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困兽犹斗”这则成语的困兽是被围困的野兽;犹是还。比喻在绝境中的失败者还要挣扎抵抗。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春秋时,晋国发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郑国,可是晚到了一步,郑国已投降了楚军。这时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可副帅反对,最后由于意见不一致,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
晋景公得到这一消息,很是气愤。晋军将领回国后,晋景公立即叫人把败军将领带上殿来,大声斥责,追究责任。那些将领见国君大发雷霆,跪在一旁,不敢吱声,过了一会,荀林父想到自己是主帅,这次大败应负有责任,就跪前一步说:“末将罪该万死,现请求一死。”
景公盛怒之下,拂袖示意卫兵来捆绑荀林父。这时,大夫士贞子上前阻止,不慌不忙地对景公说:“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对楚的城濮之战中大获全胜,晋国举国欢腾,但文公面无喜色,左右感到很奇怪,就问文公:‘既然击败了强敌,为何反而愁闷?’文公说:‘这次战斗,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原则,击破了楚军的左、右翼,中军主帅子玉就完全陷入被动,无法挽回败局,只得收兵。但楚军虽败,主帅子玉尚在,哪里可以松口气啊!困兽犹斗,更何况子玉是一国的宰相呢?我们又有什么可高兴的,他是要来报仇的!’直到后来楚王杀了子玉,文公才喜形于色。楚王杀子玉,是帮了我们晋国的忙。如果说楚国被先王打败是一次失败,那么,杀掉子玉是再次失败。现在您要杀掉林荀父......”
景公听了士贞子的话,恍然大悟,笑着说:“大夫别说了,我懂了,我杀了荀林父,岂不是帮了楚国的忙?这样,我们不是也将一败再败了吗?”
于是,景公当场就赦免了荀林父等将帅。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导语:困兽犹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竭力挣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困兽犹斗
【汉语注音】:kùn shòu yóu dòu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偏重于做斗争。
【困兽犹斗的意思】:困兽:被困住的野兽;犹:还要、仍然;斗:挣扎博斗;被困住的野兽,还要做最后的拼命挣扎博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竭力挣扎。
【困兽犹斗的近义词】:负隅顽抗、困兽思斗、狗急跳墙、穷鼠啮狸、铤而走险;
【困兽犹斗的反义词】:坐以待毙、放下屠刀、束手就擒、束手待毙、自行灭亡、坐以待亡;
【困兽犹斗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晋两国因为郑国而交战,最后晋军部队大败而归。晋军主帅荀林父带着残兵败将们落荒而逃,回到晋国后,荀林父请求晋景公赐予死罪。晋景公吃了败仗也非常气愤,他先免去了荀林父的职务并想治他死罪,这时大夫士贞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跟晋景公提起城濮之战的一段故事:晋军在城濮之战中缴获了大量楚军的粮食,但晋文公还是闷闷不乐,大臣们见了都问晋文公为何遇到喜事还犯愁?晋文公对大家说:“得臣(楚国国相,一个才高八斗的人。)未死,我怎能不居安思危呢,困兽犹斗,况且他还是一国之相,你们说他会善罢甘休吗?”再后来听说楚成王在撤兵回朝的路上命令得臣自杀了,晋文公的心情才真正好起来。楚王这么做相当于把自已的势力削弱了,晋文公岂能不开心,从那以后楚国的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士贞子说完这些又对晋景公说道:“如果现在把荀林父杀了,就跟楚国过去所做过的事情是一样的,这样楚国相当于打了一场胜仗,荀林父是一们名副其实的忠臣,不过是一次败仗,罪不当死啊!”晋景公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他马上恢复了荀林父的官职。
【困兽犹斗例句】
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孝忠传》:\"然恒州宿将尚多,追之则困兽犹斗,缓之必翻然改图。“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况困兽犹斗,背城一战,尚有不可测之事乎? ”
茅盾《蚀.动摇》一十一:“你们逼得人家走投无路,不得不下死劲来反抗你们,你忘记困兽犹斗么?”
康笑胤《思君赋》:“要攻,便一鼓作气,以移山倒海之势、摧枯拉朽之锋彻底结束战争,别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一旦畏手畏脚、优柔寡断,便会让当面之敌有喘息之机,令其困兽犹斗,负隅顽抗。”
蔡廷锴《蔡廷锴自传.擢升营长》:“困兽犹斗,诚厉害过两军对垒,当时若非事先布置与官兵镇定,难免不为土匪冲溃。”
【困兽犹斗造句】
中国军队快要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时侯,困兽犹斗的小日本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股市里多方与空方随时可能成为困兽犹斗的那一方,股民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更多热门文章:
1.车载斗量的成语故事
2.才高八斗的典故
3.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
4.斗酒只鸡的成语故事
5.成语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的故事
6.两虎相斗的成语故事
7.坐山观虎斗的成语故事
8.石崇斗奢的成语故事
9.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
10.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 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伐倒的大树,象征:学业以成。尝胆:锻炼意志。(藏龙卧虎
典 故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伯喜否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仗。他还听信伯喜否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 困兽犹斗的出处文案:

齐国是春秋时代的大国,有次北方山戎国举兵侵入齐边境,情形相当危急。因此向各国讨救兵,希望合力把敌军打败。
不久郑国接到消息,马上派忽率大军援救。忽年轻善战,打的山戎抱头鼠窜,赢得空前大胜利。
齐国国君对忽感激万分。原本三年前齐国国君第一次见到他时,有意将自己女儿文姜许配给他,但却被他拒绝了。
忽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配偶,而齐国是个大国,对于小国的忽而言实在不适合。
三年后忽帮齐国打退强敌,齐国国君又旧事从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绝说:“三年前我们之间没任何关系时,都不敢娶齐国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们打倒山戎国,而娶公主回去,百性岂不是以为我带兵援救你们,只为了娶公主呢?”
根据《左传》中的这一段记载,公子忽引用了《诗经》中“自求多福”的诗句,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认为为自己将来的统治在于自己,无需通过联姻依靠大国。也许说门不当户不对只是一个借口噢!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希望在写《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成语典故:困兽犹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