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抒情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诗词经典名句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杨万里《竹枝词》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8、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9、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10、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2、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4、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1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0、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2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2、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0、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35、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8、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39、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黄遵宪《杂感》  40、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4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4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43、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4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4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4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韩婴  5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51、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5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5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5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2、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6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4、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6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6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9、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7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7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4、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7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7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7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8、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7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度大庾岭》  80、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8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8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贾岛《戏赠友人》  8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8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8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0、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9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9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9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9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97、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9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99、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00、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10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02、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0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0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0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109、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1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1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1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115、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1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117、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11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19、陶陶然乐在其中。——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12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21、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12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2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2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26、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2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2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29、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赵翼《论诗五绝》  130、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1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3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134、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3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37、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3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139、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40、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杜甫《夏夜叹》  14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42、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1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14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14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14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4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4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五代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表达的情感文案: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深还生。
他,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善词,通晓音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诗人;本无心争权争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一个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里。功过是非,已成历史之轨迹。
人们都说,他——李后主,是一个亡国之君,可谁又能明白他心里的苦楚呢?
李璟的第六子李煜因惧怕皇太子猜忌,不敢参议政事。在此期间他给自己取号‘钟隐’‘钟隐居士’等,来表明自己志趣在山水之间,同时也表明自己无意与皇兄争夺皇位。不料,不久后皇太子暴卒,唯剩下李煜,他只能勉为其难做太子,登基为帝。实为他即位之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向宋进贡。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周后。周后是一个姿质佳慧,美艳多才的女子,因为她,后主留下不少佳作。
不过,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总有一天会降临到这一对快乐的人身上。当李后主二十八岁时,周后染疾去世,如同被秋风吹走的落叶。李后主苦不堪言,创作了一首又有一首忧伤弥漫的小诗。‘一重山,两重山。山高天远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如何。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对于李后主来说,这时天大的不幸,可是,他又怎样奈何得了命运呢?
975年,宋军南下,城破。李煜被俘,被宋朝封为违命侯,不知这是对他的恩情还是羞辱?
后主不会做皇帝,而无意中做了‘词中之帝’,从宫廷中的享乐荒废的生活到亡国之后,他写出了血和泪的文学以深哀结怨,真率,真切见长,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谁又可以否认他不是一个好诗人呢?
本来七夕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可在这天,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浸没。对于他来说,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把他从这种生活中解救出去。在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睡梦中,又梦见周后,不过不是在宫廷中,而是在秀丽的山水间……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希望在写《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