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2019-03-15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null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null
null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null
null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null
null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null
null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null
null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null
null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null
null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null
null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null
null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null
null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null
null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null
null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null
null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null
null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null
null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null
null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null
null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null
null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null
null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null
null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null
null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null
null二十四、其他:null
null(一)null
null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null
nullnull、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null
nullnull、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null
nullnull、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null
null(二)null
null修辞手法的作用:(null)它本身的作用;(null)结合句子语境。null
nullnull、比喻、拟人:生动形象;null
null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null
nullnull、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null
null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null
nullnull;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null
null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null
null
null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null
nullnull、对比:强调了……突出了……null
nullnull、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null
null(三)null
null句子含义的解答:null
null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null
null(四)null
null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null
null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null
null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null
null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null
null(五)null
null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null
null不能。因为(null)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null)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null)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null
null(六)null
null段意的归纳null
nullnull.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null
null格式:(时间+地点)+人+事。null
nullnull.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null
null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null
nullnull.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null
null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null
描写(miǎoxiě)
用语言文字等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任务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在作文中,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大种,人物描写又分为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景物描写有着渲染当时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肖像描写
指对人物外形各方面的特点的描写。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肖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肖像描写的好与坏,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因此,优秀作家都极重视人物肖像的描写。
描写人物的外形,至关重要的是描写人物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人物的内心秘密。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在《祝福》中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她的眼睛是“顺着”看人;两个后,她因再嫁又死去丈夫,被迫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她虽“顺着眼”看人,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她知道周围的人是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在她去世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将吃人的封建礼教逐步强加在她身上的苦难,深刻而形象地反映出来。
肖像描写首先遇到的是视角问题。肖像描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一、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一肖像描写:“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二、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三、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交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基本完成,然后反复点染,逐渐充实;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燕尾服而逐步完成。肖像描写的技法,可以是工笔描写,也可以是简笔勾勒,还可以是漫画笔法。可以采用静态描写,也可以采用动态描写。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奥勃洛摩夫的肖像描写是为工笔描写。李朝威写则属于简笔勾勒。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的。一般说来,西方作家比较擅长工笔细描,而中国作家则更喜爱简笔勾勒;中国作家常用动态描写法,即更多地描写行动中的人物肖像,而西方作家却更多采用静态描写法,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像阿?托尔斯泰就反对用几十页篇幅对主人公肖像作静态描绘,主张“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人运动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在肖像描写技法中,还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和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总之,描写肖像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或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要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切忌犯脸谱化、套子化、程式化的毛病。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技法-描写
一、描写概述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描写的特点有哪些呢?\"今日读者的味已经受到与阅读竞争的其他活动的影响。所有这些活动都影响到现代写作,也改变了描写的性质?\"今日读者要求动作快,甚至在描写中也是一样。……你可以注意到现代描写的如下特点:1、全文统一于一种语调、语气和气氛--描写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强一种感觉印象。任何削弱或改变这种感觉的都要删去。2、动作--现代读者拒绝在为描写而描写上花费时间。他们需要在整个描写中有行动和动作。3、许多感觉印象--作者运用词语诉诸读者的五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感觉'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4、活跃的、生动的图象--好的描写包含着能使你看见并深深记住的图画。\"(〔美〕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二、细描与白描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鲁迅在《作文秘诀》中写道:\"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南腔北调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描写就是这样。也可以说,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
二、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如《子夜》一开头,描写黄昏时苏州河外白渡桥的景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三十年代旧上海的畸形的繁华的。
动态猫写:指以动来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如朱启清《绿》中所写的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模路鹨恢徊杂フ?着翼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人物描写
刻划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首先,我们来研究正面描写。所谓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
(一)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进行外貌描写一般使用:1、简笔勾勒特征;2、运用修辞手法;3、寄托作者爱憎;4、借助他人眼睛;5、相关人物对比;6、一人几幅肖像;7、结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其关键在于:第一,进行肖像描写,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去写,不能每写到人就必写人的肖像。有的作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因而他笔下的肖像描写有时是不必要的。写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鲁迅告诉我们,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鲁迅是很善于\"画眼睛\"的。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画眼睛\",这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画眼睛不可。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写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画性格、显示灵魂。鲁迅曾立志画出中国国民的\"活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为了写出玛丝洛娃的灵魂,勾勒出玛丝洛娃在牢中的内心世界,曾对玛丝洛娃的外貌描写修改了二十次。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优秀作品中写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的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面部丑陋,有刀伤痕。法捷耶夫的《毁灭》中的英雄莱奋生却矮小而背脊稍微弯曲。这都说明,作家即使描写心爱的人物也不是\"脸谱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严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实。在写批判人物时,有时常常以外形美来反衬人物的心灵丑,如《毁灭》中的反面人物美谛克,他风度翩翩,却动摇变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美丽俊俏,却心毒手狠。
(二)心理描写: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
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快出太阳;这是人本能的常态的要求。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三)行动描写: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为什么要进行人物行动描写呢?这是因为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胄愿竦闹苯颖硐帧T?文学作品中,人物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书中写他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对武松打虎的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
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以上讲的正面描写方法,在写作时,不是机械地按照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三种方法进行描写的。\"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在描写人物时,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其次,在研究了正面描写之后,我们来看什么是侧面描写。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时,认为这部小说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他在\"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的评语中写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任何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矛盾着而存在。衬托的方法正是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反映和应用。《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国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敷粉\"。
对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在具体描写人物时,也应根据主题需要,按照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考虑是用正面描写还是用侧面描写,抑或是兼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此,写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环境描写分为两类: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描写。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好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契诃夫论文学》)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弄糟。\"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雌鹄词蔷醯梅浅?匮劢纾黾又兜摹?\"
4、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写景不应该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5、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6、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如我们写一个学生,就不能不写他所求学的社会环境:学校,学校中班级里的教师、学生及与他们的关系,有时,还要写到他的家庭、父母、亲友。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同是王愿坚写红军的作品,《七根火柴》的社会环境与《普通劳动者》的社会环境就不同;同是写过去与敌人斗争,以表现共产党员品质为主题的《清贫》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社会环境描写也各具特征。而当代的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不少作品进行环境描写时表现出的环保意识,就是过去时代的环境中所不可能有的。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例如鲁迅《风波》开头所写的江南农村晚饭时的情景,就是一幅颇具特色的风俗画。
五、物体描写
在写作中,我们既要描写人物,又要描写环境,还要描写物体,即描写各种动物、植物和各种无生命的物体--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体和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器物、用具等。这种物体描写,也称为\"状物\"。状物是对物体的描摹,类似绘画中的\"写生\"。
状物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准确而鲜明的具体印象。前人对状物提出的要求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也就是说,状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方面下功夫。
什么是\"摹形\"呢?就是要逼真地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为了使被描摹的物体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必须在\"摹形\"时注意抓住物体的特征,既抓住物体的整体特征也要抓住物体的局部特征和细节特征。为此就要认真细心地观察物体、弄清该物体与其它物体的区别,并且区分出该物体各个部分的不同之处。根据前人的经验?摹形\"要准确、生动,应注意运用数量词和方位词,进行比较,使用比喻,还可以用动态词语描写静物。
什么是\"传神\"呢?就是要描写物体内在的神态,使描摹的物体具有感染力,从而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或联想,或启迪。\"传神\"要与\"形似\"结合起来,切忌外加。最好是在\"摹形\"过程中\"传神\",当然也可以在描写的同时兼用议论,只是要适当,不可过多。
描写物体--状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其顺序与观察顺序有关,与物体本身构造有关,也与主题表达的需要有关。
按观察顺序状物,通常是依据人们的观察习惯,由部分到整体,由表面到内部,或是由形状、色彩到位置、结构。按物体的构造状物,其顺序可以是由上到下、由前而后,从左至右,或由主要部分到次要部分,或由外部结构到内部结构。按主题表达需要状物,它的顺序必须与物体的主要内容相呼应,以体现物体内蕴的意义。
状物应注意艺术性,尽量写得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引人人胜。
关于物体的性质、功用、成因、制作过程及其用法的介绍,是另一种表达方法--说明的内容,不属于状物的范围。
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知识点1:人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如《表哥驾到》中,阅读下列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妈在洗碗,水龙头冲得哗哗响。她不看我,看着水盆,问:\"刚才你不吃排骨,真是为了想省给我吃?\"
我抽抽鼻子:“我还有事。”
我也没朝她看,转身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句中的对话表明“我”对妈妈生硬的关心感到不满和委屈。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顶碗少年》中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顶碗少年的高超技艺。
《表哥驾到》一课中,我一拍脑袋,这回真像孙猴子那样一蹦老髙。而且,我想立即冲进去与表哥握握手,告诉他:我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彼此,相见恨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明“我”因境遇相似,对表哥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情,体现了”我”率真的性格。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如《表哥驾到》中,阅读下列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1、她每次在夸奖表哥时,总是带点嫌弃我的口吻。有什么办法!表哥虽然我没见过,可早从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少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家,还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规格的鼓励。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是想让老天刮暴风下暴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体现了“我”对立、消极、无奈、不服气的复杂心理。
2、表现人物自卑、好胜、得意的心理。
知识点2: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上面已经讲过,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补写人物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结合相关环境、扣住文章主题。
知识点3:概括文中人物心理活动
根据文章故事情节发展,结合人物身份等进行概括。
知识点4:人物描写作用的要点
体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特征
反映了人物的生活处境,身份地位,文化层次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情感,烘托了人物性格形象,凸显了文章主旨
【例题精讲】
一位英俊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12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我确信,他是一个强者。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观众,看到顶碗少年的三次顶碗表现,会产生怎样的心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一位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把碗交给少年,并低声对少年说了一句话。请根据语境合理想象并写出老者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少年的第三次表演称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拼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少年的三次表演都写到观众的反应,这是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末说:“我确信,他是一个强者。”为什么作者说他是一位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2)略。
(3)白发老人可能会说努力吧,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4)惊心动魄因为第三次表演是对少年顶碗技艺的考验,对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少年毅力意志的考验,面对困难、挫折不低头、不气馁,战胜自我,才能真正成为强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次表演是勇敢与懦弱、坚持与退缩的搏斗,因此可以称为“惊心动魄的拼搏”。
(5)侧面描写,表现观众的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烘托顶碗少年表演的难度之高和技艺高超。
(6)因为顶碗少年具有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拥有这种精神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就能坚持下去,坚持就会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顶碗少年是一位强者。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22分)
红橘甜了
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
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一样。
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然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1)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种红橘的过程中,父亲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待橘子成熟时,父亲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橘子成熟后,父亲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父子二人各说了一次假话。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①父亲: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
②儿子: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6分)
①(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屋里,烟太大了……”
父亲和儿子为什么都说这句话?说这句话时,各自的内心状态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6分)①态度:精心侍弄。②心情:兴奋和渴盼。(3)做法:打电话给儿子,送橘子给儿子,送橘子给邻居,到市场上出售。(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4分)①为了将第一批成熟的橘子全部留给儿子一家三口吃。②为了宽慰父亲,让他高兴。(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愁闷,期盼;惊讶;欣喜。②都是为了掩饰落泪的原因。父亲见到儿子时激动、惊喜,儿子听了父亲话后深受感动。(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4)(6分)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答案不限于此。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3.阅读理解,完成问题。
父亲是一条鱼
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酒足饭饱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它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和守候中逐渐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地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我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家乡那些村庄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 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如题文案:

小说阅读笔记
一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一)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描写
描写角度:正侧面描写
描写方式:细节描写、自描
(二)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的身份、地位、成长背景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情感
(三)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2发展: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过程
3高潮: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的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矛盾悬而未决
4结局: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线索:时间、事件、某一事物、情感变化
(五)主题:文章通过…情节…表现or批判or表扬了……现象or性格or情感or思考
补:1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谁做了…事)
2作者借助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所表达出的对社会本质性的思考和感悟(人物普遍对…现象,表现出…情感)
分为四类1人性类:以主人公的性格,精神风貌来反应真善美假恶丑
2时弊类:揭示社会问题,反应社会现象
3人生哲理类:人生感悟,对生活的态度
4荒诞类:用荒诞的故事情节反应人的生存、心理状态
二、情节
题型:1、概括归纳故事情节
提问方式:用一句话或简明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写了那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某一部分内容
答题方式:…时…地…人做…事
2说。。。故事情节怎样展开的
答题模式:以。。。为线索,围绕。。。为中心,从。。。写到。。。或(由。。。引出。。。)然后。。。最后。。。,以。。。为主要描写方式,从而体现。。。(揭示了。。。)
3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方式:从全文看,小说情节安排有何特点,并分析作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并分析作用。小说中为什么要写。。。故事情节(。。。人做。。。事)
情节安排特点、作用
1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
2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是结构紧密完整
3对比结构
强调突出。。。
4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读下去,引发读者思考
5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6倒叙
7明暗线索
开头的特点
1倒叙式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2设疑法开头:(悬念法开头)
1、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读下去
2、引出下文的情节
3、突出人物形象
4、揭示小说主题
3写景法开头(见景物描写作用)
结尾的特点
1出人意料式
(1)从结构安排上,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
(2)从表现手法上,和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3)从主旨上看,更好地深化了主题
2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
3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
(1)从主题上看,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更好地凸显人物性格
(3)令人感动,回味,引人思考
分析小说中某一情节的作用
提问方式:。。。情节在小说中起。。。作用
文中某一情节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文中主要情节,但文中插了某一情节,为什么?
文中某一情节能否删除
答题模式1分析情节结构,特点+作用(套话)
2该情节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
(1)照应前文
(2)为下文情节发展铺垫或埋下伏笔
(3)文章的线索
(4)推动情节发展
3该情节对人物形象所起作用
A交代人物的活动环境
B刻画人物、、、环境
4该情节对主题所起作用(表现,深化主旨)
5评价小说叙述顺序的作用
提问方式:小说安排某一情节顺序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1)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在叙述过程中,用三两句对前面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交代,然后再接上原来内容写,对上文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人物形象
(一)塑造人物的方式方法
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心理、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方式:细节描写、白描
角度:正侧面描写
(二)小说的核心任务
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三)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1了解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弄清故事发展的历史背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2了解小说描写的情节,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人物性格实在故事情节中表现出来又在情节的发展中发展的
3重视分析人物的语言
4重视分析人物的动作
5分析好人物的肖像
6分析好人物心理
(四)题型
1分析人物形象、
(1)xxx是什么样的人物\/又怎样的品质,请简要分析
形象特点+文本依据
(2)请概括。。。特点
只回答形象特点,xxx是一个。。。的人
答题技巧
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
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
关注与该人物有关的情节
关注人物生活的环境
关注作者及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
2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或“我”的作用
(1)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2)对情节的作用(线索,连缀,推动)
(3)对主要人物起作用(衬托,直接刻画)
(4)对主题的作用(揭示和深化文章主旨)
3分析鉴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作用
(1)语言、神态、动作: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促使故事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内在情感,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3)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增强文章情趣和可读性,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1该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作用,刻画他的爱好追求,渲染了人物的心理心情
2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3对环境作用,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营造一种典型的氛围
4对主题,深化了。。。的主旨
四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
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场面描写
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综合形式
场面描写的要求
1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所发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和人物结合在一起,要有人还要有画面
2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题型
一、概括分析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提问方式:1文中某处景物描写,采用了什么方法
2鉴赏分析景物描写的句子
答题技巧(1)作者选取了某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描写
(3)从描写的角度:感观角度:视听触味嗅
(4)描写层次:远近高低、变换视角
(5)描写时的修饰
(6)描写时的表现手法(细节描写、白描、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7)语言的整体风格(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富有地方色彩)
内容:
A景物的特点
B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分析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和作用
1景与境(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背景
(2)暗示了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或展示事态风情
(3)渲染了。。。气氛,奠定。。。的基调
2景与人揭示人物心境,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情感
3景与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作为线索\/暗示了、、、故事情节
4景与主旨揭示\/深化主旨,衬托。。。的主题
五主题
一,如何把握
(1)从小说题目入手
(2)从人物、情节
(3)从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的环境描写
(4)从小说精巧的构思
(5)从关键词句入手
(6)从题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二类型
人性类时弊类人生哲理类荒诞类
三题型
1概括小说的主旨(道理、启示、体会、看法)
答题技巧:
人性类:1歌颂\/赞扬\/张扬(批评了。。。)
2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时弊类:1揭示、批判、谴责了。。。
2对。。。的反思
人生哲理类反应。。。人生态度
荒诞类:反应了。。。心理
2标题
A标题的多层含义
(1)从内容角度分析:表层含义,指代意义
(2)从主题角度分析:深沉意义、象征义、比喻义、双关义
B为小说拟一个标题
可以以人物形象、物、主题情感、时间地点环境,情节内容的角度
C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原因,效果,好处)
1从情节的角度思考
(1)点明小说的线索(物为题)
(2)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情节为题)
(3)推动故事的发展或转折
2从人物形象角度思考
(1)明确文章的描写对象
(2)为塑造或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3从环境角度思考
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或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渲染环境氛围
4从主题的角度
寄托了作者的环境或揭示、暗示、深化了主旨
5从表达特色的角度
(1)简洁醒目
(2)生动形象(描写、修辞性)
(3)一语双关、思想深刻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5)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以物象为标题
(1)文章线索
(2)推动文章情节发展
(3)寄托情感或暗示、深化主旨
(4)比喻,象征等手法,一语双关
六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一)叙述的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二)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应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三)描写技巧
人物描写角度:正面:外貌、动作、心理、语言
侧面:是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周围事物描写
方式:细节
白描:用准确有力笔触,简洁明快语言,朴素平易文字勾画事物形状,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任务活动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四)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比拟: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繁代简,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加联想,给人启示
排比: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更加鲜明
反复:抒发感情,渲染情绪,突出主题
双关:表达感情委婉含蓄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设问: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示人们进行思考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小处落笔,大处落眼,反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表达深刻道理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的赞颂来表明作者志向或对某一问题看法抓住物与人相似处
伏笔:增强文章内容前后联系
铺垫:积蓄气势,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渲染:抒发感情,渲染情绪,突出主题
照应:对表现手法呼应,增强文章整体感
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抑扬:是文章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夸张:两种形式,通过比喻,通过描写渲染
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是文章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上多姿
象征:是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悬念: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让读者急切有兴趣关心结果
结构特点·
误会和巧合: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主题
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文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结尾出人意料: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升波澜,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深化主题
语言表达
遣词造句:词语表现力:叠词、动词、形容词
句式:长句、短剧、整句、散句
语言风格:简洁、生动、传神、得体、讽刺幽默、诙谐、庄重、含蓄深沉、典雅或通俗、
人物语言个性化:幽默、庄重、委婉含蓄、直来直去、简洁、啰嗦、羞羞答答、大大方方、粗野、文雅、符合人身份、展现人性格、展现人情感
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读来亲切,富有情趣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题型
1分析小说艺术手法
(1)从修辞角度,运用了。。。修辞,有。。。作用
(2)从表现手法。。。手法,有。。。作用
(3)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特色,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线索等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现代文的描写角度有哪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