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2、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3、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0、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11、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3、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4、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1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6、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18、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9、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20、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2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2、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2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24、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7、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8、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29、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30、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3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3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4、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3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39、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1、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4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7、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49、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50、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5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5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54、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5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6、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57、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59、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61、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64、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65、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刘岩《杂诗》
66、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67、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68、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69、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7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71、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7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73、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法式善《读书》
74、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75、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76、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7、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7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79、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8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宋应星《怜愚诗》
81、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82、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时读书乐》
8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84、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8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87、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88、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8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9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9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92、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诗》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飞花令---80句含有“书”的诗词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想要学习,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带给每个人的体验不同,但却都能在无形中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对今人,古人更爱读书,诗人尤其如此。诗词中的书,不仅是书籍,也是书信,更是表达诗人情怀的一个物件。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词是“书”,一起来看看诗人笔下的书都表达了何种情怀: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6、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9、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1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11、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4、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7、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19、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2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南北朝《木兰辞》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2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25、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2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2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2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30、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31、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2、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3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4、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5、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6、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8、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0、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4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43、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4、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45、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46、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47、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48、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49、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5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5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5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53、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54、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刘岩《杂诗》
5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56、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5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58、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59、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60、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61、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劝学诗》
62、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6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64、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65、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6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67、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68、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6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70、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翁森《四时读书乐》
71、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闲居书事》
72、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7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7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7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76、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77、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78、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79、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愚诗》
80、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关于读书的古诗
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5、《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6、《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7、《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0、《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关于书的古诗
1、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2、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戴叔伦《小雪》
3、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高适《闲居》
4、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5、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戴叔伦《行营送马侍御》
6、深夜竹亭雪,孤灯案上书。不遇无为化,谁复得闲居。——韦应物《答崔都水》
7、西候情何极,南冠怨有馀。梁王虽好事,不察狱中书。——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8、参差剪绿绮,潇洒覆琼柯。忆在沣东寺,偏书此叶多。——韦应物《题桐叶》
9、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董思恭《咏弓(一作太宗诗)》
10、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书读。——顾况《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
11、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二首》
12、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王勃《赠李十四四首》
13、五十馀年别,伶俜道不行。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顾况《天宝题壁》
14、灵空闻偈夜清净,雨里花枝朝暮开。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卢纶《题念济寺》
15、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李白《奔亡道中五首》
16、白发千茎雪,寒窗懒着书。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戴叔伦《口号》
17、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韦应物《答李浣三首》
18、今年十月温风起,湘水悠悠生白苹。欲寄远书还不敢,却愁惊动故乡人。——戴叔伦《代书寄京洛旧游》
1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0、夫子素多疾,别来未得书。北庭苦寒地,体内今何如。——岑参《寄韩樽》
21、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孟郊《归信吟》
22、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顾况《石上藤》
23、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戴叔伦《关山月二首》
24、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岑参《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25、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卢僎《途中口号(一作郭向诗)》
26、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顾况《山春洞》
2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唐·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28、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明代诗人:曹学佺的著名对联。
关于读书的名言
l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l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l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l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l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l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l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l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l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l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
l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l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
l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l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l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l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l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l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l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l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l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l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l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l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l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l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l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l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l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考尔德
l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l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l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l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l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l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l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l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l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代文学家韩愈
l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l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l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l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l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l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l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l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l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l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l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l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
l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l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l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l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培根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l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陈独秀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对联集锦》
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l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l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l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学者孙星衍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l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l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l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l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l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l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富兰克林
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雨果
l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l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l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历史学家范文澜
l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关于书的诗句作文 关于读书的诗句文案:

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6、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16、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17、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9、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0、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4、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7、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28、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9、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1、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32、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3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4、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35、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36、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3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0、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4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42、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3、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44、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4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46、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47、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48、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4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50、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明代)
5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5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54、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5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56、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57、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8、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5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6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61、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62、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6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64、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6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6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
67、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68、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69、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7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1、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72、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7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7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7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7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78、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79、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80、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81、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学家


结语:《关于书的诗句》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书的诗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书的诗句》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