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记叙文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又是一年草萋萋,红叶凋零,枝头果累累,五谷又丰登;一轮明月夜空悬,皎洁碧透,家家谈笑声,又引我思亲……
又一个八月十五过了。遥想幼时,晚饭后,我坐在屋外的空地上,一边赏月,一边听外婆讲故事……外婆走了四年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一个略带寒意的早晨,爸爸妈妈从外婆家打电话回来,告知我:外婆已在早些时候去世了。
我怔住了,我不敢相信,外婆就这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小时候,我随父母去外婆家。按传统,每年夏至都要包馄饨,而外婆每到这时,都会亲自下厨,母亲是姐妹三个中最大的,所以自然要帮厨,我也就跟着母亲在旁边看。我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孙,经常围着她跑前跑后,而且总是不由自主,“自说自话”地瞎帮忙,笨手笨脚的,常常弄得手上、鼻子上都是面粉……有一次,外婆在吃饭前告诉我们,因为今天包馄饨前调馅时忘了放盐,所以盐是在包馄饨时一只一只放的,但有一只她把糖错放成了盐,所以那一只是甜的,我们可以看看,今天你们表兄弟三个谁最幸运。我们都很兴奋。最后,我吃到了这只馄饨。
在一个孩子六七岁时,这时最令人兴奋的事,而且此后一段时间内,我均自诩以幸运儿这样的称谓。但直到那个下午,我才最终明白了真相……一天下午,我与母亲闲聊时,才知道了真相:外婆知道我特别喜好甜食,所以在包馄饨时,特意包了一个放糖的馄饨,还单独给这个馄饨下锅,并故意设计了这个游戏,巧妙地把这个馄饨给了我,至今依旧把表哥和表弟蒙在鼓里,她的行为实在高尚!站在阳台上,我仰望夜空,那洁白无瑕的月光映在我的脸上,照亮了那滴滴晶莹;遥望远方,星星点点的祭月烛光,在黑暗中依稀可见,树木在风吹过时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几只麻鸦飞过,留下一串黑色的掠影……我伫立在微风中,任风撩起我的思绪,在这本该万家团聚的时刻,我的心中不免翻腾起一串串记忆的浪花,脑海中外婆的身影逐渐清晰,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树欲静时,风却不待,子欲孝时,只奈亲不待。外婆,你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珍藏这一抹金黄色的回忆,将勾起我一段难忘的经历……值此中秋,予乃赋《水调歌头》一首:明月今朝有,微风引追思。不知汝念何人?别来无恙否?本应颐养天年,何奈病痛缠身。孰不念亲人?念幼时,意甚悦,尤畅快。不应有恨,世间无事事顺心。年年此时中秋,岁岁月圆又缺。当此中秋时,唯有亲安好,儿女始放心。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5、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9、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1、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3、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14、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7、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8、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9、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0、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1、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3、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4、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25、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6、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7、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8、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9、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30、夜闲银汉淡天涯。亭亭丹桂现,耿耿玉绳斜。——蔡伸《临江仙·中秋和沈文伯》
31、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32、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3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36、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7、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8、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39、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40、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42、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4、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行香子
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鉴赏
此词只冷雪盦本《漱玉词》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属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后,丈夫名城曾离远行,她以《醉花阴。·重阳》寄给赵明诚,抒写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避乱漂泊,在一个近重阳的时节,写了这首《行香子》,表象他对逝去丈夫的缅怀及悲凉的心情。前者写的是生离,后者写的是死别。故后者悲苦过之。从艺术技巧之精湛上说,虽然不像《醉花阴·重阳》那样引人注目,但它的确是一颗明珠瑰宝,在艺海的深处熠熠发光,丝毫没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宇宙造化自然,使人间世界有四季的区别,给人们以秋日的光景。随着节气及阴雨风寒的往复变化,变得天高气清,烟消云敛,西风飒飒,草木衰微,萧萧,山川寂寥,景象凄肃。《文心雕龙》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景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也波动起来。本来易安因国破、家亡、夫丧,又颠沛流离而心境凄悲,看见眼前衰退的景象,怎能不黯然情伤?“转转”指天气的反复变化。她年轻时看到秋天的景象是无比欣悦的,赞道“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然而现在她已遭受种种苦难的摧残,心境情怀产生巨大的变化,“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更使他情伤的原因。
“探金英知近重阳”探,仔细察看。金英,黄色。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女主人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道重阳佳节临近了。按照古老的习俗,人们要在重阳节这一天,团聚、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古时重阳节人们的活动。年轻时她曾写《醉花阴·重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与丈夫赵明诚仅仅是暂别就使她的感情禁受不住,她比菊花还要消瘦了;而今国破家亡,明诚逝世,她转徙江浙,“独在异乡为异客”“近重阳”抚今追昔,又何等的“情伤”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薄衣,粗糙的衣服。《梁书·武帝记·入屯阅武堂下令》“菲饮薄衣,请自孤始”。。。。。。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这种泡沫后来成为酒的代称,也叫浮蚁、碧蚁。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李珣《渔歌子》“孤素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其绿蚁就是这种酒。意思是,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今虑昔,情怀酸楚。词句承前。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此句回应首句的’“转转”渐,渐次。意思是,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此句有三个结构相同、两个字相同的词组组成。此类结句,使词自然流动,增加词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上阕写近重阳,天气逐渐转凉,女主人百感交集,格外情伤。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上片,秋光,近重阳,点明节序。此处的“黄昏”点明。落日的余晖已渲染在茫茫的天边,庭院里也变得昏黄、暗淡。一阵秋风吹来,又有庭树的叶子飘落,发出飒飒的声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个人在院子里感到惊恐害怕,凄凉的景象恰似她如水的情怀。白天绿蚁曾使她醉倒,当夜幕要降临的时候,她酒劲过了,麻醉了的神经刚刚恢复正常,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北国沦丧,至今不的收复;家藏的大量的金石书画,荡然无存;相依为命的丈夫,在兵荒马乱中逝去自己避乱江浙,飘泊无依,抚今追昔真是“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愁肠寸断。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肠,极言愁事熬心。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永夜,漫漫长夜。易安《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郎士元《宿杜判官江楼》“故人江楼月,永夜千里心”几个“永夜”都是同意。明月,是美丽的,有给黑夜以光明,故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奇妙的幻想。古今的骚人墨客,在他们的诗文中未曾涉及过明月的,几乎没有。骚人有的望月思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是例也。有的望月怀人,如杜甫月下思念妻子儿女《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如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念手足兄弟的;有的望月怀念故国,如李后主《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就是如此。李清照望着明月,思念逝去的丈夫。美好的明月,它的光辉照耀在词人身边的空床上。过去一起望月,同床共枕的爱人已经不在人世,旧恨新仇,又那忍受得了这般孤单无告的凄凉情景?《古诗·明月何皎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都是写女子思念丈夫的著名诗句。易安“明月空床”由此点化而成,将诗句浓缩简化,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古时妇女多在秋季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子夜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妇女在明月之夜听捣衣的声音,怀念远征丈夫的诗。秦观《满庭芳》有时近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其时节与此词时节是相同的。李煜《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这与易安词意境基本相同。都是表现听砧人对亲人的怀念。易安在“往事愁肠”的情况下,写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悲苦甚之。
“蛩声细”蛩,蟋蟀。人长夜不寐,听到蟋蟀细微的叫声,倍觉情怀凄切。唐人白居易《闻蛩》“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边”。杜甫《促织》“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悲诗与急管,感激异天真”。可见古人常用蟋蟀的哀吟衬托愁人的悲哀心境。促织,即蟋蟀。
“漏声长”。漏,古代一种滴水计时用的器具。毛熙震《更漏子》“更漏咽,蛩鸣切,满院霜华如雪”。古诗词调名与词的内容是一致的。《更漏子》作为常用词调,及其产生的本身,就说明更漏是诗人常写的素材。“长”说明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
易安在近重阳之际追念丈夫,饮酒也无法排遣,酒醒时种种往事时他悲伤。明月照耀,她孤苦伶仃,夜阑不寐。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它与李清照的心曲在节奏、旋律、情调上似乎是合拍的。
下片。写黄昏时她情怀悒郁,往事愁肠及永夜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者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完美的表达了对逝去的丈夫的怀念这一题旨。之一艺术手段,在此词创作上的体现是昭著卓绝的。她首先选取的是四季风光中的秋光。秋光是令人情伤的。从这一点说是典型的;写此季节的环境抓住“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这一秋天气候变化的典型特征来写;进而撷取秋光中“近重阳”这一时节,典型意义在于它是令人“倍思亲”的时节;写此时节的景物抓住了“金英”,因为菊花独放百花杀之一时期的独特特点;进而选取重阳时节中最易使人缅怀往事亲人的“黄昏”“永夜”;写这一时刻的环境时抓住“黄昏院落”“明月空床”“砧声”蛩声”“漏声”这些使人愁发郁勃的典型景物和声音。作者写节序时所摄取的景物都是颇具典型的,通过综合、融化儿塑造出来典型的环境。这表现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和善于继承优良文学传统,同时也表现作者对生活体察的深微,感受的强烈。
易安此词前结:“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后结“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与她的另一首《行香子》“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都是有三个结构相同、个别一二个字相同的词组组成,前人把它叫做“重笔”此类结句盖祖于温庭筠《更漏子》结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前人评此句说“此种句法极锻炼,也及自然,故能令人掩卷后作三日之想”,余韵无穷。温词结句是由两个结构相同、一个结构不同的词组组成。是“二重笔”到了苏轼,行香子》“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用了“三重笔”,其中有一个重字“山”。易安两首《行香子》结句用的是“三重笔”二重字,向前发展了。辛弃疾有《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问蘧庐随笔》认为此句“胎易安语也”。明人高启《行香子》“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更明显看出是从易安句化出。
此词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古诗词常用叠字,《诗经》中“关关雎鸠”“桃之夭夭”“杨柳依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易安“凄凄惨惨戚戚”不胜枚举。此词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此词声声凄切,字字血泪。她的哀愁与“为赋新诗强说愁”不同,与浮薄的“闲愁”不同,又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采取屈辱投降政策之下,一个难民的痛苦呻吟,虽然写的是个人遭逢的凄悲,但却有代表性。国破家亡,夫死妇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这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中秋追忆作文 中秋追忆已故的亲人文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____李商隐《嫦娥》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____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6、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7、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____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9、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1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2、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1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5、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____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7、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8、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____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9、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2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21、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____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2、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___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4、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____慧霖《闰中秋玩月》
27、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____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8、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____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____苏轼《念奴娇·中秋》
30、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____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1、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____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2、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3、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____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4、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5、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____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36、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____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7、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____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8、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____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追忆》作文,希望在写《中秋追忆》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中秋追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