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附件: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试行)
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以下统称“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校教字[]号)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指导思想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科学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性质,应能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是作者的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标志。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应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写作。
(三)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注意与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结合,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意提高其科研能力,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选题、开题与撰写
(一)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科研与生产实践,体现学科及指导教师研究工作的优势和特色,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和学科研究前沿。
.选题要有先进性、新颖性和时代特点,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要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选题的份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
.对学生选择论文题目要做动员、介绍,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指导能力合理安排课题,一般不能选做本专业范围以外的课题。
.毕业论文题目一般采取指导教师命题、学生自选的方式,全部题目均需经学院统一审定。
.毕业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必须于第四(医学第五)学年第一学期周确定,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并向学生公布。学生须在第周选择并确定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联系在校外实习单位或合作单位完成毕业论文者,须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选题情况,同时需联系本校相关专业教师协助指导完成论文。各学院应于第四(医学第五)学年第一学期周将《兰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附件)上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学生在选定题目后,一般不得变更。若有充分理由申请变更题目的,需个人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报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毕业论文开题
.开题报告主要是对毕业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工作进度等进行论证,是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继续进行毕业论文工作。
.在校外实习单位或合作单位完成毕业论文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校外实习单位或合作单位及指导教师审定的开题报告,并经所在学院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继续进行毕业论文工作。
.各学院于第四(医学第五)学年第一学期周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并将《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登记表》(附件)统一装订,归入教学档案。
.毕业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务处将对各学院开题报告工作进行例行检查。
(三)毕业论文撰写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定的某个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初步掌握选择科研题目、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确定实验方法、采集和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必须在阅读、调查、实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写成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毕业论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字。
.毕业论文应当用规范汉字进行撰写,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简体中文撰写。撰写格式必须符合《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试行)》要求,按统一格式打印,装订成册。
三、毕业论文指导
(一)指导教师遴选
.论文指导教师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应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相应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如确有困难,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后可选择具有指导能力的其他教师担任,也可聘请外单位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每位教师每学年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名;具有特殊情况的单位经教务处审批,指导教师可适当扩大指导人数。
(二)指导教师职责
.学生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课题意义,提出明确要求;介绍与选题有关的科研动态及参考文献和书目,指导学生系统查阅中、外文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做好文献索引目录,撰写文献综述;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拟定写作提纲。
.指导教师应在撰写论文的各个环节认真负责,对学生进行启发与指导,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认真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踏实严谨的优良作风。
.指导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论文进展情况,要进行个别指导,要深入实习、实验现场,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要适时地抽查实验记录或工作笔记,及时调整与完善研究计划,以确保论文质量。
.论文初稿写出后,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实验结果或论点,指导论文的修改定稿和总结工作。
.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完毕的毕业论文应仔细审阅,认真写出评语初稿,做出恰当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成绩评定意见。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指导其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并进行审查。
四、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一)论文评阅
.学生按时完成论文,撰写完稿后,应将论文及所有相关资料按规定装订成册并及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在认真评阅学生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全面考核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任务完成情况、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外语水平、文本质量和工作态度等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写出评语及初步评分意见,给出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评价意见应客观准确,应注意所撰写评语与给出的建议成绩相一致。
(二)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各学院自行组织,组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制定答辩方案、确定答辩范围等。
.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部或部分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公开答辩,可分专业或班级组织。
.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一般由名指导教师或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学生的报告时间、地点及其他相关事宜。
.论文答辩会须进行公告,公开进行,应要求同级同专业毕业生参加。同时,答辩小组应对答辩情况,答辩过程做好记录。
.答辩小组应根据毕业论文完成情况、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小组集体评议,最终确定论文成绩。
(三)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具体评价标准为:
优秀:出色地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任务,获得正确的结论或成果,论述清晰,有一定的创造性或言之有据的新见解,答辩时能正确回答问题,论文达到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水平。
良好: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任务,获得正确的结论或成果,论述清晰。
中等: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任务,取得一些成果。
及格:基本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在非主要方面存在某些缺陷或不足。
不及格:未能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任务,论文有比较大的缺陷或错误。
.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应从论文立题的意义,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情况,外文文献阅读与应用情况,毕业论文的专业水平,论文撰写能力,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在整个毕业论文环节的工作态度等方面综合考核。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准确、公平、公正,按标准评定,不能按比例确定。
.毕业论文成绩由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统一汇总后公布。
五、组织管理
(一)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工作在毕业学年一、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进行毕业论文的规范性教育、选题和开题工作;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成绩评定等工作。
.学生进行研究与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时间为毕业学年第二学期第周;各学院于毕业学年第二学期第周将《兰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登记表》(附件)上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各学院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进度情况,采取集中安排或与该学期课程并行安排的方式。
(二)组织安排
.毕业论文工作由教务处总负责,各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具体负责。
.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各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计划、时间安排、题目遴选审核、指导教师配备、选题登记上报等工作;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开题、中期、撰写工作的进展情况;组织全学院范围内的毕业论文答辩;做好毕业论文成绩的填报和毕业论文的归档工作。
.学生在进行研究与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各学院要为其提供较好的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的条件。同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总结存档
.每届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认真做好总结,撰写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分析、主要特点、主要措施、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意见和建议等几个方面。
.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归入学院教学档案,由学院集中保存管理。
.优秀毕业论文须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提交学校图书馆保存,纳入本科毕业论文文献库管理,同时将完整的纸质版论文统一由学院交档案馆存档。
.学院要积极向相关学术期刊推荐发表优秀毕业论文或相关内容成果。
六、质量监控
(一)毕业论文的《诚信责任书》
.学院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学风教育,使学生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对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在全校学生中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学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呈交毕业论文时,学生须发布诚信声明,签订《诚信责任书》并签名,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毕业论文检查
.毕业论文检查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检查采取系统全面检测和专家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抽查比例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确定。
.专家组通过抽查,全面检查各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完成情况,对毕业论文质量从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质量分析结果作为当年对各学院教学工作评估的依据之一。
.对毕业论文中存在作假行为或严重抄袭、剽窃现象者,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进行处理。
七、其他
(一)各学院可根据学科特点,围绕选题、指导、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的规范要求和标准,制定相应的细则,不断完善毕业论文工作规范,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
(二)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时间安排工作内容第一学期第~周各学院公布毕业论文题目第一学期第~周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与指导教师第一学期第~周学院上报《选题登记表》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第一学期第~周学院审核开题报告,并将其装订成册,存档第一学期第周~第二学期第周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第二学期第~周毕业论文评阅、答辩第二学期第周学院评审、填报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第二学期第~周学院整理存档所有毕业论文第二学期第周学院提交优秀毕业论文至档案馆存档,图书馆收录
附件
兰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
学院(盖章)年级
序号学生指导教师论文题目学号姓名专业姓名职称
附件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生姓名性别学号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技术职务开题报告日期论文题目开题报告内容选题来源□基金项目□横向课题□自选□其它论文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献资料调研情况指导教师审定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或合作单位审定意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备注
附件
兰州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登记表
学院(盖章)年级
序号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论文成绩(五级制)备注学号姓名专业姓名职称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及规范
一、总体要求
1、论文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禁出现抄袭现象,严禁成篇幅地从互联网上引用相关内容,对他人成果的合理引用必须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文中明确注明。
2、论文写作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要使文章成为口号堆砌的产物,也不要将文章写成党和政府的文件。
3、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中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避免论文成为不同部分的简单拼凑;
4、鼓励在已公布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研究对象,希望能从自己实际工作出发,在写作中以小见大,并用案例和数据分析支撑文章的基本观点,切忌空话连篇、大而无当。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
(二)内容摘要(中文)和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200—300字为宜。“内容摘要”四个字大小要与其内容的字体大小一样,但是要用“黑体”。关键词在内容摘要下方,指出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语,一般来说3至5个左右,“关键词”三个字也要用黑体。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需单独同一页。
(三)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论文至少需要提供二级目录,目录中出现的标题和页码必须与正文完全一致。目录内容单独一页,“目录”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书写,使用宋体三号字加粗。书写“目录”二字之后,空一行,再书写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及对应正文的起始页码。目录的具体内容(即标题)要求标注到二级标题。
(四)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本科毕业论文正文长度以7000字以上10000字以下为宜。一般而言,正文以导言或引言开始,对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如果没有专门部分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引言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文献综述(但不需写“引言”字样)。论文最后一部分一般是结论或(和)政策建议,正文的主体部分则要根据具体的选题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而定。“正文”二字一般用黑体在正文首页面上端居中。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参考文献在论文中不一定直接引用,放于文末,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按拼音或字母顺序排列。如文献引自期刊,应给出作者、论文题目、该期刊的名称及期号;如引自著作,应给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年份;与注释不同的是参考文献不需注明页码。如电子文档需作者、篇名、具体网址、发布时间等信息。除非没有纸质出版,通常不要引用网上资源。
◆参考文献格式有好几种版本,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可用最简单的版本。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也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致谢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对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内容限一页。
(七)注释(自考毕业生论文不做要求)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主要概念、他人言论通常要注明出处,内容包括:作者(或编者,如非本国人还要注明国籍)、引用文献(文章、所载页码、出版社、出版时间等;或是作者觉得有必要再向读者加以说明的内容。注释一般用脚注,当论文正文某处需要予以注释时,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并书写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以示需要予以注释。注释内容书写在标明有对应注释的正文的同一页下端(正文与页码之间);在有注释的每一页,须在当页的正文与注释内容之间加划一条横线(自左往右),其长度约为页面宽度1\/4。注释要每页重新编号。注释为宋体五号字。
◆自考本科生论文对此项不做要求,但建议论文中如引用了关键数据需做脚注。
(八)附录
如果有不宜放在正文中的重要支撑材料,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详细数学推导、程序全文及其说明、复杂的图表、设计图纸等一系列需要补充提供的说明材料。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正文。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求
(一)字数
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7000字或相当信息量(包括图表)。
(二)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三号宋体加粗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标题小四号黑体
中文摘要、关键词的内容小四号宋体
目录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两字之间空两个中文字符居中)
目录内容中一级标题四号黑体
目录中其他内容小四号宋体
正文两字
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正文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和上下文之间空一行)
正文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三、四级标题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标题四号黑体(左顶格或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
注释内容五号宋体
致谢标题四号黑体
致谢内容(含作者、日期)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非正文部分的页码五号罗马数字(Ⅰ、Ⅱ……)
论文页码页脚居中、五号阿拉伯数字(新罗马体)连续编码
(三)关键词
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
(四)目录
目录应另起一页,包括论文中的各级标题,按照“一、……”、“(一)……”格式编写。
(五)各级标题
正文各部分的标题应简明扼要,通常一、二、三级标题末不使用标点符号且一、二、三级标题下的具体内容需另起一行缩进两个字符行文,四、五级标题内容不单列段。论文内文各大部分的标题一级标题:“一、”、“二、”……”,二级标题:“(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不再使用五级及以下标题。
(六)名词术语
1、标点符号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2、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3、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4、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论文中数字表示方法应前后一致。
5、特定含义的名词术语或新名词、以及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
6、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姓前名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七)图表的绘制
表的题目在表的上方,图的题目在图的下方。图表的题目及内容的字体采用五号宋体。表中内容采用单倍行距。
图表的题目要简捷、加粗。图表的位置和题目皆要居中,与上下正文内容空一行。如果文中图标较多,建议采用章节+次序的办法编写,如第一章的第三个表为“表1-3”,第四章的第二个图为“图4-2”。通常表和图按各自顺序分开编号。
(八)注释(不是必需项)
毕业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采用脚注,每页独立编号,即每页都从1开始编码,编号用1,2,3……,文中编号用上标。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标准,正文写完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或另起一页,居中(或左顶格)用宋体四号加粗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再空一行(宋体小四号)按条目写具体文献内容。参考文献有不同格式,按中图法标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必须注明文献来源及类型,最后用英文全角.结束(详见附件参考文献格式参考)。也可参考论文范文1的简单样式。无论选用哪种格式,前后必须一致。
(十)打印装订要求
A4纸单面打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含封面、内容摘要、目录、正文、致谢)。两份报到时提交,一份留作自用。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ntentonlygivesreadingandeditinginstructions:
cumentiseditedbyMicrosoftofficeofficesoftwareandsupportsWPS.
escanbeeditedandreorganized.
ggestedtoreviseandeditaccordingtotheactualsituationofthecompanyandindividuals.
ditingreasons,someminorerrorsinthetextofsomedocumentsshouldbecorrectedbyyourself,whichdoesnotaffectthereadingofthisarticle.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标准论文格式
一: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10)附录: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上海复旦大学xx学院2007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1.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1.0cm,下2cm,左侧2.5cm,右侧2cm
2.页眉
(1)设置:1.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3.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4.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日语:小2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8号;
(2)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居中,日语:小4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3)内容提要: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长度要求150字以上;英语:timesnewroman12号,长度要求在100字左右;
(4)关键词:另起一行,日语:4号黑体,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割,内容为小4号黑体;英语timesnewroman12号;
(5)正文
正文部分的要求如下: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②日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newroman12号,标题日语采用四号黑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日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10.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6)注释
注释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正文部分空出两行;②按照文中的索引编号分别或合并注释;③“注释”采用五号黑体,注释内容日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newroman9号。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1];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部分的要求如下:①与注释部分间空两行;②应列明期末论文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参考文献”采用五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日语、汉语采用小五号宋体,英语timesnewroman10.5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目、出版事项顺序排列,其格式为:
期刊类:著者.题名[j].杂志名,年份,(期号)。
书籍类:著者.书名[m].城市名:出版社,年份,页数。

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文案: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绿色材料与清洁生产课程评分标准
共计80分
1.按照课堂要求内容独立完成20分
2.论文题目与所讲内容相符20分
2.论述清楚、结构完整、符合格式规范要求20分
3.字数不少于5000字10分
4.摘要字数100-200之间10分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结合课堂讲课内容自拟,但不要脱离课堂内容。最好结合实际。
论文共分两部分:
1.结合第一章环境保护、第二章可持续发展的讲课内容写出相关内容论文。
2.结合第三章绿色材料、第四章清洁生产的讲课内容写出相关内容论文。
范文
关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及治理技术的概述
10081212
摘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会产生气、水及噪声等污染,其中主要的还是对大气排放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我国水泥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结构性调整和减少烟尘排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少新型干法生产线的粉尘治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当前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从总体上看,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本文阐述了大气污染的污染源记原理,水泥工业中的治理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并且对于大气综合治理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治理设备
1.大气主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1.1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1)燃料的燃烧:冬季取暖—煤烟型污染(2)工业生产过程:如冶金过程形成的烟(3)交通运输:汽车废气、扬起的尘土(4)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流星燃烧产生宇宙灰尘。
1.2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①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a粉尘(dust):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缎、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粒子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粒子的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200μm左右。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小,石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在大气污染控制中,还根据大气中的粉尘(或烟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飘尘、降尘和总悬浮微粒.b烟(fume):烟一般系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它是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一lμm左右。产生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中的氧化钙烟等。c飞灰(flyash):飞灰系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d黑烟(smoke):黑烟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粒子气溶胶的界限,很难明显区分开,在各种文献特别是工程中,使用得较混乱,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可将冶金过程或化学过程形成了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或泛指小固体粒子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e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lkm的小水滴悬浮体。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它可能是由于液体蒸汽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油雾等。
②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大部分为无机气体.常见的有五大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对于气态污染物,又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在大气污染中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CO,CO2)以及碳氢化物(HC)等.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烟雾(Sulfuroussmog)和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smog)。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随着大气污染状况不断加剧、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和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障人体健康,我们要严格粉尘及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并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推行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排放措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水泥工业发展的双赢。
环境大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20.050.150.060.150.500.100.250.7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日平均0.080.120.200.300.300.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日平均0.040.050.100.150.150.25氮氧化物NOX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50.100.150.050.100.150.100.150.3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40.080.120.040.080.120.080.120.24
3.污染物排入大气后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1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稀释
大气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是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废气浓度较低、危害性相对较小或排放总量小的场合下,常用烟囱将废气或烟尘排放到一定高度的空中,使得污染物向更广范围进行扩散,达到稀释并降低污染危害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实用而且合理的。
废气或烟尘在烟囱中借助于烟囱对气流的动力和废气本身的热浮力的作用从烟囱口排出,进而继续上升,然后在大气中扩散。废气或烟尘在大气扩散过程中,与周围大气发生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直到与周围大气的速度、温度等基本相近时废气或烟尘便随着大气运动而浮沉和扩散,最后与大气融为一体。
废气或烟尘在大气中的扩散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废气或烟尘的性质(比重、温度)、气象条件(风力、风向、气温、湿度)、烟囱高度等,其中气象条件是最重要和难以人工控制的因素。在大气中扩散,废气或烟尘在外观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此称为烟羽。烟羽的形状通常有五种:波浪形、锥形、扇形、屋顶形、熏烟形,主要与气象条件有关。
3.2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
大气污染过程中,原污染物或初级污染物在大气中往往由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形成二次污染物。众所周知的洛山矶光化学烟雾就是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是光化学烟雾中的重要化学反应。
NO2+光NO+O
O+O2O3
O+NONO2+O2
O+HCHCO.
HCO.+O2HCO3.
HCO3.+HC醛、酮等
HCO3.+NOHC2.+NO2
HCO3.+O2O3+HCO2.
HCOx.+NO2过氧化硝酸盐
上述反应的步骤说明了在汽油和其它染料的燃烧过程中所形成并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因为阳光的作用而产生了臭氧,臭氧就是二次污染物,它与碳氢化合物反应形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包括醛类、有机酸和环氧化合物。这样,大气就能够被看作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反应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污染物形成,使得污染情况越来越复杂。
4.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与水污染控制相似,大气污染控制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提倡清洁生产、改革工艺技术和改造生产设备,尽快能地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样,在污染物的排放前也应该充分考虑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在必须排放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的危害性,具体方法有:污染源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合理利用大气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建造烟囱实行高空排放;在污染源进行废气及烟尘的处理,使其达到一定要求后再排放等。就技术原理来说,废气或烟尘的处理与净化过程中广泛使用到物理方法(如扩散稀释、沉淀、离心、阻隔、吸收)、化学方法(如燃烧、催化氧化)、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和生化方法(如生物滤池对废气的净化)以及尘渣和污泥的妥善处置。这些处理方法和净化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单独使用,但往往是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工艺系统,这些方面与污水处理具有很大的共性。
5.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和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物理法分离重力除尘、离心除尘、静电除尘、过滤除尘、洗涤除尘;溶剂吸收;物理吸附;换热扩散烟囱高空排放化学法分离化学吸附转化燃烧、催化转化生物法转化
5.1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废气或烟尘中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受气象条件(大气稳定度、大气温度和湿度)、烟气性质(比重、温度、排出速度)以及障碍物情况所影响。
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污染物会积聚在地面造成污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污染物易于稀释扩散,污染物对地面的影响得以缓减。对烟气的大气扩散形成障碍的主要有:山谷和街谷将导致烟气中烟尘降落、地面浓度增高,加剧污染危害。因此,为创造良好的扩散稀释条件,设计中应使得因此高于200m半径范围内的障碍物5m以上。
烟囱有效高度的计算:
h效=h囱+h动+h浮
式中:h囱-烟囱高度(m)
h动-烟气动能引起的上升高度(m)
h浮-烟气浮力引起的上升高度(m)
最大落地浓度和距离的计算:C最大=
V风.h效
X最大=(h效\/Cz)2\/(2-n)
式中:C最大-最大落地浓度(g\/m3)
X最大-最大落地浓度处距烟囱的距离(m)
Q-污染物排放量(g\/s)
Cz、Cy-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系数
V风-平均风速(m\/s)
n-随大气稳定性而变的萨顿扩散系数
5.2污染物的分离
5.2.1除尘
除尘技术,更广义地说是非均相分离技术,它涉及粉尘的捕集、净化、回收等问题。许多烟气中含有固体颗粒状污染物,使用除尘设备将它们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烟气、减少排放量的目的。
除尘设备按其起作用的技术原理划分主要有:重力除尘设备、离心除尘设备、惯性除尘设备、洗涤除尘设备、阻隔除尘设备、静电除尘设备等。
5.2.1.1重力除尘设备
重力除尘设备类似于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其核心部分是重力沉降室,按气流方向分为:平流式沉降室和垂直式沉降室两种。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由于比重相对较大,在重力沉降过程中逐渐与烟气主体分离开来,并沉淀到除尘设备的尘斗。
影响颗粒物重力沉降分离效率的因素主要有:烟气的过流速度、颗粒的大小和比重、布气效果等。烟气过流速度越小,则除尘效率越高,但过流速度太小则除尘设备的长度太大,投资费用增高。一般控制烟气过流速度为1~2m\/s,除尘效率为40~60%。除尘设备的进气和出气口要注意防止气流的短流和偏流问题,必要安装气流分布板,并控制设备的总阻力损失为50~130Pa为合适。
5.2.1.2离心除尘设备
通过烟气在设备中的回转造成离心力场,尘粒由于离心力聚集在除尘器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灰斗,气流在除尘器中心形成内涡旋,从而将尘粒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又称为离心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离心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没有运动部件等特点,适用于去除粒径为10微m以上的尘粒,许多情况下是作为预除尘装置出现的,除尘效率为70%以上,压力损失为500~1500Pa,设备的入口速度为8~12m\/s左右。适当增加筒体高度、较小筒体直径都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增加气流在圆筒内的旋转圈数和强化离心力场),但直径过小,则除尘容易逃逸,高度太大,阻力损失加大。一般筒体总高度(包括灰斗)为直径的5倍为宜。离心除尘器的卸灰部分应保证严密无缝(保证灰斗部分处于负压状态),否则将严重影响除尘效率(灰都中尘粒被气流重新带走)。注意及时排灰。适当提高进气速度:防止细、软、潮、粘的颗粒在除尘器内壁结块,降低除尘效率、增加阻力损失。
5.2.1.3惯性除尘设备
使含尘烟气急剧改变气流风向,尘粒因为惯性力而偏离流线(尘粒的惯性力对于气流的惯性力)并撞击在挡板上,实现尘粒与气流分离的一种除尘设备。主要有弯管式、百叶窗式和多层填料隔板式三种。
5.2.1.4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型式包括喷淋式(水流自上向下喷成雾状,尘粒和液滴之间的碰撞、拦截和凝聚等作用使得尘粒随液滴降落下来)、旋风式(又称为水膜式除尘器,水流经喷嘴沿切线方向在圆筒内壁形成薄膜,含尘烟气也沿切线进入圆筒,但两种流体的方向相反,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筒壁运动并被水膜粘附,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湿式除尘器的特点:除尘的同时也能清除废气中气态污染物;捕集的粉尘不会产生飞扬;设备结构简单、阻力小(喷淋式和旋风式)、操作方便;能够处理高湿和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缺点是设备庞大、效率较低,对高温烟气中的热能不能进行回收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洗涤除尘后排放大量的含尘污水,需要进行妥善处置;设备腐蚀问题和冬季防冻问题。
5.2.1.5阻隔除尘设备
又称为过滤式除尘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与污水的过滤净化和污泥的过滤脱水基本相似。按照过滤介质的基本型式分,阻隔除尘设备主要有两种:布袋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
含尘烟气在通过多孔介质时被截留、较大尘粒由于碰撞而被捕集、尘粒静电吸附(气流、介质和尘粒摩擦生电)。随着除尘的进行,介质表面积聚的尘粒越来越多,阻力损失越来越大,但除尘效率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中过滤材料可以制成袋、筒、抽屉、管状、平板等型式。
滤筒式除尘器的起始阻力损失为250~400Pa、终了的阻力损失为1250~1500Pa,对细小粉尘(1-5μ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为99.99%。
a.布袋除尘器:在袋时除尘器中,滤袋可以做成多种形状,如扁袋式、抽屉式、滤筒式等,其中布袋除尘器中以扁袋除尘器使用最广泛,它具有除尘效果好,处理能力大的优点。
在工业污染治理中,可以使用某些工业废水作为旋风水膜除尘器的洗涤介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进气速度为15m\/s以上,阻力损失为500~1500Pa,对1μm以上尘粒除尘效率为88%~99%)、水
浴式、泡沫式、填料式、喷射式等。能够将粒径为0.1~20μm的液体或固体粒子从气流中去除,同时能够去除气流中的溶解性气态污染物。
烟气通过布袋的速度控制在0.5~2m\/min,对于0.1微米的尘粒除尘效率可达到99%以上,阻力损失为1000~1500Pa。在袋式除尘器工作时,除尘主要靠粉尘初层起作用,因此清灰不能破坏滤布表面的粉尘初层,否则造成除尘效果的下降。
b.颗粒层除尘器:以石英砂粒或其它颗粒介质(硅石、焦炭等)来分离烟气中的尘粒。颗粒粒径为2~5mm,颗粒层高度为100~200mm,烟气过流速度为0.1~2m\/s,效率为99%左右,阻力损失为800~1300Pa。颗粒层除尘器通常有如下型式:振动反吹清灰型、交叉流碎石移动床型、耙式颗粒过滤型和沸腾式颗粒过滤型。颗粒层除尘器在清灰时,反吹空气以一定速度和压力从颗粒层下部经过气流分布板鼓入,使得颗粒层呈流化状态,粉尘因碰撞、摩擦而脱落,被气流带走,进入一级除尘器收集。颗粒层除尘器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功率介质费用低廉来源广等优点,但再生较为困难,同时对微细粉尘的捕集效率还不高。另外,需定期停风进行反吹,不能连续工作,因此往往多台并联运行,轮流进行除尘和反吹。
5.2.1.6静电除尘设备
工业规模的静电除尘器与1907年在美国加州诞生。在静电除尘器中,以金属筒体作为一个电极(集尘极),在其内部悬挂许多根金属线作为另一极(电晕线)。电源输出3~6万伏直流或脉冲电压在两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在高压电场中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尘粒因为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集尘电极)作定向运动从而与烟气主体相分离,达到除尘目的。静电除尘器有电源控制箱、升压变压器和整流器等组成。与其它除尘器相比,静电除尘器对细小粉尘的除尘效率高(99%),压力损失小(200~500Pa),处理烟气的流量大,但一次性投资、结构复杂、耗用钢材较多、占地大静电除尘过程中,粉尘将聚集在电极上,必须及时去除,否则将严重影响电流的大小和均匀度。电极的清洁方法:电磁振打或锤式振打清灰,振打必须注意振打强度和频率,既达到清灰目的,又不至于使得粉尘重新飞扬。静电除尘器类型很多:其中按照电极的形状划分有板式、管式和棒式三种;按电源类型划分为交流电式和直流电式两种;按照除尘器内烟气流向有卧式和立式;按照电极清灰方式有干式和湿式;按照电晕极性有正电晕型和负电晕型;按电晕区与收尘区的关系分为合建式和分建是两种。
5.2.2除雾
在分离的原理以及使用的设备上,除雾与除尘十分相似。常见的除雾设备有:重力除雾器、惯性除雾器、旋风除雾器、洗涤除雾器、过滤除雾器和静电除雾器等。适用于除尘的设备完全可以用于除雾。
5.2.3.吸收
气体污染物在向液相中吸收转移时,存在着气液两相间的动态传质过程: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作为溶质在气液界面上会产生分压力,其大小表示它们返回到气相的能力。当液体中该溶质的分压力与气相中分压力相等时,气液传质达到了平衡,溶解过程终止。吸收剂(水或碱性吸收液)与吸收质之间还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属于选择性吸收,化学吸收作用的存在将大大加快吸收过程和提高吸收效率(化学反应降低吸收体系中的吸收质浓度,提高了吸收过程推动力,同时降低了吸收结束时吸收质的含量)。由于废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组分,因此在吸收是微粒吸收和化学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废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因此必须创造必要的条件来保证吸收效率,以便排气达标。另外,吸收过程结束后吸收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必须碱性妥善的处理或处置,否则做造成二次污染。
废气中污染物在吸收液中的去除程严格遵守气液两相传质的亨利定律
P=C\/H
式中:P-吸收平衡时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atm)
C-吸收质在吸收液中的的含量(kmoL\/m3)
H-吸收质溶解度系数(kmoL\/),与吸收质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
烟气的吸收法净化与前述的洗涤法(或湿法除尘)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洗涤法的吸收介质是清水,而吸收法的介质除清水外,还可以是其它的溶剂或溶液。另外,吸收法除主要用于处理各种有害的气态污染物外,兼有除尘作用。
吸收剂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原则为:对被吸收的气态污染物溶解度高、吸收快;为减少吸收损耗,蒸汽亚要低;无毒、无臭、无腐蚀性、难燃,化学稳定性高,冰点低;粘度低,不起泡;有利于被吸收物质的回收;来源充足,价格低廉,易于重复使用。
水是最常见、也最经济的吸收剂,易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都可以使用水作为吸收剂吸收去除,如氨气、溴、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氮气、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必须寻求其它的吸收剂。其中,碱性吸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溶液和氨水,用于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等污染物的化学吸收;酸性吸收剂为稀的硫酸、硝酸等,用于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化学吸收。有机吸收剂有:煤油、聚乙醇醚、甲醇、二乙醇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可以对基甲苯、二甲苯、苯等有机性气态污染物进行物理吸收。氧化吸收剂:次氯酸钠、臭氧和氯气可以氧化甲醛、乙醛、氯化氢和甲醇等污染物。
吸收设备必须满足如下基本要求:气液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和足够长的接触时间;气液之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小、效率高;操作稳定并有一定弹性;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低;抗腐蚀和堵塞的性能。主要的吸收设备有:填料塔、板式塔、喷洒塔和文丘里吸收器。如同化工生产,填料塔内的填料多种多样,如拉西环、鲍尔环以及鞍形和波纹填料,它们的比表面积大(气液接触面积大)、气流阻力小。填料塔的主要缺点:净化含尘多的烟气时,容易造成堵塞。可采用湍流塔替代:塔内筛板上有不断湍流的空心小球(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轻、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小球表面的液膜不断更新,气液两相的接触和传质得以增强。筛板塔在化工中经常使用,气液在筛板上交错流动,通过气体的鼓泡进行吸收,筛板塔具有处理能力大、气流阻力小、效率高、安装制作简单、造价低等优点,主要缺点:负荷范围较窄、操作弹性小、小孔径筛板容易堵塞等。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