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2019-03-10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1937~1945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南京大屠杀,尸体填埋了南京中华门外的沟渠!侵华日军以杀人取乐!1937年9月22日——河北献县,屋里的居民都已从后门逃出,两个估计已过60岁的老头被带了过来,翻译讯问了许多问题,有人对他们又打又踢。他们怕得要死,瘫倒在地上。日本人笑着,望着这两个可怜的老人,就像顽皮的孩子逗弄着两条昆虫一样。一个下士拔出了军刀,砍下去,一次没成,第二次杀死了。另一个老头浑身颤抖地伏在地上,两只手扒着地面。手枪响了,两个老头儿的血在地上流淌。日本人到了一个村子,闯入了村中一个小户人家,看见一个30几岁的女人在睡觉。这个睡觉的女人突然意想不到地被端着刺刀的异国士兵围住,她浑身颤抖,不知如何是好。士兵们的眼睛里泛出异样的光芒,唇边透出淫笑,他们的刺刀闪着光芒。女人绝望了。有人动手了……。”
据说日本师团长要把女人、孩子全杀了。我们挨个儿揪出村民,联队长大野大佐命令把村民全杀死。因为是敌人呆过的村子,所以就断定这里的村民在帮助敌人。被揪出来的村民不跑,也不祈求。“杀!”随着这声野蛮的吆喝,血涌如潮,临终前的呻吟和地狱般的悲吼交织在一起。在这里,生命不如尘土草芥!三十几具尸体惨不忍睹地叠在一起!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们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制造了无数惨案,成千上万的无辜人民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仅以全面侵华战争的初期来说,日本占领平津后,又血洗华北,从1937年9月到10月的一个月内,日军即在阳高、天镇、左云、灵丘、朔县、宁武、原平7个县城屠杀中国百姓1。6万余人。在华中,日军猛攻上海达3个月之久,仅8月14日一天,日机在南京路、黄浦路、爱多亚路两次投弹,就炸死1740人,炸伤1874人。11月4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仅在金山卫一个乡就杀害百姓1050人。接着,日军兵分三路进攻南京,沿途大肆烧杀。无锡城被焚毁房屋16万余间,被杀1。4万余人;常州、武进地区被毁房屋3。3万余间,被杀7000余人;镇江城被日军纵火连烧10天,烧毁房屋1。4万余间。
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进城后,日军对无辜居民和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核实及中国军事法庭二年多的反复核查,日军集体屠杀19万余人,零散杀害15万余人,共残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日军的残暴罪行,震惊了全世界。此后,日军在进攻苏北时,又先后在扬州、盐城、徐州、宿迁等地进行大屠杀和大轰炸,炸毁房屋无数,屠杀无辜百姓数万人。日本人当时滥杀平民、使用毒气,我们有李奶奶、汤正、夏奶奶的事做证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30多万军民被惨遭屠杀,大量的女同胞被奸淫。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
影片中太多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了那种沉痛的心情压抑,从开始日军进入教堂,那些神清麻木、内心绝望国人纷纷举手投降,人人如同待杀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意识,没有求活的举动,此时让人深刻感觉到失去国家保护的人民是最悲惨的人民。
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那一幕张狂残忍的画面让我有着义愤填膺的感觉,但是看着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我无法描述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情绪,当影片中出现大量的中国人被强奸、活埋、烧死,我脑袋一片空白。
生命在战争中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无法想象那些屠杀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面对着满城的废墟,面对着被蹂躏的成千上万的妇女,面对着遍地的死尸……却仍然继续着兽性的发泄,继续着暴行的肆虐。
我想也许有些日军士兵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身为军人的他们是在执行着日本帝国主义头子的野蛮政策,同样的他们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所以当我看到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我猛然间明白了,明白了他也在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迫于军命的强制,他又不得不继续着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最终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那种无畏的挣扎、迷茫的彷徨、无奈的服从,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
影片从开始的镜头对准了这个主角开始,就打下了一个伏笔,被压抑的情感最终要有一个爆发的突破点,让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刻画达到一种转折,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底层那种被压抑与反抗压抑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手中那把沾满累累血迹的枪口对准了自己,以一种解脱了的轻松来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内心那种煎熬。
导演陆川说的好:南京是荣光之城,抵抗之城。不是处在当时环境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处境!“南京”留下来的是光荣,是懦弱,还是屈辱,就要看我们怎样的去理解!就我观看了影片后,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觉得南京的军民在抵抗敌寇入侵的时候,显得有些茫然和麻木,奋起反抗的力度不大,多数人的心态在惊恐中放弃了求生的反抗,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影片中只有在做最终反抗的那一伙国民党军人因反抗失败后被杀之前,一个士兵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鼓舞人心的话语,接着大群人一起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气壮山河的气势,让我的心被激励起来,也让我感到中国人民的不屈。
整个影片的情节紧扣着30多万军民被屠杀这一主题,造成这一历史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放弃了南京,国民党众多军官不战而逃,仅仅留下那些不愿意逃跑的残余力量坐着顽强的抵抗,虽然在南京城内多次袭击、扰乱敌人,但是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从而致使30多万军民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影片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就是小豆子最后逃了出来,吹着蒲公英,让人感动,使人欣慰!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瞬间的彩色背景,我想那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吧,从彩色背景中让人看到了希望。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厉,历史也警示着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外国欺躙,只有自己强盛了,人民也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可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不过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南京1937》纪录片,讲述了1937南京陷落、惨遭洗劫并最终光复,中国政府对战后事宜进行追究和善后的全部过程。这部纪录片堪称国产电视纪录片的一流作品,也是记录南京大屠杀前后过程至为详尽、清晰和深刻的一部纪录片。
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华裔美籍作家张纯如深入探究此事,写出了让世人震惊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译本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
日本人对南京的洗劫,是一个可怕的事件。集体屠杀士兵、杀缪并强暴数十万平民,兽行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全部战争法则与惯例。如果就其残忍程度与暴虐规模来说,也是世界历史上此类事件中排最前面的。
南京大屠杀一直保持一个模糊时间的状态,不同于在日本出现的原子弹爆炸,或是在欧洲上演的犹太人的大屠杀。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实上很少被亚洲之外的人们所知晓。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学教师以及工业界的领袖们,他们不顾大量事实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杀不曾发生过。他们不想让西方国家知道他们丑恶的罪行,于是,他们开始了对历史别有用心的歪曲。他们数十年来系统地从他们的教科书中,肃清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参考书目,搬走了展览馆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销毁原始的资源资料,而且从大众文化中去除任何有关此次大屠杀的痕迹。
任何想使记录不会掺水的尝试,必须遮住阳光,于是就见不到作为一个民族,在面对整个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纪录的时候,日本人在想尽办法安排、培育和维护他们的集体“健忘症”。他们还在精心培育的神话中,把国家的角色伪装起来,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战火煽起人。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帮助这种神话调换真相。
但是,想想看,我们难道就没有错吗?
在一次被俘虏的过程中,我们有一支很强的武力——超过两个日本团,为什么一点也不曾尝试抵抗,就轻而易举地变成了俘虏?这么多部队的长官,他们都跑哪里去了。两个日本的军团,在我们7000名俘虏已经被解除了武装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决定奋起反抗,他们的部队就会消灭的!为什么我们不发起反抗?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投降?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逃避!
如今日本人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而且教育他们。
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最痛恨的`国家就是日本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科技发达就在我们国家杀人无数。抢夺我们中国的领土,杀害我们中国的人民。就在不久前,可恨的日本人还和我们争夺钓鱼岛。而这几天,新闻上说日本人的后代还称自己的祖先们并没有做过什么“南京大屠杀”。当听到这则新闻后。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相当地愤怒!而今天,汪老师就带领我们回望了过去的耻辱,看了一部名叫《南京1937》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1937深秋,为躲避战乱,中国医生成贤携带怀有身孕的日本妻子理惠子和孩子从上海逃到南京老家,他没想到南京也差不多快被侵华日军夷为废墟。被告知可以进入欧美列强势力保护的安全区避难时,成贤认为自己与难民身份不同没做理会,投靠了老朋友继续行医。以小学教师刘天琴为代表的同胞的悲剧令他震惊愤怒,但他认为自己首要任务不是反抗暴敌而是尽职做好一名医生。
同年冬天12月13日,南京全面沦陷,日军开始在南京疯狂烧杀淫掠,成贤终于意识到日军的残酷麻木,让妻子先行一步去安全区躲避,自己则留下来继续救死扶伤,他不知道的是,安全区早已名存实亡,而要反抗时,他发现已无可能。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整个城市,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
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和着惨叫声正狂奔逃命;明朝的墙,清代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
看得到的,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杀戮、强奸、焚尸,惨无人道的兽行在街头巷尾无休止的进行着……
南京大屠杀真是一场噩梦啊!勿忘国耻!炎黄子孙们,团结起来,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之后,去好好地效劳祖国吧!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南京历史作文 南京历史简介文案:

秦淮河,儿时留下的梦。刚进六月,为圆一个梦,下了趟南京,南京又名丹阳、建业、东京……是中国十大故都之一。南京市中心的道路和北京、西安一样通达笔直,虽几经改朝换代,风雨洗礼,都市繁华景象始终不衰。南京的梧桐树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那般铺天盖地之势,颇具王家气派;南京城里的白玉兰也是亭亭玉立,娇美可人,虽然已经过了浓浓花期,但迟迟不散的清香依然令人流连忘返祖母去世前后,从八岁起就和父母住在秦淮河边大石坝街一个大院里,穿过三个天井,紧靠河边的那间就是我家,窗子打开,就能听见对岸夫子庙“咚咚锵,咚咚锵……”的戏剧锣鼓声。那时候,夫子庙三天两头表演杂技,伴奏的乐曲经常就是一首广乐“马兰花开”。优美的乐曲飘过夫子庙、飘过熙熙嚷嚷的人群、带着秦淮河的水音,飘进大院。大院坐落在文源(王公)、文德两桥间,跨出大院门就是大石坝街。住在秦淮河边,从小就听大人们讲秦淮河的故事。明清鼎盛时期,文人墨客、三教九流拥拥桑桑,像赶潮水似地趟进秦淮河,秦淮河两岸文化也因此兴兴衰衰,流传下多少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南京只住了三年,这座留有太平天国宏伟城堡的故都,却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大石坝街是一条石子儿铺的路,是秦淮河畔主要街道,我经常和大院里的小孩一起在街上玩,一起用5分钱买蛋卷饼吃。人生留下点点滴滴的经历,时间包容了所能包容的一切,挥不去的依旧是那份永不褪色的怀念。听老人讲大院在解放前是一个绸缎商住宅,解放后归政府,我家是这座大院里最后搬进的一家,在三井三院里住着令我尊敬爱戴的五家人,他们朴实勤劳。大院内论大户要数江伯伯一家,三辈人共七口。江伯伯有个儿子叫江明,和我年龄相仿。每到暑假,江明总是喜欢赤着膊直挺挺地躺在我家的木凳上。打开临河的门,河风轻轻吹来,我光着脚,盘腿坐在地板上,静静地听江明乱讲些什么……江明是我命运里接触到的第一个男孩子,那时,我们还不到十岁。两年后,我们举家北迁,再也没有见过江明。人其实很怪,回想少时的感觉有些神秘,有些美好。大石坝街大院总像梦一样缠绕着我,大院里的人们,那扇临河的门,还有江明,想回南京,想去看看大院。圆梦——难以抑制的渴望!我怀念着久违了的那扇大门,还有留着少儿时笑声哭声的大石坝街。六月的江南,太阳火红,额头渗出了汗珠。……昔日旧貌,荡然无存!眼前的大石坝街是清一色的饭庄酒楼,浓厚的商业气氛,使这条本来就不算宽阔的街道更显得拥挤。我从东向西一遍一遍寻找。……情急之中和父母通了话,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老人们听说我已经站在大石坝街头了,异常激动。听的出母亲的声音带着兴奋:“下王公桥(现文源)右拐第三个大门就是!……啊?对!第三个大门!……哦,你已经在第三个大门前了……怎么?不像?……你再找找……千万别着急……从某种意义来讲,女儿也同时肩负着双亲半生来的一个愿望,为自己也为父母望望大院,望望大院里的人们……双亲希望女儿此去南京,能见到大院里的人们,毕竟,在这座大院里,有过父母年轻时候的故事。一种使命感催我又一次从东找到西。第三个大门,第三个大门。第三个大门还是酒楼!骤然间,我像迷途之子,茫然地站在大石坝街头。那扇托着少时鲜丽太阳的大门消失了,消失在经济大潮中,但在我的回忆里永远是一支不老的歌谣。无奈与遗憾,使亢奋的情绪一下子跌降下来,脚步渐渐缓慢。今天,面前的文德桥头,建起了一座精致的小绣楼,名为《李香君故居》。在南京的三年里,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里,可从来没有见过这幢小楼。可以断定,《李香君故居》是为了渲染《秦淮人家》系列文化而后盖的,李香君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花艳妓,的确为古老的秦淮河增添了些光。但这座《李香君故居》前,却是车马稀少,给人颇有:‘胭脂色衰王孙已去’的感觉。我消极地猜测:那几位在绣楼前溜达的男游客,似乎也不太情愿花销10元人民币,去观光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伪香君楼里的那顶红睡幔吧!※作者:百合的木屋※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南京历史》作文的经历,对《南京历史》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南京历史》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历史》,希望对大家写《南京历史》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