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缘木求鱼——儿童成语故事
公元前319年,孟子周游列国,第二次来到齐国。这时候,齐宣王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正准备攻打邻国。孟子反对战争,想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么才能说服固执的齐宣王呢?于是,孟子与齐宣王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孟子问:“大王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齐宣王知道孟子要来说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食物不够肥美,衣服不够轻暖,还是色彩不够艳丽,音乐不够美妙?要不就是因为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吧?这些,臣子们都全部能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接着说:“那您最想要的,一定就是开拓疆土,收服秦国、楚国,统治中国,安抚边疆。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就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啊(原文是:‘犹缘木而求鱼也’)。”齐宣王吃了一惊,忙问:“为什么?”
孟子连忙说:“大王想一统天下,是以弱击强,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可如果大王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里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这样,天下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成语“缘木求鱼”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它常被用来比喻做事情时,如果方向、方法错误,就一定达不到目的。缘,沿着,顺着。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自李登辉时代起,台湾已先后推行三波“南向政策”,但均因未妥善处理好两岸关系问题,以至于徒劳无功。然而,蔡英文当局并未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仍试图“走出新路”。在去年9月份宣布通过“新南向政策”纲领,正式启动“新南向政策”推动计划。
该计划将由“新南向”办公室负责政策规划,由行政机构下属的经贸谈判办公室负责政策协调及推动执行,确立目标市场为东盟十国、南亚六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8个经济体。然而随着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变化,中国大陆与东盟、南亚和澳新之间机制化的合作迅猛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不断推进。因此,“新南向政策”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必然会直接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格局形成碰撞。
首先,在现有的区域合作格局下台湾的发展空间有限。2010年中国大陆就与东盟10国成立自由贸易区。而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构以及中国大陆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的落实(中国-印度FTA协商一直在进行),中国大陆与东盟、南亚及澳新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全面提升,合作不仅涵盖市场准入、关税减免、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更涉及技术、环保等深层次领域的合作。台湾的“新南向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相关经济体的投资与贸易,但也将面临更高的进入门槛,且在两岸缺乏政治互信的大背景下,还会面临更大的参与瓶颈,无法达成与相关经济体实现机制化合作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新南向政策”不可能解决台湾面临的产业竞争力下降和外贸多元化的困境,甚至还将进一步导致台湾产业的加速流失。
其次,弱化台商在大陆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当前,大陆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体现为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引发外贸增速下降、内需市场作用提升、环保压力加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等。这一变化的核心是大陆经济开始从要素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追求GDP成长转向实现民众收入的实质成长及公平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应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不再是继续“逐草而居”。因此,在“新南向政策”实施过程中,台商如不克服痼疾,而只是简单的追逐低成本优势,将会进一步弱化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克服与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两岸互信的增强与合作的深化。而蔡英文至今没有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正式沟通协商难以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推动以“新南向政策”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战略无异于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拼音】: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造句】:
1、例如缘木求鱼杯水车薪水深火热箪食壶浆事半功倍一暴十寒知人论世出类拔萃天时地利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名言佳句,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2、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要靠学徒自己起来争取改善,无异缘木求鱼;因为学徒不仅多属年幼无知,而且又不如技工的有团结组织能力。
3、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4、不努力却想发财,无异是缘木求鱼!
5、不多读书写作,要想成为作家,无异于缘木求鱼。
6、向他这种吝嗇鬼募款,无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7、要减肥就要多运动,只靠药物,无疑是缘木求鱼。
8、你想事业成功,却只靠烧香拜佛,这和缘木求鱼有何区别?
9、想要公司好,却不用心管理,岂不是如缘木求鱼般达不到目的。
10、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11、这不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吗,真是叫我无能为力啊。
12、如果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加入这些机构而使自己出众,那么这就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13、最后,我再强调一次,不改善表演艺术生态,就要发展表演艺术产业,是缘木求鱼,注定是浪费预算与资源的动作。

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 文案: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两岸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而美丽,花瓣纷纷落下。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土地,排列整齐的房屋,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神情愉快,自得其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的情况不必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缘木求鱼的成语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