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读后感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这次出自姜哲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告诉我们会学习,学习就是件快乐的事,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这本书主要讲了,韩小豆是个聪颖的孩子,他的父母也奉行“放养政策”,不会过多干涉,还小豆的学习,但还想动忽上忽下的不稳定的成绩让小豆妈妈下狠心了……韩小豆的妈妈决定送韩小豆去补习班!韩小豆,知道了这本消息,整个人都崩溃了,他认为补习班是多么的可怕,于是自由散漫惯了的韩小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补习班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监狱啊,母子战争在即,还想斗,为了摆脱噩梦,他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好好学习,摆脱补习班,可是就在韩小豆下了军立状那一刻,他不知道要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学习有捷径可循吗?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呢?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努力过后,还是小豆终于找到了答案……读了这本书,我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我发现原来学习是那么的有趣,其实学习很简单,只要用心,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就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从此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爸爸妈妈,还有老师对我的期望。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进入中学,学科增多了,学子之间的竞争也更激烈。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学习实践中,我们有时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苦恼。其实,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自己的言行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从《论语》中我们能得到许多教诲和启迪。
在了解众多学习方法之前,我们应先端正学习态度。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的,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偷懒,不要碍于面子,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不能作“半瓶子醋”。在知识与学问面前容不得半点虚假。在如今的学习中,这一点我体会得更深了。不懂的要马上要问同学或老师,不然就会延误明天的学习。不懂又不问的知识堆积多了,就会成为以后学习的巨大绊脚石,贻害无穷。
另外,在学习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彻底搞懂,搞清楚,举一反三。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要胸有成竹,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散发着钻石般的璀璨光芒。“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等,无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好方法。而我感到尤为重要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是体现我们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学习还是考试,都需要我们在思考中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单靠死记硬背,大误学习,而且越学越迷茫。再说到学习中,只思考不学习危害更大。荀子也说过:“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脱离学习活动的凭空思考,那便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学习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边思边学,边学边思。并要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讲,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学与思在学习中不紧密结合,绝对不可能做到“温故而知新”。温故的过程始终贯穿着思考,在思考中温故,才会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把我们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会为我们长期的学习铺平道路。当然,学习中不止需要这两点,还有许多技巧。但这两点是学习好的前提,是钥匙,至关重要。
这是我在读《论语》中的一些浅薄的感想。在《论语》这座宝库里,有无数的宝藏等我们去学习开采,我们也一定能在这宝库中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学习方法探讨篇
前言:
第一: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乘风破浪会有时”,对自己都没有信任感,这个世界上你还能信任谁呢?
第二:自制。任何旁人的监督都是无效的,真正能够约束自己的还是自己。
在内心对自己说: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希望怎样度过?哪些事我必须做?哪些事我不能做?
没有知识没有学问,就谈不上能力谈不上本事,来日方长,哪来经济独立、社会地位、人际尊重呢?
第三:自理。中学时期,身心逐渐趋向成熟,做为个体逐渐独立。首先生活上要有自理能力,其次在学习上、工作上坚持摸索自己的有效的方式方法,自觉的去做,主动的去做。永远不要被动,不要老是被要求做什么,老是跟在别人背后走,越早觉醒越好。
能力
时间统筹安排能力:效率×时间=效果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谁也不比谁多一秒。
关键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提高时间利用率。
怎样统筹安排你的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一生?
(1)学会订学习计划,每天、每周、每月都有一个小计划,每个阶段过后都有一个小结,每学期、每年都有一个宏观计划,每个阶段过后都有一个总结。学习计划要求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各项安排针对性强。
(2)每日作息时间表。上学放学、课间、中午、晚自习、晚上,相应安排事项,将每天的学习计划具体化。每天晚上睡觉前翻阅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的打个勾,未完成的打个叉,逐渐使自己的勾越来越多,最后为100%,叉越来越少,最后为0。
(3)当日事当日毕。“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关键在于增强自身的自制能力,同时计划要适当,勿操之过急。
(4)科学安排时间。文理科交替,强弱项交替,例如:假期里的一天时间,不要半天文科、半天理科,最好交替安排,半天复习两科是适宜的,比如上午复习英语和数学,下午复习化学和语文。中间可间隔半个小时的运动或散步,放松身心,同时转换思维。
记忆能力:记忆力固然有天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训练,讲究记忆方法完全可提高记忆能力。
(1)理解记忆法。机械记忆容易遗忘,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就要牢固得多。
(2)复述记忆法。记忆时,先看文本内容,然后关上书复述。例如背诵语文课文,先背第一段,再背第二段,然后将第一、二段连起来通背一遍,再背第三段,然后将第一、二、三段连起来通背一遍,依次类推,记忆的效果是明显的。
(3)间隔交替记忆法: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记忆的东西对后记忆的东西有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即“后遗抑制”;后记忆的东西对先记忆的东西也有某种程度的抑制作用,即“倒摄抑制”。因此对于记忆的先后顺序应作合理安排,有时间间隔的重复,也应有内容的交替重复,避免单一刺激。
(4)数字记忆法:拆拼法、运算法、特征法。
(5)归类记忆法:
(6)改错记忆:
(7)趣味记忆:
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取决于思维的敏捷和思路的清晰与否。而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和思维的清晰度,在于努力使知识结构更庞大,词汇量丰富,心理素质稳定,事实上,课堂上积极发言,不仅能使你及时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能提高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在于多读(掌握材料)、多写、多改,急于求成是无用的。而理科学习中的书面表达,要求用语准确、规范、简洁,切忌口语。
自我调节能力:在诸多能力中,这是最关键的能力,因为一切能力的提高,一切目标的实现,环境是次要因素,最重要的是自己想去做才能做好。
压力是人人都会感受到的,正面积极的对待压力,压力会成为动力之一;消极的对待压力,实际上你是在逃避。谁都希望自己见多识广,身心健康,因此在压力之下,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建议你:
调节体质,加强锻炼;
争取成为学生干部,在学生干部工作中非常锻炼工作能力、交际能力,也能够增强自己的自尊心;
适当培养爱好,养花、集邮、制航模、小发明……学习之余可以调剂身心。
思维: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概括、归纳、类比、迁移、演绎、推断、抽象概括等能力。
形象思维:对客观形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之后,作出判断并有自己的推理。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最初训练是初二年级的平面几何。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反映现实,自我分析前因后果。
直觉思维:由表象逐层深入,于平凡中见不平凡。
创造性思维: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是必要的,但墨守成规也是可怕的,永远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语言,追求新思路新创意。虽然创新的内容是未知的,但创新的方法是可以尝试、实验、总结的,创新的常用原理是可以归纳的,创新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善用分散性思维:考虑该问题所有的可能性。
善用收敛性思维:讨论、比较、选择各种可能性,排除不可能因素,将问题简化。
立体思维:思维如同图形一样,如果老是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是难以有发展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三维,从整体上把握全局,观察事物的角度从静态到动态,在动态平衡中寻求平衡点,局面会有很大改观。
(1)想像:没有大胆的想像,理想实验的精彩演绎,爱因斯坦不可能有惊世高论相对论问世。不敢想,不敢思,不敢摆脱习惯,从旧思维中走出来,是创新的大忌。有想像才会有想像之花。
(2)联想: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次及主,由浅入深,多方向、正面侧面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够有效的展开发散性思维。
(3)类比:世间万物之间不是孤立的,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在于仔细观察总结,通过现象看本质,根据相似性由此及彼类推,比如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过程中,横比、纵比、斜比,不同角度比较结果不同。
(4)迁移:光是类比是不够的,真正学以致用,是利用类比到的相似性迁移到别处,知识面得到大的扩展,不再需死记硬背。这一点在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纵向来看,金属元素族以碱金属元素为典型,非金属元素族以卤族元素为典型,横向来看,以第三周期元素为典型,如果在典型族的理解基础上推而广之,问题就得到了简化。特别在信息给予问题中,常常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5)延推:延推与迁移不同,不同在于延推的内容不是根据相似性,而是相关却可能并行或是相悖。例如说在化学键的学习中,判断的延伸是突出的,教材上说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建而成,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构建而成,如果思维拓宽的话,会延推出:
a、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吗?有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吗
b、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吗?有共价键就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c、由非极性键结合的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吗?
d、由极性键结合的就一定是极性分子吗?
(6)综合分析: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不是一昧取用,而是凭借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萎存精,才能够将信息效应最优化。例如在研究性学习课中,谈到元素周期表,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元素周期表后面的故事,描述门捷列夫当年如何排除错误信息干扰,分析出哪些元素的原子量错误,哪些元素存在但未发现,并且大胆类推出未知元素可能的数据、性质,最终得到了其他化学家实验的证实:惊人吻合。
(7)归纳:化学学科知识点多,孤立的单凭记忆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如果在学习的同时,及时总结归纳,展开收敛性思维,找出各知识点的相同点、不同点,用图表图象或者框架图体系图表示清楚,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概括,学习会更上台阶。所谓初学者把厚书读薄,复习时再把薄书读厚,是有道理的。
(8)逻辑推理:作为理科学科的化学,本身的逻辑性是不可避免的,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必须具备。举简单的例子说:A=B,B=C,由此可推出A=C。这一手法在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上尤为广泛,知道了产物中的元素,反过来反应物中必然存在哪些元素。
(9)抽象概括:从具体实例中找出排布的条理、规律,归纳成提要形的文字,使规律可以延推到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形。
(10)模拟:有些实验或者图象是不可能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再现的,固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场景,但更多的是在头脑中想象、模拟情景,在模拟中感受氛围,取得真知。举例来说:没有模拟思维,就没有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
(11)逆向:正向无效,可能是途径有障碍,那么逆向而行呢?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学习英语时大家都知道单词常有某种前缀或是后缀,按照习惯,记忆单词时常是从头记起,词典也是按照开头字母的先后次序排列单词,那么逆向来想呢,后缀也能加深我们对单词的理解运用,为什么没有逆序排列的词典呢?事实上,学宛出版社近年就出版了一本《英语词汇逆序记忆手册》,凸现后缀词根的特色,大受欢迎。虽然这不是化学学科的例子,但是可以为化学学习提供借鉴。
思维训练方法:记录、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吸纳、借鉴别人的思路的闪光点;
自我质疑:我的思路有什么不完善处?
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类比、迁移:这个知识点与以前学过的哪个知识有相似的地方?以前的方法能不能在这儿使用?
善做“加法”和“减法”:哪些东西可以加在一起,综合其优点?哪些东西减去某点,可以更具优势?
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束缚:如果设一个问题:一张桌子砍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恐怕大多数人脑筋一转,都会回答出“还有六个角”,这是因为大多数人习惯性的认为桌子本来应该有四个角,为什么不想一想:圆桌?两角桌?三角桌?五角桌?……
学习方法:力争事半功倍,避免事倍功半。
课前预习:三种预习方法:学期性预习、阶段性预习、及时性预习学期性预习:利用假期时间,可以对下学期将要学习的科目作预习。这样,下学期开学时,你能有备而来,从容不迫的面对学习。
阶段性预习: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间,对后段时间将要学习的内
容作预习,练习先阅读教材,再自己动手写出提纲,标明未
懂之处,有助于提高后段时间的学习效率。
及时性预习:课间,利用三分钟时间,对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大致浏览一遍,并试着做一做课后习题,对于初次浏览未懂的地方,做上疑难标记,听课时着重细听、详听。
预习的目的: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而且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可能你会因为长时间未及时复习而遗忘了某些内容,如果在学习新课前不及时排除掉这些隐患,新课学习就会听得似是而非,不会真懂。因此在预习中将可能涉及到的旧知识,如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等等,记得的想想,忘记的重温一下。
课堂听课:课堂45分钟是关键的时间段,老师的价值的集中体现。课堂时间疏忽大意,养成了习惯,学习的败局自然就形成了。建议你:
(1)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集中注意力。怎样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是困扰许多同学的难题。
建议你:
A、在内心引导自己,时常练习闹中取静,努力在喧闹中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由两分钟到五分钟,由五分钟到十分钟,由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渐渐的能高度集中。
B、在内心引导自己,如果有进步可以鼓励自己、奖励自己,如果犯了错可以责怪、惩罚自己。同样,如果上课时你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又分散了,可以悄悄的掐自己一下,或者在手腕上套一根皮筋,轻轻的拉起来弹一下自己的手背,不疼,重要的是能及时提醒自己纠正过来:注意力集中!
(3)摸清老师的讲课思路,讲课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思维规律要搞清楚,这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4)抓住大问题、关键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条不成文的20%和80%的规律:人,往往用了20%的时间来做80%的事情,却用了80%的时间来做余下的20%事情。抓住这80%,就是关键,如果想做得更好,剩下的20%也不要放过。
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当然要记,记笔记可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复习时笔记也是重要的复习资料。那么记得越细越多,就越好吗?不是的,太多注意力放在记笔记上,即使记成了一本完整的讲义,老师讲述的重点内容却在你的奋笔疾书里被忽略过去。
建议你:(1)笔记用不着全记,教材上有的内容可以不记,但必须在教材上以方框或线条或勾叉作上记号。详记略记结合,详记重点,详记老师补充的内容,略记你暂时没有理解的内容,也不要让刚才学习中遇到的不懂或者障碍阻止你进一步听讲,继续前进,刚才不懂的地方,留下一个问号,课余再去问老师、问同学。
(2)注意笔记的条理性,在记的同时要意识到这是老师为我们准备的教材提要,他是怎么处理教材内容的,我怎样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出我自己的纲要?
(3)课后整理笔记时要使之系统化,要完整、简洁,要中心突出、内容精炼,同时要留有副页,以备日后补充有余地。
(4)易错、易混淆的地方,作上自己的特殊记号,时常温习,防止再犯。
复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艾宾浩期遗忘曲线,人在记忆之后的两三天遗忘最多,因此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复习巩固很有必要。复习的阶段不一样,方法也有所差异。
(1)课后复习
A、当天学习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复现一遍,能清晰再现的内容可以不看,无法清晰再现的内容马上翻书看看;
B、仔细阅读教材,不是看汉字或数字,而是立体的看,用不同的层次观来看待问题,面与点结合,这样,知识点在头脑中才不会是零散的,才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C、整理笔记,注意自己的弱点可能落在什么地方;
D、看参考书,有选择性的看,选择什么样的参考书最好征求老师的意见,每一科不宜超过两本参考书,难度由浅入深,不宜抓难题、怪题,而是要注重基础题,注重熟练程度。
(2)阶段性复习
解决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使知识系统化。
A、时间准备:根据自己的强弱项,主动分配时间,不要老师要求才被动安排;
B、材料准备:教材、笔记、参考资料、备忘录;
C、安排步骤:先回忆后看书——先看例题后做题——先复习后笔记——先去错再前进(复习前段时间的错题纠正)
D、语文复习:复习生字生词,做课后思考练习,默写背诵课文,多看自己作文;
E、数理化复习: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解题方法,重点是理清各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业:作业是考试的预演——独立完成是第一重要的。
在老师评讲之前,一定要为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把握难度,新课学习后,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
作业步骤:
准备工作:过电影式的回忆——重读教材——整理笔记;
审题:认真阅读题意,正确理解题意,不遗漏、不误解;
多种审题方法灵活运用(顺推逆推法、图示法、观察法、列举法)
解题:突破点在于找准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和出题意图,打开局面;
要求:准确、快速(不用计算器,防止降低心算能力)
复查:检查步骤,或者另法检验,或者验算,力争一题多解。
实践:中学阶段的科技实践动手能力主要锻炼途径是在实验室里的动手实验,因此每次实验机会都不应错过,应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1)实验前,阅读实验指导书,弄清实验目的、具体步骤,熟悉器材;
(2)重视研究性学习课,这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大好机遇,发挥自己的独创性,自创自备自验,首先要做好理论准备,设计好方案,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在启发中适当改进,注意自创实验的安全性,其次自己做好器材准备;
(3)实验过程中,主动做好实验观测:客观、准确。
(4)实验记录:坚持及时记录原始数据,即使它与预测不同,注意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它没有一点遗漏之处。
(5)实验报告:坚持真实性,失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这就是你的收获。
(6)实地观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实地考察做社会调查也是一种重要途径,考察前,要明确考察目的、考察性质,做好资料准备,认真观测和记录,并自己整理材料,写好考察报告——总之,要劳而有获,前前后后,要有调查提纲、调查方法、调查报告。
应考:考场如战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建议你:自我调控、考前认真复习、调整考试方法
(1)心理暗示:应该像将军一样,充满自信,合理统筹全局,才能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稳操胜券,超水平发挥。
树立自信心,有远大目标,有短期规划,不为眼前一时的得失所困;克服考前焦虑症,排除反馈干扰、家庭干扰、自我干扰、考场干扰。
(2)考前复习:回忆式复习,写提要(概念、公式、难点、解题技巧)复习备忘录上的错题防止再错;
(3)考试方法:
A、任何一张试卷,出题者都是有考虑的,由浅入深,有难度梯度,因此,考试时不要一时兴起,从中间或从后面做起,一旦受挫,信心大受打击,影响整场发挥;
B、注意整场考试时间安排,由分数值高低决定用时多少,一般考试规格是较固定的,平时就应养成习惯,拿到试卷后,先估计选择题用时多少、填空题用时多少、计算题用时多少。一旦在预定时间内没有解题头绪,做个记号,暂时放开它,继续前进,不要为一道小题耗费太多时间,免得整张试卷无法按时完成,也许在后面的解题过程中得到启发,又回忆起刚才那道题的解题方法了。
例如:一张L理科综合试卷物理满分110分,时间60分钟的试卷:
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分配3分钟,共计24分钟;
填空题2小题,总分15分,每小题分配3分钟,共计6分钟;
计算题2小题,根据难度不同分配8+10分钟,共计18分钟;
选做题2小题,总共15分应该在8分钟内做完;
检查全卷,分配4分钟。
C、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特别是作文和计算题,对得分高低有直接影响;
D、最好不提前交卷,把考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起来,仔细检查,慎重改动,有时,第一印象反而是准确的,避免习惯性思维影响,做题时怎么想,检查时也怎么想,常常意识不到有错,最好考虑用其它方法再做一做,或者用具体数字代入式中进行验算。
信息检索: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不仅要随时吸收信息,而且自己要学会收集信息,换句话说,也就是学会读书,读哪些书。
选书:广泛但有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科技动态、政治、经济、时事、文学……都应该略有所了解,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在博览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偏颇。
(别林期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戒读: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卡通画册、流行娱乐杂志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无数实际例子证明,这些书籍不适宜于中学生阅读,无宜青春期身心健康发展)
途径:图书馆索引、书店归类、网络搜索
(书名、作者、种类、摘要)
读书:带着求知的兴趣阅读
分门别类(了解、泛读、快读、精读、细读)
快速阅读(写结构提纲、重点句)
精读、细读(特别是知识类书籍)
附:作息时间表参考范例
平时正常行课的作息时间表
早晨5:30起床
6:20早读
6:55—8:00预习
上午8:20—12:00上课
(每节课前用三分钟时间作及时预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中午12:00—12:40午餐
12:50—1:20午睡
1:20—1:50复习上午学习内容
1:50—2:00休息,整理文具及资料
下午2:00—5:35上课
(每节课前用三分钟时间作及时预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5:35—6:15晚餐
6:20—6:30回忆当天学习的内容
晚上6:30—9:05晚自习
9:05—10:00复习当天学习内容
10:30—5:30睡眠
节假日作息时间
早晨7:30起床
7:45—8:10锻炼身体
8:10—8:35记忆英语单词和课文
8:35—8:55早餐
8:55—9:00草拟当天的学习计划安排
上午9:00—10:00复习一门文科
10:00—10:30休息
10:30—11:40复习一门理科
休息(到林荫道散散步或者到附近超市逛逛)
中午12:00—12:40午餐
1:00—1:30午睡
1:30—2:00整理近来的资料,分类、装订成册
下午2:10—3:10复习一门理科
3:10—3:40休息
3:40—4:40复习一门文科
4:40—5:10休息
5:10—5:30复述早上背诵的英语内容
5:30—6:00晚餐
6:00—7:00散步、调节状态
晚上7:00—7:30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
7:30—8:30作文科学科的阶段性复习
8:30—9:00休息
9:00—10:00作理科学科的阶段性复习
10:00—10:30洗漱
10:30—10:50默想当天学习内容,小结计划
10:50—7:30睡眠

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 文案:

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充分预习:
考试前充分地复习,与“打有准备之仗”有同曲之道。预习效果好,听课才能有针对性;听课有针对性,复习才能顺利进行;复习深刻,作业、考试才能得心应手。所以说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掌握好高效的听课方法课上集中精力听课,是掌握知识的捷径:
听讲时,思想上必须与老师讲解的思路保持一致,听老师对事物是怎样分析、推理;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老师对问题有哪些提问和解释。这样才能把握住听课的重点。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很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有几个时间段有利于巩固记忆:
一是学习后最初几分钟内,电生理活动引起蛋白质的合成;二是学习后在48小时内复习;三是一周之后脑突触发生永久性变化。根据人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生理变化,采用复习加强记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够在学习的内容即将忘记时进行复习,那么复习的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人的记忆与遗忘规律。实验证明:在学习仅过了20分钟后,就忘记记忆内容的42%,1天后忘却量已经达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却量高达79%。他根据实验结果,画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并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提示我们,—定要尽早、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以便在知识还在大脑内时就加深印记,否则大脑中已经没有痕迹了,只能再费精力重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特别重要并且必要,制定复习计划,严格按精英特计划执行,并力求形成习惯,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力求努力做到。
我们为什么要复习呢?因为我们记忆效果没有那么好,不可能过目不忘,所以需要重复、增强记忆。同时,复习的进展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做作业的科学方法这里有七种做作业的技巧:
1、先复习后做作业。复习是做好作业的关键,只有复习得好,作业才能做得好。做作业前先把老师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再去做作业,作业才能做得既快又好。
2、认真审题。做作业最关键的—步就是审题,连题都判断错了,作业内容就全错了。首先第—步要弄清楚题目的内容,所给的条件,什么要求,需要联系哪些知识等等;其次是考虑好解题思路、方法、步骤,要善于把—道题分成几部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分清其中的已知和未知,弄清各部分的联系,设计好整个解题步骤,—定要让自己做到不明白题意不做题,不清楚方法步骤不下笔。3、细心的做题。做题是表达思路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动脑、又动手。做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规范”、“准确”。要做到这两点就要求学生认真的抄好题,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只有平时做题认真细致,步骤完整,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种良好的习惯进行。
4、要认真检查作业。做完作业后认真检查,是保证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业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和问题,因此,作业做完了之后,—定要认真检查之后再交上去,这样就避免了作业中的差错和漏忘。作业检查—般分四部进行:—是检查题目是否抄对;二是审题是否正确;三是运算是否正确?四是方法、思路与步骤是否正确。平时做完题要认真检查,养成习惯,考试时方能如此。
5、做完作业后要耐心思考。作业完成之后,—定要耐心的再思考—遍,想一想做这一道作业题用了哪些概念、原理、公式,这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关系,和哪些题有联系,有什么特点、规律可寻,稍加变化还能变成什么样的题,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掌握,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6、认真分析批改后的作业。老师把作业批改发回来后,—定要尽快翻阅,认真分析、耐心反思。对做对的题目,想—想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做对的,以后遇到类似的题能不能触类旁通;对做错的题,要找出做错的原因。是由于慌张、马虎、粗心大意而搞错,还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弄错了概念、定律、公式,或者是思路不对?属于第一种原因,就要警告自己以后做题时多加小心;属于第二种原因时,就要在预习、听课和复习上下功夫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后再去做作业;属于最后一种原因者,就要认真钻研和分析例题,明确解题方法。只有经过分析反思,才能吸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再有类似的错误发生。
7、改掉作业拖沓的习惯。有的学生是因贪玩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对学习无兴趣而拖沓作业;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限制完成作业有困难而拖沓作业。无论是属于哪些情况,都不能养成拖沓作业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当天完成,明天还有明天的学习任务,困难只会越积越多。克服作业拖沓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天天督促要求自己当天办完当天的事。
五、重视错题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遇到过一错再错的现象
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在学习中不求甚解,不注意总结积累所致。那么,该怎么办呢?实践证明,自编一本“易错题集”是避免做题一错再错的最好办法。错题本的复习方法:1、每周把该周错题本中记录的题目快速浏览一遍;2、每月把该月错题本中记录的题目再快速浏览一遍;3、每个季度把错题本中三个月记录的题目再快速浏览一遍;4、大考前把该错题本中的所有题目认真复习一遍,确保题不二错。
上一页
1


结语:《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我有学习好方法》有感》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