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2019-03-13 五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一曲《光阴的故事》,让光阴的大手滑过蹭蹭的乐律,缓缓地推着回忆的流水,向从前细细地流过。以前过年的那些事,都纷纷地洒落心间,正等着我一一拾起。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母亲就吩咐我二哥领着我到山上采青松针,老家人把松树上的松针叫做松毛,干枯的松毛,用铁把抓进篮子,背回家,给家禽六畜垫圈,作为农家肥,或是用来引火烧柴做饭,或是用来烧要撒种的苗床地、洋芋地。
那些青的松毛做什么呢?老家人都用它来装点节日的气氛,打扮万古长青的生活。在乡下老家,垫松毛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年进入腊月,家家忙着杀年猪、酿米酒、摏粑粑、做豆腐、粉墙刷门、买门神对联、购置年货,过年的味道就随之漫延开来。翻过腊月二十头,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家家户户都忙于做三件事:一是择一个黄道吉日扫尘土,从山上和菜地里砍回几棵棕枝叶,把房子的灰尘清扫一遍;二是用白泥巴或是石灰浆涂墙壁,用朱肝色的紫土当油漆抹门窗;三是上山采青松毛,准备大年三十晚上过年垫。
前两件事是大人来做,采青松毛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放假回家的娃娃身上。我们互相邀约,三五成群,男孩子有的还穿上羊皮卦,背上一大一小的竹篮子,叽叽喳喳,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山上,我们选择的是那些低矮蓬松抬手可以采到的松树,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目标,拽下松枝,拔猪鬃一样的一把捏紧,倒拉使劲,“咔嚓”的一声,绿油油的松毛到手了,一边采,一边往身后的篮子里扔松毛。在不知不觉的说笑中,在清脆悦耳、很有节奏的“咔嚓咔嚓咔嚓”声中,背上的竹篮开始沉重起来,头皮发麻,不得不放下来靠在树脚下,用另外那只小的竹篮子继续采松毛,并来回倒在没有装满的大竹篮子里。一会儿工夫,松毛采满,不甘心,还要用脚踩紧。然后再把小竹篮子采满,倒过来,用绳子把篮口栓稳,上好“刹头”,背着幽香的松毛,砸着香甜的松毛蜜,满载而归。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堂屋里撒上了一层厚厚的青松毛,上面摆上了香喷喷的饭菜,一家人坐在软软的松毛上,开始吃年夜饭,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浆白的墙、刷红的门窗、贴好的春联、燃响的炮竹、香喷喷的饭菜,再加上青松毛散发出的清香味,年的气息就显得非常的浓。男人们的酒喝了一巡又一巡,女人们把凉了的菜热了一遍又一遍,侃不完的话,喝不够的酒,还要猜上几拳。娃娃们也自有自己的乐趣,扭松毛虫、摔跤、立跟斗、骑大马、编松毛螃蟹等等,各得其所。
老家的年过得很漫长,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呢。我们那里有这样的话:“蚂蝗盼插田,小孩子盼过年”。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自然就是过年了
老家的年味,珍贵的亲情,又是在外工作的人的乡愁。如今又快过年了,不由得让我想起老家的年味,那一缕缕飘逸在老家蓝蓝天空上的淡淡的乡愁,饱蘸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今年,我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爷爷家过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年味。
我们一家和我姐姐一家相聚在韶关的爷爷家。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大街上挂满了红灯笼,每家每户门前都有贴对联,地上留下鞭炮烧过的痕迹,红红一片,喜庆洋洋。我们开开心心的吃完晚饭,我和贝贝姐开始“搞事情”—烧烟花,放鞭炮。
远离了繁华的闹市,来到了乡下,在这儿可以放烟花,在大城市可不行哦,既然来了,当然要抓住机会啦!
我硬要拽着老爸,带我去烧烟花。我看着那一捆又一捆的“仙女棒”,不知从何下手,耳边传来一个声音:“那就一捆一起烧吧。”我连忙回答并阻止道:“别!这样太浪费了!我要玩仙女棒接力。”拿起两根,一起点燃,我沉醉在“仙女棒”的绚丽中,不一会儿,一只烧尽了下一支接起来。我对爸爸说:“爸,回韶关过年真好,陪着爷爷,奶奶过年真好!”但爸爸显然没有听进去啊!他玩起来可比我还疯。“仙女棒”一会儿就被我们玩完了,但是我们却意犹未尽,又去买了大型烟花,冲天炮,飞天鼠……个个绚丽无比,好玩极了!
烧完烟花回到家。我看见奶奶在包包子,我出跑去凑热闹,说:“奶奶,我来帮你吧,可是我不会包,你教我吧!”奶奶拿起一个用面粉发酵好的“小球”,告诉我:用手把这个圆球挰成边薄中间微厚的圆形,再把馅放进去,然后,把馅一个劲的往里塞,再包上就好了。15分钟后,包子出锅了,我先拿了一个往嘴里塞“真好吃!看,汁都出来了。”看着每人拿着包子吃的津津有味,心里乐开花。奶奶说:“过年包包子给家人吃,代表着一家人圆圆满满。”
这就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一曲《光阴的故事》,让光阴的大手滑过蹭蹭的乐律,缓缓地推着回忆的流水,向从前细细地流过。以前过年的那些事,都纷纷地洒落心间,正等着我一一拾起。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母亲就吩咐我二哥领着我到山上采青松针,老家人把松树上的松针叫做松毛,干枯的松毛,用铁把抓进篮子,背回家,给家禽六畜垫圈,作为农家肥,或是用来引火烧柴做饭,或是用来烧要撒种的苗床地、洋芋地。
那些青的松毛做什么呢?老家人都用它来装点节日的气氛,打扮万古长青的生活。在乡下老家,垫松毛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年进入腊月,家家忙着杀年猪、酿米酒、摏粑粑、做豆腐、粉墙刷门、买门神对联、购置年货,过年的味道就随之漫延开来。翻过腊月二十头,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家家户户都忙于做三件事:一是择一个黄道吉日扫尘土,从山上和菜地里砍回几棵棕枝叶,把房子的灰尘清扫一遍;二是用白泥巴或是石灰浆涂墙壁,用朱肝色的紫土当油漆抹门窗;三是上山采青松毛,准备大年三十晚上过年垫。
前两件事是大人来做,采青松毛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放假回家的娃娃身上。我们互相邀约,三五成群,男孩子有的还穿上羊皮卦,背上一大一小的竹篮子,叽叽喳喳,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山上,我们选择的是那些低矮蓬松抬手可以采到的松树,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目标,拽下松枝,拔猪鬃一样的一把捏紧,倒拉使劲,“咔嚓”的一声,绿油油的松毛到手了,一边采,一边往身后的篮子里扔松毛。在不知不觉的说笑中,在清脆悦耳、很有节奏的“咔嚓——咔嚓——咔嚓”声中,背上的竹篮开始沉重起来,头皮发麻,不得不放下来靠在树脚下,用另外那只小的竹篮子继续采松毛,并来回倒在没有装满的大竹篮子里。一会儿工夫,松毛采满,不甘心,还要用脚踩紧。然后再把小竹篮子采满,倒过来,用绳子把篮口栓稳,上好“刹头”,背着幽香的松毛,砸着香甜的松毛蜜,满载而归。转眼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堂屋里撒上了一层厚厚的青松毛,上面摆上了香喷喷的饭菜,一家人坐在软软的松毛上,开始吃年夜饭,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浆白的墙、刷红的门窗、贴好的春联、燃响的炮竹、香喷喷的饭菜,再加上青松毛散发出的清香味,年的气息就显得非常的浓。男人们的酒喝了一巡又一巡,女人们把凉了的菜热了一遍又一遍,侃不完的话,喝不够的酒,还要猜上几拳。娃娃们也自有自己的乐趣,扭松毛虫、摔跤、立跟斗、骑大马、编松毛螃蟹等等,各得其所。
老家的年过得很漫长,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呢。我们那里有这样的话:“蚂蝗盼插田,小孩子盼过年”。小时候,我最喜欢的自然就是过年了……
老家的年味,珍贵的亲情,又是在外工作的人的乡愁。如今又快过年了,不由得让我想起老家的年味,那一缕缕飘逸在老家蓝蓝天空上的淡淡的乡愁,饱蘸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老家的年味作文 老家的年味作文文案:

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又来了。在这一年中,我们观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丽景色;体会“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习俗;感受“听***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的乐趣。这些都是过年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开心过大年吧!!!
回到老家的一天早晨,我从睡梦中被吵醒了。听到屋外不时传来的脚步声和说话声,突然想起今天是大年三十,大家一定在准备新年年夜饭。快步走出屋子一看,所有人都在干活。有的布置桌椅,有的搬运食材,有的在试穿新衣服,还有的在打电话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每个人都喜气洋洋,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到了中午,整个村子都像活了一样,更加热闹。每家每户都开始放鞭炮,贴对联。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回荡着人们的开心和兴奋,每个人都在欢祝新年的来到。大人们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互相祝福。孩子们更是欢欣雀跃,在一旁打闹玩耍。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不禁想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真是热闹非凡!
晚上,亲戚们都到齐了,饭菜也做好了,红红火火的年夜饭终于要开始了。正当我急不可耐地去夹菜时,妈妈突然叫住我说:“小馋猫,别着急,先让长辈讲贺词和起筷后才能吃呦”。我只好忍住食欲等老人家给大家发祝福。等到正式开饭,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抢吃大餐。细细品味着美食,大家脸上都徜徉着幸福的笑容。外婆还特地给我准备了一个大红包。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年味永远都是最美好的记忆。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