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三作文 类别:读后感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李煜即李后主。关于他,但凡稍有些学问的,几乎无人不晓。一代亡国之君,千古词坛之帝。相对互补的评价,使他名声大噪。静安先生称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认为这既是为人君的短处,也是为词人的长处,我极为赞同。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若照古人的观点,这意味着人生坎坷崎岖,而他的一生恰好也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最终牵机穿肠,含恨而终。他生性温软,情真意切,与以往文人不同;遭受亡国之痛后,思路偏转凄婉,却不改骨子里的神秀。
世人拿纳兰容若与李煜相比,我认为是有些高抬了纳兰,实际比起来,仍是李煜更高一筹。读他的诗词,是一种心灵的沐浴,至今留香。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这一首词作于南唐灭亡前,写的是宫中春季的绮丽柔美。弦月西斜,纤云摇荡,从庭中向天望去,夜色静谧,隐约有大雁低鸣,听得不真切。转身走入画廊,为脚步所惊,晓莺倏散,纷飞无迹,青石地上只剩落红如雨,沾着滴滴朝露,益发艳丽。聊聊十几字,便勾画出一片旖旎画面。这一地的残花暂且不要扫开,就等舞女莲足娉娉踏过,留下幽幽余香。李煜在位时的生活极度奢靡,笔下所写的自是别样华丽,有花间之宛转,却不似其香软,自成一家。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我一向不喜欢这一首,总觉得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开句家国对山河,何等悲壮,往后却又成了垂泪断肠一类,未免有失意蕴。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李煜的名篇之一,作于亡国后。那时李煜囚居在宋朝皇宫,成为俘虏。回想灿烂的过去,金梁玉瓦,锦衾罗被,而今却布衣粗服,韶容消颓。巨大的落差让李煜悔恨不已,念起国破家亡,仓惶离去的那一天,远处的教坊似乎还在演奏离歌,而他则面对同行宫女,泪水潸然而下,悲不能禁。那情景恍若隔世。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相见欢,是历代作的最好的。第一首由林花凋落,感叹世事之无情,又因与伊人咫尺天涯的离别,幽愁化作滔滔逝水,恒久不变,东流入海。第二首写在月下,颇有些“小楼吹彻玉笙寒”的意境:深院寂寞,梧桐隐绰,他的离愁如同万缕蛛丝,随风飘荡,欲剪不断,欲理还乱,心头的忧郁浓浓,染透了一秋寒色。这两首词,初读便已惊人神魂,再细细品味,更可体会出其中的苍凉之意。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四支望江南,都是抒发离别之苦。前两首在梦境中忆昔生活的繁华,醒来时泪流满面,满腹心事无人可诉,满腔苦涩无处可发,听不得凤笙凄凉的音调,如泣如怨,寸寸断肠。后两首只是绘景。江水清澈碧绿,精雅船舫缓缓驶过,带来一阵箫管弦歌,江边杨柳落絮,飞拂空中,轻轻浮在水面,变作绿蘋,随波而行,这是江南芳春。孤光荧荧,明河隐隐,寒意弥漫,江山朦胧,一曲长笛在远处小楼中响起,满池芦花胜雪,小舟独泊其中,宁静凄婉,这是江南清秋。就我而言,我更赞赏后两首,看似简单的闲梦,实则有难言的清苦在其中,欲说还休。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的亡命辞,也是最为人知的一首。如若评选最有影响力的诗词,这恐怕当选第一。四十一岁的李煜在七夕生辰时做了这一曲,命宫娥昼夜歌唱,声动四殿。太宗赵光义听到歌声,心中大怒,遂遣人送去一杯酒。李煜就死于酒中的牵机毒。这首词仍是绕着恨楚,读来伤感。世间万物皆如镜花水月,弹指即逝,过去的事情该有多少呢?昨夜临风而立,清虚凄迷,心下感怀渐生,想起故国,雕栏玉砌、金碧辉煌的宫殿应当仍然存留山远天高烟水寒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李煜被俘北上后,痛楚伤怀,思念故国,“日夕只以泪洗面”。所作《虞美人》词,愁苦无限,宋太宗闻之大怒,逐命人将李煜毒死。由此可以推想词的潜在力量,同时也可以多少揣测出一些这首词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的缘由。事实上,李煜根本不能算是一个有为的君王,他的词也只局限于个人命运的感伤。然而他的词在客观上却具有一种特别的艺术魅力、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善于把人们内心真切而又独特的感受,加以形象而又深刻的描绘,从而使人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写故国之思,当然摆脱不了对往日富贵荣结和宫闱秘事的追忆。但它在写法上相当精巧别致。词中写的,实际上是被俘后无数次绵绵不断的痛苦追忆中的一次。但由于借助了想象和感受,从而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追忆和痛苦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春花秋月何时了”,本身就是带着内心的感触而发出的哀怨。一句平淡的话,其内涵却相当复杂。以往解释“春花秋月”多认为是良辰美景,其实不然。“春花秋月”既是写眼前景状,又是写内心境况。春花自然美好,而秋月则未必与欢娱相连。中国古代一向写秋愁秋悲,以月色凄清写内心忧怨。所以“春花秋月”作为一种复杂情感的外观,正是把美好与忧愁相交揉,欢中有悲,愁中有悲。而且这悲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这才会埋怨“何时了”。接下的“往事知多少”,是对这种感情的具体充实和说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第一句的又一次申说。本来,诗人就难以忍受春花秋月,但它却偏偏与人意相违,又一次毫不顾惜地来到。“东风”即春风,小楼又东风就是在传报春天的信息。本来,诗人已深深埋怨“何时了,偏偏春天又来了,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因此,只能引起对故国往事的不堪回首。这是一种极为真实而又深切的感受。因为往事给人带来痛苦,所以告诫自己不要过于思念,但又不得不在明月之下凝眸远举,想象着月色之中迷离嵯峨的旧时宫阙,以及流落在那宫阙之中的风流残梦。
下片顺承而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想象,也是实写。“雕栏玉砌”是写旧日宫殿的华美辉煌,自然含有当时的帝王生活的沉醉豪奢。这中间不无荒淫成分,但作为一种感情,它却包含着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意味,更可以引申出客观自然的永恒而生命的变纪无端。这或许也是这首词容易超出作者所咏,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一个因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不但写了愁思的静观之长,而且还暗含有愁思难御,浩浩长流的意思,有点象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意蕴。这不可不说是其过人之处。
一般评论李煜词,喜欢讲其质朴无华,语言清新,自然神秀。这固然不错。但李煜词最为突出的特征大概还是其间的感情。王国维讲李后主词“不失其赤子之心”,“阅世愈浅,性情愈真”,“真所谓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这正是抓住了李后主词感人至深的魅力所在。作为艺术的词,就其反映现实这一性质来讲,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真是外部现实真实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必须摈弃一切伪饰因素;善是人对外部现实及其目的的要求的实现。如果能够将这二者有机地体现在一种完美的形式中,那就真正实现了艺术美的创造。《虞美人》词虽然只是写一己的感伤,但它却发自于内心的真诚,具有共存的客观必然性,并且这种真诚反映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李煜正是将这些置于一种优美天然的形式中,这正是它具有无限艺术魅力的根据所在。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冷清的夜晚。没有半颗星星,似乎都躲到漫天的黑幕里去了。月,忽隐忽现,冰冷地光芒映照在屋顶。他一个人守望,无人问及。孤独地忍受着“违命侯”给他带来的辛酸和痛楚。
他,李煜,史上最温情的皇帝。
或许有人会说,李煜是亡国君,是罪人。这种评价渐渐淹没了他。但我想,李煜是文学界最闪耀的明星。因为他的愁绪拨动了我的心,把我拉进他的世界。
何处相思苦
初次邂逅,是何等美丽的事情,而对于李煜来说,与大周的初见,更让他永生难忘。
忽一日,宫中万般宁静。柳条被吹动,伴着微风跳舞。花儿也略显羞涩,低着头。两人没有言语走着。牵起佳人的葱葱玉手,李煜满感幸福。幸福的降至让李煜忘却了一切痛苦。没有国家,没有宋朝。李煜心中已经容不下任何杂念。
大周是个很有才华的美丽女子,与李煜的完美结合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那段时间,两人过着天仙般令人羡慕的日子。
可是,命运怎有允许李煜这样快乐呢?
大周的逝去,让李煜顿时没了牵挂。“何处相思苦”。李煜的心中却多了千万条愁缕。望着天空中那弯明月,李煜再度想起大周的面庞,泪,潸然而下。
垂泪对宫娥
作为南唐的后主,李煜一直不想去做一个选择,是战争还是降宋。
但当他做出这个决定时,他知道,国家毁在了他的手中。“四十年来家国,三十里地山河”已在李煜的视野里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亡国,是李煜的错么?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谁能知道他是怎样度过的呢?幽幽中,他也只能“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因为没有人理解他。他的愁,是那样的不可触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思绪也乱了,彻底乱了。心乱了。永远无法解开。但我蓦然觉得,我很理解他。我曾幻想着他是我的知己,若是那样,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冷月,是李煜一生最好的写照。“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切景致,都被染上了悲哀的气氛。李煜渐渐入睡。他做了一个很长很美好的梦。“梦回芳草思依依”。梦到春暖花开,梦到大周那红润的脸颊。梦到宫中一片繁花似锦。没有冷月,没有离愁。
但梦,只是李煜的依托而已。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当梦醒了,就是现实。现实,是那么的残酷。残酷到李煜无法忍受,残酷到让李煜“回首恨依依”。
一壶酒,一竿纶
李煜一生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似乎这样的生活对李煜来说遥不可及。
梦回南唐,李煜空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可是,这却是李煜的绝名词。
当他接过牵机毒药,他想到的是什么?呵呵,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我相信,李煜一定是带着微笑离开的吧。但愿下辈子,不要生在帝王家。
月似舟,水似银。与酒为伴,与梦相依。他的愁绪拨动了我的心弦,再也,弹不开。

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 文案: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
思绪起伏跌宕。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了龙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过是了无生气;一切奢华在你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的心,抽动了,我仿佛看见了你那苍凉的背影,你的心。难道已经这般绝望了吗?
你对故国的哀叹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伤。
“何时了”三个字正点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岁月是何时过去的。以前的一切欢笑、奢华,仿佛成了一场迷梦,真实却又陌生;哀伤、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单、却又不得不面对。
你厌倦、你哀伤、你追忆。
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我不明白上天为何对你如此不公,为什么要你成为皇上?或许,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会更快乐吧?不用去面对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对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诗情画意、论文品酒。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命运不会改变。看着你留下的那一连串决绝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诉你生存的勇气。
你哀叹,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愁绪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诗的高潮。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国的愧疚难当,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与悲哀……只觉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荡荡的,人仿佛同心一起进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泪,冰凉、品莹;你语语呜咽,脸庞更显苍白。
你声声硬塞,接过太宗所赐的毒酒一饮而尽,你痛苦而又解脱。
你去了,走得很轻,很安详。我闭上双眼,用指尖抚摸着你落空的悲哀,才发现,那是一朵绽放在血泪中的《虞美人》。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山远天高烟水寒 ——读《李煜词》有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