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苏轼与赤壁
风飘飘,水汤汤,掸掸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中,来到这个古战场——赤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面前的赤壁却让这位大作家看得迷惘。
“这张面具带得太久了。”苏轼小声说道。他回想在朝中的日子,周围的环境迫使他只能点头哈腰,没有人见过真实的他,只有他的诗中才肯把真情流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想起了公瑾,周公瑾难道不是自己的写照吗?经天纬地,胸有经纶,堂堂正正的一个男子汉。为何自己偏偏不能撕开面具,去痛快淋漓地做人呢!
他无意中一句实话,就遭人陷害,被贬黄州。他也曾想,等我有了出头之日,我定要报仇……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一惊,汗水从额上溢出,顺着脸往下流着;我怎么有这种想法,难道装备着面具整天勾心斗角的生活我已经适应了,还是因为近墨者黑,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不,我应该出淤泥而不染,我要清者自清!
他的声音很小,却回荡在这静静的赤壁中。天空下铺满金色,月亮不知何时已经出现,赤壁映着金色显得更加尊贵。又是一阵清风,吹着水卷起了涟漪,他的心在这水波中慢慢地沉默。
“你是谁?”苏轼在迷蒙中看见了一个身影,他不是曹孟德吗?想当年他擒吕布,破袁绍,平袁术,败张鲁,挟天子以令诸侯,把酒临江,横槊赋诗,岂非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回过神来,那身影已经不在,苏轼还漂泊在这赤壁之上。
苏轼如梦初醒,人生在世,何必太在意名利,纵然神勇一世,名垂千古,到头来不还是化为尘土一堆吗?何不摘去这遮脸的累赘,做回真实的自己,做大自然的一员,“侣鱼吓而友麇鹿”,“渔樵于江渚之上”,一生逍遥,何其痛快。
苏轼蹲下身子,以手舀水,用这赤壁之水将面具洗去。倾刻回船舱,命仆人煮酒,痛饮数碗,大醉而卧。
文外音:有很多时候,人总是用自己造的面具来给自己编写一部悲剧。放弃勾心斗角吧,放弃老谋深算吧,也放弃追名逐利的丑恶嘴脸吧。真正的人生从取下面具的那一刻开始!
[简评]该文是月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考试的题目是“面具”。首先,习作者选对了材料。苏轼是一位“真人”,他才华横溢而又不善于伪装,豪爽洒脱,他是封建官吏中极少的不愿戴着面具行事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遭到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毁之”的嫉妒打击。然而,即使这样,他仍然坦坦荡荡,不肯苟合于世,戴着面具做人。其次,习作者巧妙地把学过的几篇课文结合起来,原文的引用与自己的生发链接得天衣无缝。再次是语言亦庄亦谐,自然老到。因而该文不失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指导老师:储俊)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一首念奴娇,是黄州对苏轼的眷恋;一篇赤壁赋,我的泪支离破碎……
因为有了苏轼,黄州成了千百年来文人向往的地方.站在高高的山上,远远的看,苏轼,红色的泪在滑过……
在一个风尘仆仆的黄昏,他带着一身的疲惫,带着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从乌台诗案中仓皇逃出,在受尽了苦难之后,来到了这里.也许正赶上一个日落,黄色的天,红色的赤壁,一个摇曳的三国.来不及擦一把汗,来不及一声叹息,一阵风吹过,他的哀伤就已远逝,被抛在了三国那个英雄的年代。
他终究是苏轼啊,就算是只有一个几乎等于无的官职,就算是被对手拉下了马,他也只是与渔人相醉,装作一般人家.一场千年的文斗,最终还是以苏东坡的绝对胜利作为结局.我的苏东坡。
东坡何以招罪?惟以才情太高!乌台诗案,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可他却在这片红色的淡淡的哀伤中写出了念奴娇,前后赤壁赋的传世佳作.半倚着中华五千年的苍老文明,激起一片纷扬的文字,让哀伤变成一首动听的歌,让我的泪肆意倘佯.我的苏东坡啊。
就算没有人记得,就算连好友沈括也背叛了自己,就算是痛,那又怎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让我们长歌一曲,曲罢终散离人泪。
他就像是一只箭,一枝穿云宵上阵杀敌的箭,被无端的拉下来,一头栽倒了黄州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被神宗皇帝重用的机会.从黄州到海南岛,从这里贬到那里,却让他成就了一段文人的神话。
这若是别人,早不知生出多少酸溜溜的文字来,而他的诗赋,豪放,却有独特的风采,这里面有哀伤,有壮志,有眷恋,有着单纯的色彩……
还记得他写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湖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挚爱的妻子却跟着他到处颠簸,这份痛,真的很伤。
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我的苏东坡啊………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同是一个甜美圈,悲观者只看见一个空洞,乐观者却能品味到它的甜美。
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呤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只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却看见了宝黛的情深,悟到了雪芹的良苦用心。
纵观历史,心态伴随着每一个人走了过来。
悲观者:迷茫、失望。对世界充满了怨言,在他眼中,生活永远是一个令人消沉的符号,永远是一个无底的深洞,永远是一个黑乎乎的陷阱,永远是一条无法渡过的大河,生活对他们似乎永远都不公平的,这个世界似乎永远充溢着罪恶与陷害,活着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无奈而痛苦的,在他们眼中,永远都含着防卫与不信任,心态注定,他们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
乐观者:乐观,开朗,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在他们眼中,生活永远是一轮闪光的太阳,永远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永远是行使在大风大浪中的巨船,生活对他们似乎永远都是美好的,这个世界似乎永远充溢着笑意和希望。他们似乎永远都不会向命运低头,永远都在抗争,学习,奋斗。在他们眼中,永远都含着坚毅和勇力。心态注定,他们将成为历史的主宰。
悲观者,人先被心态打败,然后被自己打败,最后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心态,然后战胜了自己,最后战胜了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
在悲观人的眼里,原来可能的事变成不可能,在乐观者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变成可能。
悲观者只能成为平庸,乐观者才能造就卓绝。从平庸人的那里,我们轻易找到忧郁的影子,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
悲观者与乐观者给我们的启示:摆正心态,战胜自己,战胜生活。

苏轼与赤壁作文 苏轼赤壁怀古原文文案: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想夺回东吴的地盘。东吴的周瑜调兵驻在赤壁,同曹操隔江相对。
曹操都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曹操叫人用铁索和木板把船连起来,船就比较平稳了。
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
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连忙依法行事。
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兵士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曹操大喜,可是谋士却说:“战船连锁固然是好,可是对方若用火攻,怕难以逃避。”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不必担心。我们在北边,他们在南边。现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东南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见识,于是放松了警惕。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曹操站在船头上,看见一队船只向北方来了。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
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着火的小船借着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法脱逃,登时成了一片火海。
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苏轼与赤壁》作文的经历,对《苏轼与赤壁》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苏轼与赤壁》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与赤壁》,希望对大家写《苏轼与赤壁》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