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周有光,经济学教授,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曾祖父是清朝的官员,同时也在常州经营棉纺、织布、当铺等产业。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常州,他的曾祖父全力支持清军守城,以家产供守城清军军饷,后常州城被攻破,曾祖父投水自尽,周家的雄厚家财尽失,从此家道开始衰败。
周有光一生充满传奇,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
周有光有周百科的外号,拜连襟沈从文所赐。后来果然做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三位编委之一,其他两位编委是刘尊棋和钱伟长院士。
周有光祖上为宜兴望族,他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玠,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老四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10岁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典型地体现在其晚年精心结撰的学术随笔上。在85岁那年,周先生离开办公室,走出“专业的深井”,开始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起航。他以读书为帆,以思考为舵,以写作为桨;他心无挂碍,目光如炬,跨越横蹊,脱离窠臼,对陈规戒律犁庭扫穴,对真知真理热情推介;他融汇文史哲经,吸纳古今文化,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并赢得“周百科”的称誉。
周老拥有比无数老年人和中青年更为清醒的思想。周老的学术随笔,纵论今古,时空交错,叙评结合,臧否人物,叙述从容,论理透彻。他说:“历史像一条河一样,河的上面有波浪,这个波浪受风的影响,一下子往东,一下子往西。你在这个波浪里面生活,弄得眼花缭乱,弄不清楚。我现在不研究河流上的风浪,我研究河流下面的潜流,潜流比较稳定,它的方向比较明白。我就是研究这个潜流,根据潜流,我假定一个理论,就是我自己认为可以讲清楚的,就是整个人类前进轨道是怎么回事。”
2007年,我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自此每年1月我都与学会领导一起,前往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的寓所,为老人贺寿。后来,又先后数次陪同外地友人前往探望。每次拜会,我都被百岁老人的睿智谈吐、和蔼音容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一次利用在北京开会间隙去探望周先生,先生微笑着说:“以前,都是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观点各不相同。现在,应该从世界角度去看国家。光从中国角度看也是看不清的。”老人娓娓道来的这段话,絮絮如话家常,但认真回味,却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这就是知识老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文化启蒙。我当时心中蓦然浮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意图画——百岁老人高瞻远瞩的目光与安详淡定的神态,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多年来,我尽量搜集并力求系统地研读周公关于社会文化的著述,俯读仰思,反复品味,常有豁然开朗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思想渐入佳境,视野、胸襟渐次开阔,视角、思维、逻辑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评论,第一跳出僵化的窠臼,第二不再拘泥于微观枝节,而尽力在历史长河和世界范畴时空交叉的维度着眼、联想、比较、探研……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吧。自身的文化开蒙和思想升华,完全归功于周老“授人以渔”的思想点化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推力。
心游万仞周有光的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周有光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就业余爱好语言学,特别是对文字改革有兴趣,曾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写过很多篇有价值的论文。加上他同时懂得中、英、法、日四门语言,干起语言文字工作更是得心应手。1954年,他就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担任了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兼职授课,任研究生导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被指定与叶籁士、陆志伟一起起草“汉语拼音文字方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汉语拼音成为全国小学的必修课。他研究的汉语拼音、汉字的内在规律、中文输入法基本原则,比较文字学、现代汉字学等已被确认且广为传播。
多年来,周有光撰写了《汉字改革概论》 、《现代汉字学发凡》、《比较文字学》、《世界文字发展史》、《汉语的内在规律——中文输入法的两种基本原则》、《双汉语时代》等重要著作20多部,论文300多篇。1961年出版的《汉字改革概论》是周有光在文字改革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它是一部论述我国近六十年来汉字改革运动的专著,是系统论述“汉字改革”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语文的重要教材。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周有光参加了一系列百科全书的编审工作。1984年,周有光担任了中美联合编审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出版中译本《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国际中文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他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日本《不列颠国际百科全书》国际学术顾问等。
周有光进入老年以后,仍然专心致志地不断深入研究、探讨问题。他从中国人的识字问题、到世界文字的发展、比较文字学、进而研究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研究结果出了三本书。
为庆祝周有光的百龄华诞,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2005年1月10日,于北京主办了庆贺周有光先生百龄华诞座谈会。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堒主持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发表了书面讲话,他高度肯定了周老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号召语言文字工作者学习周老对学术的钻研精神和对华夏文化的热爱,共同努力,争取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做出新成绩。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 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文案:

一个人能活到100岁已是不易,而102岁高龄,尚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且思路清晰、判断明确,这就不能不说是人间的奇迹了。周有光先生的《周有光百岁口述》,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奇迹。
《口述》从常州青果巷讲起,忆及少年时光、大学生涯、结识张允和、留学东洋、避战四川、游历欧美、回国任教、改行研究语言、下放改造、恢复工作等人生经历,一直讲到2011年他以105岁高龄,仍著述不息。百年的人生经历,周有光先生娓娓道来,简约生动,看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实则处处闪耀着智慧与理性的光辉。
周有光的人生,其实是一个错位的人生。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和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了,他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他却被指定去研究语言;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周有光先生却很坦然,他说: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他的错位就像金庸小说中的百花错拳一样,看似招招都错,却错得极有章法,错出了另一种境界。没有选择做外交官,却无意中避免了以后在文革中遭受迫害;学经济不成,专攻语言,收集了不少语言方面的书,为后来研究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抛开自己喜爱的经济去搞语言研究,却躲过了右派的帽子;下放到宁夏改造,却治好了困扰自己多年的胃疾和失眠;回来后赋闲在家,躲进小楼成一统,却写出了不少语言学著作。这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以有人说他命好。其实,人生可错,但不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错的人生却要正确把握。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周有光矢志报国却无意于政治的人生理想、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淡泊宽广的胸怀成就的。站在百年的这端回首来路,他显得很平淡,似乎那一切真的成了过眼烟云,可是,设身处地为他想想,当时需要怎样的胸襟与智慧啊!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正是周有光先生人生错位却依然精彩的最好注脚。
在书中,周有光先生还谈婚姻,谈教育,谈历史,谈语言研究,品评人物。话语不多,但见解独特,一语中的,入木三分。若只看文字,谁也不敢想象这是出自一位102岁高龄的老人之手,而细品其中滋味,若非阅尽沧桑、遍历坎坷、思想精深之人,又有谁能有如此见识?而这一切,岂不都是拜那错位人生之赐?错位的人生,错出了先生一生的精彩。
周有光先生生于1906年,见证了国家百年间多灾多难的历史,听先生讲述百岁人生,可以体会那些难以回首却不敢忘却的岁月。周有光先生经历了错位的人生,却著作等身,身体康健,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与时俱进。听先生讲述百岁人生,可以悟得为人之道、修身之法。《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9日第7版。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的经历,对《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希望对大家写《中国名人周有光的人物事迹介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