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是犹推舟子涉地,劳而无功。
释义“功”,功效。花了劳力却收不到功效。形容白费力气。
故事孔子作为有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极力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周朝的礼制。他认为统治者只要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恢复礼制,天下就会安定。为此他曾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国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请他们采纳。遗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张并不像他的教学见解那样受人敬佩和欢迎,到处碰壁。孔子的学生颜回便去问鲁国一个叫太师金的官吏:“我的老师孔子到处游说,劝人家接受他的主张,可是到处碰壁。这次去卫国,你看情况会怎样?”大师金摇摇头说:“我看还是不行。现在战乱四起,各国国君为争地盘都在忙于打仗,对你老师的‘仁义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谁会去听那些不合时宜的说教呢?如蔡、陈两国就是如此。如果到卫国去游说,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太师金又举例作进二步解释:“船在水里是最好的运输工具;车是陆上最好的运输工具。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陆上来运货,那是白费力气,劳而无功。你的老师要去卫国游说,好比是把船弄到陆上去运货一样,其结果,必然是劳而无功,可能还会招灾惹祸。你们不要忘了去陈国的教训,那时你们到陈国不是没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饭吃吗?”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推舟于陆”意思是,推着船只在陆地上行走。
用以比喻劳而无功。
此典出自《庄子·天运》。
孔子从鲁国西行到卫国去游说,推行先王的仁义之道。
他的学生颜渊对鲁国的太师说:“老师,孔子要到卫国去推行仁义之道,您看行得通吗?”鲁国太师师金回答说:“孔子是很聪明,又有智慧。
但是很可惜,他推行仁义之道一定会遭到困穷。”颜渊不解,问道“推行先王的仁义之道反而要遭到困穷,这是什么原因呢?”师金以祭祀用的草狗为例,向颜渊讲了一通绝妙的道理。
他说,祭祀之前,人们对祭品草狗等是十分珍视的。
祭祀过后,它就失去了作用,甚或被随意践踏,用来烧火做饭。
孔子推行的仁义之道,正是先王已经用过、并早已丢弃的草狗,孔子拣起来使用它,定会遭到不如意。
为了进一步说明白,师金说:“在水中行走,最好的工具就是船。
在陆上行走,最好的工具就是车。
船行于水,车行于陆,千里的路也不成问题。
如果因为船可在水中行走,就把它推到陆地上,叫它像车一样行走,结果一辈子也走不上几尺远,这是寻常的道理。
古时与今时相比,不就像水中和陆上的关系吗?周代与鲁的关系,不也像船和车的关系吗?形势不一样了,礼制也应该有所改变,而孔子想把周代的一套办法搬到鲁国来推行,这就等于把船推到陆地上,让它像车一样行走,其结果不但劳而无功,连他自己也一定遭到祸殃。”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小编收集了无功受禄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wú gōng shòu lù
[释义] 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
[语出] 《旧唐书·隐逸·李元恺传》:“无功受禄;灾也。”
[辨形] 禄;不能写作“录”。
[近义] 坐享其成
[反义] 按劳分配
[用法] 用作贬义。也可表示自谦。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紧缩式。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给他五大夫的爵位,这岂不是无功受禄了吗?\"楚怀王听陈轸说得有理,便问:\"那你说该如何办?\"陈轸说:\"大王最好以10辆兵车,派杜赫去赵国,等他完成了使命,封为五大夫。\"楚怀王采纳了陈轸的计策,用10辆兵车送杜赫去赵国。杜赫见楚怀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气,干脆拒绝出使赵国。于是陈轸向楚王说:\"杜赫不接受出使赵国的使命,这正表明他心怀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骗取爵位,现在见大王不给爵位,他就干脆不去了。\"
[造句]:
1, 总经理,我不能无功受禄,这份奖金还是请你留给有功的人吧!
2, 这个成果得奖,我并没有参加实验,不能无功受禄。
3, 当然,我们不是无功受禄,我们给安全公司付了钱。
4, 你无功受禄,我亏特你吗?你为什么要逃跑?说!为什么要背叛我?
5, 嗯、是的,大娘,您攒点钱也不容易,我本来就无功受禄已经很不好受了,现在你一下给我这么多……大娘,两个铜板买个馒头我就可以。
6, 谢孟阳加封少有人抱怨,而夜天华无功受禄,惹来朝野微词,可西帝却是不制止,只因他着实欣赏天华之谋略。
7, 留功法在一字号拍卖已是樊心的极限,怎么可能还会无功受禄。
8, 章旭不愿无功受禄,一定要那人说出姓名,以便将来如数偿还。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 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什么意思文案:

《韩非子·五蠹》就有“汗马之劳”的说法。《战国策·魏策》也有:“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费十日。而拒扞关’。”(扞,扞关,地名。
《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
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史记·萧相国世家》和《汉书·萧何传》也有一段有关“汗马之劳”的故事。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
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大家同声回答:“知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汗马之劳”,一般都说作“汗马功劳”,形容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已不限于军事方面。
“发踪指示”,也成为一句成语,比喻指挥冲击。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典故:劳而无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成语典故: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