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
《合欢树》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师用
学习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2、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汉族,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转回北京,在工厂做工。几年后,母亲患肝癌而离世,年仅49岁。30岁时,他又患严重的肾病,每周要做三次透析。现在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预习导航:给划线的字注音:
虔诚()侥幸()享受()惊惶()敷()
灸()瘫痪()兆头()侍弄()闲逛()3、品鉴情节:
全文共12个自然段,本课的重点抓住了两方面来写,一是母亲;另一个是合欢树。很自然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1—6段为第一部分:追忆母亲,为写合欢树的意义做好铺垫,定下了感情基调。
7—12段为第二部分:思念合欢树,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讨论:
1、文章条理清晰,第一部分写母亲有很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请找出来?
------十岁、二十岁、三十岁
2、在这些“年”里,发生了什么事?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用上“母亲”和“我”)
----母亲对我作文获奖的表白;母亲为我治病;母亲为我借书;
母亲推我去看电影;母亲鼓励我好好写作。
3、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在这一抑一扬之间,母亲的聪明和伟大展露无遗。就内容而言,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至今还在缠绕着“我”的既有母亲的慈爱、教子之道,还有母亲的美丽和悲伤。正是这一切的一切,才使我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仍对她无法忘怀。
4、课文描述了母亲的哪些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①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②鼓励“我”好好写作:
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表现了母亲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4、快速浏览1—6段,在第一部分的叙事中,作者多次将自己与母亲进行对比,请找出这些对比。在对比中,“我”与母亲各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5、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我: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4、展示五、评价
6、检测:
1.
2、
3、
七、反思:(以下题目二选一,字数不少于50字。)
1、面对人生的不幸,史铁生绝望、沉沦了吗?请以“史铁生你是好样的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2、假如今天的史铁生站在妈妈的遗像面前,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8、应用:你还知道哪些和厄运作斗争的人物呢?有关的名言呢?
与病魔斗争的名人故事
1.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
2.微笑着行走在无声世界中的海伦·凯勒
3.永不停歇的物理巨人——霍金
4.“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
关于厄运的名言
1、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2、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3、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松下幸之助
4、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琼森《确实可靠》
5、幸运最能发现罪恶;而厄运最能发现美德。——培根《论厄运》
6、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J?雷《英国谚语》
7、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歌集》
8、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合欢树》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儿子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地愧疚。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1、导入新课
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投影合欢树的照片)
(提示: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伞房状花序,雄蕊花丝犹如缕状,半白半红,故有“马缨花”、“绒花”之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他的名字有合家欢乐的吉祥之意。)
2、自主学习:填空
1、《合欢树》的作者,被誉为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等。
2、《合欢树》文体是。主要运用手法来表现母爱这一主题。
三讨论探究--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1、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7—12段),找出描写合欢树的句子,在书上找出。
(1)通过邻人和初生的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
(2)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与合欢树的影子和希望去看合欢树
(4)再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对今日已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2、作者为何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及母亲吸入培养它的过程?
明确: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观物。母亲把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
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4、课文写合欢树的树影,写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到谁才不哭不闹?
(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看到的合欢树还是什么的象征?
引导学生回答: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亲情的象征。
明确: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5、以“合欢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既能表现文章中心,又使主旨或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形象,也更含蓄、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展示五、评价
六、检测:
1、
2、
3、
7、反思:通过我们的分析品读,发现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颗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的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
再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由父母亲精心呵护成长起来的树呢?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也倾注了心血寄托着深切的希望。
8、应用: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亲人,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要趁早。
作业: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写一篇《重读的爱》的随笔,500字左右。(横线上可填“父亲”、“父亲”、“朋友”、“老师”等等)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今天,我在安大校园里看到了一棵从来没有看过的,也从来没注意过的树,它叫合欢树。
合欢树的树干是棕褐色的、高高的,树枝也是棕褐色的,树枝上的树叶是绿色的。如果有阳光,树叶会张开;如果没有阳光还很冷的天气,树叶会合起来,其形状就像一个个月牙。而最特别的就是树枝上的花。它是粉红色的,闻起来发出一阵阵香味。合欢树的一朵花其实是由无数朵小花来组成的,看起来像一朵朵蒲公英。远远望去,合欢树像一把大大的扇子。
合欢树,这个名字很有诗意,让人引起美好的联想,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欢乐。
啊!合欢树真美丽!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走在大庆区的路上,我看见一排排的合欢树,它们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走在路上的人们遮阳遮雨。
合欢树的树干是浅棕色的,上面长满了一片片的叶子,老了的树叶是碧绿色的,而新长出来的树叶是翠绿色的,叶脉的形状像绿色的鱼刺。它的花如丝,花丝比头发还要细,香气袭人,形似绒球。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从远处看,合欢树就像一把大花伞,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粉红色的小灯笼,还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美极了!
关于合欢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这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而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这个故事让人觉着,这合欢树在欢乐的名誉之下所承受的苦难过于沉重,让人不由得觉着分外伤感,觉着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其实大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由凄美的灵魂支撑的希望的形象。
它的树皮及花可以入药,可以治头疼,还可以活血化瘀。我很喜欢合欢树。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 《合欢树》教学设计文案:

妈妈的校园里有个小生态园,我最喜欢那两颗合欢树。 它的花半红半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又像一把把扇子。微风吹来,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扇子在轻轻摆动。叶子里,有的小鸟在上面筑巢安家,养育后代,有的小鸟在上面唱歌,有的在上面游戏,从这个树丫飞到那个树丫。 合欢树的叶子绿油油的,是复叶结构,长得非常茂盛,整个树冠像一柄大伞。夏天,如果我要乘凉,我就坐在这棵树下,和蝴蝶一起玩耍。在那里,我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谢谢你,合欢树,你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的经历,对《《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希望对大家写《《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