637年,伽利略秘密地把手稿送到国外。
1638年,这本书在荷兰的莱顿出版了。
1641年冬天,伽利略患上了热病。1642年1月8日,他停止了呼吸。为“发现真理和宣扬真理”,伽利略进行了毕生的奋斗。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人们将永远热爱他,永远歌颂他。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希望在写《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名人故事:伽利略,善问催使了他的成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