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乱世中的美神溶溶月,淡淡风,烟随风逝,名流史流,在那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唯独记住了她,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
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价值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人敢于企及。于是,她就被当成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越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在写这首词之前有太多太多的欢乐。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的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烂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其父不觉一惊,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神起雷声。少女李清照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李清照的爱情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进蜜罐里,这蜜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力。然而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
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历史上国家民族及屈辱的一页。一家人过着飘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身为地方长官的丈夫不是身先士卒的指挥战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李清照为丈夫临阵脱逃感到十分惭愧。丈夫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流亡,一路上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丈夫听后无地自容。第二年被召回京复职随即急病而亡。失家后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第二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丈夫去世,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他一直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
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一路上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丈夫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苦苦地坚持着。丈夫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也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他希望送给朝廷,然而她她没能追上皇帝,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也被金兵焚掠一空,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被贼人破墙盗走1130年11月,李清照望着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感到无限的失望。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人民怎么不犯愁呢?她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时她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相觅也难寻了。
她这时是《诗经》的《离黍》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后人评价李清照常常观止于她的一怀愁绪殊不知她的内心深处总是冒着抗争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她想把一生所学相授于朋友的女儿,然而孩子却说“才藻非好事也\"原来在这个社会有才情的女子是多余啊。而她却奢想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别人看如同怪异。她的国愁,家愁,情愁,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知道从夏商到宋,女人有才藻,有著作的廖如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以稀为贵,而她却被看做是异类,是叛逆,是多余。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装靓容地侍奉着这个社会,但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心酸,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孤独的悲哀。李清照不同于别人,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爱情,婚姻,她绝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与无法解脱的悲哀。李清照骨子里追求的是一种人格上的超凡脱俗,这就难免像屈原一样“众人皆醉我独醒\"难免有超现实的理想化的悲哀。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可李清照却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想通。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如相通的女性--秋瑾。那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如果李清照像那孙姓女孩一样麻木,也就算了。
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的事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玉秋凤凰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而我也一直相信古人不远,她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文案: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记忆中的易安,就是以一个天真活泼,自由爽朗的形象闯入我的心里。她的朝气、豪爽,以及那一身的才气,使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她和她的词。
也许是受她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吧,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很早便工书能文,通音律,在诗词的造诣上更是当时无人能及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如此之自然、活泼,充溢着少女生活情趣的词,便是她早期最擅长的。而她的人,也正如所写的词般充满灵性,惹人怜惜。正是如此的出类拔萃,如此的有才气,才使她遇到了懂她惜她之人――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赵明诚由于事务的繁忙,常不能陪在她左右,她便将思念化作一纸诗词,传递出自己的情感。用黄花来比人瘦,用人瘦来说相思的煎熬,低吟中跳荡着她对爱情生活的热烈向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随着时间的流逝,易安婚后在深闺中的寂寞和孤独,向往广阔天地的愁苦却从未消失过――红菏残香,竹席生凉,独上兰舟,望天思夫,月满西楼,更映出她的相思之苦;流水无尽,花自飘零,更突出了她与赵明诚身在两出的苦闷。
也许天真的不从人愿,越是相思,便越难相守在一起。赵明诚在受命赴任湖州的途中与易安永远的分离了。如此悲痛之情,易安并不是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将感情寄托在了更重要,更理智的抱负上――国家安危。“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词中之愁,是对南宋朝廷求和苟安,不思抵抗的忧虑。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可此情又有谁知?一名弱小的女子又能为国家做什么呢?“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蝶恋花》)国破家亡,孤雁南飞,此等沉痛之情,纵是花光月影,春色宜人也是排解不了的。日日梦回故都,醒来时才方知只是梦而已,那种心底最深的悲伤,相信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体会到的。
李清照的一身,不可否认,充满着坎坷。也许她曾埋怨上天让她的一生痛苦不断;也许她曾咒骂社会的黑暗;也许她更曾怨恨自己只是一名女子……但她那从未被磨灭的豪义,不是在饱经风霜后显得更无畏么?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错,记忆中的易安,是永远不向困难低头的。她匆忙走过的一生,留下的是永世的敬仰。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眼中的李清照》