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2019-03-13 高三作文 类别:其他 1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的作文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失误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见证
山东考生
曾读过余秋雨先生这样的文字:“我寄情于废墟,我又憎恶废墟。”余先生的话实在值得思考。
仔细想想,不禁为之一颤,废墟真的见证了太多,它见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耻辱,一个国家的刚强与坚毅。
他这种复杂的心情倒也值得理解。
圆明园的废墟应该是最难以让人忘怀的吧。英法联军的火光照亮了整个紫禁城,熊熊的烈火使这“万园之园”顷刻间变为废墟一座。从而开始了见证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的历程:天朝大国变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变为殖民地,变为人人可欺的懦弱王朝。然而它也见证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农民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台湾人民进行着英勇的反割台斗争,康梁维新解放了国民的思想,中华民国取代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我想,每一个中华儿女站在这座废墟前的心情都是复杂的,谁也不想看到民族的耻辱,可谁也不想忘记家仇国恨,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中华儿女是做不到的。
如果说圆明园废墟更多的见证的是中华的屈辱,那么2008年的汶川地震,那一堆堆的废墟,见证的却是天灾下中国人的团结与坚强。那一刻,是该让世人瞩目的。
地震中的废墟不止一座,每一座都让人胆颤,每一座都让人动容,每一座都让人泪流满面。废墟看到了温总理对孩子们的鼓励,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的无私援助,看到了“白橙绿”三色衣服下的奋斗与坚持……地震后的第一座废墟博物馆建成,它几乎涵盖了地震所造成的所有地貌,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同时他还见证了我们国家的人文关怀,废墟前的默哀更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中华儿女永远不会被打倒。
没有废墟就没有昨天,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和明天。废墟彰显着自己的价值,见证着文明的进步。至今,帕特农神庙遗址还被世人景仰,古罗马斗兽场还能激起世人的激情……没有废墟,我们何来进步?我们又怎能进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废墟都值得保留,那样,地球将变得满目疮痍,见证的只是悲伤。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废墟,忘记废墟就等于忘记历史。
废墟见证了以前的历史,见证着现在的历史,也将见证着未来的历史。对废墟我们应该是满怀感激的,感激他见证的那些伤痛,感激他见证的那些坚强——那一部部完整的历史。
我们可以做的是和废墟一起成长,一起见证……
佳作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很有特色,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学习:
一、视角独特,给人震撼。“见证”所蕴含的意义很宽泛,如不注意,就有可能落入俗套。而本文考生却选取了“废墟”作为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不可谓大气,不可谓独特。因此,本文从立意上说就高人一等。另外,所选材料也很独特,“圆明园”“地震废墟”等,具有强大震撼中华儿女心灵的事物,思维向着历史的得失、民族的性格特点延伸。
二、由表及里,揭示本质。考生并没有停留下 “见证”这一表层含义,而是透过“废墟”,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人类的进步。如考生通过圆明园废墟而表达出它见证了的是中华的屈辱;汶川地震的废墟,见证的是天灾下中国人的团结与坚强。最后,考生指出,废墟就是一部历史,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紧密相连。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发人深思。(李广元)
编辑推荐:
相关链接: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当你从我的身边经过,淡淡的竹子香味飘散在空中,被3月和煦的温风吹进我的内心深处,久久不能散去。我知道,你回来了,见证我们的竹子香回来了。
——题记5·12发生后,一对情侣踏上了志愿之路,伴随着竹子的香味,他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偏远的受灾地区。那里比想象中的更为严重,倒塌的房子死死地压在地面上,很多小孩盯着这些废墟的房子、教室不肯离去,这一走就注定那些熟悉的,为他们遮风挡雨、教授知识的家不会再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因为新的始终代替不了这些,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曾经的记忆都在这些建筑上啊!怎么能轻易的忘记这些见证过我们成长的地方!”曾经一个初中模样的学生的话在女孩的脑海中划过。女孩的脸上不知何时已占满了泪,墓碑上面,男孩子笑得很灿烂,所有的记忆都蜂拥而来。
那天他们正刚给孩子们上课,正走在刚下完小雨的泥泞的小路上。周围的草木一片翠绿,他们贪婪的呼吸着属于他们的空气,这时一个孩子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背后是一棵摇摇欲坠的大树,仿佛被风一吹就会倒下,男孩刚喊完闪开,那树便应声而倒,女孩紧闭双眼,心紧了一下,果然,那一幕发生了,睁开眼时,巨大的树上沾满了鲜血,而在下面的却是自己的男友,树下熟悉的竹子香味散在空气中,旁边是那个被撞开的小男孩。女孩紧抱着男孩的身体,冰凉的脸上已没有了血色,天又下起了雨,雷声不停的响,震着大地,雨点打在女孩惨白的脸上,鲜血被冲刷到泥土里,仅有的竹子香气味被风吹散,只剩下夹杂着泥土的血腥味,让人忍不住呕吐!墓前,那个小孩笨拙的为女孩擦去脸上的泪,将女孩从这个梦魇中拉回,女孩缓缓地说:“闻到了吗?今天特意带来了你喜欢的竹子香水味。”说着泪又不由自主地落下,只有竹子的香味散在空中。
随后女孩独自背着行李又去了四川一个偏远的山村,在那里,她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将自己的所学尽最大限度交给他们。然而,一次爬山,女孩为救一学生,不幸坠山死亡。一年后的清明节,一个妇女和一个小孩站在墓前,那个中年妇女将两瓶竹子香水和证书放在墓前。
证书上有一句“竹子香味见证了你们两个的爱情,更见证了你们的舍己救人。”墓旁,大片的竹林,永久的飘着竹子香,飘散,散向人们的心中。

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 2009年高考山东作文题目文案:

见证
山东考生
我们与月该是有浓浓缘分的吧?在思念与沉思的时候,我们学会了倾听月的倾诉。
她不似太阳,永恒光亮;不似星海,闪烁不定。她既有圆润的完美,又有残缺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她见证了太多人生的无常,所以她才用自己的阴晴圆缺向人们诉说吧。
静静月夜,在梦的沟渠里,有落红纷纷……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宇宙万物在这里回归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站在春江旁花月下,吟出来的诗句,也仿佛带着花香月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那一刻,我们惊叹于初唐诗人广阔的思维。月,何等有幸,为唐人的胸襟和思想做见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原来诗仙亦是个凡人。离别家乡,客居别处,“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份思念和忧郁,亦由月来见证吧。才华横溢的李白,虽被皇上看中,却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还受他人排挤,最终放弃仕途。当他独身一人来到花间月下,手执心爱美酒时,李白感慨万千,不禁吟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见证了李白跌跌撞撞的官场路,也见证了他潇潇洒洒的酒仙骨。
苏轼在中秋之夜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豪迈的他绝没有一味消沉于悲苦之中,而是发出了对所有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见证了他的“高处不胜寒”,更见证了他心中美好的情愫。
何必只叹古人?
今人亦有月之见证。温总理在《仰望星空》中写道:“一个时代总需要一些人抬头仰望天空,而不是仅仅俯视大地。”有月的夜见证了我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见证了神舟飞船一次次飞向太空的壮举,见证了每一年除夕夜的万家灯火,更见证了我们的生活在每一天的变化中更加美好。
明明如月,是我们头顶的月亮,也是我们心中的月亮。但愿我们能拥有一份豁达,去面对月亮,面对历史,面对社会,面对他人,面对自己。
病文诊断:
本文虽然思路比较清晰,而且以“月”入手,谈月见证了历史,见证了思想,颇有创意,但仍然有明显的不足:
一、罗列材料,一篇文章如果只是为了材料的“丰富”而罗列一些材料,那么,就会有堆砌之嫌。本文亦有这方面的不足。考生大量引用了古代三位诗人有关的诗句,似乎给人丰富之感,似乎显得很有文化素养,其实却犯了罗列材料的错误。文章并不是不需要材料,而是需要与主题有关,并且精要的材料,以恰如其分地体现主题。
二、分析肤浅。文章需要一定的材料为主题服务,但是,如果只是罗列一些相关材料而不加以分析,那么,这些材料是不能很好地诠释主题的。本文亦有如此之感。考生谈古人以“月”而见证胸襟、思想和情愫时,以张若虚、李白、苏轼三人诗中月而论及“见证”,本无可厚非,却并没有对材料加以分析,因此,流于表层,文章也显得不很深刻。(李广元)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以“见证”为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