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2019-03-09 高三作文 类别:散文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力量的根本在于团结。
三国时期的孙权曾说过这说一句话:“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句话很好的阐明了团结的意义即力量来源于团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就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而个人也只有把自己和集体团结起来才最有力量。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团结的力量,先辈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需要与集体团结起来,这样才能迸发出山呼海啸的伟力。
锋利的宝剑总是会借助厚实的剑鞘来蓄养锐气,真正的智慧也会运用集体的力量来成就事业。诸葛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东汉时期,黄巾军起义,群雄并起。论势力,袁绍四世三公,帐下谋士如云,拥兵百万;论权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论人心,孙权占据江东,所属郡县富庶丰饶,才俊众多。而诸葛孔明却选择了编草鞋的刘备,并励精图治,建立了蜀汉政权,三分天下。这样奇迹的发生,与刘备这个小团体的团结是分不开的。诸葛孔明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于内,他和睦关系,新野败曹仁折服关张二将;于外,他修好江东,联势抗击曹操,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借助团体的力量来战胜敌人,并不只有少部分人懂得。然而,却只有少部分人能付诸实践。原因在于团结的更深层是奉献。
《大学·中庸》中曾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外物干扰,默默奉献,就是团结。每个人都无私奉献,于是力量与智慧在传递中无止境累加。像精密仪器中的一个个小齿轮,任何一个缺失,仪器就会失效。如刀鞘也甘愿裹住刀锋,而自己宁愿更加迟钝。人的劣根性是自私与占有,而要获得团结的力量,非要战胜自己的劣根性不可。
我们的先辈,共产党员已经作出榜样。面临个人与集体的得失抉择之时,选择只在一念之间。是选择默默忍受,苟且独自存活下来,还是选择挺身反抗这无涯苦难的人世间,解放更多受欺凌的同胞们?自古流传下来积淀在骨子里的东西总是在受到重压的时刻爆发出来,为什么小米加步枪就能打败帝国主义,战胜强权军阀?答案就在这里,工农阶级的团结创造了无限可能。共产党员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抛下头颅与洒下热血,中华民族获得了超凡的力量,奉献者的精神也在其中得到升华。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我们轻易就能寻找出珍宝来,团结精神无疑是群星中最闪亮的那颗。在国家加快发展步伐的时代,我们正需要团结一心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形成合力、产生凝聚力。讲团结需要宽广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以全局利益为重;讲团结需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相互理解。
理论论据1、三人一条心,其力之大可断金。郭沫若《国庆颂》2、大家不能互相了解,正像一大盘散沙。鲁迅《无声的中国》3、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中国谚语4、当坏人们聚成一团的时候,好人也必须联合起来,否则他们就会在微不足道的抵抗中一个个倒下,成为得不到同情的牺牲品 。[英]伯克《关于目前不满情绪根源的感想》5、最弱者的力量如果联合起来,那也是非同小可的。[古希腊]荷马《伊利昂记》6、人道以合群为义,以合群而强。康有为《物质救国论》7、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法]大仲马《三个**手》8、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9、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德]恩格斯《致卡·特尔察 吉》10、 以群而强,以孤而败。谭嗣同《群学会叙》11、 众人齐心能填海,蚂蚁齐心能搬山。中国谚语12、 指头不合拢,针也拿不稳。中国谚语13、 合则存,散则灭。李大钊《劳动问题的祸源》14、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辩证法》15、 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谚语16、 纱线也能捆住雄狮,只要能拧成一股绳。非洲谚语17、 巨厦将倾,一木固不能支;黄河将决,一掌固不能掩。恽代英《力行救国论》18、 四马不和,取道不长。汉·刘向《说苑·敬慎》19、 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唐·孟郊《君子勿郁郁》20、 众志成城不可摧,弃之却之终自绝。何香凝《纪念死难烈士》21、 休戚与共,患难相救。孙中山《军政》22、 单撩易断,众撩难折。闻一多《演讲录·诗与批评》23、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清·曹雪芹《红楼梦》24、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25、 不怕虎长三张口,只怕人怀两样心。中国谚语26、 须知豪杰同心处,利断坚金不用疑。元·施耐庵《水浒传》27、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28、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清·顾图河《息交》29、 推心置腹,人莫能间。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阙失状》30、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31、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32、 狼众食人,人众食狼。汉·王充《论衡》3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34、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北齐书·尉景传》35、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事实论据
郭子仪、李光弼团结对敌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李光弼硬着头皮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 ……”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紧抱住李光弼,满眼流泪地说:“国家危急,百姓遭殃,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此时,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将帅协力,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著。
维勒与李比希亲密无间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 、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力量源于团结作文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指出,力量源于团结文案: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力量源于团结》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力量源于团结》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力量源于团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力量源于团结》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