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散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每当吟诵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总会想起清明,想起故乡的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中华大地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特殊日子,古往今来一直深受人们的重视。因为,这个日子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缅怀过世亲人的日子,即生者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据说这个传统的节日已经有着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此时的故乡已是春意盎然,到处生机勃勃鸟语花香草木纷长,但见绿树抽枝发芽,各色的花朵竞放,一切美得令人心醉。在故乡的土地上,聆听春风的歌唱,呼吸着泥土清香的气息,此时乡情便会疯长起来,它吸引着远方的儿女,拖男带女带着一片诚挚的情感,回到老家坟茔给祖先扫墓添土,他们拿出表达心意的祭物,或食品,或果蔬,或烟酒,或纸钱等,把所有的祭祀供品摆列在墓前,满满地斟上酒,在烟雾缭绕中叩头拜祭,随即焚烧冥府通行的纸币,与地下的亡灵共同分享这独有的氛围,共叙离别之情,此时此刻所有的感情,所有的话语……一齐涌入心头无法倾诉,只有泪水尽情流淌,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那份揪心的感觉,只有投入的人才能感受到,痛不欲生——两界天地,两重天,生死只是一线相隔的悲凉……以此寄托内心的哀思,表达对祖先的深深怀念与敬意……
对故乡的孩子们来讲,清明节还是“顶蛋”比赛的日子。所谓“顶蛋”也叫“碰鸡蛋”,就是各自手持一个鸡蛋相互碰撞在一起,谁的鸡蛋碰裂了,谁就算是失败了。因此早在清明节到来之前很长的一段日子了里,孩子们就各自注意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因为“顶蛋”时需要的鸡蛋最好是最新的、皮厚的、个大的。记得这天早上,母亲把鸡蛋煮好晾干后,我们挑选出红皮个大的,用七彩画笔在鸡蛋上涂成红色,有时候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鸡蛋上随意作画,写上祝福的话语,画上一张纸灿烂的笑脸,然后轻巧地放进书包里,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唱着不知名的歌儿上学去。到了学校后,趁着铃声还没有敲响,小朋友们如同炸了锅一样,便围拢过来聚在了一起,开始了所谓的“顶蛋”比赛。此时双方都会小心翼翼攥好已经染红的鸡蛋,只露出尖尖的前端,聚精会神的看着对方,只等裁判一声号令,小手一挥 “开始”,便听到“啪”地一声,便决出了输赢。赢了的同学自然会兴高采烈,输了的同学自是闷闷不乐,只得把碰坏的鸡蛋自己吃掉。有时候因为意外的落差,有的同学还会哭鼻子呢!用袖子摸着哭红的眼颊,引来了同学们持续不断的笑声与尖叫。记得有意思的是,有些求胜心切的孩子不按套路出牌,他们会偷偷“作弊”,从自家挑选出小个头的鸭蛋冒充鸡蛋,染成红色后拿在手里还真以假乱真,让人看不出来,最后连赢两局被大家发现后,免不了受一顿“教训”和谩骂……记得儿时每逢清明节,校园里自然会传出清脆的蛋壳破碎声和爽朗的笑声,伴随着读书声传出很远很远……如今,煮鸡蛋的人家虽然没有减少,但是“碰鸡蛋”比赛也渐渐成为过去式了。
插柳,也是故乡清明节期间的习俗之一。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在故乡,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记得儿时的故乡,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成为一种常见的习俗,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朋友们,放学后如同灵巧的猴子,爬上柳树把柳条掰下来,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如同潘冬子一样,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四处炫耀成为了一种时尚。
折桃枝也是故乡清明的习俗。在清明节这天,倘若走在故乡的街道上,时常会看到人们把新发芽的桃枝插在自家门上的场景。听娘讲桃枝有避邪,驱鬼神的功效,可以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或许是家家户户为了图个吉利的缘故,插桃枝开始农村盛行开来,当然,这种工作在那时也属于孩子们的,而且是女孩们做的工作,因为男孩子是不屑于这种没有挑战与冒险乐趣的。于是,每当清明时分,要好的女孩们就偷偷地积聚在一起,商议着去哪里“偷折”桃枝。因为,拥有桃树的人家自然不欢迎她们去采摘的。于是,她们就到野外沟沟坎坎处去寻找野桃树。自然,沟沟坎坎有些惊险和刺激,自然折桃枝在寻找与攀折中也就多了一些说不尽的乐趣。
现在的我,因为工作的缘故,离开故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或许是快节奏生活的缘故和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现在故乡的清明一些简单的风俗也趋于疏远了,虽然传统的风俗习惯在今天看来显得有些过于简单、落后、甚至愚昧,但是那里面融合着更多的质朴的纯真,更多的快乐与思念,因此我们有必要保存它传承它延续它。我总觉得,清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是我们的一种文化,我们理应使它永久性驻扎在我们的民族血脉中,永不褪色,永远传承开来!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1.山乡的泥土芬芳
清明节到了,妻家的叔叔早早地传话过来,问我们哪一天回去给岳父扫墓。妻子的家乡在大山的深处,那里有她童年的回忆和大森林。岳父去世后,归葬故里,每年的清明节便成了与岳父\"相聚\"的日子。
晚间的电视新闻看得让人揪心,说市场上的“注水肉”只算是小问题了,相比\"注胶肉\",\"注水肉\"甚至可以算是\"绿色\"的。那种肉“注胶”后晶莹鲜亮,连着几天不变色,也不变质。妻子一边整理着扫墓用的祭品,一边责骂着\"专家\"的新发明.楼下租住车棚的那对夫妇又在吵架,嘶哑的声音弥满小区。物业公司的老张挥舞着手电,呵劝着他们不要吵了。想想也是,老张管这事最适宜,我们连对门也不认识,偶而邻居间\"楼道相会\",相互瞪瞪眼也算是有缘份了.
除了纸质的\"iphone”,妻子还卖了两棵柏树,准备带回去种在岳父的坟前。我不愁驱车百里的路程,却在担心到家后如何把树弄到山上去。柏树虽不大,但带有护根的泥球,少说也有五、六十斤。打听了妻叔,问东村的表弟是否在家,只说放心好了,总有办法的。
夜里起了疾风,呜呜地怪叫,早上驱车出发时,还在劲吹。车至半途,接到表弟的电话,说是在黄土岭等着,搭车一道走。表弟十分勤劳,除了干山里的农活,这几年还在城里做工。我知道,这次他是因我们特地回去的。车到黄土岭,远远地就发现他等在路边,衣服鲜亮。表弟很能侃,说到“柏树上山”,连说不碍事。
叔叔早早地等在村口,接车后高高兴兴地来到家里。为了张罗中饭,叔叔把东村的表姑也请了来。姑姑一见面就“埋怨”,说是去年清明,叔叔一家去了外地,她拖了一双老腿,满山找我们,最终也没找到,可惜了她精心备下的中饭。笑说东村也不远,不去她家,是见外了。
表弟已去家里换了劳动的旧衣,腰上系了刀箩,背插砍刀,还拿了抬树用的绳索和竹扛。等到柏树卸下车来,表弟笑称还以为树有多大,需几人合抬,他一人肩扛就可以了。说着肩起一棵先走了,还要我们原地等着,待他回来肩第二棵。
表姑还在唠叨着表弟的“不是”:他不犁地了,把牛也卖了,嫌侍弄竹笋不来钱,早去城里寻活了。每月就两千来元钱,还把家中的“小店”盘给了人家,在城郊买了房子,要七十万,什么时侯还债是个头呵!听说今年竹笋厂销路不好,不收鲜笋,本来想着卖几个钱,也指望不上了。你们真稳当,要是能有你们一半就知足了。
去山上的路上,熟悉与不太熟悉的乡亲,都热情地喊着妻子的乳名。尽管有一些长辈把妻子和妻妹的名字混淆了,但听起来仍是那样的亲切。风早停了,阳光照耀着万亩竹海,阵阵春暖和秀绿沁人心脾。不时见到有乡亲在自家的地在挖笋,招呼着,问侯着,让人顿觉一种久违了的亲情。
中餐有刚采摘的马兰头、鲜厥菜,还有现挖的春笋烤农家肉。表姑还做了一种叫“青团”的糯米点心,咸菜炒笋丝做的馅,味道十分鲜美。那个农家猪肉,连肉皮也很好吃。
妻子带去的燕麦片、咖啡和红酒之类,是送给叔叔和表姑的礼品。相比农家的“山珍”,我觉着是那样的“酸气”,有谁知道,里面有多少“专家”的发明。
小车的后备箱塞满了一袋一袋的春笋,是叔叔和乡亲们的馈赠。表弟还把每棵笋的根部削整了,去除了泥巴和根须。车至岗口,我们特地下车回望了一下,群山苍翠,竹海泛绿,山乡正淋浴在午后的阳光里……
深深地舒缓了一下胸意,春风徐徐,吹来山乡泥土的芬芳。我还在遐想,表弟为何要削整春笋呢?把根须和泥巴带回城去多好,那里真的很需要。
2.清明雨上
听着许嵩的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抚琴吟唱。读着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处处笼罩着一股悲凉的氛围,幻化为漫天的细雨萦绕在人间的四月天。
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声沙哑的悲鸣。风吹着雨倾斜了身子,树叶摇曳,这片挨着那片,随风而动,颇有点翩翩起舞的意味。初开的花扶着娇弱的身子极力支撑着,却道是春风无力百花残,终究难逃厄运。看那掉了一地或残或败的花朵,井然环簇在根部,大有“化作春泥更护花”之势,那些花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又像一场花的葬礼,残朵停止呼吸,渗入大地,没有人会注意凋零了的鲜艳爱情,花瓣埋葬了所有关于前生的记忆。石板上的水泡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发出细微的咕嘟咕嘟声,不一会儿就汇成一条条涓流。仰头望去,一片惨白,天空亦不复昔日神采奕奕。鸟也未尝见到一只,莫不是禽亦有情,悼怀已逝的同伴亲人去了。路上的行人撑着伞,反击着风的猛烈攻势,加快了脚步,小心的注意着路上坑坑洼洼的积水。
这雨似天然的帘幕,隔开了远方的景,剩下浅浅的轮廓;模糊了离人的眼,分不清雨与泪;却止不住扫墓人的步伐,虔诚地踏在泥泞的山间小径上,一步步,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又像一个鲜明的记号,诉说着上山的艰辛与信念的坚定。一对香烛,一双红蜡,几封冥纸,无不包裹着浓浓的思念。折一枝柳插上坟头,以柳为媒介,望柳怀人,诉说着涓涓心事。这传统的习俗似宗教信仰般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虔诚如世人,与故人互诉衷肠,年年依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清明,不再仅仅代表一个普通的假期,它俨然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文化传承的接力棒,生命生生不息,传承永无止境。它承载着人们一年的岁月中对亡灵,对亲人的深深追忆,浓浓的思念和暖暖的怀念。阵阵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在悼恋逝者,也在警醒生人。江河湖水奔流到海不复西上,历史的车轮亦不断向前推进,无论是非功过皆化为一坯黄土。“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啊,人生如白驹过隙,光阴荏苒,时光太窄,指缝太宽。叹一曲离殇,难抵促膝庭堂。何不且歌且行,汲取春雨的滋润,化悲凉为欢欣,赞颂这春意阑珊,把握着大好时光。借这微微轻风吹散头顶的阴霾,让清明成为生命的礼赞,勉励世人珍惜青春,把握韶华,在俗世上不曼不妖,慷慨而行。
3.又是一年清明到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到。清明,这个千年的节日,寄托着多少后人对先祖的思念,这思念像泰山一样千古不移,像大海一样万里无疆。
缕缕的春风吹落了一树的梨花,洁白的梨花飘落到了山岗,飘落到了田野,融入了芳香的泥土。这洁白的梨花是后人对先祖寄去的书信吧,要不为什么他总是年年此时开又年年此时落?
纷纷的细雨,沾湿了发梢、沾湿了衣角、沾湿了面额。这纷纷的细雨是思念的泪水吧?要不为什么他如此温柔、如此涟涟、如此缠绵,又如此牵情。
涓涓的小溪,静静的流淌,滋润着河边的小草、百花,岸边的杨柳已发出了嫩芽,枝梢已有了暖意。小溪千古不改流向,从西山流来,向东方流去,他把人们的思念带入了河、带入了江、带入了海。
在先祖的坟前洒下一杯陈酿,敬上三株清香,摆上一叠新纸,点燃一堆旧柴,让烈焰向苍天燃烧。熊熊的烈焰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这声响告诉后人谁是动力,谁是英雄,谁是脊梁。
清明时节,雨也纷纷,泪也纷纷。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清明时节雨,今年没有。
阳光普照,让人燥热地脱去外衣,搭在胳膊上。清明,全家人回蓝田老家白鹿原上去给母亲上坟。
母亲的坟在鲸鱼沟的北麓,坐望着终南山,旱原上,缺雨水,植在坟头两边的柏树已经枯死了,蒿草丛里残留着去年我们祭奠的痕迹,父亲说:“玉凤啊,孩子们看你来了……”父亲八十八岁了,苍凉的声音伴着呜咽的风声,我们跪下磕头,纸灰飘扬。
母亲去世已经六年。至今,母亲慈祥的照片在家里的堂桌用香烛供着,有时令鲜果或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父亲总要摆上供桌伺候给母亲。我的夫人只要一唠叨起我对她的怠慢和疏忽,她总要说:“你看看咱爸对妈的感情……六年了啊!”。这个家是父母的家,在那个家里,父母看着我们长大,望着我们一个一个地走出那个家。如今,剩下老了的父亲一个人,保姆陪着,儿女们各有各的家,只是周末回去看看,也在母亲的遗像前上上香。
清明的前夕,保姆休假,我把父亲接到我这里,夜里听到他在咳,我起身对父亲说:“去看看医生吧。”父亲说:“没事,有些感冒。”我总有些担心。那天,父亲对我的夫人说:“有些事情我该交代一下,你妈不在的时候买了一捆彩条布,没有用上,还有白纱呢,你回去找找,到我的后事,你们能用上……”我听得心酸。
我惆怅。
这个家,就这么一天天地散了,远了。在我记忆里,母亲筛着白灰,父亲砌着砖,父亲的朋友和街坊邻居帮忙,在老屋的对面一片菜地里盖起了一栋两层的小楼,家里孩子多,也大了,老屋住不下。原先的房子,是土坯房,在一个暴雨夜,塌了。每提起老屋,父亲说:“半夜,雨越下越大,我听到房梁咔咔在响,急忙唤醒你妈,我俩刚把你们一个个抱出来,屋顶就塌了下了,塌在了床上。”这些,我是没有了一点记忆,只是那间两进的老屋,前屋后室,很窄,糊着顶棚,剥落着墙皮,总能见潮湿虫,我还有些印象,是塌了,后来盖起了新房……家,在我的脑海里总是那些早晨,晨曦透窗,当窗外鸟儿啁啾,我们起床,就见到母亲已经蒸好了一笼屉的馒头,我们的书包一个个已收拾停当摆在桌子上,旁边,晾着馒头,这时的母亲带着头巾坐在门前扒着炉灰挑检未然烬的炭核,父亲推着自行车出了巷口,去工厂上班,巷子里开始热闹了起来,一群群的孩子们呼喊着嬉闹着结伴去上学。那个巷子叫自由巷,六号院。如今,六号院也早已经不在了,拆迁了。
破碎的记忆。如家门前的梧桐树,每年的秋,零落满地是淡紫色的桐花,记忆的碎片已经连缀不起我童年的六号院,母亲的音容依旧清晰。父亲已步履蹒跚。
我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人生并不漫长,走过才知它并没那么遥远。”这是收藏家马未都写在《扫墓》一文中的一句话。
前天,清明,回家乡给母亲扫墓,我的外孙麦稻也跟了去……一代一代人啊。
清明印象母亲、家、巷子散文

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作文 故乡清明节作文600字作文 六年级文案:

人们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那一层薄薄的雾,那一阵绵绵的雨,确乎能引起我们的忧愁,确乎能让人倍感凄凉。
清明到来,思绪悠长
母亲,今天是清明节了,每到这个日子,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对您的思念,思绪悠长,眼中的泪水始终在回旋……
二十年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您呀!可只有在每年的今天我才能跪在您的坟前,尽情的哭啊,让思念随泪水流淌!
母亲啊,您还能和我们说说话吗?我们兄妹几个多想再听听你那温柔的话语呀!你还能睁开你期盼的眼睛看看我们吗?我们已经长大了,你不用在牵挂我们了;你还记得吗,送你走的那天你的孙子还不懂事儿,但也跟在我们后面,给你磕头、作揖俨然大人的摸样。
现在,孙子孙女已经大学毕业,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了您生前的愿望!您走后,老父亲孤苦一人守住了和您的那段情,直到现在,老父亲苍老了许多,他时常独酌孤饮,把那份思念在醉意里隐藏;您在天堂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他的,就像小时候你照顾我们一样。
母亲啊,清明了,你看,你这里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飞舞的蝴蝶,在给你跳舞呢;那美丽的花是不是你挂满慈祥的脸庞;这里起了和煦的风,吹在您的坟上,也吹在我们脸上,是你在和我们说话吗?如果有啥话你就说吧,我们像从前那样拉拉家常,我们在听呢,母亲,我们就在你的身旁。
母亲呀,春天到了,和你离开我们的日子差不几天了,你知道吗,你离开我们的那天我们哭断肝肠,我们送你来这里的那天,为你搭建了很大的灵堂,几乎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给你送行,为你送来了花圈,表情很是哀伤,那天你周围也是花的海洋。乡亲们说,你走了,咱村里又少了一个勤劳的人还有那份难忘的善良。
母亲啊,你看,这里依然是您喜欢的样子,小麦返青了,油菜花遍野开放。我跪在您的面前向您忏悔,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我无力挽回你的生命,你牵着我和老父亲的手,留下长长的留恋和满怀的牵挂,离开了那个你曾经操劳的破旧的土房。
这里百花已经次第开放,为您搭建了美丽的花园,还有迎春的鸟儿,带着我们的思念盘旋在你坟上,冬去春来,您说,好听吗?这花的芬芳、鸟的吟唱。母亲,寒来暑往,你别忘了加衣裳!
母亲呀,思念如渴,牵挂流长,想您的时候,我的心疼得厉害,可我无法躲藏;你知道吗,你走后没几天,我和弟弟坐在咱那个老屋里,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哭了,并且声音很响,还引来了好多邻居和街坊,你那慈祥的笑容和和蔼可亲的脸庞,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像电影一样播放,我常常带着对你的思念进入梦乡。
母亲呀,咱们家已经变了摸样,你瞧,咱家那冬不挡寒,夏不庇荫的老屋,已变成漂亮的瓦房,可惜,再也看不见白发如银的您,看灿烂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更没有我朝朝暮暮的陪在你身旁。你还记得吗,你做的酸辣汤至今还带着你的那份慈祥在飘香, 我们村头的泥泞小路也比你来时平整宽敞,但依然还是那样安详的躺在村旁,你再也不用背着我们蹒跚在上学的路上。
母亲,清明了,你还记得吗,这里是咱的责任田,曾经是你春耕秋收的地方,我们又仿佛看到了你辛勤劳作的身影和你的柔韧和坚强,我们兄妹几个来看您了,还带来了你生前没用过的东西;这里鲜花如海洋,那些您耕耘过的田野,已经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充满了丰收的希望。
母亲呀,我们都很好,一如小时候的模样,只是无情的年轮刻画出了岁月的沧桑,还挂着成熟、思考、善良,就像你生前的摸样;我们都在城里安了家,买了房,我把老父亲也接来了,可惜,我们没有做到把你老有所养你却去了遥远的天堂。
母亲呀,我们跪在这里,你不会感到孤单凄凉,小麦返青了,鲜花依然灿烂金黄;这里和从前一样车来人往,还有你的婆婆也来给你做伴了,你要好好的孝敬奶奶,就像你生前那样。我们跪在这里依然感受到您的爱像花儿一样芬芳。我们深切的想念您,即使念你一生也不嫌思念悠长。
清明情愫
清明,一个令人感伤与充满思念的节日。
任纷飞的细雨滋润着自己的发际,任料峭的春风轻拂着我的脸庞,让自己的思绪在这个充满思念的节日里飞扬。每当这个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转动到这个角度的时候,大地都会萌发出新的生机,在心中就会油然地涌现出那份深切的思念与怀想。
万物萌生,对亲人的思念就像是那泛绿的小芽一样,弥漫在这个世界,让我感伤,让我重温着那份暖暖的亲情。转瞬之间,流逝的时光,就象是变了魔术一样在我的眼前重现,亲人们的形象就又浮现在我的心中,慈爱的爸爸、妈妈仿佛就又在我身边。
每到了这个时刻,一种温暖就会涌上我的心间,那份亲情就会充盈在我的世界里。对亲人的思念与怀想,就会涌上心头。
清明,为我提供了一个怀想的机遇。对亲人们的想念,就会犹同这充盈着绿色的大地一样,一望而无际。那失去亲人的感伤,依然灼痛着我的心,绵延而长久。我知道,我的亲人终将有着离开我的那一刻,因为天下从来就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在我的心中,总是嫌这一时刻来得太早,来得太勿忙;总是嫌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太少,太短促。我深深的知道,时光的流逝,终将抹平岁月的波痕,但是,时光的流逝,却始终不能带走我心中的那份痛,抹不去我心中的那份怀想,对亲人的那份留恋总是萦绕在我的心间。
清明,一个充满怀想的节日。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广袤的大地,也打开了我思念的心扉。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总愿将逝去的时光,再次回放,细细的品味;让与亲人们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片断重映,回味着那最段最亲最真的情感;我总愿把亲人的形象,在心中重现,感受着那份依然浓厚的亲情。
清明,让思念与怀想的翅膀,飞翔在我的世界里,让我把这世上最真、最美的情感重温。在蒙蒙的细雨中,烟雨笼罩着天空,那份浓浓的亲情,弥漫在我的心间,让我温暖,让我感动。
清明情思
小时候读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总感觉的很悲凉,但是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又是一年清明到,我踏上了回乡祭拜的日子。没成想,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果真下了起来。
天空开始起了雾蒙蒙的雾气,慢慢的笼罩了整个天空,天空阴暗下来,正如失去亲人们悲痛的心。每次越走进清明,越走近亲人,我的心就变得沉重一分,埋藏在心底深处的音容笑貌就格外清晰,渐渐地所有往事都涌上心头,一幅幅亲人的画面恍如隔日,画面中包含着人世间最美的亲情,悲怆的相思充满整个腹腔。悲痛在心底流过,划过心头最柔软的地方,相思化作漫天泪水。
或许是思念亲人的泪水感动了上苍,从雾里开始飘下柔软的雨丝,在天空中洒下一串串的涟漪,最后天空中只剩下一片又一片的清洁和明净。
清明时节的雨是这般的缠绵,又是这般的忧愁,使我的心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没有什么比这清明的雨更纯净的了,因为此刻它没有参杂半点虚伪,它是上天的感动,是人世间的情丝。
望着这清明的雨,心头的悲怆愈加强烈,雨,你为什么总在清明飘然而下,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是思念的泪水化作了雨水,还是漫天雨水化作了泪水。最后雨水和泪水交融在一起,就是天堂和人间的爱。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故乡的清明节散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清明节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故乡的清明节散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