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日记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今天我和单位的黄姐一起到县人民医院看望了我的帮扶对象杨大恒老人。前几天,根据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带领工作队一行分头前往三胡乡讨火车村贫困户家中了解一年来的精准脱贫情况,才得知杨老汉因病住院。他怎么了?带着疑问,我迫不及待地打听到老人住院的病房,一大早就去医院看望他。
县民族医院内科三楼11床,74岁的杨大恒老人孤零零地躺着,瘦小的身体裹在被子里,身边没有人陪伴。我急忙走过去,关心地问老人:“您怎么了?”老人说,在家中晕倒了,不得已才来住院的。但他不好意思住下去了。怎么会不好意思住院呢?老人解释说,这两年还欠着医院的住院费,到现在还在扣医生的工资。见着医生都不好意思了。
我走到医生值班室,见到了老人的主治医生王医生。这是一位年轻的外地女医生。态度非常好。一说起杨大恒老人,她说,老人的心衰很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他还伴有其他一些慢性病,体质非常差。我关心地问她,听说你还因为他家欠费的事,一直在扣钱?小王医生笑笑说,其实没什么。但他家确实困难。这几年,他的老伴、儿子都在我们这里住院,去世后,医药费都没有结清。想到老人心里惦记的就是欠医药费的事,我就请医生打听一下,到底杨老汉一家欠了多少医药费,如果有能力的话,我希望能帮老汉消除压在他心里的这块大石头。
我随即走到杨老汉床前,把了解到的关于低保户住院报销的政策告诉他。象他这种情况,到乡民政办开具证明,医院不收住院门坎费,还可以报销95%。希望他安心养病,不要操心医药费的事。老人再三对我表示感谢,我又再三叮嘱他安心把身体养好,这才离开医院。
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由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到杨大恒老人的情形。杨大恒老人是低保户,这两年,老伴和儿子相继因病去世,一个孙子在外地服刑,留下一个2岁大的重孙子和他一起。老人家中、院落非常干净整洁,一点看不出没有女主人的样子。老人还养着一头猪。听说扶持政策可以报名养猪,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不可以报名养一头,我还种不少红苕。想到老人74岁的年纪,瘦弱的身体,饱经沧桑的面庞,看到老人干干净净的院落、郁郁葱葱的禾苗、欢跳的小猪,我从心底由然而生的一种敬意,多少勤劳朴实的百姓啊。如果不是因病致贫,这该是一个多么和谐美满的家庭啊。
下午,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县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长发过来的:“三胡乡讨火车村19组杨大恒老伴陈机英欠费1991.05元;儿子杨洪付欠费2622.54元”。就是这不到5000元的欠费,成了压在杨老汉心头的巨石,成了他不安心住院的理由。我想,我有责任帮助他。我了解到,为努力减少湖北省精准扶贫对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扶贫办、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下发了《湖北省农村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我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帮杨老汉落实这一政策,让政策的春风吹进杨老汉的心里,让他安享晚年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年初局党委分工,由我分管点村精准扶贫工作。根据驻村工作组的报告,由于太子庙镇金孔村和金安村合并成新的金孔村,我们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又新增了四户贫困户需要走访结对。今天,无会,正好手头的工作也不多,决定下村走访,尽快了解户情,明确帮扶责任人员,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
简单的吃过早餐,和本局驻村工作组的运喜、明波两位同志,从县城出发,大约40分钟车程,就到了金孔村,没有和村里的负责人打招呼,我们直接入户走访。
我们今天要走访的四户人家分布在灼元和跃进两个村民小组(其中灼元3户,跃进1户)。首先,我们到了贫困户李盈波家。这是一个五口之家,住的虽是两层小楼,但一直无钱装修,还是毛筒状态。
屋内陈设也很简单,除了一些基本生活必须品外,几乎没有一件象样的家用电器。户主李盈波45岁,皮肤黝黑,是个土瓦匠,刚从医院照顾体弱多病的妻子回来,看上去显得很疲惫。一对双胞胎儿子15岁,今年初中毕业,双双考入县第二中学,都不在家,为了挣学费去打暑假工了,老母亲7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
全家劳动力就李盈波一人,仅靠其在附近打零工的收入维持全家生计,日子过的十分艰难。根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原则,考虑将其纳入发展教育脱贫的范畴。
从李盈波家出来,又先后走访了李仙付和黄启兰两户,这两户情况差不多,都是因病致贫,好在家中还有其他劳动力,负担也不是很重,可考虑将其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范畴。
从灼元村民小组出来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原本不好行走的乡间小道更加泥泞,经过十几分钟的颠簸,我们到达了此次走访的最后一户---黄国喜家。
黄国喜今年34岁,家中有6口人,本人及妻子吴美芳都有智障,儿子黄玄智力正常,今年已经6岁了,还没有上户,眼看就要上小学了,一家人因此十分着急。
原来,黄国喜的妻子吴美芳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一孩属于计划外生育,按政策要缴纳一万多元罚款后才能上户,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实在无力承担,小孩的上户问题也就久拖未决。
从黄国喜家出来快近晌午,闻讯赶来的村支书极力挽留我们在村里就餐,我们谢绝了支书的好意,匆匆赶往派出所了解小孩补上户口的相关政策。
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时间长了,有困难,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暗想,困扰黄国喜一家6年之久的小孩户口问题也许有望得到解决。
走访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将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将黄国喜小孩的户口问题列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即使困难再大,我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让黄玄小朋友新学期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开心心去上学。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为了响应县五民办“万名干部进农户,五民工作心连心”集中活动的号召,6月5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同事们一起去鄱阳镇朱家桥村走访。由于自己是外地人,再加上没有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心情格外紧张,很怕完成不了任务。
上午9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朱家桥村委会,向村支书表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希望得到帮助。村干部非常热情,立即为我们联系向导。
同事老汪走访的是朱家桥村委会花咀村,由花咀村曹队长随行,他们重点走访的是占金南家。占婆婆今年78岁,目前主要靠为人家编制做虾笼的铁丝框谋生,铁丝框1分钱一个。占婆婆家有儿子、媳妇和两个读书的孙子。她的儿子曹初国和儿媳占香艳都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儿子脚残,在温州做裁缝;媳妇脑残,在温州帮人洗碗。占婆婆反应的诉求是:儿子、儿媳双双残疾,民政局发了残废证,但没有五保、没有社保,也没有低保,曾托人帮忙,但事一直没办好。老汪听了占婆婆反映的情况后,自掏腰包拿了200元慰问占婆婆。
我和同事方方、琪琪跟随朱家桥村朱队长走访的是朱家桥老村,我们拿着走访名单挨家挨户的走访,一上午走了30多户,有一大半都不在家,有的群众出外做事,家门紧锁;有的家里仅剩老人小孩,无法深入的了解情况。还好朱队长对这一带的村民非常了解,沿路正好碰到很多需要走访的群众,有正在卖西瓜的朱细荣,有骑着黄包车的张志喜,有在菜地种菜的朱永发等等。这一路,我们仨可谓眼尖脚快,只要朱队长一指哪个群众是我们名单上需要走访的,我们便立马跑过去,询问他们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疑难困惑、建议意见等等,深怕错过任何一个走访户。
夏天的热浪将一切生物都冲到有隐蔽的地方去了,我看了看手表,这才意识到,已到中午了。匆匆谢别朱队长后,我们仨便与老汪会合。老汪在公安局工作三十多年,曾经因为写材料的关系来过朱家桥,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在这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才子,有挖机诗人许天侠,测字奇才王松年,还有京剧正生朱建平。许天侠一听老汪来这边走访群众,便在家盛情款待我们,我们一起在许家感受了朱家桥村民的热情好客,也领略了许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吃着美味的农家小菜,品着淡雅的农家小酿,许诗人诗意大发,即兴作诗两首,琪琪用她温雅磁性、张弛有度的声音将许天侠的诗朗诵得沁人心脾,老汪也随即为许诗人赋上一副嵌名联。就餐中,我们慢慢地了解彼此,大感原来高手都在民间,王松年先生竟是赋学专家,对古文颇有研究,他测字的水平令人咂舌,作为古代文学专业出身的我实在是自惭形秽。更有意思的是今天在坐吃饭的朱建平同志竟是我的联系户,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询问他目前的基本情况,原来他还是位京剧正生。在我们的鼓舞下,朱建平现场为我们来了一段京剧表演,唱完后他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群众工作做得这么细致、这么认真,今天也是有缘,你们在朱家桥还有什么需要走访的用户,我下午带你们去,以后在朱家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随时帮忙。”此情此景甚是感动,没想到当初以为会很难的走访竟是如此温馨。
一场艺术的盛宴后,我们继续深入走访。这次是由朱建平同志带路。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跟随他走访各家各户,没有敷衍塞责,更多的是以唠家常的方式了解群众的情况,聆听群众的心声。朱建平说:“朱家桥村的村民大致情况都还可以,虽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安稳,只是真正贫困的群众一般政府很难帮助到他们身上。”
说着说着,我们便来到了朱家桥老村占金妹家。占阿姨今年64岁,老伴已经去世,家中原有3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已嫁出去了,小女儿小女婿前段时间刚刚去世,留下两个小孩,一个18岁,一个13岁,因为小女婿家中没有了亲人,现在两个外孙都由她独自抚养。 “占阿姨,你现在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什么呀,这么大年纪独自抚养两个外孙肯定很辛苦吧!”我问道。“哪有工作呀,我一个老人家能做什么呀,女儿女婿走了,留下两个细伢子,我累些没关系,就是苦了小孩。”阿姨接着激动地说,“目前连低保都没有,前段时间还让政府帮忙,到现在都没有影。我小女儿小女婿在洪迈大道旁边的房子前段时间刚被征,我是不同意的呀,政府硬是拆了我的房子,什么时候可以给个准信,好好解决这个问题呀?你们公安局的管不管?”“阿姨,您放心,您的情况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会及时向领导反映的。”我微微颤抖地说。
占阿姨用期待的眼神送走我们,眼角还泛着泪花,我的心抽搐了一下,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些事情帮助她。“小吴,没做过群众工作吧,这在农村,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朱建平安慰道。接着他带我们来到了一家很破的低矮楼房,楼房里住的是朱文龙。“朱文龙74岁了,好像一直是一个人住,我们进去看看。”朱建平说。我们走近一看,呈现眼前的是几块现浇木板装钉成的紧闭的破旧大门,“难道朱爷爷不在家?”我暗自疑问。“朱爷爷,朱爷爷在家吗?”琪琪紧盯大门着急地问道。“谁呀?”听到陌生的喊声,一位蹒跚的老人带着疑惑打开一侧门,走出来答道。老人佝偻着身体,身后的房屋黑漆漆的。在告知朱爷爷我们此次的来意后,朱爷爷很激动,似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通过与朱爷爷的交谈得知:朱爷爷今年74岁,老伴去世后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也在几年前去世,还有一个儿子因为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被关押在县看守所,而大儿子家生养的子女多、家庭条件困难,均无法照看到朱爷爷的生活,无奈的他只好选择在这简陋的房子里独自生活。村里虽然给他办理了低保,但每月仅100多元的补助依然是无法满足他基本的生活需求。
“朱文龙确实可怜,为了节省电费,晚上很少点灯的。”朱建平边跟我们说便走出朱爷爷家,接着,他便带我们去他家小坐了一下。他说:“没想到现在的警察这么辛苦,确实令人佩服。”“喝点茶,乡下地方没什么喝的。”朱建平的妈妈踉踉跄跄地走到我们身边说道,“你们还有多少户没走,我跟我儿子一起带你们去。”“朱妈妈,在建平的带领下,我们就差一个重点户了,一般户估计是走不完了。”老汪笑着说。“最后一个重点户就在我家不远处,我赶紧带你们过去,不然他们家人晚上该出去散步了。”朱建平说。
喝完茶后,我们继续跟着朱建平去走访,这次我们走访的是朱福星家。走进朱福星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有几个工人正在狭小的院子内砌红砖做新房。我心里嘀咕:“这是重点困难户吗?”但这时一个脚跛的很厉害、身穿破旧迷彩服的瘦小大爷向我们走来。“这就是这家主人,朱福星。”朱建平说。只见方方走到他身边跟他聊天,朱大爷很忙,一边在招呼工人,一边还在回答方方的问题。离开他家的时候,方方告诉我们:“朱大爷今年63岁了,家里还有一个患有癫痫病的老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24岁,眼睛看不见,曾经出嫁过2次,均被婆家送回来了;小女儿今年20岁,无业在家。家中目前没有生活来源,虽然有低保,但每个月100元微薄的补助,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少帮助,朱大爷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小女儿能有出息。”
“他家真的是很困难,这个房子建建停停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头了,周围比他家晚建的房子都一幢幢地竖起来了。”朱建平走出朱大爷家后,感慨道,“这才是政府需要帮助的人呀!”“是哦,希望领导看到我们收集的情况能有些补助。”方方说。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让我们感触颇深的村庄。此次走访非常感谢朱家桥村委会以及曹队长、朱队长的帮助,也应感谢我的联系户朱建平,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很难深入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 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范文文案:

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在包村组长周旭光、村支部书记马登海和其他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的陪同下,县住建局局长马成龙一行3人一大早就带着面粉来到了村委会。在经过简短的商议后,我们带上慰问的面粉,去走访我村贫困户。
首先,我们来到了三社贫困户马艾曼仁家。户主马艾曼仁今年72岁,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妻子也常年吃药,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但是由于缺技术,收入并不高,儿媳嫌弃家庭困难,丢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孙子离家出走。
第一次走访时,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与儿媳娘家联系,并邀请了本村调解员及时到其娘家劝回,经多次劝说,儿媳终于答应回婆家。今天,马艾曼仁老人一见到我们,就拉着马书记的手,感激不尽,看到我们又为他们送来面粉,更是热泪盈眶:“感谢共产党,感谢工作组。你们不仅给我们调节了家庭矛盾,还送来面粉,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随后,我们慰问了三社贫困户闫忠义、五社贫困户马国栋等73户贫困户。
这次慰问,虽然东西不多,但大家都非常感激。他们都认为:我们工作组这次进村入户,是在真正深入农户了解民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2017春节慰问走访日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