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双筒望远镜基本认识
机身考虑
1.耐用度(durability)
直筒型结构较紧密,容易製成防水机型,比较耐用.
廉价普罗型光轴容易失行.
2.防水性(waterproof)
WR=waterresistant可防止水花溅入机身内,但不能抗水压
WP=waterproof通常内部镜身注氮,橡胶O环封口.可抗水压由一米至五米不等,镜身内部不会积聚水气或发霉.但若保养不佳最外镜面亦可发霉.
3.对焦系统(focusingsystem)
中央式:镜身中央有大型调焦环,可使两边目镜一起对焦,另右目镜可独立转劬调较右眼视距.
独立式:左右目镜分别可以个别对焦,水密性较佳,但日间观景却不方便.
中央+独立式:镜身有一中央大型调焦环,环分2部份,合在一起时可作中央对焦,分开时可左右眼独立对焦,为最佳对
焦方式.
内部对焦:对焦时移动镜身内部组件,机身长度保持不变,为防水设计.
外部对焦:对焦时移动目镜部,机身长度会改孌,水密性较差.
4.目镜眼杯(Eyecup)
橡胶型:传统橡胶式眼罩,戴眼镜的话可将眼杯反下,但眼杯容易变形和留下摺痕.
拉出推入型:戴眼镜时眼杯可推入目镜内,不戴眼镜时可将眼杯拉出,较高级机型使用.
旋转型:眼杯接目环可旋入旋出,方便不同视距人仕,是最佳设计.
5.机身包胶(Armoring)
传统珠皮型:外层包著硫化锌珠皮,美观但没有保护作用.
包胶或合成物料:并不代表防震,更不代表防水!只代表可以轻微吸震、较易手持、防滑.
6.德国和美国式(GermanorAmericanStyle)
专指普罗镜身设计,德国式为2截式设计,镜筒可拆开,美国式则为一整个机身设计,比较耐用.
7.重量(Weight)
口径4cm,重500-900克的机型都较易手持,掛在颈上亦无问题.
口径5cm,重约1Kg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较重,但机身只要设计得当,分散重量,仍可手持使用.
口径5cm,重量超过1KG者,如Fujinon7x50,Leica10x50BN等,较适宜安在脚架上使用.
直筒镜结构紧密,使用时双肘成直角垂下,使镜身重量由骨骼支撑,较适合长时间使用.使用普罗镜时双肘则倾向向外撑开,使鐘镜身重量由肌肉支撑,不利长期使用.
口径7cm以上者,基本一定要用脚架支撑.
口径太少,重量太轻如迷你型双筒望远镜,如Leica8x20BC,虽易手持但重量太轻、惯性不够,容易随呼吸脉博跳动,不利手持观测.
8.影像防震装置(imagestabilizingsystem)
机械式:稜镜或物镜部份以机械弹弓、缓衝系统减低震动,使高倍影像变得较稳定,缺点是手部需长时按钮,价钱超贵!
(如Zeiss20x60I.S.要三万多港元)
电子型:电子感应系统以电力驱动稜镜不停调较角度,以补偿震动之影响.缺点是稜镜常移位,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
此外价钱也昂贵.(Canon10x30I.S.最平机型也需3000港元.)影像稳定双筒镜质素一般不俗,但最后光学质素又不一定最高.
9.双筒望远镜的保养(maintenance)
双筒镜最忌撞击,尤其廉价机型.
观景时不要把鼻子靠近目镜,引致水气积聚.当外露镜片沾上油污时,可用药用酒精(isopropylalcohol70%化学名为异丙醇)和特殊微纤维布料(microfibercloth)把油污擦去.防水型号若沾上海水,可以清水将之冲洗乾净再风乾.长期不用时,将之放在装有防潮珠的密实袋或电子防潮箱内,但切勿放在皮盒内,因为皮盒易发霉和吸水.
若镜身内发霉,不应自行拆散清洁,最好寄回原厂修理.
规格考虑
1.物镜口径(Objectivediameter\/Aperture)
例:双筒镜7x50这规格中,物镜口就是50mm.口径越大,集光力越高,所见暗星越多,影像越亮,解像度越高越锐利.但一阔三大,重量也更大!而且大镜较难研磨.4cm级较轻便,但所见暗星不及5cm级.3cm级集光力比较弱,但较轻巧,日间观鸟比较方便.比5cm大的机型都较重,而且较难保持平衡,需用脚架支撑.
总的来说,8x40,10x40等机型较方便,适合一般用途.8x30机型最适合观鸟.而较大型的7x50,10x50则较适合天文用途.
註:集光力是指物镜收集光线比肉眼强多少倍的能力,纯以物镜面积计算,公式是:物镜面积\/瞳孔面积(7mmx7mm).然而镀膜、製作精度也会影响光度.一枝优秀的10x40的光度是可比差劣的10x50高!
2.倍率(Magnification)
例:双筒镜7x50这规格中,放大倍率是7x或7倍.
倍率计算公式: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倍率是指将景物拉近的能力.举例来说,一枝10倍双筒镜可将1000米外景物''拉近''到100米处.其实际观察大少等於我们走近到100米外观景.放大率越高,所见景物越大.
倍率较高者会使背景较黑,暗星较易呈现,但高倍率会令影像变得较朦,亦会将手震幅度放大(opticalleverageeffect),使影像摇动不已.一般来说10倍乃是一般人之极限.
低倍率情况下影像较光,亦较清晰锐利,色差及其他像差亦较少.但背景光害之影响亦会较利害,减低反差.而且解像力不足会使疏散星团不能分解清楚.
3.出射光瞳(Exitpupil)
计算:物镜口径(mm)\/倍率
当你手持双筒镜使目镜距离眼睛约2呎时,你会见目镜中央有一个圆型光点,其餘地方为黑色.这光点就是出射光瞳.出射光瞳首先告诉我们望远镜的质素.质素上乘者出射光瞳为一个完美清晰的圆形光点,位处中央,周围呈黑色.对普罗稜镜机型而言光点内有稜镜影子代表稜镜是次级玻璃(BK7).周围漏光则代表鐘镜身防反光不佳.出射光瞳偏向一方或成欖核型则代表内部光轴孌歪.
出射光瞳越大,代表影像较光及较清晰锐利(倍率低)而且眼球较易看到影像,适合海事、环境不断晃动场合下使用.
出射光瞳太细会使影像难于对準观测.但过了7mm即超越人眼瞳孔极限大少,一部份光线便散失掉,造成浪费.而且人越老瞳孔越细,如50岁的人瞳孔夜间中扩到最大亦只有5mm!故此7mm机型如7x50,8x56,10x70开始乏人问津.出射光瞳5mm机型如10x50,8x40反而最为适中.在日间我们眼睛瞳孔直径约2-3mm,故此出射光瞳少於3mm的如Leica8x20BC於日间观景没有问题,但夜间使用就不适合.
4.视场(Fieldofview)
视场即是我们观景的范圉.视场越大,观测范圉越大.视场表示方法有数种:
1.度数:Truefieldofview=7表示视场(整个直径)可见7度视野.天空由东到西180度,月球视直径半度,亦即表示视场直径内可容纳14个月球连成一线.
2.以呎表示:Truefieldofview=373ft\/1000yards.即观看1000码外景物时可见视野范围为373呎.以简单三角学计算,把373呎除52.5即可计出度数.
3.表面视场:Apparentfieldofview.视场大少取决於目镜设计方式.同样目镜下,倍数越高,实际视野一定变窄!比较不同目镜一定要用数面视场,计算方法很简单:数面视场=实际视场x倍率.如一枝10x507目镜数面视场即70度.数面视场60度以上机型称为广角镜,视野宽阔,但边缘通常较多像差,影像较鬆散.使用优质机型如从大窗口观景一样,非常过癮.即使边缘有点像差也是值得.50-60度是标準机型,在视野和週边成像取得平衡.50度以下像由饮管中看风景,视野太窄,感觉不好.
5.视距(Eyerelief)
视距指在能够清晰看到整个视场下,眼睛和目镜之间最短距离.视距长度以mm表示,取决於目镜设计.视距太短时,若眼睛不是贴近目镜玻璃便导致视野边缘失光,不合戴眼镜人仕使用.?视距太长,影像容易有黑影出现,但只要将眼杯拉长问题即可解决?.戴眼镜人仕请选视距14mm以上之型号.
又要视野大,又要视距长,目镜需要复杂多镜片设计,目镜部份变得巨大,亦导致双筒镜价格水涨船高,非常难求.
格镜指标
1.稜镜形式(Prismstyle)
双筒镜的灵魂是一组稜镜(2个).稜镜作用是将影像变回正立像.传统普罗稜镜(Porroprism),或曲筒型使用2个45-90-45度直角稜镜内全反射原理,把光路折曲.优点是构造简单,透光率可达94%,而且物镜相距基线变长,双眼视差较大,影像较富立体感.缺点是体积较大,看近处景物容易產生双重影像结构不够紧密,光轴易歪,手感较差.
普罗稜镜玻璃材质有2种,较佳折射率高的是BaK4bariumcrownglass,较次的BK7borosilicateglass会阻碍出射光瞳周边质素,减低透光率.
倒立普罗稜镜式(InvertedPorroprism)原理一样,只是把稜镜向内反屈,物镜比目镜更靠近一起,优点是结构较为紧密小巧,缺点是欠缺立体感.结构限製口径,一般质素亦较次.
另一种稜镜构形为直筒屋脊稜镜式(Roofprism\/Dachprism),亦为2个稜镜组合,但排成一直线.有Pechan五稜镜式或Abbe-Konig式,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精度亦较高,不易研製.传统上屋脊稜镜缺点很多,最大问题是光线在稜镜内先被劈成2半,穿过半银镀膜稜镜面再合成一起.光线经反射多次后透光率变得只有85%,而且2股光线產生相位位移现象(phaseshift),导致影像变矇.新一代直筒稜镜经过相位修正镀膜(Phasecorrectioncoating)处理,影像质素大为提高,追及普罗稜镜式型号.
Abbe-Konig式较简单,但光路比五稜镜式简单.光线在稜镜内反射四次,比Pechan反射六次为少,结果透光率更高,达90%或以上,影像较同级五稜镜式直筒镜光一点,但色差控制、锐利度表现又似乎较差,不知何故.
直筒镜优点是结构紧密,容易手持,较适合看近处景物如观鸟.缺点是价钱较昂贵,立体感不及传统普罗稜镜式机型.(顶级8x30司华洛世奇直筒镜约6000元,同厂8x30普罗镜约4000元)而且看亮光源时容易出现十字星.然而随著观鸟活动普及,越来越多人选用直筒镜,其质素也随市场需求而提高,质素根本不会低过传统普罗型.
2.镜面镀膜(Coating)
利用光学干涉(Interference)原理,一片镜片表面镀上一层适当镀膜可增加透光率,减少反光,加强反差.单层简单镀膜:如MgF2呈蓝色,主要反射蓝光,透光率低,只约95%.而且色调偏黄.多层镀膜较佳,减低不同频率的光线反射,透光率更高,最高可达99.%以上!一枝镜筒内起码有10多个光学面,合成结果(O.99的10次方v.s.0.95的10次方)非同小可!最佳的多层镀膜应不会反射任何光线.实际上应呈暗紫红色或暗绿色.此等镀膜不但改善透光率,抑制镜内光线散射,而且增强清晰度.反而流行的平价红膜镜(Rubycoating)只会反射红色光,减低透光率,使影像呈现暗绿色,不适合日常赏鸟观星,只宜雪地上反光太强情况下使用.镀膜虽然增加透光率和改善反差(光暗位分明),但表面却容易受到霉菌侵蚀或易刮损,此乃其主要缺点.
3.锐利度(Sharpness)
现代一般望远镜在日间中央视场的锐利度表现不致太差,试锐利度最好在观星场合.使用较高质机型看星应会呈现点状,而平价机型时星点则会化开.色差大的形号在锐利度的表现通常较差.以往没有相位修正镀膜处理的直筒镜在镜锐利度和光度上比普罗型差一些,但今天顶级镜已基本解决先天缺陷.
4.偏色,色彩还原度(Colorbias,Colorrendition)
不同镀膜让某种光线通过较多,使视场偏向某种顏色,如较次级品种是偏暗黄.但欧洲高级机种如蔡司、徠卡(袖珍镜)都稍偏鲜黄色,但实际上却更感觉上视野较光亮,反差提升,予人一种世界是美好的感觉.此特质在欧洲光线不足的森林非常有用!轻微偏色只是小问题,理应对观星没有影响,但会影响个人对某些品牌观感.无可否认,偏色会降低色彩还原度,这是取捨问题.当然严重偏色就会大大扣分.
5.通透清晰度(Imageclarity)
大部份平价国產镜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通透度比以往大有改善但仍不足,总是有种灰濛感.最佳的双筒镜是在使用时完全感觉不到玻璃的存在!这亦是一个重要评级标準.其成因颇复杂,包括镀膜、镜身设计、玻璃质素等等.但最失望的是某顶级机型亦.......
6.亮度(Brightness)
影响亮度有三个主要因素:稜镜、镀膜、色调.色调偏青感觉上光度会低些而色调偏鲜黄恰好相反.优质镜在光度大体上都足够有餘,格镜时无需要为一点点光度而作意气之争.只要是同级机型,像差、通透感、色彩差异往往更大更为重要.
7.眩光控制(Internalflarecontrol)
绝大部份袖珍镜和中型镜因机型所限,在顺著阳光方向观景时整个视场都被弥漫眩光所盖,严重影响观测效果.多层镀膜减低内反射可将眩光控制得较佳.较高级机型物镜前罩做得较长,发挥遮光罩放果,但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目镜片数较多,而镀膜技术又欠佳者,观看夜景时亦容易出现鬼影现像.
8.立体感(3-Deffect)
这个因素可说是传说中的指标.虽云普罗型的立体感较大,但即使是同级机型,所出来的效果又不是每只皆一样.记忆中应以CZJ7X50效果最佳,Pentax6x30Mariner也不俗.但即使是直筒镜,Leica10x50BA感觉上又会比ZeissVictory强一点.国產62式光学质素平庸但又带给我强烈立体感!95式光学质素合格但立体感又欠奉!这指标在正规说明书中隻字不提,故只能说是笔者自创之指标.不过若有一镜能带给我当年CZJ的立体感觉的话,我会立即去买!
9.像差(3-Deffect)
A.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
光线穿过玻璃时產生折射现象,不同频率光线折射角度有别,形成在高反差影像旁出现蓝\/黄边.色差问题在高倍率时尤其严重.所幸双筒镜倍数较低,色差问题不大.改善方法是使用昂贵光学玻璃如ED(ExtraLowDispersion,Nikon於1972年推出),Fluorite萤石镜(Canon於1969年大规模生產)籍其高折射率抑压不同光线之折射角度,从而降低色差.但一些数千元的双筒镜都只使用普通玻璃而產生极佳成像.色差绝对是一个重要格镜指标.
B.球面差(Sphericalaberration)
普通球面玻璃其性质使边缘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焦点上,越近边缘光线焦点越短.导致边缘鬆散.而且中央解像度及亮度也有所影响.解缺方法是镜内装设特殊研磨的非球面镜(多个曲面),改善边缘变形情度.广角机型边缘有些鬆散不是问题,但要儘量避免.
C.场曲(Fieldcurvature)
场曲指影像聚焦的焦平面是一块曲面.影像不会变矇,但週边直线会孌成曲线!解决方法是在镜内加上平场透镜Fieldflattener.(如Nikon7x50Prostar)
D.针插象差效应(Pincushioneffect)
是另一种像差.影像不会变矇,但越近边缘,影像会变形,像是倍率变大!然而像蔡司、徠卡、司华洛世奇等名镜这种像差是故意加上去的.因由在手持双筒镜横扫眼前树木风景时感觉反较自然(angularfidelity),而加上平场透镜的机型(linearfidelity)反而会出现浮凸效果!个人认为在广角机型下,除非週边变形极为碍眼,否则边缘直线是否够直没有实际意义.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这个眼镜的样子也和普通眼镜不一样,它的框架可以按阳光的强弱变化颜色,可漂亮了。
它的右边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按钮,正常情况下,它是普通眼镜;在太阳直晒的地方,你把它按顺时针一转,只要听到“咔”的一声,它就立刻会变成一副太阳眼镜,看上去课酷了;如果老师说看看别人的优点,你就可以继续转,再听到“啪”的一声,它就会变成优点放大器,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看别人的优点了。
这个眼镜还有一个按钮,比如:你想去台湾高雄,但是没有空,你就可以随时按下它,眼镜就会马上出现一个空间屏,比如:在上面就会显示台湾高雄的一个立体三维场景,现实中的高雄就展示在你眼前,你就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导游介绍,他会告诉你现在在哪里,这里的传说故事等等,你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全新感受了。
这个眼镜还有一个功能呢。它会把所有你见过的、你认识的人全部印在眼镜的图库里,当你一下子想不起来她(他)是谁时,就可以按下眼镜支撑点上的按钮,它就会在一秒内告诉你这个人是谁,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你就可以和她打招呼啦。
这幅眼镜功能强大,我只举了几个例子,其他还有上网、找资料、听音乐等等的功能,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
未来的世界是多么令人憧憬,多么令人向往啊!未来的世界,因先进的科技而美好;未来的世界,也因世界万物而美好。聪明的你,告诉我,你想象中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夜视望远镜是一种在全黑或有微光的夜晚观测的仪器,最早在军事上得以应用。后广泛用于刑侦,安全防范,森林防火,电力及通信的巡线,工地,养殖场,农场的看护,甚至旅游等各领域。
一、夜视望远镜观察效果图的形成
夜视望远镜观察的效果一般是绿色的图像,夜视仪也有观察图像是黑白的,夜视仪有一代夜视仪,二代夜视仪,三代代夜视仪,四代夜视仪。数码夜视仪。每种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清晰度也不一样。
二代夜视仪基本都是绿色效果,数码夜视仪可以转换黑白,绿色,红色等几种观察效果。
二、夜视望远镜主要效果图好的品牌
目前夜视望远镜分为一代夜视仪、二代夜视仪、三代夜视仪、四代夜视仪等。往往效果越好的,代数就越大。只是目前四代夜视仪被美国军方禁止,所以禁止销售。市面上销售的就是一代夜视仪与二代夜视仪。三代的夜视仪几乎很少。
1、一代红外线夜视仪
一代红外线夜视仪使用的是1代增像管,由于1代增像管的增像能力有限,所以一代夜视望远镜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开启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才能看清黑暗中的目标。
一代红外线夜视仪通过图像增强管,通过阴阳极加速电子来增强亮度。这样图像增强管寿命短。图像容易变形
2.二代红外线夜视仪
90年代,二代增像管的退出,夜视仪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代夜视望远镜在成像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二代夜视仪在野外大部分情况,都是不需要红外发射器作为辅助光源,红外发射器的左右,只是把成像的噪点降低而已。所以二代红外夜视仪,有了更远的观测距离和观测效果,比如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二代夜视仪奥尔法S3508X80军用级专用夜视仪,长距离观测,据统计美军采购这款达到十万台。
由于美军长期与奥尔法ORPHA合作,目前以美军装备的大多数长远距离的、高倍夜视仪S680其实就是目前民用的奥尔法S3508X80的前身,这款二代夜视仪,在美军中数量巨大,据说有将近10万台,是一款双目单筒超长远夜视仪,现转到民用时,是史上二代夜视仪里面所观察的最远的一款夜视仪,80超大口径,8倍放大倍率,是二代+夜视仪里面倍数最大,口径最大、观看距离最远的二代双目单筒夜视仪,微光距离可看到800-1000米。外接红外发射器,分辩率达到72线,观测更为清晰。视野也很宽阔。有感光器,具有电子式的强光保护,S3508X80具有非常远的观测距离和细腻的观测效果,是奥尔法里面比较顶级的双目单筒夜视仪
二代夜视仪附加了微通道板,通过增加电子来增强亮度。寿命延长,图像扭曲程度明显下降。亮度可调性增加。
红外线夜视仪效果图好的就属二代+的产品,二代+的产品清晰度高,视野好,是使用二代增强管。所以在效果上远比一代的强。所以最近两年二代+夜视仪渐渐走入人们的眼界。
三代数码夜视仪的推出,让数码夜视仪有了一个飞一般的跳跃,在成像清晰度上、画面都很真实。使用的是三代CCD低照度,图像、画面高清,超高分辨率,观察距离是所有数码夜视仪里面观察距离远的,其在很多性能上都卓越领先。三代数码夜视产品首次使用于奥尔法V200、V400上,是一款军用级的数码夜视取证仪,放大倍率在10倍,配置红外发射器、适合长时间隐蔽、蹲守,奥尔法V200、V400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三代数码夜视仪取证仪。分为单筒与双筒。适应于视频监控使用。
ORPHA奥尔法V200单筒微光红外夜视数码取证仪(V400双筒微光红外数码取证仪)
超高图像对比分辨率的三代低照度数码夜视仪,10倍的放大倍率,外置红外发射器,遥控摄录,也可手持摄录。录像分辨率最高可达704576,最大支持32G
SD卡。图像清晰,视野宽阔,可调亮度,
该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隐蔽性好,操作灵活,使用简单,可视距离远,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它专为移动侦察、隐蔽蹲守取证而设计,不仅具有高品质的夜视效果,而且在连续工作时间、视频质量以及其它综合性能方面也都非常出色。无论是在光线充足还是在完全无光的环境下,使用该设备都可以清晰拍摄到目标。
下面我们就讲讲市面上的二代+夜视仪的品牌:
目前市面上二代+夜视仪产品的品牌有:奥尔法ORPHA、育空河、爱吉、等,但二代+产品最齐全的是奥尔法。下面我就简单介绍这三个品牌的二代+夜视仪各型号。
1、奥尔法的G450二代+红外线夜视仪
是一万左右最经典的一款。观察距离是500米,识别距离是300米,采用单目设计,超大口径,让你夜间观察时很方便,视野舒服。售价在14900元。是奥尔法商家推出唯一一款低于2万的价格在售的二代夜视仪。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
2、ORPHA奥尔法G350+超高清二代+红外线夜视仪3X50
观测距离最远,分辨率最高的单筒手持夜视仪。目前售价是:25800元
奥尔法G350+产品特点非常明显,是一款适合长时间观测的二代夜视仪,G350+成像更为细腻,并且采用IMALL图像输出设计,成像柔和。如果您使用另外的夜视仪感觉久了,眼睛很难受,这款G350+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奥尔法G350+是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要求开发的一款产品,被美军大量采购,美军的要求就是让士兵能够长时观看。
3、美国爱吉NV2020、NV2020IC数码红外线夜视仪
美国爱吉主要有两款:NV2020与NV2020IC,这两款带IC的是支持SD卡,可拍照。还可连接显示屏及MP4,效果更佳。2012年底有美国爱吉推出的爱吉NV2020数码夜视上。2代数码夜视仪标志着数码夜视仪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相对1代和1代+的数码夜视仪,在成像的清晰度,亮度,以及观测距离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在很多性能上超过了传统的二代夜视仪。NV2020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二代数码夜视仪,但是相信很快,有实力的品牌将会迎头赶上
4、奥尔法跟踪者560G2+双目双筒二代红外线夜视仪
奥尔法TARCKER560G2+双筒二代+夜视仪,由于采用双2代+增像管,可以在微光情况下看到500米的目标,全黑的情况下看到250米以上的目标。确实性能卓越,当然售价也不菲,售价5万多元。
5、奥尔法S450二代双目双筒红外线夜视仪
结构紧凑,轻便灵活带广角防水设计;使用方便舒适;内置加强型红外发射器,高清晰成像,高分辨率。时期即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清新观测。这款机器是4倍放大倍率,50MM口径,采用二代+增像管。此款售价在51800元。
以上是目前三个品牌的二代+夜视仪产品。其中还有几个型号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这几款都是在市面是销售不错的产品。如果要购买的用户,值得看一下。对自己购买的产品有个大概的了解。也能尽快的选购出适合自己的夜视仪。所以购买夜视仪的好坏,试出来就知道了。“清晰”决定一切

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 文案:

显微镜(重要)
创建了“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罗伯特虎克C、施莱登和施旺D、卡尔蔡司
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
1.安放:2.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3、放片4、调焦:①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放大倍数变大。
★1.安放2.对光:上升物镜转换器遮光器3、放片4、调焦:下降上升清晰
1、请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
1.拿取装放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易造成下列哪项的部件滑出、跌落、损坏()A.目镜B.物镜C.标本D.反光镜
2.下图表示使用显微镜操作时的三个步骤,其操作的顺序是
A.1→2→3B.1→3→2
C.3→2→1D.2→3→1
123
3.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4.下列显微镜操作,正确的是
5.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
6、显微镜是探究生命现象常用的器具。图6是小莉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绘出的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几幅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她在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由E到C,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由C到D,首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转动_______________,换用_______________
物镜,然后再将视野中的图像调节清晰。
7、.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物像与原物像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细胞变大B.视野暗,细胞数目多,细胞变大
C.视野亮,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小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大
8、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下左图所示。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9.如下右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应变为
A.1个B.3个C.5个D.7个
10.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下降。从侧面看着物镜的目的是()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B.使物像对准光源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D.防止污染镜头
1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眼的正确姿势是
12.运用显微镜操作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要将在显微镜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右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左下方
(2)在显微镜实验中,用低倍镜看到物像后转到高倍镜观察,如果物像不太清晰,需要
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遮光器
(3)观察没有染色的玻片标本时,用暗视野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得到暗视野的操作是
A.用高倍镜B.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C.用低倍目镜D.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5)如果镜头太脏,必须使用____________来擦试。
1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列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注意事项:1、反光镜和光圈的使用: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2.镜头的擦拭:用专门的擦镜纸;
3.显微镜使用时物象关系:①上下左右都倒②物象在视野何方,则装片即向该方向移动。
14、图中表示普通光学显微镜视野中草履虫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如果要让草履虫不会在视野中消失,应把载玻片向________移动。
15、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是____。
16.下图是显微镜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4.显微镜使用时异物的断:目镜、物镜或装片上,通常通过移动玻片(是否在玻片上),转动转换器(是否在物镜上)来判断,剩下在目镜上。
17、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转换物镜,这个污点均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是在____上。
5.视野如果太亮,液泡看不到。
6、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18、小刚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③和⑤B.④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
1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用()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20、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A、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含有叶绿素D折光的效果
21.下图中的A~D是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出现在视野中的物像。其中最可能是因为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而形成的图象是()
22.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填写左上方或者右下方)移动。
(2)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换成_____________。若此时视野变暗,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24.下图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2)图中④和⑥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上出现________。
(3)③中滴的液体是0.9%的________,主要是保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4)小明用低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他最好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双筒望远镜基本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