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庄子在谈论“义”的时候,先列举出一些古代明君圣贤的故事来进行阐述。他说:“尧与许由天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通蹲)于窾水,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意思是:尧帝要把天下让给贤者许由,许由不干,逃跑了,商汤决定将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仅不接受,而且发了脾气;纪他听到了此事,担心汤再来找他,便带着他的众门徒躲避到窾水河畔去了,诸侯们听到后,担忧纪他投河绝世,络绎不绝前往窾水之滨吊慰;三年之后,申徒狄闻知这些贤士之事迹,甚慕其高名,遂投河而死。庄周在讲完这段故事之后,紧接着说了下边一段话:“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系兔脚的一种,类似绳网的工具)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意思是说:荃这个东西是用于捕鱼的,不能得到了鱼,就把它忘掉了,蹄这个东西是为了捕捉兔子的,不能得到了兔子也把它忘掉了,言词是为了达意,也不能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言词了。对那些“忘言之人”我是决不与他们交谈的。
“得意忘言”成语,也是从这里来的。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近义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反义词:饮水思源
1、他功成名就后,竟得鱼忘筌,不承认曾经带他入行的师父。
2、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得鱼忘筌,过河拆桥。
3、老王发财后,每年捐钱回馈乡里,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物,哲理故事。
4、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5、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一旦小有成就就得鱼忘筌的人,只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7、你的妻子在幕后支持你,你功成名就了就得鱼忘筌,也太没有人性了。
8、革命虽然成功了,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得鱼忘筌。
9、这次考试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依然会认真刻苦的学习,不会得鱼忘筌。
10、人活一世,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情,而不可忘恩负义,得鱼忘筌。
11、你出的两本书,都是我们帮忙校对完稿的,现在竟然得鱼忘筌,不理会我们这些人了。
12、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13、老王发财后,每年捐钱回馈乡里,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物。
14、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事一定不能得鱼忘筌。
15、他早已得鱼忘筌,别妄想会念旧日恩德,给你任何帮助。
16、有些人认为奥巴马在选举结束后将支持者“抽干后抛弃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的意思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注音】déqísuǒzā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有人给郑国大夫子产送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子产舍不得杀了吃,就叫人把鱼放到池里去养。管池人偷偷把鱼煮吃了,然后告诉子产鱼开始不灵活,慢慢地游动,最后一溜烟游走了。子产高兴地说得其所哉,管池人心里偷着乐。
【典故】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小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孟子·万章上》
【解释】所:处所,环境。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或得到理想的安置。也形容因某事而称心快意的情绪。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得到所需要的
【相近词】各得其所、求仁得仁
【相反词】乱点鸳鸯
【示例】他的庶务!掌柜的当庶务叫作“得其所哉”。老舍《老张的哲学》十四

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 得鱼忘筌的典故文案: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释读】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的经历,对《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得鱼忘筌成语故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得鱼忘筌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写《得鱼忘筌成语故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