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导读:教材分析
《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游园不值》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诗中描写了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到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到了朋友的住处,园门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前,轻轻地敲了很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但从那一枝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诗中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是神来之笔,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了夏日西湖上乍晴乍雨的巧妙景象,后两句则用美女西施的浓妆淡抹来比喻西湖的晴雨天气,认为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也是写夏日西湖的风光,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是在夏天的晴日,而且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
教法建议
1、教师可采用配乐范读,来感染学生,引入情境;可以启发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根据诗意,自己画画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2、凭借情境,品味诗句。教学不是教师一字一句的释义,而是让学生图诗对照,先说出图上的情景,再借助图画学习诗的词句。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3、开拓联想,体会诗的思想感情。4、反复吟诵,升华诗情。反复朗读,反复吟诵,把诗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情境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5、课后拓展,可让学生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编一个小故事,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景物。
词语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应:大概、可能的意思。怜:爱惜。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苍苔:即青苔,地上长的一种绿色的苔藓。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湖:指杭州西湖。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空蒙:形容水雾迷茫。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淡妆:淡雅的打扮。浓抹:浓艳的打扮。总相宜:都非常合适,意思是都很和谐。晓出:早晨走出去。净慈寺:浙江省杭州西湖南岸的一个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经做过直阁秘书的官。毕竟:到底。四时:本是指春夏秋冬四季,诗句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接天:与天相连接。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映日:阳光照射。别样红:红得不同于一般。别样,特别,不一样.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柴扉——柴门毕竟——到底相宜——适宜怜——惜宜——适穷——尽
反义词:小扣——重敲相宜——不适同——异淡——浓关——开
文章导读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诗句写的是作者游园,由于主人不在,久等而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但他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像出满园的春色,仍感到十分快慰。《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著名诗篇。短短四句诗,包含了西湖的种种美景。在诗人笔下,西湖胜景千姿百态,任何情况下都是那么可爱,具有永久的魅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的是作者早晨从净慈寺出来,所看到的西湖两岸的美丽景色。赞叹六月西湖的另一番风光。
《游园不值》赏析
【原文】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
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
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释】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赏析】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菏花别样红。
【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
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今译】
水波闪动晴天时景色迷人,
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神奇。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无论淡妆浓妆她总是美丽。
【注释】
湖:杭州西湖。
潋滟:水波流动的样子。
方好:才显得美丽。
空濛:烟雨茫茫的样子。
亦:也。
奇:指景色奇妙。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的绝代美女。
淡妆浓抹:梳妆打份或者淡雅或者艳丽。
相宜:合适。
【赏析】
苏轼在杭州做官,陶醉于江南山水,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是其中最为人所传颂称绝的一首。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茫无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诗句直译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伸出墙外来了。2.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波光闪动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蒙中的景色也很新奇。我要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无论淡妆或浓抹同样都适宜。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
难句解析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看花进不了门,这的确是件扫兴的事,诗人只有望园兴叹。正在流连之时,他忽然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心里一阵惊喜,园里的花开得正盛,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出了墙外。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浓浓春意。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是作者看到西湖的美景而产生的奇想。把西湖和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相比;不论是薄施脂粉,还是浓妆艳抹,总是那么妩媚动人,使人流连忘返。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是片片荷花,编织成一望无际的翠绿,直接与碧空相连。朵朵莲花,沐浴着阳光,显出特别的鲜丽艳红。
课后题解
思考·练习2(1)怜:爱惜。小:轻轻。意思是: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2)方:很。亦:也。意思是:波光闪动晴日下的西湖很美好,山色迷蒙雨中的景色也很新奇。
文章结构
《游园不值》:前两句写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是叙事;后两句写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是写景,蕴含着深刻哲理。《饮湖上初晴后雨》:前两句写西湖晴天、雨天的美丽景色;后两句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代佳人西施来比喻西湖在任何时候都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前两句总写西湖六月的景色不同于其他季节;后两句抓住西湖的莲叶和荷花,具体描绘其夏日美景。
写作特点
《游园不值》:取景角度小——墙角的一枝红杏,但是含义丰富而深刻。“春色满园”和“一枝红杏”对应描写,相互映衬,不仅表现出春光无限,而且深刻揭示出一切美好事物都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哲理。《饮湖上初晴后雨》:用绝代佳人西施比喻西湖美景,生动形象。除此之外,这首诗并不着眼于一处一景,而是概其全景,笔力恢宏,极富艺术感染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写六月西湖的美景,只抓了莲叶和荷花,突出了重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莲叶的多和绿。
学习要点
1.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通过朗读诗句,想像作者描写的春天、夏天的美丽景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中心思想
《游园不值》:写的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作者想象了满园春色,进而赞美了春天。《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写西湖晴天、雨天的景色,并用西施作比,赞美了西湖美景。《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
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抹
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指名读课文。(读准、读熟)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5.反复吟诵。(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
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
附:板书
《游园不值》
屐齿扣潋滟亦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比较《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诗同一景物的不同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夏天景色的诗。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回忆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首诗的?
小结板书:
1.结合注释自读自悟(什么景象?)
2.质疑、讨论和交流
3.反复吟诵,
4.看图想象,绘画创作。
(三)学习新课
1.我们已有了学诗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后两首诗。
出示自学提示:
(1)同是描写夏天的景色,苏轼笔下的夏天和杨万里笔下的夏天一样吗?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着来阅读。(在诗中画批)
(2)观察图画(或播放课件)想一想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在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叙后议,写西湖晴雨天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先议后叙,写了满湖荷花荷叶;但都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
4.朗读诗句,展开想象。(教师可播放课件,学生吟诵)
5.指名吟诵,背诵。
(四)激情创作
请同学们任选一首你喜欢的描写夏天的诗,把诗中的景象画下来。
(五)作业
1.默写三首古诗。
2.完成自己创作的画。
附: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轼)(杨万里)
西湖晴雨天气满湖荷花荷叶
学法:
自读自悟,质疑,讨论交流,
反复吟诵,想象,绘画创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写西湖六月的美丽景色,赞叹了西湖美景。教学设计示例(二)
12古诗三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
“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它与“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关系。
(四)解决办法
1.多读品味。
2.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提供插图投影片,适当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供媒体展示,随机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课堂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朗读与背诵,为古诗配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背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
板书:12古诗三首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游园不值》。
(二)自学、探究《游园不值》
1.读通全诗。
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教师用电脑呈现写有这首诗的字幕片,或直接用投影。)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这名“小老师”如答不上来或答不对,可由其他学生代答,学生都不会可由老师点拨。
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l)关于题目。
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
(2)“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
师引导:这句诗除了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要想弄清含义还要调整词序,还要弄清各个部分的主语。
应:大概,表示推测。
怜:在诗中是爱惜的意思。
展齿:古时的木底鞋下的横梁。这里指鞋底。
苍苔:生长在地上的青苔。
“怜”什么?是屐齿还是苍苔?学生比较后,觉得“苍苔”柔弱纤细,应该“怜”苍苔。
是谁“怜苍苔”呢?当然是园子的主人。
这句怎样调整才通顺?“应怜苍苔屐齿印”。
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
第一句意思明确了,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3)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
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看图印证)
b.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4)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前两句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游园不值》。
2.本节课学习目标:探究《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主探究
1.读通全诗。
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
(1)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序调整“初晴后雨”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如“水光”对“山色”,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
让学生看绘有插图的投影片(晴、雨两张)。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听范读。
2.学生练习。
3.组内交流读。
4.班上展示。
(五)背诵这首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前两首诗。
2.说说这两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本节课任务: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自主探究
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
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学习收获
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的质疑处可能是: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
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像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
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四)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1.指名朗读三首诗。
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
3.谈谈自己的收获。
4.课下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5个生字。
2.将三首诗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
4.把《游园不值》改编成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附:板书设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关于雨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水光潋滟③晴方好④,山色空濛⑤雨亦奇⑥;欲把西湖比西子⑦,淡妆⑧浓抹⑨总相宜⑩。
《饮湖上初晴后雨》注释①饮湖:在西湖上饮酒。
湖,指杭州西湖。
②初晴:起初开始放晴。
晴,一作睛”。
③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④方好:正显得美。
⑤空濛:形容细雨迷茫的样子。
谢玄晖诗:空濛如薄雾”。
濛,一作蒙”。
⑥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
⑦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⑧淡妆:淡雅朴素的妆饰。
⑨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抹,涂脂抹粉。
⑩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显得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她总是美丽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从睛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入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
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
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
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这里,诗人抒发的是一时的才思,但这一比喻如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所说,遂成为西湖定评”。
从此,人们常以西子湖”作为西湖的别称。
苏轼本人对这一比喻也很得意,曾在诗中多次运用。
后人对这一比喻更深为赞赏,常在诗中提到。
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
其特点之一是概括性特别强。
它写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的全面写照和全面评价,区而它就具有超越时间的艺术生命色。
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此外,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互文。
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上半句省落雨亦奇”,下半句省落晴方好”。
全句意思是说西湖的山水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妙。
不能理解为:西湖的水只是天晴好看,西湖的山只是下雨美妙。
对偶。
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是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
由于水光潋滟”与山色空濛”,晴方好”与雨亦奇”,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对仗工整,创造出神秘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西湖的神往之情。
比喻。
诗歌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苏轼以自己的奇妙的观察品味,把西湖的自然美比作天然美女西施。
通过巧妙地比喻,构成一幅生动可感的西湖图像,创造出更真切的意境,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西湖也叫西子湖,这个名字是从这首诗歌中的比喻而来。
西湖也因此而锦上添花,越来越闻名。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多惠政。
卒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古诗名言警句集锦
一、春景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三、秋景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四、冬景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五、爱国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六、山水田园诗
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
山水:
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田园:
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七、送别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八、友情诗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九、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十、动物诗: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一、描写鸟的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十二、托物言志诗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十三、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十四、描写月亮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明月松涧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十五、寓理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十六、惜时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十七、勤奋好学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荒于嬉。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八、立志勉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十九、为人处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言必信,行必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十、警戒辩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前车覆,后车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 游园不值全诗解释文案: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山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王安石《江上》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唐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清谭嗣同《豳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秋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古诗文名句——声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万籁此都寂,但闻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王维《鸟鸣涧》
古诗文名句——色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唐骆宾王《咏鹅》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友人》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文名句——香(嗅觉)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古诗文名句——沙漠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王昌龄《从军行》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古诗文名句——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只有不畏艰险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一个人心灵要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不断充实自己。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没落、腐朽事物的存在不足为奇,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进步的、新生的事物是在没落腐朽的废墟旁,蓬勃发展起来的。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正义的事业象奔腾的江水,将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使之滚滚向前。(有时也比喻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古诗文名句——志向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2、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清沙天香《战歌》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古诗文名句——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宋晏殊《浣溪沙》
3、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脁饯别校叔云》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古诗文名句——树木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曹操《观沧海》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唐崔颢《黄鹤楼》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古诗文名句——马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古诗文名句——云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5、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朝吴均《山中杂诗》
古诗文名句——友情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思乡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南明夏完淳《别云间》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古诗文名句——爱国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
古诗文名句——桥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2、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唐白居易
3、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唐杜甫
4、长州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唐杜牧
5、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宋欧阳修
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古诗文名句——送别
1、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近来折枝苦,应为离别多。唐王之涣《送别》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古诗文名句——数字
1、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南宋岳飞《满江红》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柳树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唐王之涣《送别》
3、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几度春。唐白居易《忆江柳》
4、柳送腰肢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宋陈与义《柳絮》
5、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古诗文名句——愁思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问君能有几回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4、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
5、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古诗文名句——劝学
1、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宋王安石《赠外孙》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古诗文名句——战争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辛弃疾《破阵子》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唐王维《使至塞上》
古诗文名句——草
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东汉曹操《观沧海》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西湖
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宋杨万里《秋山》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